收藏 分销(赏)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1601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22-T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CCS B 0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 22/T 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factory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holiota nameko2023 - 02 - 27 发布2023 - 03 - 27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DB22/T 345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

2、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市汇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广耀、李雪、李盛旻、于汇。IDB22/T 34562023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滑子蘑Pholiota nameko工厂化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生产环境条件、厂区设置、投入品选择、生产与管理、包装储运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滑子蘑工厂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贮运图示

3、标志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食用菌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200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菌 种 culture生长在适宜培养基上具有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来源:GB/T 12728-2006,2.5.63.2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来源:GB/T 12

4、728-2006,2.5.304 滑子蘑生产工厂化生产流程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如图 1 所示。1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图 1 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5 环境条件应在畜禽养殖区上风口,距农作物栽培区等污染源 50 m 以上,并符合 NY/T 2798.5 的要求。6 厂区设置6.1 厂房要求以彩钢结构为宜,水泥地面。根据生产规模、栽培模式以及不同功能区等要求建设相配套的厂房, 分为原料库,拌料、装袋车间,灭菌车间,菌种生产车间,冷却、接种车间,培养区、出菇区、包装车间、冷藏冷库、废菌料处理区等功能区,并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6.2 原料区便于车辆进出,处于厂区下风

5、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区内设有仓库与堆料场,区域大小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应储存 90 d 用量的原料。日产 1 万袋的规模,面积 150 m2 250 m2。6.3 装袋区靠近原料区,便于原料输送。区内设有拌料与装袋两个车间, 拌料区建筑面积 100 m2 150 m2, 装袋区建筑面积 100 m2 150 m2。26.4 灭菌区紧靠装袋区,有灭菌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200 m2。6.5 菌种生产区靠近接种区,设置菌种生产车间。日产 1 万袋的规模,液体菌种车间建筑面积 150 m2。6.6 接种区6.6.1 应配备相应的温控、湿控、空气净化、消毒等设备设施,建筑面积 200 m2 30

6、0 m2,分为缓冲室、冷却室、待接种室、接种室。6.6.2 缓冲室、冷却室的净化等级应达到万级,制冷机要求培养基 12 h 内降温到 15 ,待接种室的净化等级应达到千级,层流罩下接种区域的净化程度应达到无菌状态。6.6.3 冷却室分为预冷室和强冷室,各室面积和制冷量应根据生产规模而定。6.7 培养区6.7.1 应配备温控、加湿、通风换气等设备设施。 1 万袋容量的培养室面积 50 m2,配备 6 HP 8 HP 制冷机,制冷达到 10 ,培养室要求有加湿、新风过滤。6.7.2 层架式培养,培养室适宜面积 45 m2 55 m2,层间距 35 cm 40 cm,顶层距屋顶 80 cm 100

7、cm,最底层离地面 20 cm 25 cm,两边距墙 15 cm,中间过道 100 cm。6.7.3 堆叠式培养,培养室高度 5.5 m 6.0 m,室内应留 4 m 通道便于叉车运行操作,顶层距屋顶 150 cm 180 cm,新风能力保证 15 min 换 3 次培养时提及的风量。6.8 出菇区6.8.1 应配备温控、加湿、通风、空气循环和光照等设备。 1 万袋容量的面积 80 m2 100 m2,配备 10 HP 15 HP 制冷机,加湿、新风系统,制冷能力 0.05 KW/m2。6.8.2 层架式出菇,床架四周和床架之间留 80 cm 100 cm 通道,层间距 35 cm 40 cm

8、,顶层距屋顶 100 cm 120 cm,最底层离地面 20 cm 25 cm。6.8.3 网格式出菇,最底层离地 15 cm 20 cm,18 层 20 层,留通道 100 cm 120 cm。6.9 包装区与产品冷藏冷库设置在紧靠出菇区,车辆进出方便的位置,区内设有包装车间和产品贮存冷库;包装车间面积 100m2,产品贮存冷库 100 m2 200 m2,贮存温度控制在 3 5 。6.10 废菌料处理区车辆进出方便,处于厂区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7 投入品选择7.1 栽培原料7.1.1 主料、辅料等原料产地应符合 NY 5099 的规定。7.1.2 阔叶树硬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米糠、黄

