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325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91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本文简称“广西自贸区”)。其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旨在吸引外国投资、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自贸区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2022年1月1日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为广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了开放市场、税收降低、贸易壁垒减少等更多便利条件,广西自贸区开放型经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活力,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语言经济产业随着 RCEP 带来的重大机遇,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广西自贸区发展过程中,语言经济以其独特的产业

2、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 RCEP 背景出发,分析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以期为广西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一、语言经济、自贸区及两者之间的耦合机理(一)语言经济与自贸区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早已超越其基本的交流功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经济是指基于人类社会语言发展的相关经济活动及其构建的经济产业总和,是推动人类社会交流、创造经济价值、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的核心部分,它是以语言为内容、材料,或是以语言为加工、处理对象,生产出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产业形态1。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测试、语言信息处理

3、等是其重要的产业形态。在全球化和多语种环境下,语言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RCEP 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庞中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摘要 语言经济产业由于 RCEP 带来的重大机遇,成为自贸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在当前情形下,语言经济对广西自贸区实现发展目标的支撑不足,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需要构建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的耦合机制,以促进两者良性发展。从语言经济主体角度来看,要构建语言经济业务供需双方快速对接机制,语言经济与自贸区核心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语言经

4、济与自贸区高端服务相适应的机制,语言经济发展与语言资源安全相适应的机制;从广西自贸区角度来看,要构建引导语言经济服务自贸区战略定位、区域特色、核心产业的机制,扶持发展语言经济高端服务业态的机制,强化保护语言资源安全的机制。关键词 广西自贸区;语言经济;区域合作;RCEP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621(2023)04-091-062023-06-102020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2020KY38003);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区域经

5、济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2018KY1091)。庞中燕(198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区域经济学研究。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92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庞中燕具有重要价值2。自贸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实行相对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的经济合作区。从国际视角看,自贸区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域,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从中国境内范围看,特指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广西自贸区等由国务院批复成立的自由贸易区域。截至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了21个自贸区及

6、1个自贸港。这些自贸区(自贸港)的成立,成为我国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是我国新的经济布局,也是在经济开发区建设基础上取得的新成果。(二)语言经济与自贸区的耦合机理自贸区是典型的对外开放型经济园区,主要目的是吸引外国投资、促进国际自由贸易。比如,RCEP 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个国家,在 RCEP 框架内,中国的自贸区要与其他14个国家实现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这14个国家语言不同、文化习俗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要达成这一目的,需要语言经济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对自贸区强大的支撑能力。耦合是指不同要素、系统或领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特性,它强调各个要素、

7、系统或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语言经济学研究表明,语言经济与自贸区的耦合机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是劳动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语言能力在自贸区劳动力构成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语言能力越高,说明劳动力素质越高,越有利于自贸区的发展;二是语言碎片化会阻碍信息传递、技术传播、同一市场的形成,语言统一则能有效整合语言碎片,优化营商语言环境,促进自贸区发展;三是语言数据是重要生产资料,自贸区内的语言需求要用语言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语言产品由语言数据等生产资料生产,从而催生语言产业、发展语言经济,进而推动自贸区其他产业发展;四是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自贸区的发展壮大能够反作用于语言经济,对语言经济有重要

8、带动作用3。二、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效应分析(一)广西自贸区及其语言经济发展现状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广西自贸区正式成立。广西自贸区总面积为119.99平方公里,包括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广西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展目标是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4。突出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边

9、境合作新模式、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是广西自贸区的主要特色和亮点。广西自贸区的语言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广西自贸区成立了各类语言培训机构256家,语言翻译企业113家5。二是广西自贸区加大了语言翻译产业发展力度,将中国传统文化、前沿学术研究、中国价值观念论述等学术精品翻译成RCEP 成员国语言,并实现对外出版和推广,在传播“中国声音”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6,语言经济形态不断丰富。三是广西自贸区基本实现了“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能力的建设,在自贸区成立效应的推动下,英语、马来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等优秀语言人才不断进入自贸区,相应语言经济形态得以发展;普通话和

