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申报》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57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申报》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申报》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5 卷 第 4 期临 沂 大 学 学 报2023年8月Vol.45 No.4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Aug.2023近代中国儿童观经历了由野小大人冶观向野儿童本位冶观的复杂转变袁这集中体现于野小朋友冶称谓内涵的演变过程中遥 野小朋友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被认为与儿童有关袁如野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冶袁野小朋友袁你喜欢唱歌吗冶遥1在某些具体情境中袁这一称呼也指野年少的友人冶和野子女冶渊台湾方言冤2袁但这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不占主流遥 最初的野小朋友冶与儿童并无联系袁是一个成人专属概念遥 野小朋友冶称呼内涵与性质的嬗变产生于近代中国袁它是随着近代中国野儿童

2、本位冶观的建立而逐渐由成人专属变为儿童专属遥叶申报曳作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袁并有巨大影响力的报纸袁以新闻媒体的视角展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袁其中就包括概念史的发展问题袁野小朋友冶概念内涵的发展脉络在叶申报曳中表现得较为清晰遥 本文即以叶申报曳为重点袁考察近代中国社会野小朋友冶概念内涵的总体嬗变过程遥学界有关近现代中国儿童观的研究已有相当积累袁如李文娜尧朱健平从儿童文学翻译观的角度探讨了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儿童观的转变趋势3曰刘怡以野三毛冶形象的流变为中心探讨了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儿童观的重塑过程4袁但目前尚罕有从概念角度去讨论这一问题的遥 野小朋友冶称呼内涵近代化的实现是近代乃至当

3、代中国儿童人格独立尧天性解放的标志遥一尧中国古代野小朋友冶称谓的野小大人冶内涵野小朋友冶一词的使用在明代就已经相当普遍袁但它的内涵与现代迥异遥 这一概念实际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于贵超渊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袁江苏南京 210000冤摘要院近代中国儿童观经历了由野小大人冶观向野儿童本位冶观的转变袁这集中表现在叶申报曳中野小朋友冶称谓内涵的演进方面遥 野小朋友冶一词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一般与儿童相联系遥 实际上袁最初的野小朋友冶与儿童无关袁而是一个成人专属称谓袁它是随着近代中国野儿童本位冶观的建立而变为儿童专属性质的遥 野小朋友冶在中国古代野小大人冶观指导下产生遥 从叶申报曳记载

4、中可以看出袁随着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袁该称呼又经历了同龄化尧低龄化和昵称化转向袁这是其野儿童本位冶内涵形成的过渡阶段遥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袁随着以野发现儿童冶为目的的野儿童本位冶观在中国的流行袁野小朋友冶一词的野儿童本位冶内涵最终定型袁并沿用至今遥关键词院叶申报曳曰近代中国儿童观曰野儿童本位冶曰野小朋友冶中图分类号院K25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9-6051渊2023冤04-0084-09DOI:10.13950/ki.jlu.2023.04.010收稿日期院2023-06-20作者简介院于贵超渊1993要冤袁男袁山东日照人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遥 研究方向院中国近现代史遥84叶申报

5、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上是在古代野小大人冶儿童观的指导下产生的袁属于成年人专用称谓遥 中国古代的野小朋友冶称谓主要有四种含义院一是敬称遥如明代冯惟敏创作的杂剧叶梁状元不伏老曳中院老秀才梁颢进京赶考袁遇见同来赶考的少年王从善袁自忖道院野那壁厢小朋友到来遥冶王从善野自负青春小冶袁谓自己野初来会试袁准拟连登袁料应不落他人之后冶遥梁颢则劝他道院野小朋友袁且谩说话遥老夫数十年前到此袁也曾决意连登来袁噎噎冶5明代沈鲸著传奇剧本叶双珠记曳第三十二出中讲述了王九龄于赶考途中偶遇其父旧友孙纲袁孙纲见王九龄先问院野此位小朋友高姓贵表钥冶又觉其面善袁自忖道院野好古怪袁看那小朋友面貌与王济川无异袁姓名又与其

