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610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简介:何树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全球化、数字经济、国际经贸合作与治理。张婉婷,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工作人员。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别贸易政策。?主持人按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我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何树全和张婉婷的文章表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正积极申请加入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对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

2、变,有些国家试图与我国脱钩,并压制我国的技术发展。黄烨菁的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应对海外技术封锁和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战略方向,为我国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黄诗睿、李庚泽和蔡春林的文章论述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就我国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何树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3、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成员国的国际经贸发展。为进一步研究 RCEP 对成员国的经济有何影响,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分析 RCEP 完全实施后,其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条款对成员国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重点讨论不同情形下非关税壁垒削减带来的贸易效应。贸易效应具体分解为贸易创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四个指标。模拟结果显示,实施 RCEP 能显著提升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何树全张婉婷32023 年第 4 期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直是世界贸易开放多边主义的坚定倡导者、推

4、动者和践行者1。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 年 12 月 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截至 2023年 2 月,我国已经与 26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 个贸易协定,另有 17 个贸易协定处于研究和谈判阶段,1 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结束谈判。2020 年 11 月 15 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十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等 14 国签署 区域全

5、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RCEP”)。随着 2023 年 2 月 21 日菲律宾的正式加入,RCEP 即将对 15 个成员国全面生效。RCEP 的生效实施,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成员国的贸易效应,削减非关税壁垒带来的贸易创造和经济增长比降低关税更为显著,且可对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起调节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合作需关注非关税壁垒等边境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键词】RCEP;贸易效应;贸易创造;GTAP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6、.习近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EB/OL.(2014-12-08)2022-11-22.http:/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合并算作 1 个;另外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等 5 个国家(经济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升级协定或第二阶段协定,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网址:http:/ 年 2 月 21 日,菲律宾参议院审议通过了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菲律宾正式加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B/OL.(2023-02-22)2023-02-24.http:/ 年 3 月 22 日,我国率先完

7、成 RCEP 核准程序,并于 4 月 15 日向协定保管机构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书。11 月 2 日,东盟秘书处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 6 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4 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2022 年 1 月 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此后,2022 年 2 月 1 日起,RCEP 对韩国生效;2022 年 3 月 18 日起,RCEP 对马来西亚生效;2022 年 5 月 1 日起,RCEP 对缅甸生效;2023 年 1 月 2 日起,RCEP 对印度

8、尼西亚生效;2023 年 2 月 21 日,菲律宾正式加入 RCEP。4数据来自 WTO 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网址:http:/rtais.wto.org/UI/PublicMaintainRTAHome.aspx。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实施 RCEP 极大地推动了成员国的国际经贸发展,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关税同盟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表明,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以下简称“RTA”)的贸易效应将对成员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据此,为进一步研究 RCEP 对成员国的影响,本文将模拟分析 RCEP 完全实施后,其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9、条款对成员国产生的贸易效应,重点讨论不同情形下非关税壁垒削减的贸易效应。贸易效应不仅体现于贸易规模与结构的变化,也包含因贸易规模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贸易条件、贸易平衡和社会福利等的影响。本文应用美国普渡大学开发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以下简称“GTAP”),选取贸易创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四个指标来综合评估 RCEP 的贸易效应。二、文献综述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贸易协定(RTA)和自由贸易协定(FreeTrade Agreement,以下简称“FTA”)是国际贸易合作的主要制度安排。截至 2023 年 2

10、月,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累计备案 807 个 RTA(累计备案生效583 个,其中 355 个仍然有效)。本节从 RTA实施效果和贸易效应研究模型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一)RTA 实施效果研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显著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额和贸易质量均有显著提升效应;但是同一自由贸易协定会给不同成员国带来不同的贸易创造效应。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落地以来,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3。中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家或地区 20032016 年的贸

11、易数据显示,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非常重要,且与不同贸易伙伴间具有贸易异质性4。这种差异可从贸易互补性和协定的内容异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有学者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与贸易双方的贸易互补程度有关5。另有学者通过构建 FTA 内容异质性指数探讨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忽视不同自由贸易协定的异质性可能会高估贸易效应6。而关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贸易效应的提升,多数文献认为,贸易创造是提升贸易效应的主要动力,区域内贸易并没有以贸易转移为代价来实现增长7。(二)RTA 贸易效应研究模型对于区域贸易协定效应的定量评估

