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给水泵螺旋密封的结构改进.pdf

上传人:yi****ou 文档编号:52143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泵螺旋密封的结构改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水泵螺旋密封的结构改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LUI D MACHI NERY Vo 1 4 2, No 7, 2 01 4 文章编号 : 1 0 0 5 0 3 2 9 ( 2 0 1 4 ) 0 7一O O 4 O一 0 3 给水泵螺旋密封的结构改进 孙卫平, 马新勇 , 顾海飞。 李兵 (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上海 2 0 0 0 3 1 ) 摘要: 针对某型给水泵的螺旋密封失效问题 , 采取了组合式螺旋改进措施, 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为克服“ 气吞” 现象提 供了典型案例。文中提出了雷诺数的计算公式, 为螺旋密封理论计算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螺旋密封; 失效; 气吞 ; 组合式螺旋密封 中图分类号: T H1 3 6 文献标志码: B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5 0 3 2 9 0 7 0 0 9 S t r u d u r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S p i r a l S e a l u s i n g i n Fe e n d W a t e r P u mp S UN W e i p i n g, MA Xi n y o n g, GU Ha l - f e i , LI Bi n g ( S h a n g h a i M a r i n e E q u i p m e n t R e s e a r d I n s t i t a t e , S h a n g h a i 2 3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F o r f a i l u r e p r o b l e ms o f s p i r a l s e a l i n a c e r t a i n t y p e o f f e e d w a t e r p u mp , an i mp r o v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o f c o mb i n e d s p i r al s e al w a s b e t t e r u s e d t o s o l u t e e t e d p r o b l e m,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a t y p i c a l c a s e o n o v e r c o mi n g t h e p h e n o me n o n o f g a s s w a l l o w i n g s u c h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 f o r mu l a o f R e y n o l d s n u mbe r , a l s o 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a r f c r e n c e o f t h e o r e t i c al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a b o u t s p i r al s e a1 Ke y wo r d: s p i r a l s e al; f a i l ; air s wall o w i n g ; c o mb i n e d s p i r al s e al 1 前言 螺旋密封的间隙内充满粘性液体 。当轴旋转 时 , 螺旋侧壁对粘性流体施加推进力 , 进行能量交 换 , 使轴的旋转动能变换成粘性流体的压力能 , 获 得一个泵送压头。这就是螺旋密封 的所谓“ 泵送 效应” 。粘性 流体 的泵送 压头 与介 质压力 相平 衡 , 阻止介质漏泄, 建立密封状态 j 。 螺旋密封是非接触型流体动力密封, 具有无 磨损、 寿命长、 功耗小、 耐杂质、 无需冷却、 适用转 速范围宽等很多优点, 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业 场合。螺旋密封的结构简单, 机理却很复杂。对 于螺旋密封的失效机理 、 “ 气吞 ” 效应机理迄今仍 不是十分清楚 , 还没有准确有效的控制方法 。在 实际的应用 中, 设计者结 合使用要求和螺旋密封 的特点, 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 发挥螺旋密封的作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1 2 9 用。