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QCA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335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QCA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QCA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QCA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QCA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侯思涵彭小宝摘要:探寻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构建科学的理论,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使命和追求。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内卷程度和技术锁定效应的加深,亟需一种新的方法既能帮助学者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又能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伦曼斯以现实主义评估科学作为哲学基础,以定性比较分析(QCA)作为技术手段发明了ResQ方法。该方法的目的在于跨专业、跨学科门类来建构理论。本文对其哲学基础、技术手段、操作步骤、面临争论及其与当前主流研究方法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有利于推动社会科学方法体系的更新并做出新的尝试,目前ResQ处于诞生和发展阶段,其方法和应

2、用前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关键词:现实主义;建构理论;ResQ;QCA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理与突破路径研究”(22&ZD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碳政策对绿色创新合作的影响机理及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基于准自然实验和计算实验的研究”(72174107)、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构建难点与对称研究”(SS22-B-15)的阶段成果。作者简介:侯思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联系方式:。彭小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联系方式:。侯思涵,彭小宝.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

3、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M/赵联飞,赵锋.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 3 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Abstract:It has always been the mission and pursui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 explor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gs and to construct scientific theories.With the deepening of academic involution and the lock-in effect of tech

4、nology in social sciences,a new method is needed to help scholars build a new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chieve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Renmans developed ResQ method based on realistic evaluation science as a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as a technical means.The

5、aim of this method is to construct theories across disciplines.This paper reviews its philosophical basis,technical means,operational steps,controversies it faces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current mainstream research methods,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newal of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

6、cal system and making new attempts.At present,ResQ is in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stage,and it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Key words:Realism;Construction of Theory;ResQ;QCA一、引言随着复杂科学时代的到来,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认识和理解世界,探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构建科学、完善、有用的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根本目标。然而如何在跨学科时代构建

7、社会科学理论(罗卫东,2007),如何构建高质量的理196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界的根本性问题。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基础是科学哲学和方法技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理论需要研究者将科学哲学范式与知识生产、科学进步联系起来,理论的创造存在多种合理化的逻辑解释(秦宣,2002)。这些逻辑多来自多种哲学范式,包括工具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基础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包括扎根理论、实验和准自然实验法以及其他复杂的计量数学模型等(Gerrits&Verweij,201

8、2)。然而基于学科细化的大趋势,当前的社会科学出现了理论碎片化、相互隔离等问题(陆亚东,2015),根据Crossref的最新年度报告,目前学术界以每年8%的速度在不断生产论文和知识。这意味着每年学术界仅在单一学科领域就有成百上千篇论文或者研究成果在不断产出,学者们在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方面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已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更不用说找时间用其他领域的知识补充自己领域的知识了(丁蔚、倪波,2000)。随着复杂科学时代的到来,社会科学家们意识到以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来实现理论的跨学科构建成为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Abner et al.,2017;江旭,2018)。然而当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

9、研究现状具有高度的技术锁定效应,已经很难推动社会科学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去发展,亟需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已有定量研究方法过于重视机制的检验,在理论的构建方面出现乏力的情况(王雅芬,2007)。而定性研究方法过于关注从微观案例的探究中去研究理论的构建,主观化严重,对于各个机制的检验方面存在不足。如何融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从而构建出逻辑完整的、能经受住检验的理论成为国内外社会科学共同追求197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的目标(毛基业、李亮,2018)。近些年来,混合研究方法和计算实验方法逐渐成为学术界日益新兴和重要的研究方法,QCA技术融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虽然有诸多质疑和不

10、完善之处,但是为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迈出了坚定一步。在综述性研究领域中一般分为理论性文献综述性研究和科学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在最近几十年得到高速发展,诸如citespace、hiscite等一系列计量软件层出不穷,对研究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研究热点和作者合作等有着显著的优势,然而科学计量学只能在宏观层面对某一学科或者领域进行了解,不能以此来构建和检验理论。如何综述当前的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如何构建科学的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当前制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难题。ResQ的发明人是迪米特里伦曼斯(Dimitri Renmans),就职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发展政策学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

11、所公共卫生部,长期从事现实主义哲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方法类研究(Renmans,2022)。正是基于对现实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对社会科学方法的探索,迪米特里伦曼斯得以创造性地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且创造出一种新的研究路径。ResQ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建构跨领域、跨学科和跨研究背景的理论体系。该方法旨在探究机制发生的要素构念,利用QCA技术来检验相关的概念和条件要素,再围绕这些概念机制构建理论。ResQ方法不仅可以检验和完善机制概念,建立跨学科的理论,还能够系统地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ResQ方法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跨学科学习。ResQ方法基于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配合QCA在探索多重

