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166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5 卷第8 期2023年8 月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NO.8 Vol.25Aug.2023高雪莲(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律3 0 1 6 0 7)摘要:在课程思政全面展开的大环境下,以专业课程古生物地史学为载体,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开展的无限可能,对课程思政在专业层面开展的可能性,在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政考核的长期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希望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有所启发。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古生物地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6 7 3 5 8 2 X(2023)08-0020-052020年5 月,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印发,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展开,但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课程思政效果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讲固定的格式。笔者以油气地质勘探技术为专业背景,以古生物地史学为实施载体,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期望建成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专业课程,培养出拥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爱岗敬业的专业素养,积极拼搏、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地质专业学生。一、思政元素的挖掘在课程思政的整个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提取是决定

3、思政融合是否成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既不是思政知识在专业课堂中的讲授,也不是专业知识向思政的硬性靠拢和引申,而是充分解构专业课程教学单元和学习任务,挖掘固有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合理选用视频、案例、事件、文字等进行讲授,提出观点,传授观念,引发思考,内化于心,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具有课程和地学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地学人物的挖掘伴随着地质学的发展,在古生物地史领域出现过很多献身科学、热爱真理、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地质学家。他们有的是古人,靠着对自然的朴素认识,提出大胆的猜想,如沈括、朱熹等都有对“沧海桑田”最原始的描述和分析,是中国古人的大智慧

4、。他们有的是博学的智者,凭着对真理的热爱提出绝妙的假设,比如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魏格纳,既有广博的知识,也有系统的方法,现在全球的大陆仍在如他所预测的那样漂移着,至于漂向何方,只有了解了地球的历史,才能把握未来。他们有的是可敬的学者,通过认真的分析、严谨的求证,对地学领域做出重大的贡献。这其中更有许多我国的地质学家,如李四光在古生物方面对原生动物门化石一“蜓”的研究,对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地层中冰川的研究,以及对新华夏构造的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潜力的认识,打碎了西方断定的只有海相地层才收稿日期:2 0 2 3 0 4 2 1作者简介:高雪莲(1 9 8 1 一),女,重庆市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5、教师,讲师,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工程造价教学及研究。20能生油的论断,论述了陆相生油理论,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质构造方面,李四光建立了“地质力学”,张伯声提出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黄汲清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等,他们怀瑞梦想追求真理、负笈求学回报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刻苦钻研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科研精神,更易于加深学生对地史学的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感受地学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尤为重要。(二)哲学观点的挖掘古生物地史学是近代地质学三大支柱之一,至今已有近4 0 0 年的发展历史。它以地球和生物界46亿年以来发展演化为研究对象,探究

6、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其中深含着哲学观点。尤其是地史学内容,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的科学,它以时间为主线,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揭示地球的沉积发展史、构造演化史和生物进化史。依据“将今论古”的基本原理,用现状重塑原型,从现今反推演化,阐明地壳发展历史的规律,指导人类未来发展。古生物地史学以化石和岩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需要学生用唯物史观去武装头脑,所有的结论均来自客观的地质资料;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总会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研究的结果带来局部的干扰和暂时的偏差,比如在化石鉴定中的描述,人类研究学中化石的造假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进展

7、,但也只是暂时的。学生需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学会抓大放小,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去看待问题。在地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火成论”与“水成论”之争,“灾变论”与“均变论”之争,“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等。有人认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定然水火不容,而事实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进程中,它们都是一定客观事实的主观表现。地球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也有火成的岩浆岩,不仅会在数百万年中不改其貌,山河依旧,也会发生巨大的灾变事件,生物绝灭,山河改样。真实的地球,是静止的,又是运动的,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这体现了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无论是在自然、社会,还是在思维领域,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

8、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地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诸如此类的哲学观点还有很多,将其融人具体的案例和讲述中,开展科学的引导和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大有裨益。(三)人生态度的挖掘古生物地史学的教学内容涉及4 0 亿年的岩石圈和3 6 亿年的生物圈,在这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内,大陆不断分离又聚合,海洋不断扩大又萎菱缩,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下,任何个人的烦恼和纷争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在生活中要乐观豁达,笑对挫折;生命从最开始的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经历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到后生生物,从海洋到陆地到天空,从游泳、爬行最后到直立行走的过程,中间虽然不断

9、经历灾难发生、物种的绝灭,但生命始终艰难地向前发展,在大绝灭后的废墟中不断适应,哪怕是一棵草、一只虫也从不放弃生命的进程,所以要热爱生命、积极拼搏、努力奋斗;亿万年的时间塑造了地球壮美的山川河海、多姿多彩的生物植被,人类只不过是其中最后出现的过客,所以要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大自然面前保持敬畏谦卑的人生态度。(四)职业素养的挖掘古生物地史的研究中,有大胆的假设,但更要小心地求证。任何地质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创立,都是创立在实事求是的地质依据、可靠的地质资料、详实的地质记录、完整的地质过程之上的,这其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危险重重,比如化石的采集、剖面

10、的测定以及油气的开采等;同时地质过程的发展很多都隐秘而缓慢,可能一项工作的研究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地质人的坚持和努力,比如界线层型的测定、古板块的恢复、古地理的重建等。所以作为未来的地质人,要具备严谨细21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存疑、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开展教学,在课堂上细致引导学生利用地学原理进行分析和推演,在实践环节中身体力行的教学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可为学生人格塑造树立榜样。二、思政教学的实施与思考通过专业课堂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思政的隐形思想教育性质。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

