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825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4-11基金项目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党建引领 理念下实施基层团组织育人工程的研究(课题编号:MXZYSQYR11)”。作者简介游龙(1991),男,福建福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游 龙(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摘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为落实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向。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效性差。以“三全育人”

2、理念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出发和遵循,有助于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创新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进而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创建党建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党建带团建;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23(2023)02-0086-04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Vol.25 No.2June 2023doi:10.3969/j.issn.1673-4823.2023.02.018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

3、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始终贯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部过程,构建系统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从育人的主体、过程和方位三个层面上系统探讨育人的方式和方法,要求高职院校总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方向与不同教育系统同向同行、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是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以“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党建带团建的出发点,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践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党建带团建的现实意义(一)“三全育人”

4、工作的内涵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1,高校育人模式开始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模式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转变。“三全育人”包含了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2。“三全育人”的提出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将单一、分裂、孤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整合成为具有更深层次、更多方位、系统的多维度协同育人体系。全员育人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将学生个人、家庭以及社会人士

5、纳入高校育人系统,形成了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全过程育人强调了育人过程的阶段性与延续性,要求学生从进入校园,就要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载体,实现多部门各层次的联动与协作,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3。(二)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的内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主阵地,在发挥其重要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高第25卷第2期2023年6月86职院校党组织与共青团组织的最根本属性是其政治属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团的建设是党

6、的建设的一部分,抓党建就要抓团建5。在中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尽管已经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党建带团建的方式方法与工作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6。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既要注重党组织高质量的“带”,又要求基层团组织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三)三全育人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在联系1.“三全育人”是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2021年8月,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应注重挖掘党建在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的独特组织功能优势,发挥高校党建组织政治功能,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

7、融合7。“三全育人”强调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既强调了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育人功能,又涵盖了党团组织建设中的政治功能,是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三全育人”体系与党建带团建工作都将德育置于突出位置,强调育人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2.党建带团建有利于构建系统性的“三全育人”体系。“三全育人”所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既强调了育人的整体性,又突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区域,实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党团建设和党建带团建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中有其独特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党建带团建不仅涉及到党团组织的建设与联动,还涉及到党团组织中党员、共青

8、团员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对“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将党建和团建工作与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对育人环节更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8;做好党团建设和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二、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现状(一)对党建带团建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虽然对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格外重视,但是对党建带团建工作却缺少与之相应的认识和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往往停留于表面,大多未达到应有深度和高度9。高职院校对党建带团建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

9、职院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党团建设中忽视了党建带团建这一环节,党建带团建工作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造成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缺少制度规范和依据;二是部分党务工作者、团干部对党建带团建的认识不够到位,党团干部之间缺少沟通交流,造成党建带团建工作进展慢、成效差;三是师生党员和学生团员对党建带团建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于党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缺少创新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机制守旧、工作方式老套等问题,未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究其原因是部分高职院校对新时代新思想和新理念的理解不够到位,未能将新的思想融入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团组织在各自建设和相互引领

10、过程中,缺乏形象生动的实践载体,造成青年学生难以把握理论的内涵,对参与党团建设缺乏兴趣;二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团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党团活动多采用传统的会议、讲座等理论讲授形式,忽视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党建带团建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意识不强,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缺乏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意识,在工作统筹设计中忽视了信息技术元素。(三)党建带团建缺少有效的联动机制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党组织和团组织缺少有效融合的联结点,二者各自为政,在具体工作内容上交集有限。一方面,常规的高职院校党团组织在具体工作上的交集点是学生推优、学生党员发展上,即便是团推优工作,也存在党团组织

11、二者之间沟通不顺畅、配合不协调等问题,造成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基层团组织的具体事务和日常工作均由上级团组织统筹安排,基层团组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多是与上级团组织进行联系沟通,表现出其独立性。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党建带团建的优化路径(一)全员育人,全面拓展多方共同参与、深度融合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一是高职院校应当全面重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同时,高职院游龙:“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87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校要积极推进党团组织的改革创新,构建沟通顺畅、互联互通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二是二级学院要深刻把握学校党建带团建的具体

