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洲·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pdf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53067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洲·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洲·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洲·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2年第 5期( 总 1 8 6期 ) 安徽建筑 _一 鲁 大洲 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o g y o f Ma s s C o n c r e t e o f F o o t i n g P i e c e f o r D a z h o u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o n g j u n 杨建 员 力 ( 大 洲 控 股 集 团 有限 公司, 福 建 厦 门 3 6 1 0 0 0 ) 摘要 :文章结合厦门大洲 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 例 。从

2、以下方 面分析 了该 工程 大体 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技 术, 包 括 大体积 混凝 土原材料 及施 工配合 比配 置研 究 ,混凝 土施 工绝 热温 升、 温度应力、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全过 程温度监测, 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筑组织等。通过以上技术 措施 。 大体 积混凝土裂缝得到 了有效控制 , 确保 了工程质 量, 取得 了良 好的 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温度监测; 裂缝控制 中图分 类号 : T U7 5 5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7 7 3 5 9 ( 2 0 1 2 )

3、0 5 - 0 0 7 6 0 3 1 工程概 况 大洲 国际龙郡项 目位于厦门市前埔会展中心西北侧, 总 用地面 积 2 3 2 4 2 m 2 ,总建筑 面积 7 5 9 3 7 m ,地下建 筑面积 1 8 0 6 5 m: , 地上建筑面积 7 3 4 7 1 m , 地下一层 。地上部分由 A 、 B 、 c 、 D 、 E 5栋住宅楼构成, 其中 一 楼均为 1 9层, 建筑 总高度 9 9 6 m , 楼 l 6层,建筑总高度 8 4 O m,标准层高均为 工 5 2 m, 地下室底板最长处 2 4 4 m、 宽 7 9 m; 基础采用桩基筏板基 技 础, 群楼筏板厚度 3 0

4、0 m m, 主楼筏板厚度 2 0 0 0 ra m ; 混凝土总方 量 9 9 3 8 m ; 底板设置纵向后浇带 4条, 横向后浇带 1条, 后浇 带为温度后浇带, 后浇带将底板划分为 1 0个小块, 每块底板的 混凝土量为 7 0 0 m, 1 3 0 0 m , ,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 3 0 , 抗 应 渗等级 s 8 , 不允许出现贯穿性温差裂缝, 尽量减少混凝土干缩 用 裂缝, 底板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 安 徽 建 筑 墨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组织 2 1施工部署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 土固定 泵一 站 ( 东侧 ) 、固定泵二站 ( 西侧 ) 、 汽车泵 三个 站点同时

5、供应 , 其 中汽车泵专 门用来 浇筑 主楼简体大体积混凝土。各泵做到浇捣速度基本相同, 自南向 北沿同向退出, 最终在基坑西北角收头。各台搅拌运输车间隔 布置在基坑四周的施工便道上,汽车泵随浇捣流向的推进, 在 现场做局部平移。 2 2 运输及浇筑温度控制 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车利用车载水箱里的冷水对罐体顶 部长方向配置的降温清洁棉布条进行不问断供水, 保证混凝土 在运输过程中的降温、 保温。现场设置二套泵管沿全长覆盖麻 袋 , 每隔 3 0 m i n浇地下水进行全渗透湿润降温, 以减少混凝土 泵送过程中吸收太阳热辐射而导致的温度升高。 2 3连续均衡供应 为了紧密配合施工进度 , 确保混凝

6、土的连续供应, 经过周 密的计算和准备,一台汽车泵 ,配备了6 m , 混凝土搅拌车 2 0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6 - 1 8 作者简介: 杨建勋( 1 9 7 6 - ) , 男, 湖南益阳人, 毕业于厦门大学, 工程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 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口地泵 汽车泵口 一 l 口 、 ;混 凝 j 】l 二 D: nqd = a口a d na 舡c ou= n aIt tC I nnn a “nc 面 : ; : c f m 1 l_ l - J_ J 一 口 l 口 、 l【J 一 口地泵 图 1 大体 积混凝 土浇筑 平面布置 图 1 2 3 4 5

7、 6 7 8 9 1 0 1 l 1 2 1 3 1 4 l 5 1 6 l 7 l 8 1 9 2 ( 2 1 2 2 2 3 2 4 2 5 2 7 2 8( d ) 图 2 测温 曲线 图 L J _u 圈 3 整体分层连续浇筑 施工示意图 辆, 在 2 4 h里始终保持了稳定的供应强度 , 基本上做到了泵车 不等搅拌车 , 搅拌车不等泵车, 未发生过一次由于相互等待而 造成堵泵现象。 搅拌运输车辆计算: _ Q l V ( L S + T , ) 式中: 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台) p 一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m3 h )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 m ) s 一混凝土