本文通过某型给水泵的失效螺旋密封结构的 改进 , 较好地实现 了高速情况下的螺旋 密封 的功 能 , 为同行们提供 了一个案例 , 为螺旋密封进一步 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2 问题的提 出 某型给水泵应用于环境很紧凑 的场 合, 要求 给水泵的体积小 、 重量轻 、 扬程高。为了实现设计 意图, 给水泵采用了较高的转速 , 设计转速达到了 n = 9 6 8 0 r m i n 。按照水泵的相似换算理论, 在同 样级数 的情况下 , 转速 提高一倍 , 尺 寸将可减小 5 0 。如此高转速 , 意味着较细 的轴和较低 的转 子刚度。为了提高转子的刚度 , 实现给水 泵的可 靠运行 。在给水泵的结构设计中大幅缩短了转子 的轴向尺寸 , 以至于给水泵 的上轴承的油封结构 2 0 1 4年第 4 2卷第 7期 流体机械 4 1 非常紧凑( 如图1 ) 。 图 1 原给水泵 的油封结构不意 给水泵为立式结构, 采用汽轮机驱 动。水泵 处的回油包含了汽轮机下轴 承润滑油、 鼓形齿联 轴器喷油润滑油和给水泵的上轴承润滑油。油封 采用了螺杆式螺旋密封 的结构 , 为了适应高转速, 采用了单头小螺距的形式。 在给水泵的测试过程 中, 给水泵的转速至 6 5 0 0 7 0 0 0 r mi n , “ 封油衬套” 下端平 面处出现 成串油珠缓慢 随轴旋转 , 并滴状泄漏 ( 漏油位 置 见图 1 ) 。随着转速的提高 , 串状油珠随轴 的旋转 速度加快, 泄漏量增加, 至最高转速 n= 9 6 8 0 r ra i n时, 约3 4 s 一滴。转速降低后, 泄漏停止; 转速提高至一定值后, 泄漏出现。 3原 因分析 根据德国学者布恩太尔提出的螺旋密封计算 公 式 : AP =I u o I dLC P , 式中 螺旋齿顶间隙, m 密封液体的动力粘度 , P a s 角速度 , r a d s d 螺旋直径 , m 被封液浸润了的螺旋段长度 , m C 压头系数 , 在层流 工况 下 , 其 值 只 与螺旋几何参数有关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在螺旋结构确定的情况 下, 其封液能力与转速成正比, 即转速越高封液能 力越高。如果不是螺旋密封失效, 在转速提高的 情况下不会出现泄漏。 螺旋密封的层流或紊流工况用它的周向雷诺 数 判断 , 由下式确定 : m。 : ( 1 ) l , 式 中 圆周线速度 , m s 螺旋齿顶间隙, m 运动粘度 , m s 周向雷诺数的临界值 用下式确定 : r 1 I N = 4 1 【 t j ( 2 ) 式中t 螺旋角正切函数, t = t g a 螺旋角 M 螺旋相对槽宽 , u=b s 6 螺旋槽宽 s 螺距 当 R e R e 时为紊 流。如果封液处于紊流状态 , 封液受 到螺旋密封 的螺杆的剧烈搅拌, 容易引起“ 吸气” 现象发生, 严重时出现气液“ 乳化” 现象而使密封失效 J , 出 现不连续的泄漏。从给水泵的螺旋密封失效现象 上看与所谓 的“ 气吞” 现象 比较相符 。按照结构 尺寸计算 , 转速按 照 n=9 6 8 0 r m i n计算 , R e = 1 1 0 3 , R e =7 9 7 5 , R e R e = 7 9 7 5 ; 当 n=6 5 0 0 r m i n时 , R e =8 1 4 8R e 。 即当给水泵转速超过 6 5 0 0 r m i n 左右时, 螺旋密 封进入了紊流工况 , 出现 了失效泄漏 , 与实际具有 一 定的吻合度。因此 , 笔者建议同行进一步验证 , 将 m 公式 ( 1 ) 改进成 公式 ( 3 ) 。通过雷诺 数的 计算公式 的改进 , 说 明了给水 泵的螺旋密封确实 为“ 气吞” 现象造成的失效 。 4改进措施 尽管“ 气吞” 效应的机理不是十分清楚 , 但是 通过实践 , 技术人员总结 了克服“ 气吞” 的几种有 效措施 : 4 2 F LUI D MACHI NERY Vo 1 4 2, No 7, 2 01 4 ( 1 ) 螺套式螺旋密封可以获得与螺杆式螺旋 密封相同的封液能力 , 还可 以减少“ 吸气” 现象和 提高“ 密封破坏” 的速度 ; ( 2 ) 降低密封段长度 ; ( 3 ) 增大密封间隙 ; ( 4 ) 增加螺 纹头数 , 能显著地 提高密封失效 的速度 。 螺旋密封的螺旋槽全部开在静止件上 , 称之 为“ 螺套式螺旋密封” 。螺套式螺旋密封结构 中, 轴在静止的螺套 中以圆周速度 旋转时 , 其 间的 粘性流体相对于转轴近似以 =1 2 V的速度旋 转 【 3 J , 速度明显低于螺杆式密封结构。从 雷诺数 的计算上就可说 明, 螺套式结 构有利于克服 “ 气 吞” 现象。改进后 的螺旋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 。 回 图 2 改进后 的组 合式 螺旋密封 螺旋密封分为两段 , 全部开在封油衬套静 止 件上 , 以封油衬套 的结构区分 , 上段为外螺旋 , 下 段为 内螺旋 , 称之为“ 组合式螺旋密封 ” 。螺旋密 封的参数如下 : 内外螺旋槽深 口=1 5 mm、 内外螺 旋齿顶间隙 h= 0 3 50 4 0 m m、 螺旋头数 i =4 、 外螺旋 段 长度 L ,=1 8 m m、 内螺旋 段 长度 L = 2 7 m m、 外螺旋直径 d= 9 0 5 m m、 内螺旋直径 d= 8 1 5 m m、 外螺旋齿宽 C= 2 5 mm、 内螺旋齿宽 c= 3 mm。