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混凝土技术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53092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混凝土技术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混凝土技术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1 3年第 3期 浅谈混凝 土技术在水灾害 防护和 抢险 中的应 用 项 正 军 ,段 玉 忠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水 电指挥部 ,北京 1 0 0 0 5 5 ) 关 键词 :混凝 土技 术 ;水 灾害 ;防护抢 险 中图分 类号 :T V 8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0 0 8 6 0 ( 2 0 1 3 ) 0 3 0 0 6 3 0 3 1 引言 水灾害应急处置中一般离不开“ 疏” 和“ 堵 ” 两大 方向技术 ,而在 “ 堵” 方面的常规性技 术所 采用的材 料多为粘土 、块石 、钢筋石笼 、土工膜等 ,此类材料 取材方便 ,适用性相对较广 ,但 由于其稳定性相对较 低 ,因而处置所需断面相应较大 ,造成工程量大 ,而 且防渗效果不佳 ,险情过后 ,还需进行再度加 固或返 工。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快速抢险和提高抢险效 果等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探索一种可进行机械 化 、快速 ,同时又可避免二次加固或修复的抢险技术 和材料 ,降低抢 险成本 ,意义重大。 混凝土由于其坚固、耐用等特点 ,在土木工程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是应急抢险技术中一个可以考虑 的方向。然而混凝土因生产需要过程 、且具有一定的 凝期和造价高等特点,目前在应急抢险过程 中运用相 对较少 ,多数用于工程防护和后期修复 中。希望通过 本文对混凝土技术在堤 防等 防护 中的应 用技术 的介 绍 ,得 出新的启发 ,使混凝土技术在应急抢险中发挥 其坚固耐用的优点和符合大型机械施工的特点 ,从而 提高抢险效果和质量。 2 混凝土在水灾害防护抢险中的应用技术 2 1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技术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是一种透水护岸 ,透水 框架 由预制的 6根长度相等的钢筋混凝土框杆相互连 接组成 ,呈正三棱锥体( 见图 1 ) ,将透水框架群布设 在需要防护的堤岸临河侧 ,当水流通过时 ,利用本身 构件来逐渐消减水流的动能 ,减缓流速 ,促使水 中泥 W 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a n d Hy d r o p o w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V o 1 4 4 No 3 沙落淤 ,达到淤滩护岸 目的。利用四面六边透水框架 群护岸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 影响 自身稳定的问题 。与传统护岸工程技术相 比,四 面六边透水框架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 ,不需要地 基处理 ,不易下沉 ,自身稳定 ,便于工厂化大批量生 产 ,施工简单且成本低等。与传统的抛石固脚护岸相 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可以解决抛石护岸根石不稳问 题 ,避免抛石固脚年年冲失 、年年补抛 ,能节约大量 石料 ,这对缺少石料 的地区显得尤其重要。据资料显 示 ,单个透水框架护岸效果与 1 m 抛石相 当,一次 性施工费用与抛石固脚护岸大致相 当,但其长期使用 费用明显低于抛石 ,且护岸效果优于抛石。混凝土四 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护岸技术从 2 O世纪 9 0年代开始 已 分别在长江干堤 、黄河干流等护岸防护工程 中得到应 用 ,并经受住 了多次洪水 的考验 ,护岸效果 十分显 著。 图 1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示意 2 2 碾压混凝土技术用于制作防汛用备防石 到 2 0 1 1年 ,我 国 已建 堤 防 总长 达 到 2 9 4 1万 收稿 日期 :2 0 1 2 1 2 2 7 作者简介 :项正军 ( 1 9 8 2 一 ) ,男 ,工程师。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项正军, 等浅谈混凝土技术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的应用 k m,水库 8 7万多座 ,每年汛期前 ,需要准备 防汛 物资 ,而其中备防石较为常见。