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833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7就业与保障 2023.7高校观点“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文/孙芮1 孙子轩2摘要:就业能力是家庭困难学生的发展之本。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学生综合素质等原因,与普通学生相比,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差。为此,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应着重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可通过打造全员联动的高质量就业队伍、营造积极的育人氛围、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实施精准到位的“一生一策”就业指导、提供知行合一的全方位服务、开发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资助项目及毕业后持续性的就业服务、激发家庭困难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自我成长意识,以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能

2、力;立德树人;就业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当前,高校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失学问题,但大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仍受到综合能力、心理素质、信息资源等条件限制,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2017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就业能力提升、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

3、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立人先立德”的教育理念,并首次提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观点。2018 年 5 月,教育部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批准立项首批改革试点高校,开启“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实施。家庭困难毕业生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特殊群体,一个家庭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对学生个人及家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整个社会的和谐稳

4、定,以及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对家庭困难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而言,就业是其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它既是学生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途径,也是帮助家庭走出贫困的重要途径。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帮助其顺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既能实现经济独立,又能实现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高校应通过思想品德的培养、人格性格的锤炼、知识理论的学习及实习实践的锻炼等多维度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在职场中学以致用,将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高校而言,培养家庭困难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有任何一方面能力的缺失。让家

5、庭困难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需要从就业开始,因此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表现2。与此同时,家庭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学校的专业理论教育成果往往体现在就业岗位上的实践应用成绩,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可以反映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是否完善,有利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国家而言,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如果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无法就业,相较于普通家庭,他们会更容易产生悲观、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等同于解决他们的生

6、存和发展问题,能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只有每一个个体都得到充分公平的发展机会,个人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从而拓展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空间,高质量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共同富裕才能得到扎实推进。二、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境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家庭困难学生由于经济水平、价值观念、个人能力、心理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在就业过程中明高校观点158就业与保障2023.7显处于弱势。他们面临资源、信息、能力和自信心等问题,在应对当前较高的就业压力下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针对这一问题,上海

7、海洋大学曾对 1650 名家庭困难毕业生做过调研,研究发现,造成这类学生群体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缺乏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匮乏、自我认知有偏差及缺乏自信心;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出,家庭困难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就业目标不灵活、就业能力匮乏等限制因素,导致经济和就业“双重困难”3。目前,部分高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主要包括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赛事、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等基础性帮扶工作。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无法解决家庭困难学生资源信息匮乏、心理建设不足及实习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高校应注重家

8、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这样才能让家庭困难学生在有效的就业指导下找到符合自身优势的职业道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一)全员联动的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队伍作用发挥不足打造一支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联动队伍,需要自上而下、校内校外各层级的全员联动支持,但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内部未能从行政层、科研层、教研层和学生管理层等各层面建立全员联动的队伍,导致各层级人员分工不明、针对性模糊,只集中于学工队伍简单帮扶。且部分教师参与率不高,未能及时跟队,导致学校无法全面了解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个体困境。其次,高校未能

9、充分发挥校外力量。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高校全体成员的主体积极性,同时发挥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当前各高校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联系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家校合力的联动队伍。例如:未能及时有效地与就业单位和各地人社局联系,掌握社会和企业需求,特别是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上尤为突出。最后,高校励志校友的发挥作用力不足。虽然国家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金的投入逐年增多、资助面愈广,但目前高校未全面掌握受助校友的信息,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毕业生后续发展跟踪机制,导致资助的优秀校友与母校缺乏高效沟通。(二)缺少全过程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指导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离不开

10、提供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然而,自上而下的单一性、无偿性资助、重形式轻内容的活动使得目前全过程就业能力的提升体系仍不完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高校缺乏全过程的理念,通常在家庭困难学生毕业季才开始进行重点就业帮扶,缺乏全过程的就业育人氛围,致使就业能力指导的前期培养环节的缺失;二是入学时的专业认知教育不足、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未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了解自身发展优势、认识职业环境和明晰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定向指导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选择不全面,不能具体研判家庭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的能力要素,未能因人制宜、因生制策;四是在“互联网+”时代,未能把就业能力提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家庭困难学生受到家庭环

