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智能%2B”时代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76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2B”时代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能%2B”时代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能%2B”时代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客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索”();年湖北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核两翼、双轮驱动:新工科背景下双创教育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C X )作者简介:朱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及信息处理.“智能”时代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朱娟(湖北文理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摘要:针对电子专业知识更新快、实践操作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本文探索了“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提出数字化布鲁姆进阶目标,构建信息化创新创业云课程资源,实施智能化创新创业教学手段,

2、制定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专创融合、能力进阶、品质提升,多维发力培养电子专业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关键词:智能;电子;创新创业;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 R e s e a r c h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o n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E d u c a t i o nM o d eo fE l e c t r o n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j o r i nt h e“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i m eZ h uJ

3、 u a n(S c h o o l o fP h y s i c s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H u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X i a n g y a n g ,H u b e i,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n“i n t e l l i g e n t”t e c h n i q u e i s a p p l i e d t oa n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e

4、d u c a t i o nm o d eo fe l e c t r o n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j o r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a s tu p d a t e dk n o w l e d g e,s t r o n gp r a c t i c a l f e a t u r e,a n dw i d e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A na d v a n c e dd i g i t a lb l o o mo b j e c

5、 t i v ew a sp u t f o r w a r d,c l o u d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w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i n t e l l i g e n t c r e a t i v e 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w e r e i m p l e m e n t e d,a n dad i v e r s i f i e di n n o v a t i v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 t a l e n ta s s e s

6、 s m e n t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w a sm a d e i nt h i sp a p e r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s u c ha si n n o v a t i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q u a l i t yi m p r o v e m e n t,a d v a n c e da b i l i t yw a su s e dt oc u l t i v a t ee l e c t r o n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j o rs t

7、u d e n t s K e y w o r d s:i n t e l l i g e n t;e l e c t r o n i c;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引言随着 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一词在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产业结构智能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 年国际人工

8、智能教育大会的致辞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智能”技术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努力实现 中国教育现代化 总体目标.“智能”融入电

9、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势 新工科建设的迫切需要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与此同时,“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与工业、农业、医疗、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基于“智能”技术的新工科建设举措逐步展开.电子专业的通信、嵌入式、人工智能、光传输等技术是支持“智能”发展的核心,将其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新工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然选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

10、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我校电子专业以电子信息及其高端服务产品的研发、测试和制造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信息处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培养在信号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方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分析、研究与开发、制造与生产管理的应用型工程师.结合电子专业工程认证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 个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智能”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既满足了知识的高阶性,又实现了产出导向下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智能”背景下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智能”包含了A R、V R、A I、I W等诸多科技热点,是继“互联网”后的一个强大的变革力量,将

11、其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从概念、关键技术、应用方案、商业模式、市场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产出导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然而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实施策略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还停留在国家政策的宏观导向,从“以创业带动就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实现 中国教育现代化 总体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经历了一个螺旋式递变过程,主要是外界行政力量干预的结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 .然而,针对高校电子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学科前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定可执行、可检

12、测、可度量的教育目标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课内到课外、能力到素质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科技前沿融合不深,进阶性不足我校电子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借助通识教育平台、课外实践创新平台,针对大二以上班级开设了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S Y B创业训练等课程,以上课程均由创新创业学院教师授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融合不深,致使学生空有创业理论,却无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方法,同时教学内容偏向创业教育,忽略了创新思维训练,未将科技前沿融入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滞后于专业知识学习,阻碍了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实施方式单一,“智能”技术渗透不够目前项目式教

13、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式已逐渐渗透至创新创业教学中,但由于电子专业学科知识更新快、交叉多、实践性强,以上教学方式未能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满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人才培养的需求,未能良好解决学生创新思维薄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弱、创业动力不足、价值目标缺失等难题.“智能”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智能”,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深入应用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融合,推动社会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迈向智能化,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社会新形态.“智能”融入创新创

14、业教育可以从学情分析、目标塑造、内容构建、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入展开,实现知识迭代、能力进阶、价值提升.数字画像,实现精准“教 学”匹配数字画像的概念最早由交互设计之父A l a nC o o p e r提出:“P e r s o n a sa r eac o n c r e t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a r g e tu s e r s”是指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属性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画像又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意义,根据用户人口学特征、网络浏览内容、网络社交活动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