12、,可使用事后评估和事前预测两类模型,常用的模型分别是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以下简称“CGE”)。1.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研究贸易效应最常用的实证方法,常引用其他多种虚拟变量形成拓展模型,用于对贸易效应的具体分析。有学者在研究时引入时间效应交互项,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8。也有学者在基础引力模型上添加国家和年度双向固定效应或者多边阻力项,使模型具有更强的经济学解释力79。有学者应用此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20032012 年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小于贸易转

13、移效应,且贸易效应随时间的递增而递减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52023 年第 4 期2.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可以计算出均衡解的模型。广义上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常指 CGE 模型,根据适用研究范围不同,可将其细分为全球模型、单区域模型、区域模型。全球模型中使用历史最久、应用最广泛的是 GTAP 模型。将各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输入模型系统,国家之间可以通过贸易、投资、运输等模型设定相互关联。将外在冲击拟合进模型,通过系统计算,量化外来冲击对原有区域的经济增长、福利、贸易等的影响。根据研究内容的时间跨度需要,又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例如,有学

14、者运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碳关税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发现每吨碳 30 美元或 60 美元的关税率可能使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下降 0.62%1.22%,使工业品出口量分别下降 3.53%和6.95%10。动态 GTAP 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显著改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格局11。而用静态 GTAP 模型对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几种主要方案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是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案12。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一)GTAP 模型概述本文运用 GTAP 模型进行实证模拟研究分析。GTAP 模型是 CGE 模型中应用

15、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支模型,多适用于对贸易政策冲击的定量分析。该模型将国家(地区)的生产、消费以及政府支出作为子模型,在输入资料、折算各项参系数并以量化数据描绘各国贸易关系后,将各子模型连接成多国多部门的均衡模型。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GTAP 模型由两部分组成:模型运行主程序(RunGTAP)和基础数据库(GTAPAgg)。RunGTAP主程序模拟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各国遵循一定的贸易互惠原则与其他成员国进行经贸合作。根据不同经济部门的利益最大化原则,GTAP 模型将现实世界的经贸往来抽象为经济方程,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在默认初始条件下,世

16、界上所有国家达到经济均衡。当世界上某一经济体向其内部或另一经济体施加关税、非关税壁垒等外生冲击,或者实施利好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削减政策时,模型的旧均衡态被打破。在调节国家间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后,模型所代表的经济一体化区域逐渐达到新均衡态。相应的,区域内每一个经济体的福利、宏观经济产出、对外进出口贸易等也都调节到新均衡态下的水平。研究者根据研究内容和冲击程度设置出多个模拟情景后代入模型运行,即得出每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因政策冲击所受到的影响。GTAP 模型的内在运作机理是基于政府和家庭作为消费端、厂商作为生产端的模型。也就是说,政府和家庭都是消费活动的主体,均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模型假设国内商品

17、和国外商品不同质,因此家庭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政府购买)均流向国内外两个区域本国生产部门和世界其他经济体。政府和家庭的消费行为遵循不同效用函数。在生产端,假定厂商的生产行为、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则同部门厂商之间的要素投入、中间品投入视为生产部门内部循环。GTAP 模型的运行建立在一个完备的世界各国投入产出数据库基础上,这个基础数据库为每一个地区都建立了生产、消费与贸易流量表,详细记载了各个区域内部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及区域间的国际贸易情况。数据库对每个国家都进行了投入产出函数设定与分析,结合各国进出口贸易数据能够进行任意国家(或地区)和产品的重新组合。不同的个体、政府和生产

18、者对应不同的生产或需求函数,通过消费、储蓄和6投资实现资金平衡。(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本文的数据来源分为三部分:GTAP 模型自带的基础数据库、关税削减数据、2020 年各RCEP 成员国的贸易往来数据。GTAP 模型自带的数据库 GTAPAgg 已更新至第十版,数据基期为 2014 年。该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 10 个大区(包括 143 个国家/地区),将所有产业部门划分为 10 个大类(包含 65 个小类行业),设定了 5类生产要素。平均关税削减程度的计算需要原始关税削减数据作为支撑,因此所有关税削减数据均来自 RCEP 的官方贸易协定文本。RCEP 成员国的 2020 年贸易往来数据来

19、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 UN Comtrade Database。以 2020 年贸易往来数据为加权,以 RCEP官方文本中各成员国关税承诺表所列基准税率为依据,将所有项加权汇总后得到该国的基础税率。各 RCEP 成员国的协定关税数据特征如表 1 所示。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关税减免保留性更大,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征收的最高税率稳定在 63%左右,且大多集中于小麦、面粉、部分糖类和水果等农副产品种类。RCEP 官方文本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网址:http:/ RCEP 成员国的贸易规模占其他成员国总出口规模的 20%30%,部分国家甚至达到 50%,且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逐年加大。本文将中国单独列出