12、并发因果关系推断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一套新的建构理论的方法体系,这在当前复杂科学和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下难能可贵。本198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文主要介绍这一研究方法,同时就此方法与社会科学其他研究方法做出异同性分析,评价此方法在社会科学理论构建中的优势与不足。二、方法的简介ResQ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理念和QCA技术来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通过对以往成熟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探寻出理论的背景、概念,并通过 QCA 技术来实现机制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其目的是在跨学科跨背景中建构理论。要深刻理解这一方法就必须要了解这一方法是如何认识和了解世界

13、的。(一)ResQ的哲学基础现实主义基于现实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核心是理论构建,前提要求必须是它打破了制度化学科的藩篱,采取多方法、多学科证据库来进行研究(Fernndez-Guerrero et al.,2018)。波森和蒂利(Pawson&Tilley,1997)提出的现实主义方法是一种以理论驱动来评估和研究的综合方法。这意味着研究工作都以指导分析的初始方案理论开始,以完善的体系化理论结束(胡国栋、王天娇,2019)。基于现实主义所构造的理论往往需要阐述相关要素和机制的特定背景条件以及产生特定结果的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Williams,2018;黄建,2014)。现实主义方法不是回答干预机制

14、是否有效的问题,而是试图回答更加具有细腻度的问题,现实主义将会在“what、when、where、how”等“三W一H”的限定中去探索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Westhorp,2018;巩见刚,2014)。现实主义评估者不依赖单一的199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衡量标准,而是试图理解和解释这种结果差异如何产生以及为什么产生。现实主义的逻辑一般用于建构中观理论(Bunge,1993),中观理论将会解释所有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化的一致性。因此,理论以相当抽象的术语解释了如何、为什么、何时、何地以及对谁干预有望奏效。ResQ受到巴斯卡批判现实主义中因果关系推导的影响,认为干预的现象和结果是由

15、基本和不易观察的机制引起的(秦亚青,2005)。因此,它致力于探索因果关系,基于实体、过程或结构三要素来产生新的理论体系。批判现实主义在突破传统波普尔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为现代科学发展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石(刘迅,1982)。巴斯卡主张世界应当被分割为三种范畴,分别为真实范畴(Domain of Real)、现实范畴(Domain of Actual)和经验范畴(Domain of Empirical),这三种范畴之间存在嵌套关系,即真实范畴包括现实范畴、现实区域包括经验领域(Sayer,2000:45-60)。三种范畴分别对应机制(mechanism)、事件(event)和经历(experienc

16、e)。基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现实主义者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背景-机制-结果组态”(CMOC)的研究方法。这意味着特定的机制会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特定结果(张华夏,2003)。CMOC模型在现实主义方法中占据中心地位,并被用作构建程序理论和分析的标准。“背景+机制=结果”,这三个相关概念构成了现实主义评估的关键(成素梅、荣小雪,2003)。背景是指激发或约束程序机制发生作用的外部条件。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可能存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背景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干预措施对谁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有效或者无效(Hardy et al.,2008)。大多数干预措施通常被引入到现有的社会系统中(Romm,2013)。由

17、于几乎不可能考虑所有可200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能的突发事件,现实主义评估者将重点放在背景的特征上,这些特征在形成潜在生成机制的运作中似乎最为关键。机制表现为一个系统中的固有力量,依靠一定的程序来发挥作用,是一种在程序活动或参与者的资源交互中所触发或者未触发的响应(徐法寅,2022)。然而机制往往是隐藏的,这意味着识别和分析机制在理论和经验上都具有挑战性。结果是不同项目机制在不同环境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预期和未预期的结果。在任何给定的社会项目中,存在多种可能的背景-机制排列。现实主义始终将理论和证据的相互作用视为一个逐步的、递增的过程,