由于一些河流处于平 原地带 ,石料 开采受到 限制 ( 石料为不 可再 生) ,且 运输费用显著提高,同时传统抛石结构 由于体积小 , 不能满足抗冲要求 ,在水流冲刷下极易走失 ,使坝岸 稳定性明显降低。随着工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混凝 土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而诞生了大体积混凝土人造备 防石 ,以满足防汛需要。备防石的制作要求满足快速 和经济 ,且要 达到一定强度、耐久 ,通过试验证 明, 强度达到 5 MP a以上就能满足抢险抛投要求 ,考虑碾 压混凝土技术较 常规混凝 土施 工具有快速经 济的特 点 ,即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备 防石的制作 。 碾压混凝土为贫浆混凝土 ,添加了大量粉煤灰( 使用 大量的粉煤灰作为胶结材料 ,既降低材料成本 ,又有 效地使用 了工业 废渣 ) ,前期 在室 内进行 配合 比试 验,确定合理的配合 比,确保满足强度和耐久性 ,施 工过程中按照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 ,采用小型碾 压设备即可满足备 防石的制作要求 ,完成一个标准备 防石垛( 可根据需要和现场条件确定长宽高 ,约 5 0 m 为宜) ,再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形成符合防汛要求 的备防石。此项技术在位于平原地区的黄河下游段已 得到了应用( 见图 2 ) 。 图 2 碾压混凝土技术制作防汛用备防石示意 2 3 水下混凝土在水下防护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沥青混凝土 、土工 模袋混凝土等混凝土施工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水下防护 和抢险的进度和质量问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前西 德 S i b o公司于 1 9 7 4年率先研制成功的,其关键技术 是在普通混凝 土 中添加 了水下不分散外 加剂 ( 絮凝 剂 ) ,使得混凝土本身性能得到改善 ,从而具有在水 中 自由落下也不会使各组成材料分散的能力 ,除具有 水下不分散性好的优点外 ,还具有优 良的流动性和填 充性 ,但也存在流动性损失快的缺点 ,因此在抢险过 程中要求精心组织。水下沥青混凝土早在 2 0世纪六、 七十年代就在钱塘江水下防护和抢险中等到了应用 , 与普通水下混凝土相 比,其优点是有一定的塑性 ,对 基础少量不均匀沉陷具有一定适应能力,但施工工艺 较复杂 ,造价高,且只适用于水深不大 、基 底基 本 稳定的部 位 ,否 则会 因基 础坍塌 失去支持 而破 坏。 土工模 袋混 凝土 是指 一种 土工 织物 制成 的袋状 产 品 ,利用 供混 凝 土或砂 浆 一次 喷灌 成 型 的柔体 模 板 ,袋内有 吊筋带 、吊筋绳 ,能控 制混凝 土的喷灌 厚度 ,又与混凝土紧密相连 ,起 到软钢筋的增强作 用而形 成 的整体 ,在 水下 防护 工程 中应用 非 常广 泛 ,其主要特点有 :( 1 ) 一次喷灌成形 ,整体性 好 , 施工简便 ,速度快 ;( 2 ) 施工 时无需 围堰筑坝 ,可 水上 、水下直接施工 ;( 3 ) 模 袋是柔性 模板 ,能适 应各种复杂地形 ;( 4 ) 土工模 袋能根据各 种设计要 求 ,设置反滤等功能 。 以上仅是混凝土在水灾害防护抢险中的一部分应 用技术 ,这些技术适应于其特定的条件和环境 ,在适 合的条件下 ,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效果 良好。另 外还有堵漏混凝 土、水下灌注混凝土 ( 导管混凝 土) 等技术也曾用于防护和抢修抢建工程上 ,同样发挥 了 应有的功效。 3 混凝土技术在f 财仓 险中应用的适用性 3 1 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抢修抢建中的应用 由于部分水利水 电枢纽建设 时间较长 ,一些分 部工程因地基的沉 降和水流长期的冲刷容易造成破 坏 ,影响其 使用 ,需 要通过 抢修抢建 恢复其 功 能。 抢修抢建分为干地 和水下两种 ,而在干地上的抢修 抢建与 常规 工程 施工 类 似 ,难 度较 大 的为水 下 抢 修 。某海塘工程 因海水 冲刷和地基沉降 ,土方大量 流失 ,造成坡脚 ( 或称大方脚 ) 挂 空 ,护坡普遍呈下 滑之势 ,险情岌岌可危 。为控制险情仅采用增抛块 石 以暂 时保 护坡 脚 ,但 因条件 限制每 天抛 石量 有 限 ,潮水一 到悉数 卷走 ,根 本起不 到护脚 的作 用。 因此最终采用水下 浇筑 混凝 土的抢 险方法 ,及时进 行水下浇筑混凝土直立 墙 ( 见 图 3 ) ,有效控制 了险 情发展。 