10、自贸区方言(粤语、壮语等)等语言经济形态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二)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良好的耦合效应语言经济拥有智力资源、技术手段、人才集聚效应等多种特征,因此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广西自贸区发展。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931语言经济有效服务广西自贸区与 RCEP 国家及中国国内其他地区的贸易目前,广西自贸区与 RCEP 其他14个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与中国国内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也日渐紧密。为实现信息畅通和交际得体,自贸区内部公共沟通与交际、自贸区对国内的沟通与交际、自贸区对国际的沟通与交际三个方面的语言经济需要协同发展。广西自贸区基本实现了“自贸区方言+普

11、通话+外语”三语能力的建设,目前语言经济能有效服务自贸区的发展。截至2022年6月,广西自贸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40亿元,占广西外贸总额的33.9%;广西自贸区已与13个 RCEP 成员国签订了关税减让优惠政策,2022年16月与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额达到1008.6亿元,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42.1%7。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语言经济重要作用的发挥。2语言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广西自贸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广西自贸区迄今成立了各类语言培训机构256家,语言翻译企业113家5,语言经济形态不断丰富,“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能力建设基本完成,语言经济获得初步发展。可以看出,语言经济促进自贸

12、区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营造良好的营商语言环境。据统计,由于营商语言环境优化等因素,截至2021年4月,广西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2.7万家,产业企业集聚效应明显8。同时,广西自贸区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的交通物流涵盖了海港、陆路口岸、空港、铁路港,向北已开行至重庆、四川等9省(区、市)的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向南已开通东盟航线21条、跨境公路运输线路4条8,基础设施及语言的便利化让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广西自贸区正成为中国西部和东盟双向物流最快捷的枢纽 门户。3语言经济助推广西自贸区形成自身特色通过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来建设中国对东盟的边境合作示范区,是广西自贸区的重要特色。广西自贸区的特

13、色因经济而起,同时应重视区域的文化风韵、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因此,语言经济在其中要肩负起相当大的责任,通过语言经济来塑造广西自贸区文化形象是一条重要路径。在广西自贸区建设“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能力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以粤语(南宁、钦州港片区)和壮语(崇左片区)为基础的自贸区方言以及以东盟十国民族语言为基础的外语语言结构,语言文化特色较为鲜明,这有助于广西自贸区形成“中国对东盟边境合作示范区”的经济基础与文化内涵。(三)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的不适切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的不适切主要指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不明显,表现为语言经济对广西自贸区实现发展目标的支撑不足以及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

14、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1.语言经济对广西自贸区发展的支撑不足广西自贸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要实现这一目标,语言经济的体量要足够大且语言产业充分发育,服务核心产业效能更加明显,高端语言服务能力突出,语言资源安全得到保障。但从当前语言经济的情况来看,还不足以支撑这一目标实现。一是语言经济体量太小,语言产业发育不充分。语言经济在广西自贸区内的经济影响力有限,相比其他经济产业,语言经济的规模相对较小,其贡献度不足以对自贸区整体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语言产业发育不充分,除了语言翻译、语言培训等常规业态

15、,以语言数据为基本生产资料的高端语言产业还未在自贸区内被催生出来,比如智能语音识别、语言信息的大数据处理、机器翻译等,语言产业难以成为自贸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二是语言经济服务广西自贸区核心产业的效果有限。广西自贸区的核心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如农业、制造业、物流业、港口航运业等。然而,语言经济对这些核心产业的服务和支持效果有限。当前自贸区内的语言经济侧重于语言培训、翻译服务等领域,与核心产业尚未形成紧密关联,无法为核心产业提供高效的语言服务,影响了自贸区核心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拓展能力。三是个性化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等高端语言服务能力不够突出。自贸区作为国际化园94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

16、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庞中燕区,需要有个性化语言服务能力,如个性商务翻译、高精尖科技翻译等;同时园区内的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公共安全与卫生事件等有演变成国际事件的风险,应对这些事件需要有应急语言服务。但当前广西自贸区缺乏这方面的语言经济业态,个性化语言服务及应急语言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对 RCEP 其他国家的个性化商务要求与应急语言服务情况还了解不多,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四是语言资源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语言资源不仅涉及语言经济安全,还涉及文化安全。语言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语言资源保护是自贸区发展必须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当前广西自贸区虽然在努力建设“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种语言

