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爱国与责任:“学习强国”思政育人价值的纵向追踪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2942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与责任:“学习强国”思政育人价值的纵向追踪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国与责任:“学习强国”思政育人价值的纵向追踪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国与责任:“学习强国”思政育人价值的纵向追踪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既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爱国情感是指个体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情感1,是由对象、形式和发展水平三个维度组成的多层次水平的整合的心理组织2。爱国情感对国家和个人具有重要意义,如孟丽认为爱国主义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3。Rupar 等发现在特定时期,建设性的爱国情感能够提升民众对国家措施的积极支持4。对个体而言,爱国情感作为个体对国家的积极情感和依恋5,为个体提供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并促进个体稳定的自我认同的形成6。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总体积极向上,但

2、在思想深处仍存在着情感滑坡7。社会责任是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社会责任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出发点8,且能够显著提升个体的亲社会行为9-10。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缺失和淡化,表现出重个人利益、轻社会价值倾向11。因而,探索大学生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的培育路径对国家和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学习强国”自上线以来,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它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爱国教育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但截至目前,已有研究多为思辨性或横断研究,尚缺少“学习强国”与爱国情感/社会责任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如李雪彦认为“学习强国”有利于增进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共同体的

3、认同12;郭玲义等提出可以运用“学习强国”App 激励大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13;陈源波探究了“学习强国”的党史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14;李程认为“学习强国”权威的传播主体、多元的传播内容及创新的传播方式为促进高职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有效的支撑15;胡云君提出“学习强国”学习氛围对大学生爱国情感具有提升作用16。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即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建构的过程,认知的发展伴随着情感的发展17。同时,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主体、行为和环境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拟以个体感知到的学习氛围、学习强度、学习行为投入和持续学习意愿等为指标,爱国与责任:“学习强国”

4、思政育人价值的纵向追踪研究胡云君,张慧琳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认知情感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对 868 名大学生在一年内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探讨“学习强国”学习与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习强国”学习的各变量与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同时性和继时性正相关;单向滞后分析的结果显示,“学习强国”学习与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存在因果关系,T1(第 1 次测量)“学习强国”学习的各变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 T2(第 2 次测量)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T2“学习强国”学习的各变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 T3(第 3 次测量)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关键词 “学

5、习强国”;学习意愿;学习强度;学习氛围;学习投入;爱国情感;社会责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3)10-0011-06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研究以学习强国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2NDJC178YB)。作者简介:胡云君,温州理工学院学工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张慧琳,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2023年第10期 NEW MEDIA RESEARCH12新媒体研究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来探讨“学习强国”学习与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因果

6、关系,以期为探索“学习强国”思政育人的路径并促进其实践运用提供参考。2 研究方法及过程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通过查阅中外相关文献,拟定 6 个主要研究变量,即“学习强国”的学习强度、学习意愿、学习投入、学习氛围以及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2.1 被试对河南、浙江省多所高校的 868 名大学生在一年内进行了三次调查,三次调研之间时间间隔分别为 4 个月和 2 个半月。被试中,男生 359人,女生 509 人;城市生源 132 人,农村生源 736人。全部被试年龄在 16 23 之间,平均年龄为18.881.00 岁。2.2 研究工具2.2.1 “学习强国”学习强度问卷参考 Ellison 等编制

7、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18,把原问卷设定的“社交网站”情境修订为“学习强国”学习情境,从个体与“学习强国”学习的情感联结强度以及“学习强国”融入个体生活的程度两个角度进行测量。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 0.93 0.96 之间。2.2.2 “学习强国”持续学习意愿问卷行为意愿是实际行为最重要的预测指标19,而学习行为直接关系着学习效果的实现。研究组参考 Yudko 等的研究20,从学习者的兴趣、主动性及持续学习的意愿三个角度进行调查。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 内部一致性信度在 0.91 0.95之间。2.2.3 “学习强国”学习投入问卷由 Skinner 等编制21,于