15、.数字画像的生产过程包括用户建模、数据收集、数据清理、模型训练、属性预测、数据合并等步骤.在教育领域,画像的主体一般指学习者,利用手机、电脑、穿戴电子产品等设备对其兴趣爱好、行为特征、社交属性、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多源、多维度、多时段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全方位的学生画像,将学习者标签化,对其展开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对学习任务进行数字画像,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模块,模块体现进阶性,涉及理论、实验、创新、应用等方面,根据学习模块的原理、难易、学科、目标,区分为不同的模块类型,并为每个学习模块赋予关键词、适用特点、统计学要素等描

16、述.对学习者进行数字画像,可以精准分析学生学情,掌握每位学生的偏好、优势、素质;对学习目标进行数字画像,可以精准定位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习任务精准匹配最优学习者,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教育,获得教与学精准匹配.分层进阶,塑造数字布鲁姆学习目标学生的创新活动一般都具有目标导向,不同的学习目标会使得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行为的动机过程,进而产生不同的创新行为,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目标进行融合、渗透、重塑,有助于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构筑智慧教育的新格局.学习目标分层分类理论是 世纪 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专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

17、体目标分为认知、行动、情感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个层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将信息技术与布鲁姆分层目标结合,构建了数字布鲁姆学习目标体系.在“智能”时代,创新创业教育需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塑造可督、可测、可评的数字目标体系,实现自主学习、进阶培养.结合布鲁姆认知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熟记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通过转换、解释、推断来表明对知识的领会.在认知阶段,可利用多种手机A p p软件帮助高效记忆,如记乎、A n k i记忆卡、印象笔记等.软件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根据学生在学习时反馈的困难

18、程度,在遗忘临界点再次出现前,智能推送知识点,加深记忆,最终达到“永久记住”的目的.结合布鲁姆行动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整合知识,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创业项目,把复杂的项目分解为不同子模块,分析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归纳总结现有知识,提出创新点,多方面测试验证创新点的正确性.在行动目标中,可使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技术支持学生创新点提出、项目构建、结果验证;使用互联网多人协作、云空间技术,支持项目分解、小组研讨;利用扩展现实、全息投影技术实现成果产品化.结合布鲁姆情感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逐渐形成思辨创新的思维、勇于创新的品质和科技报国的情怀.在情感目标中,

19、利用物联网、G、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字化校园.结合前沿探索学生数字画像标签,推送思政育人内容;利用调查问卷,监督学生思想动向;借助线上线下竞赛,提升创新品质.课赛训研,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云课程”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与专业课程、学科前沿、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工程思维、职业态度为内容,以课程、竞赛、实训、科研为平台,构建基础理论科技前沿创新实践课程思政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根据学院电子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按照汽车电子、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个方向,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创新

20、创业教育,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将学科前沿与创新创业前沿并行引入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光电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联盟、I C T产业学院等优质教育平台开设创新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围绕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贯穿全程,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培育学生创新品质.如图所示,在课程设置上,本着进阶培养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按照“一年级了解专业,二年级认知行业,三年级熟悉职业,四年级筹划创业”的思路,设立课内教学、实验室创新实践、虚拟环境实训、创业创业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分阶段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研讨课、创新工程实践、电

21、子信息创新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选题及务实、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将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的真实考题,创新创业实训、工程实训、实习实训的真实案例,学生科研、教师科研的真实项目,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分解为不同模块,转化为能力进阶的课程教学内容.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方法、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利用大学生M o o c,超星等线上平台,建设阶梯递进、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云课程”.图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云课程”技术赋能,助力信息化教学实施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学习方法都

22、发生了巨大变革,技术进步也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基于“智能”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双创教育的“助推剂”.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在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进一步拓展了大数据采集、学情分析、交互智能显示、小组分享互动、多元评价等功能,一般分为智慧交互教室和网络互动教室,前者配备了学习端、多屏共享、数据分析设备,主要支持现场教学,注重教学体验感,后者主要支持N远程教学,配备了录播、音视频采集设备,用于A B班教学、云课堂.电子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前、课中、课后展开基于智慧教室的探究式、小组协作式、项目式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驱动创新实践.智慧教