对比原给水泵的螺旋密封 , 组合式 的结构 有效 降低了单个螺旋密封的密封长度 。由于组合 式结构具有两段密封 , 充分有效地利用 了给水泵 的紧凑结构 , 使 得实际密封工作长度有 所提高。 上段的螺旋密封将泵送的封液体向下输送, 浸润 在封液 中螺旋密封 , 直观上理解 , 有利于螺旋密封 的有效工作。下段 的螺旋密封将泵送 的封液向上 输送 , 与上段螺旋密封成串联工作状态。下段螺 旋密封无封液可泵送时 , 可输送一定压力的空气 , 辅助提供上段密封 以正压 , 有利于密封效果。如 果有空气逸 出, 则从排气管中排放。 两段螺旋密封均采用矩形槽 , 因为矩形槽的螺 旋密封的封液能力受 间隙的影响较小【 2 J 。螺旋密 封的间隙由原来的0 1 5 0 2 0 i n l n增大至 0 3 5 0 4 0 m m, 提高螺旋密封的工作转速 的同时 , 也提高 了螺旋密封的可靠度。螺纹头数的增加应结合螺 旋槽的尺寸进行计算 , 以整个螺旋密封封液能力最 优为优化条件 , 保障了螺旋密封的效果。 5 试验验证 螺旋密封 改进后 的给水 泵安装在 试验 台架 上, 开展相应的试验。针对组合式螺旋密封的效 果 , 开展了变转速试验、 油压调节试验 、 运转试验 。 变转速试验是将给水泵从低转速一高转速一低转 速 , 并进行多次轮 回。油压 调节试验是在油压许 可的范围内, 调节给水泵机组 的润滑油压力从低 压一高压一低压 , 并进行 多次反复调节 。油压调 节后 , 影响到汽轮机下轴承润滑油量 、 给水泵上轴 承润滑油量以及联轴器 喷油润滑油量 , 即影响到 组合式螺旋密封的工作状况 。油压调节试验过程 中进一步结合变转速试验, 以充分验证螺旋密封 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运转试验是在给水泵规定的 5个工况 ( 不 同的转速 、 流量 、 扬程等 ) , 开展 4 h或 者 8 h运行试验 , 监测机组 的运行参数 ( 包含了螺 旋密封的泄漏情况 ) , 考核组合式螺旋 密封 的一 定的耐久性。台架试验表明 , 给水泵的组合式螺 旋密封效果 良好 , 未出现泄漏。 该型给水泵机组多台已交付用户使用 , 经历 了船上 的倾斜、 摇摆和多工况运行 , 历时 8年 , 运 行状况 良好 , 无任何泄漏。 试验及使用表 明, 给水泵改进的组合 式螺旋 密封效果较好。 6结 语 受到结构的限制 , 某型给水泵 的螺旋密封结 构非常 紧凑 , 按 照常规设计 的螺 旋密 封 出现 了 “ 气吞” 现象, 导致螺旋密封失效。将原螺旋密封 改进为组合式螺旋密封 的结构后 , 降低单个密封 段长度、 增大密封间隙、 增加螺纹头数, 显著地提 高了密封失效的速度 。试验和应用表 明, 组合式 螺旋密封 因地制宜地利用 紧凑 的结构 , 收到 了较 好改进效果。文中提出的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和组 合式螺旋密封结构为设计者提供 了有益 的借鉴 , 为同行们研究“ 气吞”效应提供 了典型案例。 ( 下转第 8 3页) 2 0 1 4年第 4 2卷第 7期 流体机械 8 3 能的研究和分析 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1 9 9 3 , 1 9 ( 2 ) : 7 1 - 7 7 7 刘刚 喷水初温与水气比的关系及热湿交换理论的 研究 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1 9 9 6 , 2 2( 5 ) : 1 0 2 1 0 7 8 鲁孟群 , 刘何清, 李春林 , 等 喷水室内热湿交换数 值模拟研究 J 制冷与空调, 2 0 1 0 , 2 4( 6 ) : 1 0 1 1 0 6 9 马红利, 刘智勇 空调喷淋室热湿交换过程实验研 究 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 0 0 7 , 3 ( 3 ) 2 3 2 - 2 3 3 1 0 汤婷 喷水室空气处理方法的探讨 J 流体机械 , 1 9 9 9 , 2 7 ( 9 ) : 5 5 - 5 7 1 1 王丽慧, 周亚素 撞针型高压小孔径离心式喷嘴的 加湿性能 J 暖通空调 , 2 0 0 5, 3 5 ( 8 ) : 7 5 - 7 8 1 2 赵自立, 宋琦 喷水室喷嘴的试验探讨 J 纺织学 报 , 1 9 9 1 , 1 2( 5 ) : 2 2 - 2 5 1 3 黄翔 , 卢迅, 许世刚 撞击流技术与流体动力式喷 水室的研究进展 J 西安工程科技学 院学报 , 2 0 0 2 , 1 6 ( 3 ) : 2 1 3 - 2 1 7 1 4 黄翔 , 李刚, 颜苏芊 流体动力式喷水室空调理论 及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实验研究 J 暖通空调, 2 0 0 4 。 