6、子相同噎噎冶6二是朋友遥 明代李玉所著传奇剧本叶清忠谱曳第二折中院颜佩韦尧杨念如尧周文元尧马杰尧沈扬五人义结金兰袁其中颜佩韦三十岁袁杨念如二十五岁袁周文元尧马杰尧沈扬野都是二十三尧四的人冶袁杨念如谓此三人野都是近边有兴的小朋友冶7遥三是小孩子遥 明代陆人龙所著话本小说叶三刻拍案惊奇曳第十六回中院南直隶靖江县的朱恺野年纪不上二十岁冶袁某日与一众好友出游袁野恰好遇一个小官儿渊男孩子冤冶袁名叫陈有容遥朱恺欲与陈交好袁次日与好友姚明到陈家拜访袁欲邀陈到大酒店遥陈有容百般推辞袁姚明劝道院野足下是个小朋友袁若在此扯扯拽拽袁反不雅了浴 冶8四是妻子遥清初裘琏创作的杂剧叶旗亭馆曳第三折中院旗亭馆店主见张二官尧

7、李大官携着年轻貌美的许春卿前来袁对张二官打趣道院野哟哎浴张二官看你这副嘴脸袁倒有一个标标致致好小朋友袁造化了你遥 冶李大官也打趣道院野他虽是张二老的诨渊浑冤家袁其实是俺李大老的敝房遥冶李大官这里所说的野浑家冶野敝房冶与旗亭馆店主口中的野小朋友冶显然是同一个意思袁皆代指妻子遥9笔者之所以用相当的篇幅来还原野小朋友冶称呼出现的语境袁是因为语言只有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更能体现其含义和感情色彩遥 从目前所见资料来看袁以上四种野小朋友冶内涵出现场景的共同点院一是它们都是年长者对年少者的称呼曰二是它们都是对被指代对象当面的称呼曰三是它们都出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当中袁是一种口语袁而不见于相对正式的文言文中曰四是野

8、小朋友冶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指代儿童袁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有了成年人思维的青年或少年遥中国古代对年龄幼小者的称呼一般用野小儿冶袁如叶列子 窑 汤问曳中袁野孔子东游袁见两小儿辩日冶曰野儿童冶袁如贺知章叶回乡偶书曳中袁野儿童相见不相识袁笑问客从何处来冶曰野稚子冶袁如胡令能叶小儿垂钓曳中袁野蓬头稚子学垂纶袁侧坐莓苔草映身冶等袁此外还有黄童尧竖子尧儿子等称呼遥 其中野小儿冶野竖子冶还是对人的一种蔑称袁这种将儿童称谓蔑称化的现象说明古代社会将儿童视作成人世界的附属袁儿童因体力尧智力方面较成年人的欠缺而受到后者的蔑视遥另外袁野小朋友冶称呼的敬语含义一般出现在科举考试情景中袁其核心词是野朋友冶袁即关系密切的人遥从

9、野小朋友冶第二个含义可以看出袁这种野朋友冶关系应属于成年人的交际范畴袁而在野朋友冶前加一野小冶字是为了突出被称呼者较称呼者年幼遥 他们虽然年龄小袁但也有了一些类似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袁因此被年长者视为野同道中人冶袁而纳入成年人的交际85圈中袁实际上是将他们看成野小大人冶遥野小大人冶观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儿童观袁其实质是将儿童纳入成人的价值观世界袁使儿童在智商尧情商方面得到早熟袁以符合大人们的愿望和期待遥 而儿童的活泼调皮尧天真烂漫尧好奇心强等特质则被视为娱乐消遣袁甚至离经叛道遥野小大人冶儿童观向儿童灌输的内容是忠义尧仁孝尧知礼尧坚忍尧勇敢尧机智等观念袁虽然这些观念时至今日仍为我们所追求袁但其

