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辽阳县大牛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分析.pdf

上传人:yi****ou 文档编号:52178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阳县大牛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阳县大牛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 0 1 4年第 l 0期 辽 阳县大 牛岭 水土保持 科技 示范 园工程 分析 何 荣星 ( 辽阳市辽 阳灌 区管理处 辽 宁辽阳 1 1 1 0 0 0 ) 【 摘 要 】 大牛岭示范园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的下达河乡大牛岭村 。通过对该科技示范 园工程 的建设不仅可使该小流域 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使水土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也对辽阳县乃至辽阳 市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 ,并且能够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和生活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 【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综合治理效益 分析 【 DOI 编码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2 2 4 6 9 2 0 1 4 1 0 0 2 0 【 中图分类号 】 s 1 5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2 4 6 9 ( 2 0 1 4 ) 1 0 - 0 0 5 9 0 3 1项 目区概 况 1 1 自然 概况 大 牛 岭示 范 园 区位于 辽 宁省 辽 阳 市辽 阳 县 的下达河 乡大牛岭村 东南部 , 距县政府 所在地 约 2 0公里,地处 东经1 2 3 。l 1 5 4”1 2 3 。1 5 O O ,北纬 4 1 。O 0 4 2 ”-4 0 。1 4 2 9 。示 范 园 区属长 白山系千 山山脉 ,地质构造 属华北地 台 辽东 台背斜 西部 , 示 范园区 的土壤 系 由变质岩母 质发 育而 成的棕 壤土 , 土层 厚度在 1 5 1 5 0 e m之 间 。示范 园区总面积 1 1 3 7 h m2 ,其 中:山丘地林 地面积 8 0 9 h m2 ,耕地 面积 3 2 8 h m 。本次示 范园 区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 面积 6 0 0 h m 。 1 2社会经济状 况 示 范 园 区所在 地 辽 阳县 的 下达 河 乡大 牛 岭 村总人 口 1 1 3 0人 ,非农业人 口 3 6人 ,农业 人 口 1 0 9 4人。该村粮 食播种面积 1 6 7 h m ,粮食作 物 主要 以旱 田为主 , 粮食产量 1 9 0 0 t 。 人均 收入 6 3 9 5 元 。该村 共有大小牲 畜 6 9 5头 ,其 中大牲 畜 4 5 头 ,小牲畜 6 5 0头 。 1 3 水土流 失及防治情况 示 范园 区总面 积 1 1 3 7 h m , 主要是水 力侵蚀 , 水土流 失总面积为 8 2 5 h m ,占总 面积 的 7 2 5 5 。 其 中轻度 流失 8 2 5 h m ,占流失面积 的 1 0 0 ;侵 蚀沟壑 7条 ;侵蚀模数 1 8 1 3 O O t k m a 。现有水 土保 持综合治理 工程面积 2 2 5 h m ,水 土保持林 1 0 5 h m 栽植落 叶松 ,经济林果 1 2 O h m ,主要是 南果梨 ;作业路 5条 ,长度 1 5 0 0 m。 2建设 目标与布局 辽 阳县水 土保 持 科技 示 范 园 区规 划 建 设将 充分 利 用现 有 的水 土保 持先 进 技术 和生 态环 境 建设经验 ,成功运用 已取得 的梯式镶嵌配 置模式 经验 ,充分利 用空 间实施立 体开发 ,力争建成 一 个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环境 及水 土保持建设示 范区,带动 辽阳市 山区水土保 持工作发展的步伐。 2 1 工程建设 目标 大牛岭 水土保持 科技示 范 园区的建设 目标 : 坚持科研试验与产业建设相结合, 示范教学与科 普宣传 相结合 ,防治水土流失 与基 础设施建设相 结合 ,开 发 自然景观与人 文风情相 结合 ,以防治 水土 流失 ,开发生态产 业为基础 ,长期坚持水 土 保 持生态 建设 ,持 续改善生 态环境 为建设 目标 。 作者 简介:何荣星 ( 1 9 7 2年一 ),男,工程师 。 5 9 科研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 0 1 4年第 1 0期 本次 治理水土流 失面积 6 0 O h m 。采取 的主要措 施有 :营造水保 林 6 O h m ;老果 园改造 修 台池 田 1 2 O h m ;修谷坊 3座 ;沟道 治理 1 3 k m,其 中: 主沟道清 淤与护岸长 1 2 k m;支沟清淤 与护岸长 0 1 k m;修作业 路 l 5 0 0 m,封禁 网障 3 3 k m,宣 传标 志牌 3座 。 