9、豆粉或豆饼粉、熟石灰、石膏粉等原料应新鲜、干燥、无霉变。7.1.3 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37.2 菌种7.2.1 品种选择省级及以上相关部门审(认)定或登记(备案)的,适宜工厂化栽培,高产、商品性状好的品种。7.2.2 质量选择液体菌种,质量符合附录 A 中表 A.1 要求。7.3 设备拌料机、装袋机、窝口机(或装袋窝口一体机)、铲车、叉车、高压灭菌柜等成套生产设备或生产线购置和使用均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具有农机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机推广许可证;b) 具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c) 高压灭菌柜应具有特种设备管理部门鉴定及审查证明文件;d) 高压灭菌柜操作人员需取得相应的操作资质

10、方可上岗;e) 其他机械需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方可使用。7.4 杀菌药剂用于接种、培养场所消毒的药剂,应从正规渠道采购。8 生产与管理8.1 培养料配制8.1.1 依据当地原料资源选择适宜的固体培养基,配方见附录 B。8.1.2 按照顺序投料搅拌,先是经过发酵的木屑,玉米芯,再是米糠、豆粉、石膏等,干搅拌 30 min 使原料充分混合,加水后湿搅 1 h,含水量 60% 65%,pH 6.5 7.0。8.2 装袋采用自动装袋窝口机装料窝口一体机,装袋前,操作人员应穿戴专用工作服、帽子、手套,袋栽选用对折口径 16 cm36 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松紧适度,每袋湿料重在 1.1 kg 0.05 k

11、g,料袋高度在 20 cm 0.5 cm,料袋盛放在灭菌筐内,装在灭菌车上。8.3 灭菌料袋采用高压灭菌,30 min 50 min 使灭菌锅内温度升至 100 保持 30 min, 108 保持30 min,115 保持 3 h,121 保持 1 h。8.4 冷却8.4.1 当锅内温度降至 60 70 时,及时出锅,将料袋推入冷却室。冷却室温度设置在 15 , 冷却至菌袋表面温度达到接种温度 20 (菌袋内温 22 25 )为宜。使用人造冷源制冷,宜选择低能耗环保节能型制冷设备。48.4.2 工作人员应穿戴专用的一体式工作服,配戴专用帽子、手套、口罩、一次性鞋套,进入缓冲间前先利用高压气枪冲

12、洗衣物表面和鞋底在药液中浸泡杀菌,在缓冲间内喷淋风冲洗全身后方可进入。8.5 接种接种前 30 min 打开 FFU 进行消毒,对接种室彻底清洁、杀菌,达到无菌、正压状态,并经过粒子计数器监测,在达到千级净化条件下拔出周转棒接种,整个过程中采用无菌操作,液体菌种通过管路使用高效全自动液体接种机进行接种,接种量为每袋 25 mL,用海棉块封口,接种后通过传送带运送到发菌室培养。8.6 发菌培养8.6.1 培养室消毒在使用前 1 d 2 d 利用杀菌剂对培养室进行清洁、消毒、杀菌、杀虫处理,使用化学药物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 和 NY/T 1276 的要求。8.6.2 菌袋摆放菌袋

13、搬运周转须使用叉车或专用设备,筐放在层架上,每筐 12 袋,共 6 层,每层放 6 筐。相邻的每列层架之间隔开 0.5 m。8.6.3 前期培养a) 温度 23 25 。b) 空气相对湿度 60% 70%。c) 二氧化碳浓度 1500 ppm 2500 ppm。d) 避光培养。8.6.4 后熟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在以下条件下培养 10 d 30 d: a) 温度 22 23 。b) 空气相对湿度 70% 80%。c) 二氧化碳浓度 1500 ppm 2500 ppm。d) 光照强度 3000 lx 5000 lx,每天 7 h9 h。8.7 开口催菇8.7.1 出菇室消毒处理方法同 8.6.1。

14、8.7.2 菌袋开口当滑子蘑菌袋达到生理成熟时开口,环割菌袋两头,开口后菌丝恢复 3 d 后开始喷水或注水,保证菌袋培养基含水量在 65%。8.7.3 催菇措施5接种至菌丝长满菌袋,在以下条件下培养 30 d 45 d:8.7.3.1 温度 14 16 。8.7.3.2 空气相对湿度 80% 90%。8.7.3.3 二氧化碳浓度 1500 ppm 2000 ppm。8.7.3.4 光照强度 200 lx, 照射 1 h, 关闭 2 h。8.8 出菇管理8.8.1 温度 12 2 。8.8.2 菌袋含水量 65%,严格控制湿度,空气相对湿度 80% 90%。8.8.3 二氧化碳浓度 500 pp