8、使用之初对问卷进行了翻译-回译,且结合“学习强国”的特点,对项目表述做了修改,使之更贴合“学习强国”的学习情境,并从行为投入的角度对学习者“学习强国”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测量。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 0.96 0.97 之间。2.2.4 “学习强国”学习氛围问卷“学习强国”作为一种线上学习,目前主要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研究主要测量大学生感知到的“学习强国”学习氛围,参考相关研究22,自编学习强国学习氛围问卷,采取 5 级计分。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90 0.95 之间。2.2.5 大学生爱国情感问卷采用黄时华等编制的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中的爱国感

9、分问卷23。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 0.89 0.97 之间。2.2.6 大学生社会责任问卷参考Berkowitz和Lutterman的责任感问卷24,结合我国国情,以“每个人都应该关心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是每个人的职责”2 个题项来测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况。本研究中,问卷在三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5 0.88 之间。2.3 统计工具SPSS26.0 及 Mplus8.3。3 研究结果3.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表 1 为“学习强国”学习的相关变量与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的平均分、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强度、持续学习

10、意愿、学习投入和个体感知到的学习氛围与爱国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0.001),学习强度、持续学习意愿、学习投入和个体感知到的学习氛围与社会责任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0.001)。3.2 “学习强国”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作用在控制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使用单向滞后模型探讨“学习强国”学习的相关变量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作用。图 1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强度,前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学习强度对爱国情感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爱国情感(=0.16,P

11、0.001),T2 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爱国情感(=0.13,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34,P 0.001,CFI=0.93,TLI=0.89,RMSEA=0.07,SRMR=0.05。图 1 “学习强国”学习强度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模型13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图 2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意愿,前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学习意愿对爱国情感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爱国情感(=0.16,P 0.001

12、),T2 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爱国情感(=0.20,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87,P 0.001,CFI=0.94,TLI=0.89,RMSEA=0.08,SRMR=0.05。图 2 “学习强国”学习意愿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模型图 3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投入,前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学习投入对爱国情感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爱国情感(=0.22,P 0.001),T2 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爱国情感(=0.18,P 0.00

13、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5.64,P 0.001,CFI=0.95,TLI=0.91,RMSEA=0.07,SRMR=0.05。图 3 “学习强国”学习投入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模型表 1 “学习强国”学习与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的平均分、标准差及相关分析变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T1QD2.T1YY 0.88*3.T1FW 0.76*0.80*4.T1TR 0.77*0.81*0.80*5.T1AG 0.24*0.31*0.33*0.36*6.T1ZR 0.20*0.28*0.26*0.32*0.66*7.T2QD 0.37*0.35*0.32

14、*0.32*0.15*0.10*8.T2YY 0.37*0.36*0.33*0.33*0.17*0.14*0.88*9.T2FW 0.34*0.34*0.32*0.32*0.22*0.19*0.80*0.86*10.T2TR 0.37*0.37*0.34*0.35*0.21*0.17*0.82*0.87*0.87*11.T2AG 0.16*0.16*0.18*0.22*0.35*0.34*0.43*0.48*0.53*0.52*12.T2ZR 0.15*0.17*0.18*0.21*0.30*0.34*0.37*0.41*0.47*0.45*0.69*13.T3QD 0.38*0.34*0.3

15、3*0.34*0.13*0.12*0.54*0.52*0.52*0.51*0.30*0.32*14.T3YY 0.35*0.34*0.33*0.35*0.16*0.15*0.51*0.53*0.53*0.52*0.31*0.35*0.91*15.T3FW 0.32*0.31*0.34*0.35*0.18*0.15*0.48*0.49*0.52*0.49*0.33*0.35*0.81*0.86*16.T3TR 0.35*0.35*0.33*0.37*0.19*0.17*0.50*0.50*0.51*0.51*0.33*0.35*0.85*0.90*0.86*17.T3AG 0.22*0.22*0

16、.23*0.25*0.28*0.28*0.30*0.36*0.38*0.36*0.48*0.43*0.47*0.54*0.56*0.56*18.T3ZR 0.20*0.21*0.23*0.25*0.29*0.30*0.29*0.34*0.36*0.33*0.39*0.45*0.42*0.49*0.52*0.52*0.72*M19.65 10.39 10.74 14.42 25.698.8823.73 12.19 12.46 16.57 27.408.9723.23 11.83 12.10 15.98 26.28 8.60(SD)5.592.772.803.664.831.515.342.572