12、规划,深刻领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制度与实施方案,确保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之外,二级学院还应当加强与团干部的联系,构筑党团干部之间亲密合作、良好互动的沟通联系渠道,通过“团员推优”工作和“团干部考核”等方式强化党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引导团干部和青年团员保持良好的作风。三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导思导学”作用,建立政治理论教师联系基层党支部、团支部制度,指导学生党员、青年团员和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鼓励专业教师、党员教师参与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和班级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成为常态,也通过发挥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

13、,强化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风的指引10。四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主人翁精神和能动作用,借助主题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其对党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全程育人,逐步完善适应不同阶段、突出重点的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主体。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学习阶段的学生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党团组织生活和党团活动,以提高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成效11。低年级的学生群体更注重职业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应当将工作重心

14、放在学生的环境适应、兴趣发展、个性培养等方面,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引入党团元素,加深学生对党团组织的认识,引导其向党团组织靠拢。中高年级的学生群体则更加重视技能培养、科研活动和就业,应将党建和团建工作与专业课堂、实习实训、科研竞赛等相结合。尤其是针对学科技能竞赛,党员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积极组建竞赛团队、科研小组,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学生实习阶段,建立高职院校党支部与实习单位党支部的结对学习和互联共建机制,将党团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相结合,探索“党建+实习”工作模式,通过类似“优秀实习员工评

15、选”“职业精神”座谈活动,强化实习期间学生群体的教育引领。(三)全方位育人,拓宽党建带团建工作空间,健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一是构建全方位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高职院校要注重专业教育,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党建与团建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将育人贯穿课堂教学。基层党组织应当在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课程思政特色精品,推进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互为补充、协同作用12。二是完善网络党团教育平台的建设。高职院校应选取学生关注度高、功能更加全面、运营组织更加权威的线上教育平台,将党建团建工作、院系工作动态、

16、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同网络热点、网络话题相联系,通过线上教育平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线下教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学生。三是建立健全党团班协同工作模式。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党团班协同工作模式,实现党建带团建促班建,有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支部和班级的基层阵地作用10。强化党团班组织建设,通过定期召开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事务的研讨与反馈;发挥学生党员和青年团干的先锋作用,以支部和班级为单位搭建主题教育的平台与载体,制订支部建设、学风建设的具体规划,强化价值引领、品德塑造;上级党组织加强对学生党员、青年团干和班干部的指导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学生干部

17、述职、评议、汇报工作,结合优秀学生考评细则,推选工作积极主动、群众基础好的学生参与评优评先。四是志愿服务活动中融入党团元素。高职院校应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发挥价值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当充分利用好志愿服务活动这一契机,通过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工作,探索“党建+志愿活动”“团建+志愿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融入党团元素和正向88价值观,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到实处,在服务社会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

18、-02-27)2022-03-15.http:/ 张亚光,曾丹旦.“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科研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1-93.3 张启钱.“三全育人”视阈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21(3):109-112.4 麦倩挚.党建引领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机制探析:以广州医科大学药学卓越人才培养为例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108-111.5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不忘初心跟党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5年的基本遵循J.求是,2017(9):17-19.6 畅晓洁.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165-

19、166;168.7 王沪宁.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N.光明日报,2021-08-18(3).8 陈思,王斌伟.中国高校“三全育人”研究回顾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21(8):142-150.9 王琳玲.论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75-79.10 刘娜,刘忠鑫.高校院系学生组织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路径:以北京科技大学工科实验班党班团协同建设为例J.智库时代,2022(7):202-205.11 徐卉.政治生态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22(3):54-57;111.12

20、 刘永新,窦爱玲.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引领下的“三全育人”现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6):82-85.责任编辑:王玫武,罗巧花Research on promoting league building by Party building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YOU Long(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ongyan,Fujian,364021,China)Abstract:The w

21、ork concept of“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action direc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educatingpeop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promoting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caus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

22、w era.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likeinadequat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imperfect working mechanism in the field of promotingleague building by Party build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results in poor effectivenessofpromotingleaguebuildingbyPartybuilding.Takingtheconcep

23、tof“threeall-aroundeducation”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ollowing of the work of promoting league building by Partybuilding is helpful to give play to the political advantages of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innovatetheworkingmechanismofpromotingleaguebuildingbyPartybuilding,andthenpromote the h

24、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of promoting league building by Party building,and create the working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under the guidance of Party construction.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promoting leaguebuilding by Party building;practice path游龙:“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路径探究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