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642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第 卷)黑龙江水利科技 ()文章编号:()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赵海安(辽宁省本溪水文局,辽宁 本溪 )摘要:以本溪市为例,采用熵值法与模糊评判法计算评价 年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应用情景分析法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确定其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年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其动态变化驱动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因素有工业重复用水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和城镇化率,可为本溪市水资源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及高效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驱动因素;本溪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赵海安(),男,辽宁宽甸

2、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等。研究方法 复合系统概念模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以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前提,以可预见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水平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某一特定时间尺度下某一城市水资源,其最大支撑该城市环境 经济 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中,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是组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的三大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复杂联系,如图 所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资源子系统的内在联系,遵循系统层、层次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如表 所示。主要评价流程鉴于生态环境

3、、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复合系统评价的模糊性,故选择模糊数学法评价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其评价流程主要有建立评语集与参评因素集、隶属度计算、合成算子加权运算三大步骤。为了较为客观地反映研究对象或事物的不确定性,尽量降低主观随意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用熵值法计算各参评指标权重,详细流程见文献 。通过联合求解熵值法和模糊数学评判法,确保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准确性及客观性。图 复合系统概念模型根据各参评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将评价标准划分成、五个等级,如表 所示。年第 期(第 卷)黑龙江水利科技 ()表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与权重目标层系统层(权重)

4、准则层(权重)指标层权重类型水资源承载力评级 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口与城镇化进程()生活用水水平()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用水效率()生态质量()生态保护()产水模数 ()人均水资源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供水模数 ()人口密度 人()城镇化率 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 万元 增长率 第三产业占 比重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 工业重复用水率 生态环境用水率 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污水处理率 排水管道密度 ()绿化覆盖率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表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指标等级划分级级级级级产水模数 ()人均水资源量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供水模数 ()人口密度 人()城镇化率 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 万元 增长率 第三产业占 比重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 工业重复用水率 生态环境用水率 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污水处理率 排水管道密度 ()绿化覆盖率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然后针对 个等级合理设置相应的评分值,综合评分值为 、时,依次代表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接近饱和无法满足生产生活供水需求(即不可承载),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空间较小可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准不可承载),水资源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但已具相当规模(可承载水平),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供水保证(良好承载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

6、可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想承载水平)。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研究区概况本溪市境内有中小河流 余条,分属于辽河流域的太子河水系、浑江水系、爱河水系,按流域分区划分葠窝水库以上、葠窝水库以下、浑江桓仁水库以下、爱河 个水资源四级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溪市可调配水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水质逐渐恶化、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量时空分配不协调等问题日趋突出。因此,为实现本溪市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开发,有必要评价其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评价结果分析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本溪市历年 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 等相关资料,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 ,年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如表 所示。

7、年第 期(第 卷)黑龙江水利科技 ()表 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年份准则层系统层目标层 综合评分值代表复合系统和各子系统的承载力水平,分值越大则承载力越高,说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水资源之间的协调程度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也就越大。从表 和图 可以看出,本溪市 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水资源达到可承载及良好承载水平。其中,年、年的综合评分值和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年和 年相对较高达到良好承载水平。年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可能与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增加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增加 和人均综合用水量升高 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人均水资源量减少 、产水模数减小 等水资源因素有关,

8、以上因素变化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年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可能与绿化覆盖率减小 、排水管道密度下降 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率降低 等生态环境因素有关,这说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的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响应也体现出一定滞后效应。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图,见图 。图 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图复合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演变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在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中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贡献较高,其次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子系统,表明地处辽东地区的本溪市,由于其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地表水资源丰富以及年降水量较大,复合系统承载力受水资源子系统的约束较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尤其是粗放型经

9、济发展模式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各行业用水时空不均匀等问题,对生态环境进一步造成不利影响,加速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下降。所以,社会经济子系统是驱动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主要来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在保持其它参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受单个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影响的方法。为准确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对社会经济子系统中的参评指标利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进行分析,即在保持其它参评指标数据不变的条件下以平均年际变化率为基础减少或增加 和,计算单指标增减 和 后的综合评分变化率及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率越高则指标敏感性越大,如表 所示。从表 可以看出,本

