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2B”视域下高校社团管理的观念转变与路径创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295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2B”视域下高校社团管理的观念转变与路径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2B”视域下高校社团管理的观念转变与路径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2B”视域下高校社团管理的观念转变与路径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1卷第2期2023年4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kmbuir UniversityNo.2 Vol.31Published in Apr.202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社团管理的 观念转变与路径创新张楠(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社团管理带来 了新餉发展空间。在“互联网+”时代,社团管理具有管理方式网络化、管理运行扁平化、管理平台 共享开放化等特征。同时,社团管理面临着组织架构不合理、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晶牌活动吸引力 低、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的侵蚀等问题。结合当前高校社团管理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从

2、思想引 领、顶层设计、理念建设、活动统筹、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实现高校社团建设的观念转变与路 径创新。关键词:“互联网+”;社团管理;大学生;建议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群体 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提 升与人格养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 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思维深度渗透进了学生 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本文试图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社团管理的特征、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安徽财经大学社团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 提出“互联网+”视阙下我国高校社团管理工作的 相关建议。一、“互联网+”时代社团管理的特征(一)管理方式的网

3、络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中,大学生群体占据了大多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 日常学习、娱乐、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网 络平台开展社团管理工作也成为大势所趋。高校 社团网络化管理包含三种含义:一是学校对社团文章编号:1009-4601(2023)02-0027-05的管理;二是上级社团对下级社团的管理;三是社 团的自我管理。这三个层面的管理都通过网络平 台来完成,网络化的工作方式减少了时间成本与 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效果。(二)管理运行的扁平化社团扁平化运行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等级 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

4、效率 低下”等弊端。第一,将决策权向社团结构的下层 偏移。社团成员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共同决策,形 成整体思考、协调合作的社团文化;第二,最大化 利用资源。通过网络搭建横向、纵向交流共享平 台,统筹社团之间的阵地、师资、载体等资源,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共造,加快在网络时代信息与资源 流动的效率,为“互联网+”时代社团工作的开展 注入新鲜活力。(三)管理平台的共享开放化在“互联网+”时代,社团管理平台局限于少 收稿日期:2022-04-01作者简介:张楠(1986-),女,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政工师,菲律宾国父大学2020级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基金项目:2021年安徽财经

5、大学校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新经管背景下本科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 实践”(acszjyyb2021012)。27 数管理者走向共享开放化的趋势。第一,管理主 体开放。互联网平台具有共享开放性,管理权限 不仅对社团管理教师开放,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将 社团成员加入其中,打破层级壁垒,实现自由沟 通,使得管理主体多元化;第二,活动流程开放。学生利用互联网设计活动、参与活动,实现“众创 众筹”;第三,活动评价开放。学生利用网络平台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精准检验社团活动效果,为 社团管理提供精准的反馈信息。二、“互联网+”时代高校社团管理工作面临 的挑战(一)组织架构不合理高校社团与共青团、

6、学生会一样,都是在校大 学生自发组成的具有明确章程与活动形式的学生 组织,组织的正常运行依托于科学的组织架构。长期以来,社团组织都是按传统自上而下的架构 来进行日常管理。但是,目前的高校社团在发展 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架构不合理情况:社团职 能的重心放在了办公室、宣传部、实践部等部门,职能存在交叉重叠,其他部门出现边缘化现象,成 员之间的合作意识缺乏,部门之间的交流不畅,社 团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二)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互联网+”时代,社团要依托网络平台对活 动开展进行全流程管理,这意味着高校社团需要 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负责此项工作。然而,目前 多数高校社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乏力,主要表现 在重

7、视度不足、技能培训不够、储备人才稀缺、资 金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三)岛牌活动吸引力低“互联网+”时代,受到各种智能终端的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减弱,部分学生“机不离 手”,成了“低头一族”,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基于 这种情况,提高品牌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性不断凸 显。但是部分社团倾向于沿用前人“老路”,开展 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时代特色,难以对习惯使用 互联网学习、生活、娱乐的大学生产生有效吸引。(四)网络不良思想侵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样态,使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对大学生群 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西方社会 思潮在网络上不断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8、、个 人主义大量传播,大学生对这些社会思潮缺乏判 断力。在不良思想的侵蚀下,学生逐渐对传统的 社团活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三、高校社团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高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培养 大学生技能、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安徽财经大学不仅注重传统方式下 的社团管理,更积极开拓“互联网+”背景下新型 社团管理战略。截至2022年2月,学校现存社团 82个(见表1),各类社团百花齐放,在促进大学生 素质的全面提高、繁荣“互联网+”背景下的校园 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表1安徽财经大学社团类型及数量类 别数 量自律互助类10思想政治类13文化活动类7学