经过治理,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 9 0 以上 ,经过 1 0年左 右时 间的巩 固和发 展 , 各项水土保 持措施将得 以全面 发挥效益 。综合治 理措施保存率 达 8 5 以上 ,水土 流失得到控制 , 生态环 境开始 良性循环 。农村经济 有较 大发展 , 平均水平提高 5 0 以上。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和 建设 ,把 园区建设 成为“ 水保 生态立 园 ,绿 色产 业 当先 ,科教 兴农 为本” 一流 的现代化 示范 园区, 包括生态修复区、 径流观测区、 有机果品采摘区、 旅游度假 区、拓展训练 区等 。 2 2 工 程总体布局 示范 园区山多地少 ,植被稀疏 ,水土流 失严 重 ,致 使农业生产条件 落后 ,经 济水平低于全镇 平 均值 ,应通过实施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措 施 ,对 不 合理 的土地利用 结构现状进行 调整,在保证基 本 农 田的前提 下,增加林 业用地 比例 ;对郁 闭度 小的林地 ,充分利用生态 自我修复 能力 ,提 高植 物 覆盖度 。 根据 该示范 园区特 点和农 村产业结构 调整 的需要 ,通过坡耕地 治理 ,提 高农业用地质 量 ,增加粮食产量 :通过舍式 喂养牲 畜 ,加快生 态修 复进 度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修 筑拦蓄工程 和植物工程,加快荒山、荒坡的开发建设,提高 土地利 用率 。 根 据该示 范园区水 土流失状况 ,以控制水土 流失 为核心 , 以开发建设 、 改善生态环境为 目的, 最终 实现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采 取工程措 施 、植物措施 、耕作 措施和管护措施相 结合 的办 法 ,从上至下 ,因地 制宜 ,布 设三道防线 ,形成 控制水土 流失综合 防治体系 。 对于荒 山、荒坡及疏 林地 的治理分别采 取 以 下措施 。 ( 1 )对 林木稀疏 且不宜 重新治理 的疏 林地 ,经过工程整地后 加 以补植 ,并实行全面封 禁 ,利用大 自然 自我修复能力和人 工补植 ,实施 生态修复面 积 6 O h m ,提高林草覆 盖度 ,减 少水 土流失。 ( 2 )对土层瘠薄,但荆条、杂草等植 物生长 良好的荒山,实行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充 分利用 大 自然 的 自我修 复能力 ,实施生 态修复 , 6 0 提高植物 覆盖度 ,减少水 土流失 。 ( 3 )对 有一 定土层且 能够产 生经济价值 的荒 山、荒坡 ,实行 工程整地造林 ,以提 高林 木成活率 ,实现 既蓄水 保土 ,又树 木成林 ,工程整地 栽果1 2 O h m 。上 述三 种不 同类 型和 条件 的地 域 所 采取 的不 同措 施 ,形成控制水土流失 的第 一道 防线 。沟壑 治理 是从上 到下 ,从毛 、支沟 到主沟依 次治理 。毛 、 支 沟多为发 育型沟 , 因此 ,首先作好 沟头 防护 , 沟 内修筑谷坊 。干沟 多为稳 定型沟 ,主沟道清淤 与护 岸长 1 2 k m;支沟清淤 与护岸长 0 1 k m。为 各项治理措施更好 地发挥功效 , 还将 建设一定数 量 的服务型工程 。为生态修 复工程不遭破坏 ,将 建设一定数量 的围拦 和标志牌 ;另外 ,为造 林工 程运 输苗木 、水及 后期防火、农产 品运输 等 ,将 修 筑作业路 1 5 k m。 3 工程投资 本 项 目总投 资 2 6 4 4 0万元 ,其中 :建 安工 程 费 1 9 7 4 9万元 ,林草措施 3 4 9 4万元 ,独立 费 用 2 2 4 3万元 ,预备 费 7 7 0万元 。考虑到水土保 持重 点防治工程 的实 际情况 ,本工程 投资采取 中 央 、地方 ( 省 、市 、县 )共 同投入 的方法 ,中央 和地方 的投资主要用于本工程的材料 费和独立 费用及 部分工程 的基本直接 费、间接费 、企业利 润和税金等 ,市 、县 以群 众投劳方式投入 ,主要 用于本 工程 的劳动力投入 。 4 效益分析 4 , 1 生 态效益 通过本 项 目的实施 ,各项治理措施 的增加和 完善 ,水土流失将得 到有效治理 ,使大量 的降雨 入渗 ,拦 蓄径 流 ,蓄水 7 O 3 3万 m ,减 少大量 的土壤流失, 保土 1 1 7 9万 t , 保护了土地肥力, 提高土壤水分 ,增 强 了抗 旱 能力 ,林草覆盖 率提 高到 8 5 ,初步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 植 被群落 。随着 各项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发挥 综合 效益 ,水土资源得 到有 效保护 ,生态环境 日渐 良 好 ,过 去穷 山恶水逐步变 为青 山绿水 ,生态环 境 向良性循环 的方 向改变 ,人们 安居乐业 。 4 2 经 济效益 随着综 合治 理面积不 断扩大 ,项 目实施 后 , 水土流失得到有 效控制 , 土壤 养分和水分得 以保 持,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 科研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 0 1 4年第 1 0期 产能力显著增强,加之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农 产 品质量 和产 量大为提 高 。