20、,令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往来代表区域内贸易。(1)贸易创造:指区域内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选取 GTAP 模型中的 viwreg 和vxwreg 指标分别代表进口贸易增长率和出口贸易增长率。(2)经济增长:选取 GTAP 模型中的 vGDP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比。(3)贸易条件: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在 GTAP 模型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与降税承诺方降税受惠方涉及降税的商品种类减免后首年最高税率(%)完全免税商品种类澳大利亚RCEP 成员国3241101710日本RCEP 成员国367950122

21、0韩国中国12 114779.44803新西兰RCEP 成员国283810513东盟中国8874573360中国东盟765663.44968中国澳大利亚875863.45653中国日本656761.92084中国韩国5141652499中国新西兰772663.44828表 1?RCEP 关税数据特征资料来源:作者根据 RCEP 官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并加权计算得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72023 年第 4 期该国对外国商品的进口价格指数之差。(4)社会福利:指一国公民的物质性福利。GTAP 模 型 以 希 克 斯 替 代 效 应(EquivalentVariation)衡量社

22、会福利,指标名称为“EV”,即EV(p0,p1,w)=e(p0,u1)-e(p0,u0)。(四)冲击测度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 2020 年全年RCEP 未签署生效,故选择 2020 年的双边关税数据作为基础税率(精确到 HS6 位码)。本文基于 RCEP 官方文本的 HS 编码分类降税类目及协议税率,再以 2020 年 RCEP 成员国按照 HS8位编码分类的所有类别商品的双边出口贸易额作为权重,将协议后税率数据加权汇总,得出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在协议签署后若干年的加权协议后税率。关税减让测度结果详见表 2。由表 2 可知,加入 RCEP 前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基础关税最高,分别为 5.535%和

23、 5.086%;在 RCEP 框架内,各贸易成员国对中国的降税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澳大利亚(98.64%)、日本(93.16%)、新西兰(89.88%)、新东盟四国(80.17%)、老东盟六国(64.47%)和韩国(54.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的 GTAP 模型中,关税减让被视为打破经济体稳态的一个外在正向冲击,关税减让程度为外在冲击测度。成员国关税减让方基础关税(%)目标关税(%)加权降税幅度(%)中国-东盟中国4.9230.80183.73新东盟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0.8020.15980.17老东盟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0.2280.081

24、64.47中国-日本中国5.1531.20876.56日本5.0860.34893.16中国-韩国中国3.1271.14763.33韩国5.5352.52054.47中国-澳大利亚中国2.3611.25946.68澳大利亚3.7660.05198.64中国-新西兰中国10.5850.74892.93新西兰2.8550.28989.88表 2?中国与 RCEP 成员国间关税壁垒削减程度数据来源:作者根据 RCEP 官方文本所列关税减让表计算得到(五)区域和部门划分RCEP 共有 15 个成员国,其中 10 个为东盟成员国。结合 GTAP 数据库自带的国家数据,本文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划分为 11

25、 个区域(见表 3)。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参照 GTAP 数据库中的产业分类,将国民经济产业分为 10 个部门(见表 4)。区域编号简称中文简称所含区域R1CHN中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R2JPN日本日本表 3?世界区域在 GTAP 模型中的划分8资料来源:作者结合 GTAP 数据库及研究需要分类整理得到因 GTAP10 数据库中未包含缅甸,且缅甸经济体量较小,故在定量分析中略去。由于英国已退出欧盟 28 国,故此处为 EU27,将英国置于 ROW(世界其他地区)分类中。下同。资料来源:作者结合 GTAP 数据库及研究需要分类整理得到部门编号中文简称代码所含产业S1谷物和作物Grains

26、Crops水稻、小麦、谷粉及其他相关产品、蔬菜/水果/坚果、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农作物及相关产品、植物纤维、加工谷物S2畜牧业和肉制品MeatLstk牛羊马活畜、动物制品S3自然资源Extraction森林、渔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及相关产品S4加工食品ProcFood动植物油脂、乳制品、糖、食物制品及其他相关产品、饮料及烟草制品S5纺织及衣物制造TextWapp纺织品、服装S6轻工业LightMnfc皮革制品、木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机动车及零配件、交通运输设备及其他相关产品、制造业其他产品S7重工业HeavyMnfc石化及煤制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相关产品、矿产制品及其他相关产品