10、不仅适用于儿童群体袁同样也适用于成年人群体袁它实质上仍属于成年人的价值观范畴遥纵观古代史书典籍袁凡是被载于史册的儿童事迹无一不是这种野小大人冶形象的真实写照遥这些儿童通常被称作野神童冶袁而野神童冶之所以野神冶袁就是因为他们有优越于同龄人而与成年人接近的认知能力或知识储备遥 如野孔子师项橐冶袁年仅七岁的项橐因与孔子的一场辩论而流芳百世袁被尊称为野孔子师冶野圣公冶袁并进入人们所崇拜的圣贤偶像之列遥 野孔子师冶野圣公冶的称谓具有明显的成人化导向袁而对于项橐的崇拜也正是成年人一手造就的遥 项橐虽然有着儿童的外表袁却在历代传颂中被灌注以成年人的精神袁是一个典型的野小大人冶形象遥况且野孔子师项橐冶的故事之

11、所以被历代传诵袁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突出项橐的聪明机智袁而是孔子的谦虚好学袁不耻下问遥由此可知袁儿童项橐的野圣公冶形象乃是人们对孔子崇拜的附属产物遥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叶三字经曳为学习者树立了更多的野小大人冶榜样院黄香温席尧孔融让梨尧囊萤映雪尧悬梁刺股袁这些人物事迹虽可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正面导向袁却也是成年人的刻意灌输遥 而列出祖莹八岁咏诗尧刘晏七岁致仕的故事袁则是要求儿童野彼颖悟袁人称奇曰尔幼学袁当效之冶遥这些榜样进而引出名扬天下尧荣显父母尧光宗耀祖尧为后代积福等完全属于成年人世界的观念遥 甚至叶三字经曳也直白地告诉儿童要遵守野三纲五常冶袁提出野三纲者袁君臣义曰父子亲袁夫妇顺冶遥 正所谓野幼不学袁

12、老何为冶袁在野小大人冶儿童观的指导下袁儿童阶段被视为成人阶段的储备期遥成年人眼中儿童阶段的储备性质突出表现在野抓周冶这一普遍流行的习俗上遥儿童周岁生日时袁大人们会在其面前摆上各类物品袁看其先抓哪一件遥如果抓到野文房四宝冶则寓意儿童长大后金榜题名曰如果抓到算盘尧铜钱则寓意长大后是商业精英遥女孩面前一般则会放置女红尧厨具袁寓意心灵手巧袁勤俭持家遥实际上这一习俗流程主要由成年人主导完成袁对某物寓意的解读靠的也是成年人的智慧遥 如果抓到的是食品袁既可以解读为儿童长大后会有口福袁不愁吃穿袁也可以解读为野好吃懒作冶遥至于儿童选择某物的出发点并不是因为寓意的好坏袁而只是觉得有趣遥 然而袁家长对于这种仪式却是

13、十分看重的袁在他们眼中似乎经过野抓周冶就可以看出儿童前途袁所以当贾宝玉野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冶时袁贾政野便不喜欢袁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袁因此不甚爱惜冶10遥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虽可能是作者虚构的袁却也可看作是古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遥不能否认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成年人的引导袁成年人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袁使儿童在道德理念尧行为习惯等方面不断得到完善袁这是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袁野小大人冶的儿童观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遥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英雄辈出袁与这种儿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86童观的教育尧教化密切相关遥然而问题在于古代社会将儿童的野小大人冶形象绝对化了袁片面地强调儿

14、童阶段的储备性质袁导致儿童的天性被一定程度地泯灭遥二尧清末民初野小朋友冶称谓的同龄化尧低龄化与昵称化转向野小朋友冶一词的同龄化转向袁即其由原来表示长者与幼者间关系的称呼转变为对同龄者关系的表达曰所谓低龄化是指野小朋友冶将成年人关系排除于其表示范围之外袁而成为专门指代青年尧少年乃至儿童间关系的称谓遥 野小朋友冶的昵称化转向使得这一中性称谓被赋予感情色彩袁是近代社会野关爱儿童冶集体情感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遥 根据叶申报曳的记载来看袁野小朋友冶概念的同龄化尧低龄化与昵称化转向是在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袁这一转变是实现该称谓最终定型于野儿童本位冶内涵的前提遥首先是野小朋友冶的同龄化与