18、在相互竞争的理论之间进行回溯性检验。理论检验的基本逻辑从“对与错”变为“好与坏”。虽然我们不能说一个理论是正确的,但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我们可以提出有根据的主张来证明它比其他解释更可取或更接近真理。这就是一个程序容易产生混合结果模式的原因之一。ResQ方法观察到机制与背景之间的本体关系,与现实主义机制的定义相一致,确定构成一种机制的背景元素及其相互作用是ResQ方法核心的理论构建工作的本质(Renmans,2022)。正如韦斯特索普(Westhorp,2018)所言:机制至少应包括三件事的描述:一是必要组件,二是这些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需要足够多且完整的组件数量。ResQ方法依靠QCA技术来

19、对这一过程进行验证,其基于已进行因果分析的研究信息,来确定相关条件并将其外推到理论中。ResQ方法在机制和背景之间的关系上认为机制、背景和结果处于不同本体论层面(Westhorp,2018;Williams,2018),换而言之就是机制和背景是本体论上的,而不是因果关系上的。机制触发(是或否)作为结果集,背景条件用作条件集。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机制概念可以被视为方案理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解释干预机制在现实中如何发挥作201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用,以及评估应关注哪些方面。在CMOC流程的最后阶段,基于CMOC模型所精细化处理的信息被用来进一步完善中观理论,这创造了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续

20、的评估相互建立,我们的知识缓慢但稳定地增加,并进行彻底的理论构建。ResQ方法在构建理论中所依靠的哲学过程借鉴了波森的评估的科学(The Science of Evaluation)一书的核心观点,这一过程也是 ResQ方法的核心(Renmans,2022)。波森在 评估的科学中确定了七条组织原则(Pawson&Tilley,2013:16-18)。第一,程序化理论是分析的基础。这些理论可以在不同学科领域相互借鉴(Pawson,2006)。第二,抽象是关键。概念抽象提供了建立一种共同语言的手段,以找出不同机制之间的相似性,并为将其评估联系起来提供基础(Mason,2010)。第三,不是从零开始

21、进行每项研究,而是创建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概念框架,通过创建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概念框架来区分不同类别的机制,并用来组成理论(Keary,2014)。所有的评估都在一套通用的规划理论中进行,每个调查都能够丰富和完善该框架。第四是建立模型,模型构建应是后续评估的核心,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细化,指定每种程序理论适用的条件,不断完善和具体说明每个方案理论适用的条件(Kelly,2018)。第五,现实主义认为模型的建立应该是在对立理论之间的比较中完成的。第六,考虑到对项目结果的潜在影响有无限多,也有无限多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些影响,后续评估或研究周期将涵盖未覆盖的部分(Kelly,2018)。第七,组织化系

22、统性的怀疑,以上所有步骤都需要评估人员进行判断。在科学中,自由裁量的成分是不可避免的,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彼此的工作进行持续的密切监督,只有不断自我怀疑,才能找出不足,弥补缺点(Mukum202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bang et al.,2021)。(二)ResQ的技术基础QCAResQ方法将现实主义评估科学方法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相结合。前者是这个方向的哲学基础,即“道”;后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用于比较案例并识别结果发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即“术”。ResQ方法的目的是将浩如烟海的已发表研究用于构建中观理论。这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23、为什么干预可能奏效、可能不奏效、已经奏效或没有奏效,并且可以告诉我们对干预的有用调整。QCA是一种集合论方法,它使用布尔代数来比较和分析多个案例,以确定发生预定义结果的必要和充分条件。QCA方法主要注重于跨事件的“并发因果关系”。这表示前因条件形成的各种组态可以形成相同的结论。更确切地说,QCA发展了新的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和路径,能够探索多条件非对称的复杂因果关系(Fernndez-Guerrero et al.,2018;Sager&Andereggen,2012)。QCA 技术所强调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中的“多重”代表这对同一“果”有多个路径的“因”,“并发”则代表每个路径都是由各种条件的综

24、合影响而形成的。ResQ 能够基于QCA这一特点,帮助实现多个学科理论的融合,对多路径的解决办法进行归纳,来实现对多路径“因”的探寻。QCA探究的因果关系是基于整体网络视角的探究结果(刘军,2022),故而否决了传统统计学中探究最优路径的研究假设,QCA不需要拟合出一条最优解的线,而是需要在众多可比较案例之中确定各种因果关系路径的具体数量与特点(Ragin,2008:414-416)。总体来说,QCA方法进一步扩展了对因果关系推断的框架(Rutten,2021)。第一是“可加性”的假定被破坏了(程建青等,203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2019)。单一因素对结果有其各自独立的影响的假设不成立。第二