15、m 2500 ppm。8.8.4 光照强度 400 lx 800 lx,每天 9 h 12 h。8.9 采收8.9.1 标准8.9.1.1 未开伞采收菌柄长 5 cm 8 cm,菌盖大小 2 cm 3 cm,菌盖下方的内菌膜尚未破裂时,一次性采收。8.9.1.2 开伞采收菌盖开伞时采收,一次性采收。8.9.2 方法采收时将菌袋上的成丛菇体一次性全部采下,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菇根部位,另一只手按住菌袋向上拔起,减少培养料随菇根带走。9 包装储运9.1 包装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9.2 储运应符合 GB/T 6388 的规定。10 记录与档案10.1 生产者应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有效记

16、录,建立生产档案,及时归档。10.2 档案内容应包括:菌种、培养料等投入品购买与使用记录,生产与管理,采收记录,储藏、运输记录等。生产档案参见附录 C。10.3 档案至少保存 2 年,做到可追溯。6附 录 A(规范性) 液体菌种指标液体菌种指标见表A.1。表A.1 液体菌种指标菌种指标项目指标感官指标菌液色泽球状菌丝体呈白色,滤液呈棕色。菌液形态菌液稍粘稠,有大量片状或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不迅速分层,菌球间液不混浊。菌液形态有香气,无异味,如酸、臭味等。培养器排气口气味正常,无明显改变。理化指标pH 值6.5 7.0菌丝湿重(g/100mL)大于 8显微镜下菌丝形态和杂菌鉴别球状、菌丝体

17、大量分布,菌丝粗壮,菌丝内原生质分布均匀,染色体着色深,无霉菌菌丝、酵母和细菌菌体。留存样品无菌检查菌丝生长,划痕处无霉菌、酵母菌、细菌菌落生长。7附 录 B(规范性) 培养料配方B.1 配方一粉碎阔叶硬杂木屑 78%,麦麸 20%,石膏粉 1%,石灰 1%,pH 6.5 7.0,含水量 60% 65%。B.2 配方二粉碎阔叶硬杂木屑 78%,麦麸 18%,豆粕粉 2%,石膏粉 1%,石灰 1%,pH 6.5 7.0,含水量 60% 65%。B.3 配方三粉碎阔叶硬杂木屑 48%,粉碎的玉米芯粉 30%,麦麸 20%,石膏粉 1%,石灰 1%,pH 6.5 7.0, 含水量 60% 65%。B

18、.4 配方四粉碎阔叶硬杂木屑 20%,粉碎的玉米芯粉 58%,麦麸 20%,石膏粉 1%,石灰 1%,pH 6.5 7.0,含水量 60% 65%。8附 录 C(资料性) 生产档案原料采购、菌袋生产、出菇储运管理见表 C.1C.3。表 C.1 原料采购档案菌种记录表日期液体菌种罐编号培养起始日期数量是否污染负责人验收人备注投入品购买记录表日期木屑玉米芯麦麸豆粕石灰粉石膏粉负责人验收人备注9表 C.2 菌袋生产档案装袋记录表日期原材料(千克)粗木屑玉米芯麦麸豆粕石灰粉石膏粉其他含水量pH时间拌料时长装袋时间袋重袋长上料人员装锅人员其他人员总计数量封锅时间负责人验收人备注灭菌记录表日期送气时长保压

19、时长灭菌时长灭菌负责人备注出锅记录表日期出锅时间出锅数量破损成品率负责人验收人备注备注发菌室消毒记录表日期发菌室编号负责人验收人备注接种记录表日期接种负责人验收负责人接种人标签负责人总计数量菌种信息备注发菌记录表日期发菌室编号发菌起始日期入室数量负责人验收人污染率备注10表 C.3 出菇储运管理档案开口记录表日期开口编号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时间二氧化碳浓度负责人备注出菇管理记录表日期出菇管理编号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时间二氧化碳浓度负责人备注采收记录表日期采收室编号采收负责人采收标准采收其它人总计重量验收负责人备注储藏日期储藏编号储藏起始日期数量负责人验收人备注运输记录日期运输编号运输起始时间数量负责人验收人备注留样记录表日期采收批次留样产品数量负责人验收人备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