15、低龄化转向遥从叶申报曳看袁野小朋友冶称谓适用范围的同龄化转向发端于清末袁主要是指野小伙伴冶渊对与少年儿童年龄相仿的伙伴的称呼冤袁如野周渊阿桂冤供袁年十四岁袁因有小朋友无生意袁饿已数日袁故欲窃衣给伊典押钱文是实冶曰野陈名才荣渊其年龄应在十五至十九岁之间冤袁为玉器生意袁居县西袁与陆氏子为小朋友冶11曰野细崽张阿顺不务正业袁私将其母首饰各物运出变卖遥 噎噎阿顺供诉所押钱文袁均与小朋友阿毛分用冶12遥与中国古代野小朋友冶性质类似袁在叶申报曳中该称呼在同龄化转向期间仍属于成人用语袁其核心词仍是野朋友冶袁是年长者对较自己年幼的尧具有朋友关系的尧两人或多人的称呼袁其中也含有野发小冶的含义遥 然而这一时期野小

16、朋友冶出现的场域较以往有所不同袁即当这种关系构成时袁必须至少同时有三个人在场袁其一为对这种关系的确定者袁另外两人或多人则是野小朋友冶关系的呈现者遥 这明显区别于古代成年人对较自己年幼者直接称呼的用法遥与中国古代相比袁野小朋友冶在这一时期有着明显的低龄化转向袁构成野小朋友冶关系者的年龄都在 20 岁以内袁但其在这时的指代对象仍停留于青年和少年阶段袁而非指儿童遥 目前所见最早指代儿童间关系的野小朋友冶出现于民国初年袁其意为野具有朋友关系的小孩冶袁如叶申报曳在 1914 年曾报道袁野江北小孩杨大虎子被朱阿三所驾之汽车撞伤毙命噎噎捕房传到噎噎见证丁长富尧李桂生噎噎据丁供袁与李尧杨系小朋友冶13遥 这至

17、少可以说明野小朋友冶在此时已经实现了同龄化和低龄化转向遥其次是野小朋友冶的昵称化转向袁这是近代社会野关爱儿童冶集体情感出现的标志遥 这一昵称化称谓被专门用来称呼儿童袁其中心词是野小冶袁而野朋友冶一词的含义在其中变得模糊袁并非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遥这种野小朋友冶可以作野小孩子冶的替代词袁而与后者相比袁前者所表达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重遥 如 1914 年叶游戏杂志曳第 6 期刊登了一张题为野一个小朋友之三化身冶的照片袁一个儿童分别身穿清朝官服尧近代军服和长袍马褂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袁或跪或坐或站袁似乎是在演一场舞台剧袁让人看后既觉有趣又对该儿童产生怜爱之情遥14在1919 年 6 月召开的幼稚教育研究会

18、第三次大会上袁有几十名幼稚园儿童先后登台表演袁节目丰富多彩袁演员活泼可爱袁野憨态可掬冶袁引起了台下成年观众野关爱儿童冶的情感共鸣袁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87野毕袁主席胡女士复起言院谓小朋友比大人有志气袁天真烂缦状甚可爱冶遥15昵称化野小朋友冶的特点是强调儿童的天真可爱袁进而表达出成年人关爱儿童的情感遥当然这种情感是一种自然本能袁不仅存在于近代社会也存在于古代社会遥 但其在近代逐渐演变成一种集体意识和共识遥这时的人们开始共同思考如何营造合适的公共环境使儿童的活泼可爱正常保持下去袁即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遥 于是这种共同意识逐渐演变为社会成员需要集体掌握的知识袁 进而变成一种事业袁

19、由此而推动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兴起要要要这正是野小朋友冶发生同龄化尧低龄化以及昵称化转向的动力机制遥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兴起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近代化儿童保育机构的兴建袁尤其是幼儿园渊幼稚园冤的广泛设立遥 根据叶申报曳记载袁中国近代幼稚教育事业的起步与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教育改革有密切联系袁野近数年来袁复自日本绝黄海以渡袁来于中国冶16遥1890 年袁梦畹生发文称院野我盖观于日本各学校规模袁而知我华古制虽亡袁犹可求诸海外也遥 冶16他呼吁清政府仿效日本设立野幼稚园冶以振兴学校袁野此园之设袁专使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中生徒研究保育之法冶16遥 在上述背景下袁晚清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幼稚教育的重要性遥 1903