9、术科技类18体育活动类21总计82为考量安徽财经大学“互联网+”背景下的社 团整体管理水平,笔者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采用 随机抽样法以社团社员和社团联合会成员为对象 进行调查,总计发布问卷1100份,回收1086份,有 效问卷996份,形成如下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表2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配套制度6601.005.003.546792156资金支持6601.005.003.446496762品牌管理6601.005.003.526488788组织管理6601.005.003.327873893思想引领6601.005.003.538279866有效的N6601.005.

10、003.234584522由上述结果分析,各因子均值均在3.2以上,显示安徽财经大学社团管理整体情况较好,尤其 28 在制度建设、品牌管理与宣传工作方面较为突出。(一)思想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学生提供了海量的 资源,但是多元化的信息,尤其是西方社会思潮对 学生有一定负面影响,对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有一 定程度地冲击。社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其 管理的过程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安徽财经大学五年来通过各类社团开展“四进四 信”“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等活动1000余次,不断加强对 社团的政治引领、组织领导,积极在社团开展社会

11、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 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 帜为引领、以党的方向为指弓I、以党的意志为统 领,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制度护航: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新规范 学校先后制定了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业务指导单位变更和社团名称管理办法安 徽财经大学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变更管理办法多 功能厅借用条例等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团 管理制度体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为顺 应形势需求,学校对社团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多 次修订,包括安徽财经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比条 例安徽财经大

12、学学生团体联合会新媒体考核细 则安徽财经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安徽财经 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社团换届条例等,取消冗余 的管理架构,减少信息传递的层级与时间,有利于 实现快速反应与管理;倡导使用网络物资流转平 台,社团物资流转实现全程可追踪,大幅提高了物 资利用效率;提高社团主观能动性,社团成员可以 在网上对社团活动建言献策,人人都成为社团活 动的“管理者”;增加活动全流程管理规定,在互联 网上进行活动设计、活动追踪、活动效果分析。这 些举措进一步顺应了“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社团 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诸多问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三)品牌打造:构建

13、“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 学校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时代的社团品牌化建设。重点建设了自律互助 类、思想政治类、文化活动类、学术科技类、体育活 动类五大类社团,共计82个(见表1)。所有品牌 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众创众筹众评,通过网络技 术精准定位学生需求,活动过程在网络平台全程 可见可操纵,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学生喜闻乐见 的社团品牌活动,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在学生团体联合会的号召下,社团间坚持“互 帮互助,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原则,通过线上平 台广泛收集学生需求与意愿,针对性地打造了诸 多品牌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据安徽财经 大学学生活动管理平台统计,以2021年为例,安徽

14、 财经大学社团参与或组织品牌活动共计679个,大 一到大三学生社团参与度达到86.47%。另外,通 过网络平台的搭建,各部门实现有效沟通,品牌活 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18-2020年,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39项。(见图1-3)80000600004000020000O2018 年 2019 年 2020年-社团活动覆i雄学生数垣注:2019-2020布发生新冠疫情图2 2018-2020年社团活动覆盖学生数量图图3 2018-2020年社团省级以上获奖情况29(四)人才培育:构建社团新媒体矩阵学生团体联合会成立信息技术部门,五年内 聘请专业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专题讲座3

15、2次,同时 通过“以老带新,以干代训”的方式培养信息技术 人才,成效斐然。目前线上新媒体平台有QQ、微 博、微信等,通过线上平台整合社团资源,搭建学 生与社团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便于学生及时了 解与交流社团动态,引导学生感受沟通便利带来 的愉悦,同时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思维能力,丰富了 学生的校园生活。截至2021年10月,建设情况如 图4、表3、表4: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专题讲座数量图4 2016-2021年信息技术专题讲座举办情况表3 2019年社团新媒体建设情况平台名称粉丝量访问量推送量qq空间6951261万457官方微博7054186万10949微