8、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 k m h ) L 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 k m) z 卜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 h ) 安徽建筑 2 0 1 2年第 5期( 总 1 8 6期 J C3 0 P 8施工配合比( k g m。) 表 1 - ( 3 0 + 3 0 + 6 0 ) 6 X( 2 0 2 0 ) = 2 0 ( 车辆 ) 2 4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措施的同时 , 还落实了组织指 挥系统 ,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 做到层层落实 , 关键环节落实到 人。 施工人员 、 管理人员、 后勤人员、 测温人员等应昼夜排班 、 倒 班 , 坚守岗位, 加强过程监

9、控, 各负其责 , 以保证混凝土连续工 作。 2 5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浇筑作业按 2台固定泵、 1台汽车泵分 3个小组,施工时 每个小组配备两班人员, 每 1 2 h 换一次班, 减少交接频繁带来 的质量隐患。 每班交接班注意事项, 并且主管工长必须到场, 混 凝土振捣工具必须有备份 , 检查人员跟班作业 , 以保证设备完 好; 技术人员、 试验人员必须跟班作业, 以保证及时进行检测与 取样; 配备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 保证互不干扰。 3 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配置研究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捣完成 , 混凝土方量 达 9 9 3 8 m 3 ,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要解决大体积

10、混凝土温度裂 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 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 笔者认为从原材 料选择 、 优化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 是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 缝 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之一 。 3 1原材料选择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以及当地原材料 的具体情况,在保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前提下, 选 用以下各种原材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检测。 水泥: 在选用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时, 选用水化 热较低 的 4 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 同时兼顾 水泥的需水性 、 与 外加剂 的适应性 ,其质量指标 符合 通 用硅酸盐水泥 ( G B 1 7 5 2 0 0 7 ) 的规定 。 砂 : 采用

11、中砂 , 类 , 细度模数 2 3 3 0 , 含泥量小于 3 , 砂的质量指标符合 普通混凝土用砂 、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 标准 ( j c j 5 2 - 2 0 0 6 ) 的规定。 碎石: 用质地坚硬、 级配良好、 石粉含量低、 针片状颗粒 含量少、 空隙率小的 5 m m 3 1 5 ra m碎石, 碎石的质量指标符合 普通混凝土用砂 、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J G J 5 2 2 0 0 6 ) 的规 定 。 掺合料: 选用活性指数高、 细度适中、 流动性大、 烧失量 小的级粉煤灰 、 $ 9 5 矿粉 , 其质量指标符合 用于水泥和混凝 土中的粉煤灰 ( G B 1 5 9

12、 6 2 0 0 5 ) 和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 化高炉矿渣粉 ) ( G B T 1 8 0 4 6 2 0 0 8 ) 的规定。 外加剂 : 选用 P o i n t 一 4 0 0缓凝高效减水剂, 其质量及应 用技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 ( G B 8 0 7 6 2 0 0 6 ) 、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 G B 5 0 1 1 9 ) 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 定 。 水 : 采用自来水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 其质量指标符合 混凝土用水标准 ( J G J 6 3 2 0 0 6 ) 的规定。 3 2施工配合比试配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3 0 ,坍

13、落度为 1 2 0 3 0 mm。 通过前面对原材料的初步选择和试验结果, 在搅拌站 进行水泥、 砂 、 石、 外掺料、 外加剂、 水的配合比优化试验, 首先 根据以往试配经验和工程实践选用一个合适的配合比, 试验此 配合比在使用本工程当地材料的表现; 然后在上次试验的基础 上 , 调整 混凝土各成分含量 , 进行试 配 ; 重 复此步骤 , 直至 试配 出符合本工程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详见表 1 。 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 4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绝热温升计算 根据表 1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绝热温升可按下式 计算 : ) = Q C P( 1 一e 1l 式 中: 混凝