20、 年袁张之洞尧端方上书称院野幼稚园者袁以抚育孩提而驯之于姆教遥 揆其立法袁用意之精袁深合乎中国古先之制遥冶17同年袁在他们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幼儿园要要要湖北幼稚园遥1907 年袁清朝学部发布咨文袁要求野各省广设幼稚园以立蒙养之基础冶18遥 此后上海尧芜湖尧醴陵尧九江尧苏州尧南京尧宁波等地区相继设立幼稚园遥除此之外袁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袁各种从事幼稚教育研究的学术团体也纷纷成立袁如中华中部幼稚园联合会渊1912 年冤尧江苏省教育会幼稚教育研究会渊1916 年冤尧上海幼稚教育研究会渊1917 年冤等遥 同时袁有关幼稚教育的学术活动也频繁举行袁如 1909 年 7 月 15日袁俞子夷

21、应上海城东女学社之邀演讲幼稚教育曰1916 年 5 月袁美国巴第夫人在江苏省教育会演讲野蒙铁渊特冤梭利幼稚教育法冶曰1916 年 11 月袁陈鹤壁尧马清渠在环球中国学生会作题为野幼稚教育之紧要冶与野幼稚教育之经验冶的讲座等遥19各幼稚教育研究团体召开的年会也都成了探讨相关内容的学术盛会遥 再者袁有关幼稚教育的著作尧译著此时也纷纷出版袁著作有叶家庭必备育儿全书曳叶幼稚保育法曳叶幼稚教育教授法曳叶幼稚识字法曳等袁译著有陈鹤壁编译的叶幼稚恩物教授法曳尧赵宗预翻译的叶美国幼稚教育曳等遥以上事例说明袁中国近代儿童保育工作在这期间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专门性学科袁关爱儿童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已经作为一种集体意

22、识和情感为人们所接受遥上述社团尧学术活动及出版物的主要内容多是关于如何保育和教育儿童袁其对象是针对幼稚园野保姆冶和家长袁而直接面向儿童提供服务的并不多见遥 这说明本时期的幼稚教育着重于野教冶袁成人干预仍是其开展的主要手段袁因此幼稚教育研究会的宗旨被规定为野研究幼稚教育关于教授尧训练尧养护之各种重要问题冶20遥 儿童阶段此时仍被作为成人阶段的储备阶段袁幼稚教育被比作建大厦之固基础尧栽树木之培萌芽袁认为野大小学校之根基尽在幼稚教育冶遥 其特点是强调野保育儿童当以身体为先袁精神为后冶袁其实质乃野运用精巧之功袁以遂发展儿童天然技能之保育术也冶21遥 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野加增儿童之能力袁而活动力即叶申报

23、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88由是而生遥 迨其活动力发达满足袁则儿童所得之利益不浅矣袁.俾至于成人袁而国民之资格备焉冶22遥在成人干预式幼稚教育的影响下袁昵称化的野小朋友冶仍属于成人用语遥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袁其并不是人际关系的表达袁而成为儿童的专用称谓遥这一称谓的出现场域不再受人数限制袁只要有一名儿童在场袁野小朋友冶的指代便可成立遥即使多名儿童同时在场也可以用这一概念来称呼袁或者在其后加一野们冶字遥与野儿童冶野小孩冶等情感色彩较淡的称谓相比袁昵称化的野小朋友冶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遥三尧20 世纪 20要30 年代野小朋友冶称谓野儿童本位冶内涵的定型叶现代汉语词典曳有关野小朋友冶词条含义