11、的时代背景下,授课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的具体特征,将具体知识背后蕴含的科学观念、认知过程、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家的家国情怀等内容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将德育、劳育充分融入智育过程中,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知识过硬、职业道德达标,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本课程主要教授地球科学和古生物方面的知识,其中涉及的诸如矿物、化石、生命起源、恐龙绝灭、海陆变迁等知识点都是许多同学从小到大的兴趣所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定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专题讲授,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古生物地史中的奥秘。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将具象的学习对象:化石、岩层等与抽象的发展过程:生命的进化、地球的演化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

12、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地质思维,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中。笔者在地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课程思政开展的专业系统化古生物地史学是油气地质勘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的后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和应用。其目的是探讨地壳及地表在过去地质时期的经历和变迁,阐明地壳发展历史的规律;其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及古地理变迁)发展史、地壳构造发展史等,它为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课程服务。可以看出,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古生物地史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知识构架总是或多或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3、,知识内容也不可避免地有着些许交叉重叠和继承。在对每门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同时,若能以专业课程体系为纲,结合地质专业特点,系统挖掘思政元素点,按照学科知识难度的递进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加深,合理选用思政教学资源,对同一思政元素进行持续而深人的“潜移默化”,或许能起到“1+1 2”的效果。(二)课程思政开展的手段多样化古生物地史学是一门理实一体课(很多地质专业课都是如此),不仅需要通过对古生物标本的实际观察来了解地史时期标准化石的结构特征,也需要走出课堂,到野外去感知沉积相标志的环境意义,还需要走进博物馆,去系统体会地球的沧海桑田,去探索人类的前世今生。在野外地质实习不充分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网

14、络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教学手段:理论讲解以PPT为主,赋以大量的图片,根据图像讲解地质现象背后的原理,利用原理分析地质发展过程,讲述图片背后的地质故事,做到图文并茂、引经据典,让抽象的地质原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象的地质过程,加深知识的理解;对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行业中的“大国工匠”,以数字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播放专题纪录片、人物专访、相关影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古生物和地史发展的历程,激发他们对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对优秀科学家的敬佩和对科研事业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对于相关的古生物及地史博物馆、地质基地,可以关注公众号,了解馆内藏品的简介和讲解,足不出户进行地质游,补充专业知识,扩充专业素养;对于实践

15、教学,以现有的古生物标本和岩石标本为主,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认真仔细、琐碎而单调的观察实践,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三)课题思政开展的主体能动性课题思政开展的主体有学生和教师。学生作为接收者,要在接受知识传递的同时,产生道德品22质、职业素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考和共鸣,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有要求,更要求教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顺利地开展,所以课程思政成功开展的关键主体还是教师。教师能否自然地将恰当的思政点适时地传递给学生,若做不到自然、恰当,则显得生硬,容易造成“两张皮”现象,变成只顾思政而偏失专业知识。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对专业课

16、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挖掘好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做好教学中的思政设计,不仅要具备能“摇动另一棵树”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能“推动另一朵云”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唤醒另一个灵魂”的道德修养。(四)课程思政考核的长期性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环节,课程思政也应被赋予反馈、激励等功能,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效纳入教学质量评估的范畴,促进学生价值性反思成长,激励教师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古生物地史学的教学实践中,将“思政目标达成情况,课程参与度”设定为0.2的考核权重,但课程思政目标的考核绝不是一个“0.2”可以体现的。课程的思政目标中,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17、等,这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量化;学科认知的逻辑思维能力,爱国主义情怀的表现,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可度的体现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观察,但也仅仅涉及少部分同学;而在三观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教师很难通过一门课、一学期的教学对学生有清楚的了解和明确的影响。所以,课程思政的考核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过程。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课程思政教学的自觉性,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结合专业特点,寻找适合课程的思政考核方式,也要充分讨论、系统分析,立足专业体系,助力学生思政素养的持续性发展。三、结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

18、提出的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思政意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持续而稳定地开展思政教育,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安全法律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研究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学生思政素养的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开展效果的主要元素之一,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进行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的提升,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只有自己“渠中”的水满了、清了,才能照顾好每一片“责任田”。参考文献:1李加好,牛漫兰,李强.“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2赵向.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9、.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 0 1 8,(1 2).3冯烁,张硕,韩长城等.课程思政下的“古生物学”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 0 2 1,(0 5).4 李鹏,李志坚,马杰.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大学物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物理与工程,2 0 2 2,(0 1).5包立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初探.思想政治课研究,2 0 1 8,(0 2).6朱征军,李赛强.基于一致性原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J.中国大学教学,2 0 1 9,(1 2).一一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 0 2 1,(2 4).(下转第3 3 页)2马海妮.古

20、典阅读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及有效措施 J.甘肃教育,2 0 1 9,(1 8).3曹士东.论古典诗词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1,(04).4 武海娟.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德育功能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 0 2 2,(1 2)。The Spring Breeze Becomes Rain,Moistening Everything Without Sound.-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lassical Poet

21、ryWang Xueyun(Tianjin the First Commercial School,Tianjin 300180)Abstract:Classical poetry take its place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our country,containing a wealth of natural knowledge and philosophy of life,for the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school it fulfills a role of foste

22、r virtue,develop wisdom and make more joyful.Based on the analysisof the moral,intellectual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prose,combinedwith the teaching status of ancient poetry and pro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this paper proposeshow to explore and use the spir

23、itual value contained in ancient poetry and prose,improve the humanisticcharacter of the educated,and export artisans with excellent quality and skill to the society.Key words:classical poetry;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secondary vocational language;method(上接第2 3 页)Exploring and Thinking o

24、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CurriculumGao Xuelian(Tianjin Petroleum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1607)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this paper takes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Pal

25、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as a carrier to explore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possi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ideology and politics,and make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t the pr

26、ofessional level,as well as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eachersand the long-term n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Hope to enlighten the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paleontological and historical geology;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