建设期末 ,该项 目区 新增水 土流失治 理面积 6 0 O h m ,治理 程度达 到 9 6 , 年拦蓄泥沙量 1 1 7 9万 t , 年蓄水 7 0 3 3万 m3 , 直接经济效益 1 5 0万元。 初步控制新的水土流失 的产生 ,生态环境 成为 良性循环 ,群众 生活普遍 得到提高。 各项措施发挥效益后的累计经济效益 3 4 8万元 ,累计净效益为 2 6 0 9万元 ,治理后所 产 生 的经济效 益是很大 的。 4 3 社会 效益 经过各项 措施 的实施和开 发治理 ,水土流失 得 到有 效控 制 ,加快 了小流域 内经济 结构调整 , 促 进 了流域 内经济发展 ,保 障了人 民生活 、经济 与 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和谐发展 。 通过治理 ,有效地控 制水土流失对河 道泥沙 淤积 的危害 , 减轻洪水对两岸农 田和村庄的破坏 。 逐 步完善 了农 业基础设施 ,提 高土地 生产率 ,为 ( 上接第 3 8 页)变幅较小 。不 同地段地下水又 有相互转换 ,互相补给 的作用 。从全县来看是地 下水补给地表水,地下水之间也存在补给关系。 由于地势较高,为若干条水系发源地,广大地区 是补给排泄地段 ,论证 区四周都是排泄 口,地表 水和地下水都大量排泄 ,补给 了邻区 。因此这个 地 区的地表水和地 下水 ,一般得不到充分利用 , 相反 ,本 区则很少获得周 围的补给 。 3 2径流 条件 分析 径 流 条件 的好 坏 主要 取决 于地 层 的透 水性 和地 形条件 。岩层透水性 好 ,地形坡度大 ,径流 条件好 。在基岩 山区,往 往是 以泉 的形式通过地 表水 排泄 出去 。在 山前和沟谷地 带,多 由粗颗粒 的砂质岩 石组成 ,地形 坡降大 ,具有 良好 的径流 条件 ,疏 干排泄能力很 强。在汇 水盆地 ,由于岩 性变细 ,坡 降变小 ,径流条件 变差 ,水位相应稳 定 ,地 下水运动逐渐迟 滞 。在论证 区东南部 中生 代火 山岩 分布 区, 区域性构造不 发育 , 地形平 缓, 地下径流及地表径流条件均差 , 往往形成 小洼地 , 地下水位抬高。 垂直排泄强烈, 是形成盐碱化的 主要 因素 。有些规模较 大 的断裂构造 ,特别是张 性断裂,起着切割含水层和沟通地下水的作用, 造成地 下水具有 良好 的径流条件 。 总之 , 这个地 区地 下径流条件不如地表径流 , 地下 水在 山区 多是补 给地表水 , 相反地 表水径流 项 目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坚实 的基础 。由于实施 该项 目需要投入 大量 的人力 、 物力、使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得到 高效利 用,提 高劳动生产率 。调整 土地 利用结构 和农村生产结构,使人 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 展走 向 良性循 环 。同时 ,使群 众在 生产过程 中 , 逐步接受科 学技术 ,提高劳动 者素质 ,改善农村 风 尚,提高环境 容量 ,为当地群众脱贫致 富奔小 康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 。 参考 文献 1 乔殿 新 关 于水 土 保持 科 技示 范 园 建设 与 发展 的思考 【 J 】 中 国水 土保 持 , 2 0 1 2年 O 2期 2 吴奎,李永康,何发培绵 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 园的 创建与成效 J 四川水利, 2 0 0 5年 O 2期 3 许 国平 水 土 保 持 科技 示 范 园建 设应 当注 重 的 几个 问题 J 山西水 土 保持 科 技, 2 O 1 O年 O 2期 条件 良好 ,起着 向四周排 泄地下水 的作 用 。 3 3 排 泄条件 分析 本 区排 泄 最普 遍 的形式 是人 工 开采 和蒸 发 排泄 。该 区由于 气候干燥 ,空气湿度 小,四季多 风 ,蒸 发作用相 当强烈 ,这 是最大 的排 泄方式 。 其次 , 人工开采是另一个 重要 的排泄方 式。 最后 , 地下水通 过地 表水排泄 , 本 区从地貌来看 具有 良 好 的排泄条件 , 地 表径流基本 上起着 良好 的排 泄 和疏干地 下水作用 。 4结语 通 过对 阜 蒙县节 水 增粮 项 目区域 的地 质 与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节水增粮项 目在地质和水文 地 质条件方面 可行 。 节水增粮 工程项 目建 设适应 了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改善 了农业生产条件, 确 保 了粮食 综合生产 能力 的提高 , 为 国家粮食 安 全提供坚 实支撑 。 参 考文献 1 史正银银川平原地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J 科技 信 息, 2 0 1 1年 第 2 1期 2 薛灵 岩土工程勘察 中水文地质条件浅析 J 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 2 0 1 1 年第 l 2期 3 卢福光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 究 f J 城 市 建设 理论 研 究, 2 0 1 3年 第 4 4期 6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