24、的解释有两种院一是指儿童袁如野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冶曰二是对儿童的称呼袁如野小朋友袁你喜欢唱歌吗钥冶其中第一种含义属于代词性质袁它可以与野儿童冶野小孩子冶等称呼相互替换袁但所表达的情感色彩更加强烈袁这便是昵称化野小朋友冶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运用遥 第二种含义属于称谓性质袁这一野小朋友冶既不表示人际关系袁也不指代野小孩子冶和野儿童冶袁它是与野先生冶野君冶野阁下冶野女士冶野小姐冶野夫人冶等成人称谓性质相同的专属于儿童的称谓袁这类称谓主要表达尊敬的情感袁因此第二种含义中的野小朋友冶实质上是对儿童的敬称遥根据叶申报曳记载袁敬称化野小朋友冶称谓在近代主要出现于以下三种情景遥 一是与儿童进行交流时

25、的称呼袁如野邮局中人对他渊王儿要要要作者注冤说道院耶小朋友袁这信的分量太重袁还须加贴邮票爷冶23曰野警察渊见河边一个小孩子在哭冤院耶小朋友袁你为了什么事啊爷冶24遥二是表达某种情感袁以引起儿童注意袁如野我可爱的诸位小朋友浴 我愿你们每天分一半游玩的时间做些于国家有利益的事冶曰野小朋友们浴 你们都好啊浴 我真快活极了冶25遥 三是在儿童姓名之后加野小朋友冶的称谓袁从叶申报曳来看这种情况出现较晚袁如野静川小朋友冶野陈其明小朋友冶野石光源小朋友压岁钱二元冶遥26野小朋友冶的敬称化是其野儿童本位冶性质形成的标志遥 成人世界的敬称词语有先生尧女士等袁儿童世界则专用野小朋友冶袁前后两者具有相同的地位袁这表

26、明袁 儿童此时已摆脱原来的成人附属地位袁 获得人格独立袁 与成年人一样可以享受尊重要要要敬称化野小朋友冶野儿童本位冶内涵的核心要义即在于此遥这一性质是野小朋友冶内涵近代化转向的最终形态袁并沿用至今遥随着尊重儿童意识的不断普及袁成年人原有的对儿童的关爱态度也转向主动认识儿童袁进而野发现儿童冶袁并自觉接纳儿童成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遥野小朋友冶称谓的敬称化是野儿童本位冶观在近代社会传播的产物遥 在现实生活中袁这种儿童观集中体现于儿童形象的主角化袁这在艺术作品中尤其明显遥艺术家们本着野还原儿童本来面目冶的目的袁在他们的作品中直接反映儿童的特质袁并展现儿童的生活遥如 1936 年上映的电影叶小孤女曳袁该片

27、讲述了九岁女孩小鹃渊陈娟娟饰冤流落上海时的遭遇遥电影最后袁小鹃同两个伙伴智斗盗匪袁获得了受害者的认可和尊重遥该片表现了儿童的机智勇敢袁同时也表达了对以小鹃为代表的弱小儿童不幸遭遇的同情遥 再如张乐平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系列漫画叶三毛流浪记曳袁作品中一个头大身小尧四肢纤细尧圆眼翘鼻尧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89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袁他有时温顺乖巧尧有时调皮顽劣尧有时有勇有谋袁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享受到童真带来的快乐袁同时三毛形象也是近代社会流浪儿生活状况的集中写照遥 这类作品中的儿童天真尧善良尧机智尧勇敢袁同时调皮尧霸道甚至还带有市井气质袁但它们不是要儿童在

28、成年人的循循善诱下改掉自身的特质袁做到野温良恭俭让冶袁而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袁使人们意识到野儿童本来是这样冶袁而非野儿童应该是那样冶袁即野认识儿童尧发现儿童冶遥据叶申报曳记载可以看出袁野儿童本位冶观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还体现在儿童服务事业的兴起方面袁这些事业涉及文化尧商业尧社会组织等诸多领域遥以文化领域为例袁除艺术作品外袁近代社会儿童读物的兴办也是其另一标志遥 据不完全统计袁在 1922 至 1949 年间袁仅上海一地就至少发行过 29 种专供儿童阅读的报纸杂志袁 其中发行时间最长的是 叶小朋友曳杂志遥 该刊自 1922 年创刊至 1951 年停刊袁共发行 1005 期袁栏目有小故事尧