14、土龄期为 t 时的绝热温升值( ) 每 I n 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k g m3 ) 水泥 2 8 d的水化热, P 0 4 2 5为 3 7 5 k J &g 混凝土的比热 , 取 C = 0 9 3 k J ( k g ) P 一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 2 4 0 0 k m, = WQ ( c =2 9 4 3 7 5 ( 0 9 3 X 2 4 0 0 ) =4 9 4 o C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大温度为: T p +T ma x 式中: 卜混凝土内部最大温度 一 混凝土浇筑温度 2 5 卜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块厚度的关系值 , 取 0 5 7 T = 2 5 + 0 5 7 X

15、 4 9 4 = 5 3 2 则该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 为 5 3 2 。 4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计算 4 2 1自约束拉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 f ) = l 2 a X 嬲 E ) 日 ( f , ) 式中: ( ) 龄期为 t 时, 因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产生 自约束拉应力的累计值( M P a ) O 卜_ 龄期为 t 时, 在第 i 计算区段混凝土浇筑体里表 温差的增量 ( ) E O 卜一 第 i 计算区段 ,龄期为 t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N ram 2 ) 0 一混凝 土的线膨胀系数 H O ) 在龄期为 z时, 第 i 计算区段产生的约束应力延

16、续至 t 时的松弛系数 4 2 2外约束拉应力 按 下式计算 : c r x ( t ) = a ( 1 1 ) O ) 。 E ) O -) 。 R O ) 式中: f 卜_ 龄期为t 时, 因综合降温差, 在外约束条件 下产生的拉应力 ( MP a ) 死( 卜龄期为 t 时, 在第 i 计算区段内, 混凝土浇筑体综 合降温差的增量( ) l - 一 混凝土的泊松 比, 取 0 1 5 R O 卜_-龄期为 t 时, 在第 i 计算区段内, 外约束的约束系 数 通过计算 自约束拉应力总值为 0 9 5 N ra m 们= 1 8 5 N m m , 外约束拉应力总值为 1 2 3 N m

17、m2 = 1 8 5 N m m , 说明在大体积 混凝土降温的过程中温度处于受控状态 , 大体积混凝土不会出 现超规范允许的有害裂缝。 4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材料厚度6的计算 8 = 0 5 H A ( 一T b ) KJ A ( _ I _l _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安 徽 建 筑 囫 2 0 1 2年第 5期( 总 1 8 6期 ) 安徽建筑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安 徽 建 筑 曩 式中 : 6 一混凝 土表 面的保温层厚度( m) A ,保温材料 的导热系数 , 取 A = O 1 4 W ( m A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 取 A = 2 3 3 W

18、I ( m K) 。 一 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 取 = 5 3 2 C 卜混凝土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处 的温度 , T o = 一 2 5 = 5 3 22 5 = 2 8 2 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大气平均温度,取 rr h =2 0 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取 K = I 3 混凝土的实际厚度 , 取 H = 2 0 m 0 5 H _指 中心最高温度 向边 界散热 的距离 ,其距 离为混凝 土实际厚度 的 1 2 6 = 0 5 HA l ( T a 一 ) K 6 A ( 7 T眦一 =O 5 X 2 0 X 0 1 4( 2 8 2 2 0 ) X 1 3 2 3 3 X( 5 3 2

19、2 8 2 ) 】 =1 4 9 2 5 8 - 2 5 =0 0 2 5 6 m 即取混凝土养护保温材料厚度 3 c m。 5 大体 积混凝土温度监测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选用北京建科院研制的建筑电子测 温仪( J D C 一 2型) 进行全过程监控测温。 每栋主楼简体深基坑布 置 3组测温点 , 共 1 5组测 温点 。测 温点从垂直断面考虑包括 3 个深度处 温度 : 混凝 土表层 ( 距 混凝 土表 面 1 0 c m高度处 温度 ) , 混凝 土 中心温度 ( 即 1 2高度处 的温度 ) 和混凝 土底部 的温度 ( 距混凝土底面 2 0 c m高度处的温度) ,从水平方向考虑包括中

20、部 和边角 区。 混 凝 土浇 捣时 间从 2 0 1 0年 O 2月 1 3日 0 8 : 0 0起 至 2 0 1 0 年 0 2月 1 6日 2 0 : 0 0止 ,历时 8 4 h 。测温系统从 2 0 1 0年 0 2月 1 3日开始监测到 2 0 1 2年 o 3 月 1 3日监测结束, 历时2 8 d 。 在混 凝土 浇筑 后 2 0 h开始 测 温 , 1 3 d每 2 h测一 次 , 第 4 d6 d每 6 h测一次, 第 7 d一1 4 d每 1 2 h测一次 , 第 1 5 d 2 8 d 每 2 4 h 测一次 , 总的观测时间为 2 8 d。 从测温得知, 混凝土在前