25、是导致同一“果”的组合并非一个,其他路径组合或许也可能造成类似的后果。第三是因果效应的一致性原则和对称性假设也被挑战,某个前因条件与一些条件组合,可能产生正面结果,但是其他条件可能产生负面结果。QCA 技术在 ResQ 方法中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QCA技术能够用非常直观的形式应用,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再采取更加精炼的方法来展现数据,并且对实证研究的问题做出全面、清晰的描述(马文璇、徐剑,2019)。这些描述性的数据分析可通过软件来展示,即所谓的真值表。通过QCA,研究者能够发现不同案例的相似之处。第二,研究者可以依靠QCA的矛盾组态来挖掘理论空白和研究争论。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中会发现前

26、因条件相同但结果不同的情况(马文璇、徐剑,2019)。通过对矛盾组态的分析,能够获取相关案例更加详尽的资料和信息,并且能够开发出更加全面和整体性的理论。研究者可以透过“与案例对话”来开发新的理论观点(马文璇、徐剑,2019)。第三,QCA方法也可用来检验假设或已有研究成果。应用QCA技术的时候,研究者通过定义一系列可能产生某个结果的条件,尽可能详细地对理论和假设进行操作。一旦研究者在结果分析中发现矛盾组态,那也就可以开启对理论或假设的实证工作。另外还可以协助学者完善假设检验步骤,可以快速检验学者的猜想,而不依赖先前的理论为前提(马文璇、徐剑,2019;杨英等,2021)。实际上,QCA方法能够

27、在不排除“例外情况”或“异常值”的情况下给出解释。相反,那些不符合规律的案例通常会对我们理解某个特殊机制有所启示。在处理所谓的“逻辑余项”问题的时候,抓住特殊情况来构建理论,能够帮助研究者204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发现当前研究的空白(孙维茁、张立,2022)。三、方法应用的步骤和流程ResQ方法的目的是将现有的研究成果用于构建中观理论的方法技术体系。探究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什么问题、机制可能会起作用或者不会起作用的原因,并可以告诉我们相关理论的有效适应范围等问题。“可重复使用概念平台”的概念是ResQ方法的核心(Renmans,2022)

28、。它使我们能够将评估和研究领域连接起来,并将评估和研究结果转化为中观理论。ResQ方法的目的在于构建程序化理论的方法体系,现实主义评价研究方法哲学中,系统的理论可能包括多个机制和概念,而这些机制不一定仅仅在这一个理论当中,也可能是其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enmans,2022)。ResQ方法让这些机制和概念打破原来的理论范围,重新拼凑用来构造新的理论,利用已建立的科学概念,以提高其与不同领域、部门和学科的科学理论联系的能力。ResQ方法是一个迭代过程,共分为五个步骤(Renmans,2022)。研究人员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步骤之间反复循环。这确保了研究最相关的机制,同时考虑到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图

29、1总结了这个迭代过程。步骤一:问题探索探索最初的概念、机制和假设ResQ方法从创建初始理论开始,帮助研究者将研究和注意力集中在最可能相关的问题、条件、机制和假设上(Pawson&Tilley,2013)。理论的建立首先要确定干预所引发的假设和理论机制。这方面的主要来源是干预措施或相关干预措施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案、政策文件和关键的知情者访谈。一旦确定了可能的205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机制,就开始构建“初始机制概念”。其中每一项都旨在阐明与触发每种机制相对应的背景条件。为了构建这些机制概念,ResQ使用“理论编织”的方法(Kalmar&Sternberg,1988),这种方法可以将来

30、自不同学科的多种理论结合起来。其中一个基本观点是,相互对立的理论往往讨论不同的现象,因此并不是真正的矛盾体或难以统一的争论。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编织的使命便是“识别并有效地利用这些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纳入到同一维度来考量,来创建一个更高阶的理论”(Kalmar&Sternberg,1988)。即使许多相互对立的理论被证明没有那么冲突,矛盾的命题仍然会存在,这可能会成为问题。然而,根据波森(Pawson,2013)的说法,“在对立的假设或观点之间进行评判和分析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引擎”。因此,相互矛盾的理论应该被视为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问题。明确地说,与其说是决定哪种理论是错误的,不如说是“现实主义评估者