29、连环画尧诗歌尧儿歌尧童话尧寓言尧科普故事等袁并刊登儿童作品袁这些内容在引导儿童认识真善美的同时袁也展现了纯真无邪的童真童趣遥除期刊本身内容外袁叶小朋友曳杂志社在叶申报曳刊登的发行广告也体现出该刊物的野儿童本位冶立场袁如院小弟弟浴 小妹妹浴 我是你们的小朋友遥 我每星期一定出来一次袁你们要看我的时候袁请到中华书局袁我一定候在那里遥 你们如果定渊订冤一份袁我每星期五一定到你家里来访你遥27该广告词以儿童的口吻说明叶小朋友曳杂志的基本情况袁既能吸引读者们的注意力袁又表达了其为儿童服务的办刊理念遥 这种广告是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叶申报曳的常见内容袁这类现象的大量出现袁正是野儿童本位冶观对社会产

30、生深远影响的表现遥 这种儿童观对商业的影响体现在儿童产业的兴起方面袁如儿童游乐场的建设和儿童用品店尧玩具店的普及遥儿童产业的兴起表明袁儿童已经同成年人一样成为消费的主体袁他们独立的人格在经济领域获得认可遥此外近代儿童团体组织的兴起也是野儿童本位冶观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袁其中以中国野童子军冶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最具代表性遥野童子军冶这一近代新型儿童组织教育模式由英国陆军中将贝登堡在 20 世纪初创立袁1911 年前后该模式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袁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曾拨有专门经费支持该组织的运作遥野童子军冶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以学生渊儿童冤为中心袁提倡寓教于乐袁从做中学曰教育模式上主动向立体化尧多元化方向转变

31、袁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袁并通过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创新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责任感遥 野童子军冶成员广泛参与街头演讲尧募捐救灾尧战地服务等活动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遥从叶申报曳中看袁野儿童本位冶观的流行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袁引领这一风尚的是近代中国的教育界遥 1919 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访问袁 并积极宣传他的儿童中心课程论袁主张野教育即生长冶野教育即生活冶野学校即社会冶野儿童是中心冶袁倡导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遥 同一年袁留美归国不久袁立志要在中国儿童教育事业方面野施展抱负冶的陈鹤琴同陶行知尧郑宗海等人对杜威的野儿童本位冶教育观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改造袁主

32、张野自动冶野兴趣冶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90和野个别适应冶袁提倡幼稚教育野以儿童为中心袁教育是发展袁保守的意义较少而进步的精神较多冶袁野不但要儿童生活的快乐袁并且他要谋儿童生活的效果冶遥28当然袁野儿童本位冶的教育观并非主张对儿童的放任和姑息袁它的目的是要使教育者见解远大袁使成人渊尤其是父母冤野很要留心袁勿拔苗助长袁须防欲速不达冶袁要野本儿童时代的需要与其固有的能量尧充厚其生活以发展才能冶袁使野人从生到死各个时间里尧都能快乐地有益地生活冶遥28在近代中国教育学界的推动下袁野儿童本位冶 观被官方作为教育改革和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遥 1923年袁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叶新学制中小

33、学课程纲要曳和 1929 年新修订的课程都强调注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袁以儿童为中心袁野从此耶儿童本位爷的教育慢慢的渐入于实行时代冶29遥在中国近代教育界的推动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袁 在官方的积极倡导下袁野儿童本位冶观逐渐走出课堂袁进入社会袁进而融入家庭遥儿童的天性开始获得人们的关照袁其独立的人格日益被成年人认可袁并逐渐摆脱原来的附属地位袁获得了与成年人平等的社会尊严遥敬称化的野小朋友冶便是这种尊严在语言方面的体现袁它成为儿童的专属概念袁成为野儿童本位冶观对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标志遥结语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野小朋友冶称谓在 20 世纪 20要30 年代完成了其近代化嬗变历程遥 在此过程中袁它的性质由