21、期升温速度很快, 在浇筑后 3 d左 右混凝土中心温度达 到峰值 ,混凝土 中心最高温度达到 5 3 5 , 而后温度缓慢下降, 1 5 d后温度降低至 4 0 C以下, 测温 曲线详见图 2 。各项测试数据正常, 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 度之差均小 于 2 5 ,混凝 土表面温度与环境 温度 之差均小于 2 0 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6 1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严格控制入模温度的方法, 要求混凝 土供应商提供适用的混凝土 ,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 2 5 左右 , 减少混凝 土施工时 的内外温差 , 为下一 步实施控温 保温措施创造有利条件。 6 2 混凝土的浇

22、捣 主楼核心筒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 分段定点、 一个坡 度、 分层浇筑、 循序推进、 一次到顶” 向前浇捣施工方法。 浇筑时 每层厚度不大于 5 0 0 m m, ( 每一大层内仍须做到斜面分层) , 坡 度控制在 1: 6 左右, 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 , 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 工质量 ,振捣 时振动棒垂 直插 入 , 快 插慢拔 , 插点交错 , 均匀布置 , 在振捣上一层混凝 土时 , 应深入 下一层 5 0 m m一】 0 0 ra m , 以便上下层混凝土充分咬合形成整体。 混凝土人模振捣 , 在振捣时间界限 以前 , 进行二次振捣 , 以排除 混凝土 因泌水在粗

23、骨料 、水平钢筋下部产生 的水分和空 隙 , 提 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表面刮平抹压 1 h一 2 h后, 即在混凝 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 消除混凝土干缩、 沉缩 和塑性 收缩产生 的表面裂缝 , 增加混凝 土内部 的密实度。 6 3 混凝土 的泌水处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振捣过程中, 容易产生泌水现象, 泌 水现象严重 时 , 可能影 响相 应部 位的混凝 土强度指标 , 为此 必 须采取措施 , 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 上涌的泌水和浮浆 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 , 大 部分泌水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 局 部少量

24、泌水 采用海绵 吸除处理。 6 _4 混凝土的保 温保湿养护 根据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 , 底板混凝土保温保 湿养护措施采用二层塑料薄膜和二层麻袋覆盖养护, 即在混凝 土终凝前,二次抹压后即可在混凝土表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 膜 , 以封闭混凝土内水分蒸发的途径 , 使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 进行养护以控制干缩裂缝产生, 在这之上再盖一层麻袋 , 以减 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 ; 其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 以达到 防止雨水渗透的目的; 最后再覆盖一层麻袋。覆盖工作必须严 格认真贴实, 薄膜边幅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 1 0 c m, 麻袋之间边 口拼紧。养护过程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7结语 本工

25、程实践证明:通过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可配置低 水化热混凝土。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等活性掺合料 , 充分利用活性掺合料的后期强度 , 可减少水泥用量 , 并改善混 凝土性能,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减少,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 水化热, 并延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 有利于混凝土底板里 表温差的控制, 以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绝热温升、 温度应力的计算 , 对混凝 土温度裂缝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有效地控制 了内表温差始终在允许范围内, 有效地延缓了混凝土内部的降 温速度 , 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

26、 。 大洲 国际龙郡基础底板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的施 工实践, 以及在施工组织 、 设备配备、 材料供应和预拌混凝土运 输与泵送等方面的技术集成 , 使约 9 9 3 8 m ,混凝土基础底板一 次连续浇筑成功,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实测, 基础底板内部最高温度只有 5 3 5 ,水泥用量仅为 2 9 4 k g m3 , 工程成品的高质量体现了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领先水平, 为 大体积基础底板工程积累了新 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1 】 彭立海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 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 0 0 5 2 】 刘贺全 大体积混凝士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防治办法及质量控制 【 J 】 吉林交通科技 , 2 0 0 6 ( 3 ) 【 3 】 尤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J 】 陕西建筑, 2 0 0 6 ( 9 ) 4 梅世江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要点浅析 J 】 科技资讯, 2 0 0 6 ( 2 7 ) 【 5 蔡恒茂, 孙昌玲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控制 】 工程与建设 , 2 0 0 7 ( 5 ) 6 乔根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预防 J 1 陕西建筑 , 2 0 0 6 ( 2 1 ) 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