16、信公众号14886299万2026表4 2020年社团新媒体建设情况平台名称粉丝量访问量推送量qq空间8537300万564微信公众号14412299万2705四、“互联网+”时代高校社团管理的经验与 反思(一)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的制度建设“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社团管理要注 重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制度建设。在社团管理过 程中,高校共青团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 的定位,担负起服务和引导的双重责任,线上和线 下活动的监管要注意把握正确方向的同时保证社 团自主性,掌握方向盘但不控制发动机,在总体层 面上进行管理、组织和引导工作。首先,做好社团 组建把关。要坚持既定原则,

17、对于不符合建立标 准的社团,必须坚决拒绝发放成立资格。相反,如 果社团的组建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都颇有裨益,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鼓励、支持和引 导其建设和发展;其次,要完善社团网络工作机 制,在申请、认证、宣传等方面要加强社团网络规 范化管理水平,对社团的成立、活动的开展、活动 效果的评估等各个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线 上线下联合监管,推进高校社团的制度化建设;最 后,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订立统一的评价机制 和标准,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发表对社团管理的 评价,提出改进意见,集思广益促进社团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二)理念创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传统的高校价值教育拥有一种与行政命令类

18、似的价值理念,普遍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说你 做”。但是实际上,价值教育包括理性认识、情感 认同、信仰形成与行为实践在内的系统化工程,高 校的价值教育需要在价值认知的基石上,尝试激 发出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 极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社团 成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在社团管 理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要充分 考虑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认知、参与意愿,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在设置载体的形式和考虑传 播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扁平化管理与立体化互动,使社团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参加社团管理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参与感。(三)活动统筹:进行社团品牌化管理创新性是“

19、互联网+”的主要特征,高校是“万 众创新”的桥头堡。高校各个社团在校园文化生 活中八仙过海、百花齐放。站在社团管理者的角 度,仅有创新性是不够的,必须要在社团的管理中 体现品牌化策略。品牌化管理不仅能优化社团形 象、提升社团凝聚力、扩大社团知名度,还能使社 团的创新品牌所蕴含的聚合效应与示范效应更为 凸显。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渠道,全方位推进品 牌化管理,以特色活动为基础,通过品牌策略管 30 理、品牌策略传播等方式,促进品牌效应的形成,让社团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迸发出新的 活力。(四)平台建设:搭建多样化交流平台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 展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

20、更好地 服务社团的发展,在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培养学 生的沟通技巧和实践创新能力。社团与学生之 间、社团与教师之间、社团成员与成员之间、社团 与社团之间、社团与社会之间都需要有效的沟通 和交流。高校要注重多平台的搭建,积极利用网 络平台促进社团与外界的沟通,让学生开阔眼界,相互借鉴学习,不断为社团发展注入新的灵感。通过搭建多样化交流平台,不仅能够促使社团健 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 毕昌喜.思想引领平台建设活动开展一“互联网+”时代高校社团建设的实践转向 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学报,2015(5):196-19&2 师娅利.当代大学

21、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 D.西安:西 安工程大学,2018.3 刘艳平.从主流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 主流价值观维护与建构的思考 J.阴山学刊,2008(4):88-93.4 孙磊.高校杜团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养成刍议 J.黑 河学院学报,2019(1):104-105+110.5 丁孟春,韩叶梓,张云云.高校杜团活动现状调查及对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7-5&The Transformation Concept and Path Innovation of Colleg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

22、ive of Internet+ZHANG Nan(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Anhui 233000)Abstract: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era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management mode and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space for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management.In the era of*internet

23、+*,community manage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ed management mode,flat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open management platform sharing.At the same time,association management is faced with unreasonabl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lack of infbnnation technology talents,low attraction of brand activ

24、ities,easy to be eroded by bad network ideas and other problem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community managemen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transformation and path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ought leading,top-level design,concept construction,activity planning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mKey words:internet+;community management;college students;suggestion责任编辑:娜布其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