17、.473.344.071.375.252.542.503.334.501.55注:T1=时间点 1,T2=时间点 2,T3=时间点 3,QD=学习强度,YY=学习意愿,FW=学习氛围,TR=学习投入,AG=爱国情感,ZR=社会责任,*P 0.001,*P 0.01,*P 0.05。2023年第10期 NEW MEDIA RESEARCH14新媒体研究图 4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氛围,前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爱国情感。学习氛围对爱国情感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爱国情感(=0.18,P 0.00

18、1),T2 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爱国情感(=0.20,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73,P 0.001,CFI=0.94,TLI=0.89,RMSEA=0.08,SRMR=0.05。图 4 “学习强国”学习氛围对爱国情感的纵向预测模型3.3 “学习强国”学习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作用在控制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使用单向滞后模型探讨“学习强国”学习的相关变量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作用。图 5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强度,前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学习强度对社会责

19、任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社会责任(=0.15,P 0.001),T2 学习强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社会责任(=0.17,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92,P 0.001,CFI=0.91,TLI=0.86,RMSEA=0.08,SRMR=0.06。图 5 “学习强国”学习强度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模型图 6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意愿,前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学习意愿对社会责任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社会责任(=0.

20、17,P 0.001),T2 学习意愿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社会责任(=0.23,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38,P 0.001,CFI=0.92,TLI=0.88,RMSEA=0.08,SRMR=0.05。图 6 “学习强国”学习意愿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模型图 7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投入,前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学习投入对社会责任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社会责任(=0.21,P 0.001),T2 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社会责任(=0

21、.21,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6.90,P 0.001,CFI=0.92,TLI=0.88,RMSEA=0.08,SRMR=0.05。图 7 “学习强国”学习投入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模型图 8 显示,前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学习氛围,前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社会责任。学习氛围对社会责任的跨时间点预测显示:T1 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2 社会责任(=0.18,P 0.001),T2 学习氛围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T3 社会责任(=0.23,P 0.001)。该模型拟 合 指 数 为 2/df=5.88,P

22、0.001,CFI=0.93,TLI=0.90,RMSEA=0.07,SRMR=0.05。15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图 8 “学习强国”学习氛围对社会责任的纵向预测模型4 讨论与结语本研究采用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设计分别考察了“学习强国”学习强度、持续学习意愿、学习投入和学习氛围对大学生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学习强国”学习的各变量与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同时性和继时性正相关;“学习强国”学习强度、持续学习意愿、学习投入和学习氛围对大学生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纵向预测作用。因此,“学习强国”学习与大学生的爱国

23、情感和社会责任具有因果关系,表明“学习强国”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政育人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观念是一个不断自主学习和主观建构的过程,其中个体的认知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5。爱国和责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更适合隐性教育,而“学习强国”丰富的素材、优质的资源、鲜明的政治特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正向的舆论环境引导,更为契合这种教育需求。积极主动、持续的学习投入和浓厚的个人兴趣与良性“学习”环境的融合,有利于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提升大学生的国家情感和政治素质。这也验证了涵化理论的相关观点,观众通过新媒体接

24、收到的信息影响观众相应的价值观念形成,且这种影响受到观众的使用强度和认知等社会因素的复杂影响26。本研究的主题较为敏感,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被试的社会赞许效应影响,后续需要有更为客观的测评工具及测量方法;研究发现“学习强国”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但具体的作用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参考文献1 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30(10):30-36.2 梅仲荪,顾海根.爱国情感心理成份的三维结构和中学生爱国情感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94(7):1-6.3 孟丽.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机遇与新举措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5):27

25、-29.4 RUPAR M,JAMRZDOLISKA A K,KOLECZEK M,et al.Is patriotism helpful to fight the crisis?The role of constructive patriotism,conventional patriotism,and glorification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21,51(6):862-877.5 OSBORNE D,MILOJEV P,SIBLEY C G.Authoritarianis