31、的任务是确定和解释每种理论所处的环境”。步骤二:以案例为基础的回顾在确定了每个机制的理论的背景条件后,对实证文献进行基于案例的回顾。目的是收集有关这些背景条件的数据,以及检查是否能观察到这些机制。这种基于案例的文献回顾将会非常耗时耗力,可能会在不同研究领域进行多轮的回顾和反思。第“a”步侧重于干预机制的研究;在第“b”步期间重点是对需要确定的机制进行现实主义评估;第“c”步着眼于研究类似干预措施的非现实评估,或将干预措施与可能会触发类似的机制或具有类似的背景条件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何时出现新的条件、理论或机制,都需要进行新的搜索(Rutten,2021)。数据搜索过程应该采取集群式、宽领域

32、的搜索方法,用于“识别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论文或其他研究206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成果”,这将有助于收集有关背景条件的必要数据。最后需要评估分析所有的收集信息的有效性和质量(Pawson,2006)。不用将研究或文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相反,对文献质量的关注是为了分析收集的信息,其是否能够满足该研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的支持(Pawson&Ray,2006;Pawson,2006)。步骤三:数据处理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在选定的研究和文件中观察到的机制。研究人员需要保持灵活性,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机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到第一步,创建新的初始机

33、制概念。一旦在文档中找到机制,研究者就可以在步骤一中确定为符合相关的背景条件的数据。为此,ResQ为每个机制创建一个包含背景条件信息的数据矩阵表格。同样,可能会在文档中找到新的相关条件,并可能会在过程中添加。此时将会需要QCA技术来进一步分析,一般来说,模糊集的数据测量在0和1之间,而清晰集测量为二分变量0或1,故而模糊集QCA会比清晰集具有更详细的信息(Fernndez-Guerrero et al.,2018)。因此,模糊集QCA是首选方法。但我们对机制的概念化表明,它要么被纳入到某一理论,要么不被纳入,并没有为部分纳入留出空间。这意味着机制的触发必须是一个清晰的集合,QCA也需要是一个明

34、确的集合QCA。虽然有些条件可能是定性的,但有些条件将涉及定量数据,需要根据清晰的条件进行校准。步骤四:执行定性比较分析(QCA)创建了每个机制的数据矩阵后,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使用QCA分析这些数据。数据矩阵将转换为真值表。真值表由2k行组成(k为条件数),描述了二分法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根据数据矩阵中的信息,最后一列指示该行中的条件组合是否确实是结果的子集。207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现在,QCA使用布尔逻辑对真值表执行最小化,以发现机制发生的充分条件。将第一步中的理论知识用于填充逻辑余项。如果给出的信息过于不一致,即可能出现并非所有情况都表明这些条件是结果的子集的情况,则需要回顾并确定其他条

35、件是否起了作用和/或校准是否正确和有用。然而,也可能是由于机制的偶然性。最终结果将是一套系列化的全面理论,描述出能够触发机制的所有组态。步骤五:完善初始理论ResQ方法的最后一步便是需要回到步骤一,并将我们的最终结果与初始机制概念进行比较,来进行理论编织的中层理论,也可以将提炼和更新的机制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最后,结合不同的机制概念,创建一个全面的已被验证的理论,有助于为未来的评估和研究提供信息,并解释和解决可能的瓶颈问题。这样一个全面的理论资料来源:译自Renmans,2022。图1ResQ实施操作图208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可以通过

36、叙事或因果循环图等图表来呈现。随后,未来的评估和研究可以通过在步骤一中增加更多的理论层,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更多研究、对机制概念进行实证测试以及对步骤四中确定的逻辑余项进行研究来对此做出贡献。四、ResQ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一)科学计量学与ResQ方法的比较科学计量学主要探索的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注重探索这个学科门类的文献引用、文献增长和研究热点变迁等规律性问题,以CiteSpace软件为例,其是以共引分析技术和寻径网络算法等为基础所构建的软件,它能够对某个学科的文献加以统计,从而探寻出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研究拐点,同时借助对大量可视化图像的描述来实现对领域发展中潜在驱动因

37、素的研究,以实现领域发展前沿的探索(曹晶等,2017)。文献计量学更主要是为了帮助用户,通过对知识图谱的绘制、生成与理解,发现从知识图谱中怎样看世界的科学方法(陈悦等,2015)。ResQ要求作者深入了解跨学科的文献和资料,研究者需要了解某一问题的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对学科的了解和分析上与科学计量学有相似之处,都能够梳理出学科发展历史,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但是ResQ更加关注对某一研究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学科发展规律和帮助研究者了解学科和世界,但是ResQ并非对知识世界简单的观察,而是基于知识世界的内在规律去建构新的理论,实现对理论的发展,这是因为ResQ和科学计量学背