11、境影响,缺乏“互联网+”思维,对当前的就业市场、就业环境和就业信息等掌握不及时,线上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不及时。(三)全方位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实习实践服务意识不足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旨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的实习实践是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提升就业能力和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推动家庭困难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大多数高校实习实践课程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使得实践过程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普遍性,而不具有针对性,不利于家庭困难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次,部分非师范

12、专业学生大多是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导致家庭困难学生因为资源的匮乏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实习单位。最后,在实习实践中,高校缺乏价值观的引领和就业观念的引导,侧重于学生专业理论实践成果,忽略了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全方面发展的问题。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可能较为顺利,但在真正进入职场会因为资源、心理、适应能力等因素无法进入职场状态,导致频频跳槽,甚至失业。三、“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应对策略(一)建立全员联动的就业能力提升队伍全员育人,就是要动员从校内到校外所有人员力量成为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责任人。首先,高校应承担起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育人责任。行政管

13、理负责人要做好统筹指导,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要真正落实指导责任,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明确该类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根据学生需求明确各层级人员分工。例如: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自我认知有偏差及缺乏自信心,为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其次,要强化家、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学校要和政府、企业加强联系,联合共同开发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见习和公益性岗位,加大访企拓岗力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原生家庭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观念、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校应和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建立密切联159就业与保障 2023.7系,

14、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共同引导其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就业。最后,学校应发挥受资助校友正面积极育人和榜样的引领作用,驱动校友合作反馈,这就需要学校长期跟踪家庭困难学生离校就业后职场适应情况,掌握校友动态,邀请优秀励志校友来校现身说法,解答家庭困难学生在专业学习、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其明确学习方向,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二)营造全过程提升就业能力的育人氛围在全过程的育人理念下,高校应更加注重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为其提供温度、和关怀。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要将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做好学生的思想

15、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高校要将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工作融入对其培养的全过程,连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后的持续发展。首先,高校应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包括组织举办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职场挑战赛等活动,强化就业观念教育。同时,应准确把握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关键节点,邀请行业内优秀校友来校做宣讲,举办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应组织应届受助学生参加春季、秋季励志专场招聘会,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其次,应重点建立家庭困难学生信息台账,整理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一生一策”档案管理袋,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通过全员包保对受

16、助学生实施就业精准帮扶,帮助学生解读就业政策并推荐就业岗位。最后,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资源有限的问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包括利用公众号推文、博客、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收集困难学生简历,并通过“互联网+”思维探索“网络直播带人”的就业推荐模式。此外,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校友励志事迹宣传,征集受过国家资助政策的优秀校友的励志故事,制作事迹册和短视频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三)搭建理论结合实践的全方位就业服务平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高校实习实践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提升家庭

17、困难学生能力,可以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弹性、开放、灵活的实习实践管理机制,让家庭困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市场需求导向和就业方向来选择需要实践的课程。高校的实践课程应淡化专业、优化结构,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不局限于狭义的专业教育。二是深入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强化人才供给链与企业需求链供需精准对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发掘优质用人单位,为家庭困难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三是加强家庭困难学生毕业后的服务

18、意识,收集家庭困难学生进入职场后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应用在实习实践课程目标设定、实践过程和反思总结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感恩教育的引导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让家庭困难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感恩之心、坚持为民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家庭困难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他们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4。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各高校应当在明确就业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全程育人规划、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增强新时代就业育人的驱动力。这将有助于家庭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

19、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者单位:1.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参考文献卢长彤.“三全育人”理念下推进高校就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95-100.张志勇,盛桂颖.高校资助育人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能力路径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4):55-59.李妍,郑俊,虞佳,等.基于 USEM 模型的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 J.微型电脑应用,2022(10):10-12+17.赖德胜,关棋月.202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6):3-7.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