23、室助力信息化教学如图所示,课前大数据采集学生学情,形成数字标签,并将云课程相应学习内容推送至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数字化分组;课中小组就所选课题与老师、同学互动,展开汇报、讨论、总结,得到最优方案;课后创新实践,将作品转化为产品,助力创业.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图智慧教室助力信息化教学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集创新、创业、虚拟仿真于一体,主要功能模块有平台主页及后台管理模块、创业学习模块、创业创新测评模块、创新思维训练模块、创业计划书模块、实战模拟模块、创业机会分析模块、创业路演模块、创业交流模块等.利用创业相关的知识、故事、政策及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前的准备学习,通过创业

24、计划书、报告书案例库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创业文档的撰写,应用创业机会分析系统启发学生敏锐识别创业机会,采用创业路演模拟系统训练学生的路演综合能力.电子专业的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按能力进阶分为案例模仿、改进完善和自主创新,围绕物联网、电子制造、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展开训练.案例模仿项目中,学生将经典创新创业案例系统再现,如“智能家居安防报警系统”“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等.从项目需求分析、成员分工、计划书撰写、可行性报告分析、项目构建、宣传策划、运营管理等方面熟悉创新创业项目开发流程.平台根据成绩报告、产业报告、财务报告、利润表等因素进行评估,对项目进行评分.在改进完善项目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各种报

25、告分析,进行技术、创意、规模改进,利用创业画布、B a t y选择因素法、伯泰申米特法对经典案例中的创业机会深度挖掘,对项目进行重构,以获得最大收益.在自主创新虚拟仿真项目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综合知识,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真实的需求调查、产品评测、市场反馈感受电子制造企业发展的全过程.D全息投影、V R技术情景式教学、沉浸式体验是近年来教学实施中的热门话题,二者依赖于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习者在贴切的情景之下,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D全息投影、V R技术等可充分利用灯光影像等效果,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触发人体各种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

26、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开发时,可根据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应用场景,利用 D全息投影和V R技术创设情景、提升兴趣、激发创意.如在讲解汽车构造时,利用 D全息投影技术将完整汽车模型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行逼真、细致、透彻的讲解;而在进行汽车电子创新创业项目开发时,利用V R技术让学生置身于汽车驾驶情景中,根据驾驶的体验感,提出汽车仪表显示报警设计、行驶轨迹语音控制设计、辅助停车设计等.创客空间“创客”(m a k e 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客又有了新的定义,他们可以利用开源硬件和互联网,把更多的创意转变为产品甚至商

27、品.创客空间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构建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清华大学的清华创客空间秉承“动手创造、思想碰撞、跨界协作、创业实践”的社团宗旨,为同学搭建创意分享空间,开发了智能募捐箱、H e a l t h yB u t t智能坐垫、方听音乐盒子等作品.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为创新制作者提供基本的原型开发设备、电子开发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空间内拥有开源硬件、L i n u x及嵌入式

28、开发、物联网、绿色能源等多个主题,鼓励创客跨界交流,促进创意实现及产品孵化.依托前沿探索地方政府“我选湖北、智汇襄阳”的政策支持,我院电子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园区构建了“唯物创客”,面向全校学生招募会员,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嘉宾分享、头脑风暴、竞赛挑战等活动,从策划、发布、实施、管理、维护多方面发力,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四位一体,完善数字化考核评价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说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我国高等教育将形成新的 教学质量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会从 我能行、我会干 向 我敢闯

29、、我会创 方向转变”.评价“行、干、闯、创”的实施效果,应遵从多维度、广覆盖、长时期、全过程的原则,制定多元化、精准化、数字化的创新创业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结合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过程、成果、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多维考核.过程考核应从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学习、创新实战、创业探索等方面记录数据,考查学生创新创业的参与度,形成个性化的创新训练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预测;成果考核需从创新创业成果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推广度、受欢迎度等进行评价,评价权重根据学校层次、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进行差异化设置;能力考核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0、、技能应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工程能力和商业洞察能力等;素质考核需从创新品质、创新思维、科技报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培养具有使命担当的创新创业人才.如图所示,在过程、成果、能力、素质的考核机制中,融入“智能”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手段为推手,通过大数据记录云课程学习效果,包括学习时长、课程数量、理论测试等;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展示学生创意、方案、产品,邀请企业专家、教师团队、小组同伴进行成果评价;引入第三方质量监测机构,如麦可思教学质量监测平台,对毕业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品质进行长期监测.依托课程团队、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平台,将学生创想、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全过