38、后所依靠的哲学209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基础不一样。(二)ResQ与扎根理论的比较扎根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其宗旨是在实践和经验数据或者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理论(贾旭东、谭新辉,2010)。研究者在研究起始阶段不依赖任何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社会实践出发,在原始资料中总结出大量概念,进而上升成系统的社会理论知识(费小冬,2008)。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建构理论的路径,就是在系统性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进而利用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建立相应的社会理论(王璐、高鹏,2010)。虽然扎根理论必须要有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撑,但它的主要核心要点在于抽象出理论,其背后的哲学基础是后实

39、证主义,主张对已建立的学说加以证伪。ResQ方法与扎根理论的相似之处在于在研究之前,往往都没有明确的理论假设,需要从文献资料中找出需要的构念,从而探索和检验机制,最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它们在研究路径上同为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过程。从研究过程来看,它们都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大量阅读,都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ResQ和扎根理论的目的都是构建和发展理论,但是不同之处在于ResQ的理论构建依赖于学科的交叉和先前的研究,而扎根理论的研究主要是来源于调研和访谈,关注某一具体问题或者社会现象。另外便是ResQ可以依靠QCA技术来对因果机制进行检验。(三)ResQ与定量研究的关系ResQ与定量研究的目的都是进行因

40、果关系的检验,发现事物210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之间的关系机制,但是ResQ的方法具有QCA方法的哲学和技术背景,使得ResQ与定量研究在进行因果关系的探寻方面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主要从ResQ与定量研究的关系角度来说明两种方法并非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而是补充与完善的关系。首先,定量研究为ResQ方法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ResQ注重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跨学科知识来构建理论,故而以往的定量或者定性研究为ResQ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和背景基础,同时依靠QCA技术能够实现对研究领域的定量研究成果的机制再检验,有助于推动理论的信度和广度。其次,

41、ResQ依靠矛盾组态和逻辑余项,可以为定量研究提供未来的研究方向。在QCA 技术分析过程中,会产生矛盾组态,矛盾组态的产生代表着理论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而对矛盾的再分析和深入挖掘,往往能够推动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使用ResQ的方法,无需惧怕矛盾组态,因为这可能将会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重要机遇。另外,当QCA分析出现了逻辑余项,则说明现有的力量难以对所有的情况予以解释,那么ResQ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现有研究的缺漏之处,并予以具针对性的研究。再次,在理论验证方面,最实际的说法应该是ResQ没有试图替代主流的研究范式,因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最关键的差异之一就是回归分析强调每一个

42、自变量的独立的净效应,而从QCA的视角出发,隔绝每一条件变量的净的、独立效应的想法毫无意义。ResQ所基于的QCA方法的主要任务是尝试描述某个案例的特定结果(Greckhamer et al.,2018);相反,回归分析研究在不考虑每一个给定案例的情况下,对一个系统中的全部事件中的情况做出平均归纳(Fiss,2011)。ResQ技术另外的优点是扎根于文献当中。研究者在分析的多个环节中做出的选择,包括变量选取、211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选择和数据分析过程干预等都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深入了解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要定期回到已有文献库中查看并丰富已有的研究内容。这种反复“

43、与已有研究对话”并结合透明性的选择,无疑是ResQ的技术的一大优点。可以使研究者在分析中抱有更多批判性思维,并且为了证实或证伪的目的更多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研究。表1ResQ与其他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分类目的技术支撑哲学基础依托软件与ResQ的不同之处ResQ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中观理论布尔代数、集合论现实主义R、fsQCA科学计量学探索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研究热点变迁等规律性问题共引分析技术、寻径网络算法波普尔世界观Citespace/Hiscite等ResQ并非对知识世界简单的观察,而是基于知识世界的内在规律去建构新的理论扎根理论挖掘不同案例,建构理论案例法芝加哥学派、实用主义、后实证主

44、义NvivoResQ的理论构建依赖于学科的交叉和先前的研究,而且能用QCA来对理论进行检验计量研究探索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回归逻辑、反事实推断Stata、R、Mplus等ResQ能够探索多重非对称因果关系,能够更方便建构跨学科理论212方法评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五、ResQ的可能争论与应对办法争论一:方法过于复杂和耗时了解ResQ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不同步骤,可能会发现这种方法非常耗时,很少有研究者能够执行如此复杂的任务。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创建一个包含不同机制概念的数据库,供评估人员使用并进一步完善,从而有效创建一个类似于C