27、、化学橡胶品、塑料、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及其他相关产品S8公共事业与建设Util_Cons电力、天然气制造及零售、水、基础建筑S9交通与通讯TransComm贸易、住宿/餐饮业、海运、空运、通信、交通及其他相关服务S10其他服务业OthServices金融及其他相关服务、保险、不动产服务、商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娱乐及相关服务、行政管理及反腐败服务、公共卫生及社会工作、民居表 4?国民经济产业在 GTAP 模型中的划分区域编号简称中文简称所含区域R3KOR韩国韩国R4AUS澳大利亚澳大利亚R5NZL新西兰新西兰R6USA美国美国R9EU27欧盟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卢森堡、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

28、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R10AFR非洲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莫桑比克、毛里求斯、马拉维、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中非、多哥、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圭亚那、加纳、科特迪瓦、喀麦隆、布基纳法索、贝宁、突尼斯、摩洛哥、埃及R11ROW世界其他地区GTAP 数据库中除上述已设定编号以外的国家与区域R7NASEAN新东盟四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R8OASEAN老东盟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

29、莱(续表 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92023 年第 4 期(六)模拟冲击情境设定本文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个角度设置外生变量的冲击情境。关税壁垒以高额关税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提高商品流通成本,以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货物贸易条款中,中国承诺对 86%90%的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即降税至 0 和十年内降税至 0。对关税壁垒的量化测算即为关税减让程度。“关税冲击测度”中已给出计算得出的关税壁垒削减度。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或地区在限制进口方面所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所有措施,包括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等,具有更大

30、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 to Trade,TBT)是主要的非关税壁垒。它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将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运用于国际贸易管理。通过模拟实施 RCEP 官方文本中针对国家间关税减免和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条款,本文设置了 5 种政策模拟情境。其中,关税壁垒冲击为表 2 中根据 RCEP 官方文本计算所得。在保持关税壁垒冲击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取非关税壁垒的 4 种不同削减幅度,分别设定模拟情境(见表 5)。在 RunGTAP 软件中,可采用 tms 变量等价于关税削减幅度设

31、定冲击;而对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本文采用 Hagemefer 和 Michalek 等的做法13,设定软件中 ams 变量代表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变化。通过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组合出不同的模拟政策情境,综合模拟 RCEP 签署且完全实施后,降低关税壁垒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对中国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四、模拟结果分析(一)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内部实行关税减免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其他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产商品,即为贸易创造。RCEP 完全落地实施后,不仅协定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会有显著增长,其他经济体(如美国、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也会有小幅增长(低于协定成员国的

32、进出口贸易增长)。随着非关税壁垒削减程度的加大,协定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增加,贸易创造效应扩大;其他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减少,贸易创造效应缩小。这说明,相较于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对区域内经济体具有“保护”效应:关税壁垒削减所产生的贸易效应会为世界上所有经济体带来贸易创造,非关税壁垒则侧重对贸易创造按照“区域内”还是“区域外”进行调节。表 6 和表 7 展示了 RCEP 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仅考虑关税削减时(对照组,下同),出口贸易增长幅度与进口贸易增长幅度大致持平;引入非关税壁垒削减之后,进口贸易增长幅度关税壁垒冲击非关税壁垒冲击(%)(非关税壁垒削减幅度)模拟情境表 2 中的关税

33、壁垒削减程度0对照组3S15S28S310S4数据来源:作者计算及模拟设定表 5?GTAP 模型实证的模拟情境设置关税减让表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发布的 RCEP 线上专题培训班资料,网址:http:/ 6?RCEP 实施后世界各经济体的进口贸易增长幅度(单位:%)对照组模拟情境 1模拟情境 2模拟情境 3模拟情境 4中国8.00210.45612.09314.54716.183日本7.0348.81710.00611.78912.978韩国8.2169.91311.04412.74113.872澳大利亚9.44110.80511.71313.07713.986新西兰9.82710.5811

34、1.08411.83912.342美国10.4439.7559.2968.6088.149新东盟四国7.9408.7869.34910.19410.758老东盟六国9.97310.77011.30112.09912.630欧盟10.1989.8619.6369.2989.073非洲10.2319.7509.4298.9488.627世界其他地区10.2559.8009.4979.0438.740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模拟结果整理得到表 7?RCEP 实施后世界各经济体的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单位:%)对照组模拟情境 1模拟情境 2模拟情境 3模拟情境 4中国8.77110.06310.92512.21