31、程的表现纳入考核,形成四位一体的数字化考核评价体系.图四位一体的数字化考核评价体系“智能”融入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智能教育”模式加快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构建了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有效解决了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需求,已成为当今的时代要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地区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等因素限制,要想更好地推进“智能”技术与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还要面临以下挑战: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智能”技术渗透的深度“智能”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渗透要遵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原则.师生共创、全员参

32、与“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科技前沿、产生创意火花、实现产品孵化,更要求教师关注科技动态、掌握智能技术、精通专业技能,因此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在思想素质方面坚定科学思想,提升创新素质,坚持学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前沿科技的发展形势,引导学生创业方向;在教学技能方面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深挖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与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评价、刷新教学成果,推进学生创业实践;在专业水平方面刻苦钻研、积极申报,努力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以研促教,增强学生创业意愿.专创共融、全程助力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

33、专业教育的有力补充,基于“智能”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全程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足发展.创想阶段,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用声、光、电等设备聚焦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创想火苗;创意阶段,科技前沿融入专创教育,夯实理论基础、拓展思维训练、迸发创意灵感;创新阶段,科研项目促进专创共长,深化实践实训、提升专业技能、形成创新雏形;创造阶段,虚拟仿真验证创新结果,校企联合催生产品孵化;创业阶段,大数据资源共享,区块链决策保障,推动双创纵深拓展.校企共育、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企业应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五个“一体化”育人机制,共同促进双创人才培养.校企共同

34、打造既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又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一体化;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优质教学案例,借助V R、云平台等技术共享设备、分享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把专业教师送进车间,把企业工程师请进课堂,实现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把课堂推向企业,把学生送上岗位,实现学生与员工一体化;采用线上创业培训、大数据跟踪指导、点对点创业扶持,实现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智能”技术覆盖的广度“智能”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覆盖要遵循全年级、全专业、全课程的原则.一年级进行兴趣引导,举办“科技前沿、创新创业平台操作及使用、校企合作”等主题的线上线下讲座,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

35、创新热情;二年级开展创新训练,解析学科竞赛历年真题,剖析企业项目发展动态,用前沿技术拓展学生创新意识;三年级实施创新实践,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提升能力,参与企业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四年级组织创业演练,校企联合构建创新创业团队、开发创新创业项目云平台、成立创业园区,实现产品孵化.电子专业目前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光传输、互联网通信、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多个领域,创新创业的成果是多个领域交叉融合的产物,因此,创新创业的教育要从多维度向不同领域延伸,既要引导学生钻研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又要使用前沿技术辅助“智能教学

36、”.“智能”技术不仅要在专业课中发挥作用,在学科基础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企联合课程中也应深度覆盖.从兴趣引导、思维塑造、实训巩固、实践提升、产品孵化等方面循序渐进,逐级覆盖.“智能”技术实施的温度“智能”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要注意差异化、个性化.差异化体现在地区经济结构、学校办学定位、学生综合实力等方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迅速,校企合作的范围、规模和深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平台,而工业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范围有限,高校有些专业与地方企业融合不深,阻碍了创新创业的产品孵化,因此,“智能”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加强信息流通、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以满足地

37、区差异化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个性化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学习方前沿探索法等因人而异,在“智能”时代,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倾向、学习动机、学习潜力等,因材施教,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从素养到品质完成个性化的精细教育.同时在考核评价创新创业教学效果时,不能只以成果为导向,更应注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思辨的意识、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科技报国的担当.总结教育信息化 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有力支撑了教学的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本文将“智能”技术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前课中课后”个阶段,从“目标内容实施”个维度,构建了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

38、育模式.课前精准分析学情,因材施教,促使创新萌芽产生;课中融合多学科交叉,小组协作,助力创新产品成形;课后监督考评反馈,持续改进,推进创新成果孵化.制定了数字化的创新创业布鲁姆学习目标,阶梯递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云课程”,线上线下,实现“理论实践前沿思政”的创新创业课程全方位覆盖;形成了“智能”技术的“学教评”教学实施方案,多方联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智能升级.参考文献吴青,王文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关成华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趋势与未来教育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杨冬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与省思J高校教育管理,():李亚员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的成效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陈丹“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张治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指标、模型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杨俊峰 G智慧教育:基于智能技术的教育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门志国,刘盼盼,王兴梅困境与路径:基于协同论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熊峰,周增逵数智时代高职创新创业育人生态系统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王建新,段桂华,刘锦“人工智能X”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