45、ochrane数据库的公共物品。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评估人员可以持续地为这个平台贡献自己的力量,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在建立更强大的(计划)理论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从实践角度来看,可以建立一个机制概念数据库,评估人员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的机制概念并创建一个方案理论,进一步完善数据库中的机制概念。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评估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对评估和研究中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许多发现进行概述。争论二:缺乏预测性的研究ResQ关注机制的触发,而不是具体的结果。现实主义方法是围绕CMOC模型建立起来的。ResQ方法得出的理论不能用作预测性质的研究,QCA没有明确地结合时间维度,因此无法按照时间过程进行分析。QC

46、A无法按时间顺序清晰表达最小公式中的条件。卡朗和帕诺夫斯基将时序集纳入到QCA的分析当中,实现了在QCA的因果推断中时间维度的嵌入(Caren&Panofsky,2005),而学者伊诺基于卡朗和帕诺夫斯基的研究,提出了混合型(pooled QCA)、固定效应型(fixed effects QCA)、时间差异型(time differencing 213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3卷QCA)(Hino,2009)。时序集QCA(T-QCA)强调了在某时间内作用机制发生顺序的变化。时序集QCA的发展将会推动ResQ在预测趋势和研究发展历程等工作的应用(孙维茁、张立,2022)。争论三:针对“逻辑余项”的争

47、论第三个争论是在布尔最小方法进行的处理过程中,研究者能够利用“逻辑余项”,即在处理无法通过实证观察得到的情况时,通过“逻辑余项”给出一些简化的假设,但这招致了众多批评。有学者认为对非观察类的组态进行利用和分析是很危险的,ResQ对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变量组态的结果,做出不同角度的猜测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此外,这种方法会让研究者陷入一个经由推导的表面清晰但实质无从查证的数据泥潭之中,使其沉迷于假想中的案例分析,其中一些逻辑案例永远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故而学术界的一种声音表达出了对逻辑余项的恐惧。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逻辑余项”并非完全消极,而能为科学研究带来巨大的裨益,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会改变观

48、察案例的任何性质。“逻辑余项”释放出了空间,使用“逻辑余项”才可以让研究者向着理论阐释的方向发展(张明、杜运周,2019)。科学的研究也就应该跳出了单纯通过描述或观测直接得出的现象的怪圈,而应该涉及的补充步骤便是推理(王路,2022)。在这里不是指狭义的、数据层面上的推理,而是更广泛的层面,离开了观测直接得出的数据,就转向了不能观察而直接得出的东西。因此,在ResQ中使用“逻辑余项”其实是一个优势而非缺陷。“逻辑余项”的使用为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社会现象的有限多样性问题提供了可能(Vis&Dul,2018)。通过“逻辑余项”的产生,定量或者定性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当前研究的漏洞。214方法评

49、论ResQ:一种基于现实主义逻辑和 QCA 技术实现跨学科理论构建的新方法六、结论如前所述,鉴于ResQ方法是基于已有的研究方法的深入运用和发展,这将会对传统研究路径形成有效补充,再加上其在跨学科理论构建方面具有优越性等,这一方法在将来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一,在适用范围方面,ResQ 可应用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同时也可以扩展至医学和技术科学领域,其主要能够被用于文献综述和理论的构建以及机制的检验。因此,ResQ的使用对于增加因果机制推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及增加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用于对研究空白的捕捉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助益。其二,在适用问题方面,首先,在构造理论的过程中对前因条件要素选

50、取时,ResQ能够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其基于已有研究基础的构念,来建立可重复使用的概念平台,其对变量的选取和检验将会更加科学。现有研究方法一般是基于理论实现对前因要素与结果变量的初步选取和检验,而ResQ能够实现跨学科的变量和构念的选取。其次,在存在多个前因要素组合的条件下,ResQ 基于QCA技术对非对称性、多重路径等特点的赋能,能够对因果关系中的多路径组态予以判断。因此,在探究多个前因要素对某一结果变量差异的因果关系问题时,ResQ继承了QCA的优点。本研究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理论构建方法,此方法基于现实主义的逻辑,依靠QCA技术来实现跨学科理论的建构。这种新兴的方法体系虽然还尚不完善,但是这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