35、813.080日本8.3879.2599.84010.71211.294韩国8.8809.89510.57111.58512.262澳大利亚9.52110.35410.90811.74112.296新西兰9.75410.36610.77311.38511.792美国9.9539.8739.8199.7399.686新东盟四国8.4408.2758.1647.9987.888老东盟六国9.96010.56210.96311.56411.965欧盟10.0819.9129.7999.6309.517非洲10.0999.8029.6049.3079.109世界其他地区10.0909.8679.719

36、9.4979.348数据来源:GTAP 模型模拟结果普遍大于出口贸易增长幅度。相对其他经济体,东盟的贸易增长幅度最为显著,且欠发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高于发达地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模拟情境 4 为非关税壁垒削减 10%,在此情境下,中国的进口贸易增长幅度达到 16.183%,出口贸易增长幅度达到 13.080%;老东盟六国的进口贸易增长幅度达到 12.630%,出口贸易增长幅度达到 11.965%。由此可见,RCEP 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112023 年第 4 期表 8?RCEP 实施后世界各经济体 GDP 增

37、长率(单位:%)对照组模拟情境 1模拟情境 2模拟情境 3模拟情境 4中国0.9881.0671.1201.1891.251日本0.8390.9100.9581.0291.076韩国0.9411.0601.1401.2601.340澳大利亚1.0011.0641.1061.1681.210新西兰0.9921.0261.0481.0821.104美国1.0240.9900.9670.9330.910新东盟四国1.0401.2361.3661.5611.691老东盟六国1.0311.0821.1161.1671.200欧盟1.0180.9920.9740.9480.930非洲1.0170.9830

38、.9600.9260.903世界其他地区1.0190.9870.9660.9350.914数据来源:GTAP 模型模拟结果(二)经济增长RCEP 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增加是经济增长的显著标志,也间接体现了 RCEP 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将不引入非关税壁垒、只降低关税的政策情境作为对照组,在引入四种不同程度削减非关税壁垒的模拟情境后,世界各经济体的 GDP 增长程度如表 8 所示。GTAP 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当 RCEP 成员国之间仅降低关税壁垒时,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 GDP 均表现为显著增长。这显示出这项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即贸易创造效应。其中,东盟十国的

39、GDP 增长率最高,而日本的 GDP 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RCEP 使我国与日本首次建立起自贸关系,但相比其他成员国,中国与日本在降税承诺中所开列的降税例外产品比例最高。以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新西兰为例进行对比:中国对日本有 13.6%的产品不予降税,日本对中国有 12%的产品不予降税;而中国与新西兰双方的降税例外产品比例分别为 4.4%和 0%。我国与日本在降低关税壁垒方面的贸易合作相对有所保留,这可能是日本GDP 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引入非关税壁垒冲击后,RCEP 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 GDP 增长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的 GDP增长

40、更多,而非成员国美国、欧盟 27 国和世界其他区域国家 GDP 增长减少。在 RCEP 成员国中,东盟(尤其新东盟四国)对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最为敏感,其次是韩国。我国与东盟十国开展经贸合作历史已久,关税水平已在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即“中国-东盟 10+1 升级协定”)中降到较低水平,在RCEP 框架下,降低关税壁垒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并不比削减非关税壁垒更大。在削减 10%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情境下,中国的 GDP 预计可增长 1.251%,仅次于新东盟四国和韩国。由于中国有较大的经济总量基数,因此经济增长总量非常可观。12表 9?RCEP 实施后世界各经济体贸易条件变化率(单位

41、:%)对照组模拟情境 1模拟情境 2模拟情境 3模拟情境 4中国0.0370.3080.4890.7600.940日本-1.275-0.900-0.650-0.274-0.024韩国-0.2980.1220.4010.8201.099澳大利亚-0.0120.6631.1131.7882.238新西兰-0.0910.1670.3390.5970.769美国0.159-0.062-0.209-0.431-0.578新东盟四国0.5240.5820.6200.6780.716老东盟六国0.1970.2970.3630.4630.529欧盟0.041-0.016-0.054-0.110-0.148非洲

42、0.047-0.179-0.330-0.556-0.707世界其他地区0.059-0.106-0.215-0.379-0.488数据来源:GTAP 模型模拟结果(三)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可反映一国的贸易所得。如果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有所提高,则称该国贸易条件改善。GTAP 模型采用贸易条件变化率指标来说明贸易条件,这一指标由计算出口价格指数变化率与进口价格指数变化率之差得到。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使RCEP 各成员国的生产资源得以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因此提升,贸易条件随之改善。如表