一混凝土挡浪墙;一塘身( 土堤) ;一圬工护坡受损开裂; 一混凝土挤压填充;一大方脚塌斜( 严重塘段已坍毁) ; 一原混凝土大方脚位置;一滩地 图 3某海塘工程抢险剖面示意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1 3年第 3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某 拦河 闸 由于河 道 过度 采 砂等 因素 影 响 ,改 变 了水 流 结 构 ,造成前铺 盖发 生 局部 破 坏 塌陷 ,破坏范 围在长 2 5 m、宽 5 0 m 内,面积约 6 0 0 1T I ,铺 盖 塌陷 深 0 6 m,破 坏 区 域 内发 现有不 同程度 的淘洞 现 象。铺 盖为水 闸防渗 的重要 结 构 ,受 淘刷和 冲刷 的闸前 河床 以及 受 破坏 的铺 盖 已严重 损伤 了水 闸 项正军, 等浅谈混凝土技术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的应用 图4水下小厚 度混凝土浇筑示意 ( 单位 :c m) 的防渗系统 ,危及整体 水 闸的安全运行 。最终采用 在防护铺盖端墙上游侧 3 0 m范围铺设土工布 ,再抛 填砂包网袋压载 ;铺盖破坏 区域 的修复采用先铺设土 工膜后再水下浇筑小厚度( 最小厚度为 6 0 c m) 的混凝 土压载的方案 ( 见 图 4 ) ,加 固效 果基本达 到设计要 求 ,满足工程抗渗防冲需要 。 3 。 2混凝土技术在堤防决口抢险中的应用设想 我国一度存在 4万多座病险水库 ,同时不可预见 的超标洪水每年考验着江河堤防的安全 ,一旦 出现决 口等险情 ,运用何种处置技术 ,关系着抢险的成败和 效果 。在堤防决 口前期 ,由于水位差大 、水流急 ,块 石等封堵材料容易被冲走 ,大型封堵材料又不容易获 得 ,因此 ,考虑混凝 土 四面六边 透水框架群 透水性 好 ,水流较大时也不易冲走的特点 ,可以采用透水框 架群代替抛石等用于临时抢 险( 根据堤 防 自身情 况 , 每年预制部分框架用于防汛) 。在抛投一定数量 的框 架群后 ,使决 口部位形成一道骨架的结构 ,具备了一 定 的稳定性。常规的决 口封堵 ,都为抛填块料为主 , r 但因块石缝隙较大 ,封堵后仍有较大的渗水 ,在其中 增加粘土进行闭气 ,当渗水仍较大时 ,又容易被渗水 带走 ,因此 ,可以考虑运用水下不分散混凝 土特点 , 结合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 ,配合混凝土埋石 的工 艺 ,从而有效地提高抢险速度和效果 ,据查询相关资 料 ,此项技术还未得到常规应用 ,在运用前还需进行 相关试验和参数的确定 。 4 结语 水灾害性防护和抢险由于其特殊性 ,是一项单一 性的工程 ,没有一套完全可照搬 的施工组织 和工艺。 本文仅对混凝土在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应用技术和特 定灾害中应用的适用性进行梳理 ,为类似情况提供一 些参考。总之 ,水灾害防护和抢险中混凝土技术和工 艺是有很大的拓展余地的,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实 践 ( 责任编辑欧阳越) , 。 , 。 。 , 。 - 。 , 一 ( 上接 第 6 2页) 的总体要求 ,在事态紧急情况下 ,经过技术会商制定 科学合理方案 ,为这次技术密集型应急抢险奠定 了基 础 。特别在 围堰 高水 位长期浸泡 险情 不断 的危 急时 刻 ,准确判 明险情成 因,制定 了最为快速合理的方案 并立即执行 ,度过抢险最为艰难的时段 。 ( 2 ) 指挥通 畅是抢 险成 功 的保 障。抢 险是 一项 高强度施工作业 ,建立快速 、实 时、畅通 的指挥管 理体系 ,以确保抢险现场各个工作 面的处 置方案得 到正确有效 的执行 。本 次抢 险的重点 是洪 水调控 、 围堰加高加 固、现场随机险情处置 ,由于 指挥信息 的通畅性 ,围绕以上 3个 重点 的处置方案均做 到 了 及时 、正确 、有效 ,为抢险成功奠定 了扎实基础 。 ( 3 ) 快 速响应是 抢 险成 功 的前提。在本次 抢 险 中,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方案制定迅速 ,部队机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l 3年第3期 动迅速 ,抢险投入迅速 ,抢在洪峰到来前全面完成了 加高任务 ,对洪峰过程中的各类险情准确判断、迅速 处置 ,从而圆满完成 了抢险任务。 参考文献 : 1 张利 荣,刘祥恒 基于突发事件爆发时间特性 的应急救援策 略 研究 J 水利水电技 术 ,2 0 1 l ,4 2 ( 9 ) :1 6 1 9 2 湖北省水 利学会 纪 念 9 8抗 洪 十周年 学术研 讨会 优 秀文集 c 郑州 :黄河水利 出版社 ,2 0 0 8 3 李志毅 ,李雪东 加大非工程防洪措施力度提 高水库 防洪调度 水平 J 吉林水 利 ,2 0 0 1 ,( 1 2 ) :2 0 2 1 4 骆辛磊 防汛抢 险技术 的几个 认识 问题 J 水利 水 电科 技进 展 ,1 9 9 9,1 9 ( 4) :1 0 一 l 2 5 刘祥恒 ,张利荣 彭泽芳 湖圩堤应 急抢 险的主要技术措施 J 水利水电技术 ,2 0 1 1 ,4 2 ( 9 ):4 l 一 4 3 ( 责任编辑郭利娜)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房建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