34、成人专属转变为儿童专属袁它的内涵也由原来的野小大人冶变成以野发现儿童冶为目的的野儿童本位冶遥 野小朋友冶内涵近代化嬗变进程的完成表明儿童从成人世界中获得解放袁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遥 推动这一进程不断前进的动力是近代中国儿童观向野儿童本位冶观的转型袁它体现于儿童福利事业在此期间的兴起和儿童主角化形象的形成遥 以野小朋友冶称谓野儿童本位冶内涵的定型为标志袁近代中国社会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真正转向儿童自身袁儿童的本质和天性得到社会的认可袁保障儿童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遥从叶申报曳看袁近代中国儿童观的嬗变过程在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即已经完成袁至于抗战时期的野难童救济尧难童保育冶

35、问题应视为这一过程的延伸袁限于篇幅袁不再赘述袁因此本文的考察时间段聚焦于叶申报曳创刊的 1872 年至野小朋友冶概念野儿童本位冶内涵基本确立的 1937 年之间遥新中国成立以后袁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事业的兴起袁儿童成为国家的小主人袁成为新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遥野小朋友冶因此又有了它的政治属性袁它标志着人们对儿童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形象的认可袁它使野小朋友冶称谓的野儿童本位冶内涵得到了升华遥对于野小朋友冶称谓近代化嬗变历程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它明确了野小朋友冶在近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袁启发人们去发现儿童的本来面目遥 它揭示了促进野儿童本位冶观产生于近

36、代中国的动力机制袁告诉人们只有将对儿童的关爱发展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袁儿童的幸福快乐才能落到实处袁儿童福利事业才能够得到长效保障曰同时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袁能够促进人们思想的革新遥 它比较了产生于中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91国古代且在现代仍然普遍存在的绝对化野小大人冶儿童观与野儿童本位冶观的优劣袁提醒人们主动地去野发现儿童冶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教育尧引导儿童遥参考文献院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16院1386.2叶中华大辞林曳编委会.中华大辞林M.福州院福建人民出版社袁2012院2374.3李文娜

37、袁朱健平.从野儿童的发现冶到野为儿童而译冶要要要中国儿童文学翻译观之嬗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袁2015袁(2)院80-87.4刘怡.从野儿童中心冶到野国家立场冶院20 世纪 50 年代儿童观的重塑J.史林袁2020袁(4)院158-168.5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M.上海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袁2018院128.6沈鲸.双珠记M/毛晋.六十种曲(第十二册).北京院中华书局袁2007院111.7李玉.清忠谱M.北京院中华书局袁1959院11.8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M.北京院华夏出版社袁2012院238.9裘琏.旗亭馆M/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香港院龙门书店袁1969院66.10曹雪芹.红楼梦渊上冤M.

38、北京院人民出版社袁2008院206.11拘女续闻N.申报袁1883-04-18(13).12法巡捕房琐事N.申报袁1892-03-28(4).13汽车撞毙小孩三志N.申报袁1914-11-10(10).14一个小朋友之三化身J.游戏杂志袁1914袁(6)院5.15幼稚教育研究会大会纪N.申报袁1919-06-02(11).16梦畹生.振兴学校论N.申报袁1890-06-23(1).17湖广总督张宫保尧湖北巡抚端抚军会奏鄂省筹设大学堂折N.申报袁1903-01-13(1).18咨饬广设幼稚园N.申报袁1907-02-03(9).19环球学生会明晚演讲幼稚教育N.申报袁1916-11-11(10)

39、.20幼稚教育研究会简章J.幼稚教育研究会纵刊袁1917袁(1)院2121惠尔逊女士之蒙养园谈J.幼稚教育研究会纵刊袁1917袁(1)院6.22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缘起J.幼稚教育研究会纵刊袁1917袁(1)院3.23履冰笑话N.申报袁1925-05-19(17).24海客付之一笑N.申报袁1930-10-08(11).25陈娟娟告全国小朋友书N.申报袁1936-12-05(2).26上海灾民救济协会收款汇报渊第 23 号冤N.申报袁1939-03-12(5).27小学生看的周刊叶小朋友曳N.申报袁1922-03-30(3).28郑宗海.重申野儿童本位冶的意义N.申报袁1931-04-23(10).29胡叔异.儿童图书研究N.申报袁1925-11-06(7).叶申报曳中的近代中国儿童观嬗变过程研究责任编辑院辛琳琳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