43、9 所示,随着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削减,贸易条件改善最显著的是澳大利亚,在模拟情境 4 下其贸易条件提升了 2.238%;其次是韩国和中国,分别提升了 1.099%和 0.940%。东盟十国的贸易条件改善程度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单纯关税壁垒的降低使日本贸易条件恶化,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减缓了恶化,且非关税壁垒削减程度越深,贸易条件恶化程度越小,但总体来说其贸易条件始终在恶化而非改善。对于非成员国来说,非关税壁垒削减程度越深,贸易条件越恶劣。这说明,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条件有非常显著的调节作用。(四)社会福利根据关税同盟理论,当 RCEP 成员国之间关税壁垒降低时,自贸区内资源流动更加自由,总产出

44、也随着生产效率的增加而增加,成员国的福利水平随之提升;而非成员国由于仍存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其福利水平会逐步降低。表 10 展示了在不同政策情境下,贸易协定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变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仅降低关税壁垒的对照组中,成员国中仅有东盟各国的社会福利得到改善,其他成员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中、日、韩三国的福利水平为负。这可能是关税逆效应的表现: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出口国和进口国在生产、贸易、消费等方面的调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继而对福利效应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引入非关税壁垒削减后,协定成员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均表现出显著正向效应。比如削减 5%

45、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效应模拟分析132023 年第 4 期表 10?RCEP 实施后世界各经济体福利水平变化情况(单位:万美元)对照组模拟情境 1模拟情境 2模拟情境 3模拟情境 4中国-9740.61941 804.05976 167.086127 711.789162 074.859日本-14 174.728-2308.7255601.90417 467.86525 378.559韩国-3302.0655154.47210 792.16219 248.67624 886.391澳大利亚-96.0434261.6347166.75511 524.43414 429.558新西兰-44

46、.444381.010664.6431090.0971373.731美国4164.143-1992.411-6096.647-6096.647-16 357.207新东盟四国715.3973933.3486078.6519296.60311 441.901老东盟六国2490.43012 132.90218 561.25228 203.72934 632.070欧盟3436.596-1583.743-4930.711-4930.711-13 297.930非洲569.508-1498.148-2876.568-4944.217-6322.686世界其他地区4296.912-6160.023-13

47、 131.228-23 588.211-30 559.342数据来源:GTAP 模型模拟结果的非关税壁垒后,日本的福利水平由负转正。在非关税壁垒削减 10%的极端情况下,中国的福利收益最大,约为 16 亿美元;相比对照组的负福利水平,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每增加1%,中国的总福利水平会增加约 1.72 亿美元。这说明,非关税壁垒削减不仅可以促进贸易往来,还对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享受关税效应利好的同时,也要注意关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负效应,要用好非关税壁垒这一政策工具,既起到促进贸易增长的作用,也可以保证协定成员国的社会福利不致遭受损失。五、结语本文基于 GTAP 模型,通过计算关税削

48、减程度以及假定非关税壁垒冲击程度设置模拟情境,代入 GTAP 模型中对贸易创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四个指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RCEP 的实施使成员国的贸易效应得到显著提升,中国获得的贸易效应尤为显著。非关税壁垒工具对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兼顾了贸易数额的增长和贸易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中国对 RCEP 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在持续扩大,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密切。RCEP 成员国比较优势各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东盟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49、优势集中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互补型较强。互补型的贸易结构可使各成员国之间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产业,为区域内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创造巨大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还显示,非关税壁垒削减所带来的贸易创造和经济增长比削减关税更为显著,且可对协定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合作需关注非关税壁垒等边境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在非关税壁垒削减 10%的政策情境下,东盟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相比于仅削减关税壁垒的对照组提高了近 14 倍。不过由于在“中国-东盟 10+1 升级协定”框架下已达成诸多关税削减协定,因此在14【参考文献】1?何树全.中国是多边主义坚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EB

50、/OL.(2021-01-29)2022-11-22.https:/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聂飞.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7(7):36-47.4?黄启才,郭志,徐明文.中国自由贸易区:政策、贸易效应与影响因素J.东南学术,2019(1):140-150.5?陈淑梅,林晓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 FTA?的贸易效应再检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2-42+146.6?张应武,郑凡之.中国内容异质性 FTA 的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