10、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主要敏感性因素包括工业重复用水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和城镇化率 个指标。驱动力情景分析文章将熵值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联合,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选择工业重复用水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和城镇化率情景分析指标计算 年本溪市在不同情境下的水资源承载力。根据实际情况、相关规划和对数拟合数据,经适当修正确定各指标预测值,见表 ,并以国家先进值和 年指标值作为情景分析指标高、低预测值。年第 期(第 卷)黑龙江水利科技 ()表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指标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 增长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工业重复用水率年际变化率 综合评分变化率 表

11、 指标预测值指标 ()()人()万元 预测值 预测方法对数拟合对数拟合对数拟合定额法规划规划定额法规划规划规划指标 ()预测值 预测方法规划对数拟合对数拟合规划规划对数拟合规划对数拟合规划情景分析与设置如图 所示,其中第一个字母或 代表高、低预测值,第二个字母 、代表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和工业重复用水率,如 表示以上 个指标均为低预测值的情景。图 驱动力情景分析从图 可以看出,本溪市 年水资源承载力在不同情景下均可达到良好承载等级,其中 、和 情景下的综合评分 年。对比分析发现,个敏感性因素中对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第三产业占 比重,具体分析如下:)第三产业占 比重体现了区

12、域产业结构和生产用水结构,产业结构演进可以促进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水资源消耗。情景方案下,年本溪市第三产业占 比重相较于 年提高 ,综合评分增加 ,这说明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能够加快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关系与水资源的均衡发展对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城镇化率体现了城市结构变化与规模扩张,该过程伴也随着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的改变。情景方案下,年本溪市城镇化率相较于 年提高 ,综合评分减小 ,这说明水资源供需矛盾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而更加突出,水资源系统面临着较大压力。)工业重复用水率体现了在一定循环用水和技术条件下的工业用水效率,结合当前的经济状况,本溪市工业发展

13、仍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手段,工业用水量高且技术水平发展比较缓慢,加强工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压力和减少工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情景方案下,年本溪市工业重复用水率相较于 年明显提升达到 ,综合评分提高 ,这说明提升工业重复用水率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节水的重要途径。结论文章结合本溪市水资源利用实际情况,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水资源子系统中合理选择 项典型指标构建承载力评价体系,将熵值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评价 年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主要结论如下:)本溪市 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达到可承载及良好承载水平,整体表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社会经济子系统是驱动本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主要来源。)单因素敏感性分

14、析表明,驱动本溪市水资源 年第 期(第 卷)黑龙江水利科技 ()承载力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重复用水率、第三产业占 比重和城镇化率,个敏感性因素中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第三产业占 比重。充分考虑评价结果,从多个角度提出促进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伍文琪,罗贤,黄玮,等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王正选,邱金亮,王静,等 基于改进模糊集对评价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龙川江流域为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雷勋平,邱广华 基于熵权 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汪顺生,黄天元,陈豪,等 基于 赋权的

15、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水电能源科学 ,():李治军,董智,陈末,等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水电能源科学,():,(上接第 页)表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年份 传统模糊评价法 改进的模糊评价法 将综合评分值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等级划分,并进一步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传统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年、年和 年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隶属于 级程度最高,综合评分值处于 范围,这说明铁岭市仍具有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但现阶段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水资源承载力适中有可能成为制约发展因素。改进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年、年和 年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隶属于、级程度相差大不,其隶属于级的程度略高于其

16、他等级,相较于传统模糊评价法其评分值有所增大,但仍属于 级水平。结论)将主观、客观赋权法相结合计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相较于单一方法能够降低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然后用灰关联系数替代模糊关系矩阵改进的模糊综合法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保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客观合理性。)改进后的模糊综合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评价的水资源承载力相同,但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减小计算结果隶属于不同等级的程度差异,降低主观因素的干扰,对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年、年和 年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隶属于 级,这说明铁岭市仍具有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但现阶段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水资源承载力适中有可能成为制约发展因素。参考文献:张家权沈阳市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全占东基于生态水文理念下的流域水资源评价 黑龙江水利科技,():全占东 朝阳市水资源社会适应能力与脆弱性耦合关系分析 黑龙江水利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