17、能力,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英语。英语是 RCEP 成员国家的通用商务语言,广西自贸区方言(主要是粤语、壮语)、东盟十国的民族语言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由其形成的语言经济规模极小,通过市场机制保护语言资源安全几乎无法实现。2.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效果不 明显自贸区对语言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在当前情况下,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广西自贸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对语言经济的规模效应不明显。截至2021年4月20日,广西自贸区全面推动实施国家赋予的120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4%8。但经济规模并不大,比如,2022年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52

18、亿元9。相对于上海自贸区和广东自贸区等国内自贸区来说,广西自贸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规模偏小,难以满足语言经济的需求,支持力度较弱。二是广西自贸区的语言经济扶持政策较少,缺乏有针对性培育语言经济的政策环境。广西自贸区还没有出台引导语言经济服务自贸区战略定位、区域特色、核心产业的相关政策,也没有针对建设个性化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以及保障语言资源安全的相关措施。比如,广西自贸区与国内其他自贸区不同,包含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较为分散,不利于语言经济的集中培育与发展,如何统一三个片区的语言经济市场是自贸区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台相应措施。又如,针对自贸区方言(粤

19、语、壮语等)和东盟十国民族语言经济力量偏弱的问题,自贸区也没有相应的扶持和保护政策。三、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的耦合机制构建构建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要从语言经济主体与广西自贸区两个层面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机制,推动两者正向互动,良性发展。(一)语言经济主体要针对广西自贸区实情构建自发展、自适应机制自贸区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对于在市场中发育并成熟起来的语言经济,行业和企业主体要快速构建起适应自贸区发展的自发展、自适应机制。具体有下面四个方面。1.构建语言经济业务供需双方快速对接机制语言经济的行业和企业主体要构建供需双方快速对接机制,这是在

20、当前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迅速壮大经济体的重要手段。广西自贸区对接RCEP 其他14个成员国,地域广阔,距离遥远,传统面对面、一对一洽谈的商务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互联网平台是语言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深挖广西自贸区语言市场需求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充分发挥平台的支持作用,构建供需双方基于“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能力的互联网平台对接机制,特别要构建面向智能语音识别、语言信息的大数据处理、机器人翻译等高端语言经济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对接机制。语言经济主体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沟通模式,满足供需双方信息发布、商务洽谈、合作对接等基本需求,促进语言经济业务合作,拓宽语言经济发展渠道,壮大语言经济发展规模

21、。2.构建语言经济与自贸区核心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目前广西自贸区的核心产业有农业、制造业、物流业、港口航运业等,但从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95和发展目标来看,其核心产业远不止这些。根据广西自贸区总体规划,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实行差异化发展,南宁片区将重点打造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新兴制造业等核心产业,钦州港片区将全力开发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港航物流等核心产业,崇左片区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食品制造业、国际贸易等核心产业8。语言经济行业和企业主体要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经营活动,不仅要针对广西自贸区当前的核心产业构建融合发展机制,而且要根据自贸区

22、核心产业的发展趋势,构建语言经济未来与之融合发展的机制。比如,针对农产品进出口,语言经济企业主体可以设置广西农业文化交流项目,持续向东盟市场推广广西特产,同时吸引 RCEP 其他国家到广西开展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而提高语言经济对现代智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服务能力。3.构建语言经济与自贸区高端服务相适应的机制个性化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等是语言经济的高端产业形态,对应自贸区个性商务交际、高精尖科技翻译、应急事态对外发布等高端服务需要。这些产业形态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和单次回报率,一般经济活动很少需要这种服务,但自贸区作为国际化园区,有必要培育这些语言经济高端产业形态,这样才能让经济主体处于“平时

23、备急,急时不急”的理想状态。语言经济主体一要建立符合自贸区发展的科学、合理、迅速的个性化及应急语言服务操作流程及应对方案;二要建立由语言专家、“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能力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构成的个性化及应急语言服务队伍;三要储备各类个性化及应急语言服务资源,开发“自贸区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服务产品。4.构建语言经济发展与语言资源安全相适应的机制语言经济主体不仅要充分培育和发展自贸区语言经济,而且要有保护语言资源安全的主体自觉。对于广西自贸区的语言资源,语言经济主体要坚持开发性保护原则。开发和保护本来是一对矛盾,但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当前的情况是,广西自贸区的语