26、m and national identity:Examining the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SDO and RWA on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7,43(8):1086-1099.6 DRUCKMAN D.Nationalism,patriotism,and group loyal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J.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1994

27、,38(Supplement_1):43-68.7 汪宏伟.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9):123-125.8 DE GROOT J I M,STEG L.Morality and prosocialbehavior:The role of awareness,responsi-bility,and norms in the norm activation model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149(4):425-449.9 HELLMANN D M,DORROUGH A R,GLCKNER A.Pro

28、so-cial behavior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Germany.The role of responsibility and vulnerabilityJ.Heliyon,2021,7(9):e08041.10 DENG X,WEI Z,TU C,et al.Sense of community improv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residential communities: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e of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n

29、d prosocial tendenci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23,71(1-2):166-173.11 赵兴奎,张大均.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30-33.12 李雪彦.网络APP增进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廉”与“能”:以“学习强国”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0(5):62-68.13 郭玲义,程旺,贾晓庆.“学习强国”APP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功能之探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2):168-174.14 陈源波.“学习强国”APP党史资

30、源融入学生理想信念2023年第10期 NEW MEDIA RESEARCH16新媒体研究教育的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8):102-104.15 李程.浅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77-79,93.16 胡云君.“学习强国”学习氛围对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9):81-83.17 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8 ELLISON N B,STEINFIELD C,LAMPE C.The Benefi

31、tsof Facebook“Friends:”Social Capitaland-College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it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2(4):1143-1168.19 FISHBEIN M,AJZEN I.Theory-based behavior changeinterventions:Comments on Hobbis and SuttonJ.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5,10(1):27-31.20

32、YUDKO E,HIROKAWA R,Chi R.Attitudes,belie-fsand attendance in a hybrid courseJ.Computer and Education,2008,50(4):1217-122721 SKINNER E,FURRER C,MARCHAND G,et al.Kinder-mann T.Engagement and disaffection in the classroom:Part of a larger motivational dynamic?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8(4)

33、:765-781.22 余波.侨乡中职生学习氛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46.23 黄时华,官永雄,张卫.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4):521-526.24 BERKOWITZ L,LUTTERMAN G K.The traditionally socially responsible personJ.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68,32:69-185.25 谢宏丽.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26 石长顺,周莉.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

34、转变J.国际新闻界,2008(6):56-59.15 沈锡宾,刘红霞,李鹏,等.数字化环境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探析J.编辑学报,2019,31(1):11-16.16 张莉,石磊.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5):610-613.17 张梅,翁志辉,林海清.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一体化平台构建研究J.出版广角,2021(21):62-64,87.18 于文.内容的属性差异与数字出版的多重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1(2):37-40.19 高明.新媒体时代网络出版物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和对策J.新媒体研究,2019,5(22):97-98.20 方卿

35、,王清越.关于数字出版模式的思考(一):内容资源主导模式J.中国出版,2011(17):35-37.21 文宁.数字时代中国动漫出版转型发展的契机与途径J.中国出版,2020,482(9):28-31.22 汤天甜,朱婧雯.融媒体视阈下的动漫书刊出版J.中国出版,2011(5):58-59.23 张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探究J.中国编辑,2022,148(4):57-61.24 杜传贵.教育出版融合发展:产品、业态和趋势J.现代出版,2017(4):18-21.25 徐劲.教育出版的未来模式:基于超媒体技术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21(1):36-42.26 邓香莲.数字出版:传统出版产业链的价值延伸J.科技与出版,2007(12):17-19.27 张新新.数字出版价值论(上):价值认知到价值建构J.出版科学,2022,30(1):5-14.28 张新新,龙星竹.数字出版价值论(下):价值定位到价值实现J.出版科学,2022,30(2):24-31.29 田海明,魏彬.从价值系统看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2(06):17-20.30 吴雷.依托产业联盟重构数字出版价值链J.出版科学,2013,21(5):85-88.31 张新新.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转型的思考与构想J.中国出版,2015,377(24):23-26.(上接第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