3 4 ( 1 2 ) : 5 5 - 5 8 1 5 黄翔, 朱昆莉, 周阳, 等 近年来空调喷水室喷嘴的 理论与实验研究 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 0 0 1 , ( 4 ) : 1 1 1 1 6 李新禹, 金星, 谷操, 等 喷水室两相流热质传递研 究 J 纺织学报 , 2 0 1 0 , 3 1 ( 2 ) : 1 2 0 1 2 4 1 7 黄翔, 颜苏芊, 武俊梅, 等 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 的理论与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J 制冷学 报 , 2 0 0 2 , ( 3 ) : 1 8 - 2 3 1 8 R o b e r t A P A S HR A E H a n d b o o k : H V A C S y s t e m s a n d E q u i p m e n t M A t l a n t a : A S H R A E I n e 1 9 9 6 3 6 1 3 6 2 0 1 9 F r a n k P I , D a v i d P D F u n d a m e n t a l s o f H e a t a n d 2 O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Ma s s T r a n s f e r ( 4 t h E d i t i o n ) M N e w Y o r k : J o h n W i l e y &S o n s, I ne, 1 9 96 3 7 4 许为全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M 北京: 清华大 学 出版社 , 1 9 9 9 : 7 3 8 4 张寅平 , 朱颖心, 江亿 水 一空气处理系统全热交 换模型和性能分析 J 清华大学学报, 1 9 9 9 , 3 9 ( 1 0 ) : 3 5 - 3 8 赵汉权 , 牛连璞 , 张继扶 , 等 纺织 厂空调喷淋 室热 湿交换规律 的研究 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 1 9 9 1 , 1 0 ( 4 ) : 8 - 2 3 张继扶 , 李新禹, 赵汉权 空调喷水室热湿交换效 率的研究 J 天津纺织工学 院学报 , 2 0 0 0 , ( 2 ) : 1 5 1 8 李莎 安大伟 赵汉权 喷水室典型空气处理过程 中空气流速的实验研究 J 低温与超导 , 2 0 0 8 , 3 6 ( 5 ) : 6 9 - 7 2 王磊 A P 1 0 0 0国产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关键 制造工艺分析 J 压力容器, 2 0 1 2 , 2 9 ( 8 ) : 4 5 - 4 8 , 3 6 隋学敏, 张旭, 韩光辉 辐射供冷空调内热环境控 制变量的选择 J 流体机械 , 2 0 1 3 , 4 1 ( 3 ) : 6 8 - 7 3 , 4 5 黄志甲, 王永泰 不同填料溶液除湿器热质传递过 程的数值模拟 J 流体机械 , 2 0 1 3 , 4 1 ( 6 ) : 5 4 - 5 7 尹建国, 李新禹, 沈校生, 等 高速喷水室在纺织空 调中的应用 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 0 0 1 , 2 0 ( 3 ) : 51 5 2 李莎, 马立山, 郭连, 等 高速空调喷水室中冷却减 湿过程的工程实验研究 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 0 0 5, 24 ( 4 ) : 6 9 - 7 2 作者简介 : 李莎( 1 9 7 1 一 ) , 女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 方向为纺织空 调系统优化与节能 , 通 讯地址 : 3 003 8 7天津市 西青 区宾水道 3 9 9 号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上接第4 2页) 参考文献 2 3 4 胡国桢, 石流, 阎家宾 化工密封技术 M 北京: 化 学工业 出版社 , 1 9 9 0 : 4 6 4 - 4 7 4 周志安 螺旋密封技术探讨 J 水泵技术, 1 9 9 4 ( 6 ) : 3 1 - 3 6 周志安, 杨志义 螺套式螺旋密封的封液能力及其 优化 J 石油化工设备, 1 9 9 3 , ( 6 ) : 2 8 - 3 3 陈汇龙, 刘彤, 林清龙 , 等 基于 A N S Y S接触式机械 密封热力耦合的研究 J 流体机械 , 2 0 1 2, 4 0 ( 7 ) : 5 6 7 3 6- 3 9 王和慧, 卢均臣, 关凯书, 等 带接管组合法兰的强度和 密封有限元分析 J 压力容器, 2 0 1 2 , 2 9 ( 2 ) : 2 6 - 3 3 张萌, 郑建华 , 王基 船舶艉轴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 分析 J 流体机械, 2 0 1 3 , 4 1 ( 9 ) : 2 3 - 2 6 , 赵振文, 韩国军 等, 螺旋密封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 J 石油化工设备, 2 0 0 0 , ( 2 ) : 1 6 1 8 作者简介 : 孙卫平 ( 1 9 7 1一) , 男 , 高 级工程师 , 主要从 事船用 泵的研制 , 通讯地址 : 2 0 0 0 3 1 上 海市徐 汇区衡 山路 1 O号 , 上海 船 舶设备研 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