24、言经济发展并不充分,同时语言资源没有得到保护。因此,语言经济主体既要加大培育自贸区方言(粤语、壮语等)经济及东盟十国民族语言经济的力度,也要加大语言资源保护力度。其中,成立语言发展行业协会是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通过协会组织建立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的语言经济统一市场,协调三个片区的语言经济业务,实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资助协会组织,加大对自贸区方言与东盟十国民族语言的研究,迈出实质性保护语言资源的步伐。(二)构建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机制自贸区对语言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相关机制构建得当,能有效带动语言经济发展。构建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机制,应从下面三方面切入。1.构建

25、引导语言经济服务自贸区战略定位、区域特色、核心产业的机制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区域特色、核心产业的目标是一致的,战略定位由区域特色来支撑,区域特色由核心产业来承载。因此,自贸区出台引导语言经济服务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区域特色、核心产业的机制具有高度关联性。语言经济属于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它是服务自贸区整体发展的,因此自贸区管理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应机制,形塑语言经济形态,使其符合和适应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区域特色及核心产业发展。一是制定语言经济发展的行业规划,指导语言经济发展,纠正发展偏差;二是出台吸引符合自贸区整体发展的语言经济主体的优惠政策,迅速丰富相应经济形态;三是扶持自贸区已有语言经济主体,加大对

26、符合自贸区整体发展的语言主体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引导其发展。2.构建扶持发展语言经济高端服务业态的 机制个性化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服务等语言经济高端服务业态尽管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高的单次回报率,但市场需求量不大,大规模、持续性的投入不能形成大规模、持续性的回报,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并且应急语言服务有公益性的一面,因此单靠市场主体投入培育和发展语言经济高端96RCEP背景下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的耦合机制研究庞中燕服务业态有一定难度。自贸区管理部门应针对具有公益性的应急语言服务业态制定扶持政策,设立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并扶持相关市场主体,鼓励其培养人才、组建团队、研发产品;针对代表自贸

27、区语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个性化语言服务业态,管理部门应制定政府表彰和奖励政策,鼓励相应市场主体往个性商务交际、高精尖科技翻译等高端产业链发展。3.构建强化保护语言资源安全的机制保护语言资源安全要靠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推动。针对自贸区管理部门层面,一是要落实语言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切实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来确保普通话、自贸区方言和东盟十国民族语言经济产品的安全;二是要制定为语言经济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的制度,以促进语言经济的稳定发展;三是要直接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细化保护措施,加强政府保护语言资源安全的力度,同时支持语言经济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发展,为这些组织开展

28、语言研究和保护等活动提供权威性来源,并给予资金上的特别支持。四、结语语言经济产业由于 RCEP 带来的重大机遇,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广西自贸区发展过程中,语言经济以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经济从多方面促进了广西自贸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语言经济对广西自贸区实现发展目标的支撑不足,广西自贸区带动语言经济发展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需要构建语言经济与广西自贸区之间的耦合机制,从语言经济主体与广西自贸区两个层面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机制,推动两者正向互动,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 贺宏志,陈鹏.语言产业导论 M.北京:

29、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8.2 黄乐平,刘洋,朱英夫.语言服务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机制构建研究 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2(5):59-65.3 李宇明.认识语言的经济属性,支持区域经济和自贸区(港)发展 J.语言产业研究,2021(0):15-19.4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概况 EB/OL.(2019-09-08)2023-05-15.http:/ 张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语言服务发展 J.社会科学家,2022(4):148-154.6 韦金洪,张中秋,玉慧.RCEP 机遇下广西自贸试验区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J.对外经贸实务,2022(11):34-40.7 刘园苡,潘丽丽.RCEP 背景下广西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路径 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2(4):45-48.8 翟丽.广西自贸区:西南开放的战略支点 J.中国外资,2021(11):72-74.9 廖欣.2022 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超1.6万家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52亿元N.南宁晚报,2023-01-18(1).责任编辑:欧华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