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pdf

上传人:yi****ou 文档编号:52120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 国中文核 心期刊 新 建巍 柑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尹新生, 巴盼锋, 蔡婧娓, 谢新颖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1 3 0 1 1 8 ) 摘要 : 通过改变加气混凝土墙的高度、 厚度和构造柱的跨度, 进行有限元分析, 得到构造柱合理的布置间距, 提出修正的极限承 载力验算公式。并结合分析结果, 加设配筋条带进 行改进 , 得 出的极 限承载力与加密构造柱的结果进行 比较, 提出合理的构造柱布 置间距及加设水平配筋条带的措施。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墙;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 构造柱间距: 配筋条带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2 3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7 0 2 X( 2 0 1 0 ) 1 0 0 0 3 4 0 4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v e r t i c a l u l t i ma t e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 wa l l Y I N X i n s h e n g , B A P a n f e n g , C A I J i n g w e i , X I E Xi n y i n g ( J i l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C i v i l En g i n e e ri n g, Ch a n g c h u n 1 3 01 1 8 , J i l i n,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w a s m a d e b y c h a n gin g t h e h e i g h t ,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l u mn s s p a n o f t h e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 w a l l s , r e a s o n a b l e s p a c i n g o f s t ru c t u r a l p i l l a r wa s o b t a i n e d a n d t h e mo d i fie d b e a rin g c a p a c i t y c a l c u l a t io n e q u a t i o n Was p r o p o s e d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 a d d a d d i t i o n a l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s t rip By c o mp a r i n g t h e o b t a i n e d u l t i ma t e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wi t h t h e d e n s i fie d s t ruc t u r a l c o l u mn s , a r e aso n a b l e s t ruc t u r a l c o l u mn s s p a c i n g a n d me as u r e t o a d d h o riz o n t a l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s t r i p wa s prop o s e d Ke y wor d s : a e r a t e d c o n c r e t e wall ; u l t i ma t e b e a rin g c a p a c i t y; d e fin i t e e l e me n t : s t ruc t u r a l c o l u mn s s p a c i n g : r e i nfo r c e me n t s t rip 蒸压加气混凝土承重砌块质轻, 保温和防火等性能较好, 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轴心 抗压强度比较低, 只能应用于多层建筑的承重体系中。 而且加 气混凝土墙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验算一直套用砌体规范。本 文通过对不同构造柱间距、 高度、 厚度的加气混凝土墙, 进行 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验算,找出极限承载力随墙体厚度 和构造柱间距变化的规律,提出加气混凝土墙合理的构造柱 布置方式, 并提出一种简化的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 l 墙体的有限元分析 为了探讨加设构造柱的加气混凝土墙体竖向极限承载力 的影响因素, 本文分别从构造柱的柱间间距、 墙体高度、 层高 以及墙体厚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极限承载力 的变化规律。 1 1 基本假定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5 2 0 作者简介: 尹新生 , 男, 1 9 5 6年生 , 吉林长春人, 教授 。地址: 吉林省长 春市新城 大街 5 0 8 8号 吉林建筑工程 学院寒地绿色建筑研究 中心 , 电话: 1 5 0 4 4 1 2 3 6 6 3 。 3 4 新型建筑材料 2 0 1 0 1 0 ( 1 ) 构造柱和墙体之间无相对滑移, 圈梁始终与墙体保持 接触。 ( 2 ) 材料具有非线性特征, 构件发生大位移变形。 ( 3 ) 钢筋采用分离式和整体式相结合的方式, 且钢筋混凝 土和加气混凝土砌体均采用S 0 uD 6 5 单元。 ( 4 ) 其中加气混凝土砌体采用D r u c k e r - P r a g e r 破坏准则。 ( 5 ) 混凝土为各向同性材料, 不考虑混凝土的压碎。 ( 6 ) 加气混凝土采用等向强化准则, 钢筋采用随动强化准 则。 1 2 材料性能及规格 构造柱采用C 2 0的混凝土, 弹性模量 2 5 5 G P a , 泊松比 0 2 , 轴心抗拉强度 1 5 4 M P a , 裂缝张开传递系数为0 1 2 5 , 闭合裂缝传递系数为0 9 。钢筋: 弹性模量2 0 0 G P a , 泊松比 0 2 5 , 屈服应力( 2 ) 2 0 0 M P a 。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采用 A 5 0 , 尺寸为6 0 0 m m x 3 0 0 m m x 2 4 0 m m , 砌筑好的加气混凝土 墙的计算参数l lj见表 1 。 表 1 加气混凝土的计算参数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尹新生 , 等: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钢筋的本构关系及墙体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 所示。 图 l 钢筋的本构关系及墙体 的有 限元模型 1 - 3 构造柱 间距对墙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为了得到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随构造柱间距的影响效果, 做出的有限元模型尺寸见表2 。 表 2 不 同构造柱 间距的有限元模型尺寸 m 通过以上模型尺寸, 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 得到加气 混凝土墙的极限承载力随构造柱问距的变化如图2 所示。 Z 褥 瞄 蟹 崮 g 捡 掉 图 2 极 限承载 力随构造柱间距的变化 由图2 可见, 加气混凝土墙随着墙体宽度的增加, 极限承 载力开始有所下降, 后又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因为在墙体宽度 较小时,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弱框体系能够明显影响墙体的 极限承载力; 随着墙体宽度的增加, 这种影响效果逐渐降低。 而每延米的极限承载力一直随着墙体宽度的增加而减小, 构 造柱的影响范围在 3 m以内比较明显。 1 4 层高对每延米极 限承载力的影响 墙体的每延米极限承载力随层高的变化情况见图3 。 Z 辐 憷 肇 桨 坩 图 3 墙体的每延米极限承载力随层高的变化 由图3 可知, 随着层高的增加, 墙体的每延米极限承载力 逐渐减小。层高的范围为2 7 3 6 m , 已经把目前多层砌块建 筑中的层高范围包含进去嘲 。层高变化较小时, 每延米极限承 载力的变化不大, 每降低 1 个模数, 承载力降低8 左右。层 高从2 7 m增至3 6 m , 总的每延米极限承载力降低约3 0 。 1 5 墙体高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为了得到极限承载力随墙体高度变化的影响效果,分别 对单片 l 一 7 层高的墙体进行分析, 约束墙体沿厚度方向的变 形,模拟楼板的传力方式进行翼沿加荷。详细模型尺寸见表 3 。 表 3 不同高度墙体的有限元模型尺寸 m 通过以上模型尺寸, 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 得到加 气混凝土墙的极限承载力随墙高的变化如图4 所示。 图4 极限承载力随墙高的变化 由图4可见, 墙体高度越小, 墙体的竖向受力不均匀, 每 延米的极限承载力相对较低, 不能充分发挥砌体的强度。 随着 高度的增加, 这种影响逐渐减小。 极限承载力的增加也接近于 线性增长, 趋于收敛, 直至达到砌体和构造柱混凝土的轴心抗 N E W BUI L DI NG MAT E RI AL S 3 5 咖伽i 湖 伽 至 柩幡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尹新生, 等: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压强度值, 这说明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 底部墙体的受力更趋 于均匀, 受力更加合理。 1 6 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随墙厚的变化 结合以 上的启发, 通过对单片6 层墙进行有限元分析, 分 析墙体在底部受力相对均匀的情况下,极限承载力随墙厚的 变化情况, 墙体的具体尺寸见表4 。 表 4 单片墙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尺寸 m 项目 宽 厚 高 项目 宽 厚 高 W 一1 4 2 5 0 1 5 l 6 5 W 一2 2 3 5 0 1 5 1 6 5 W 一1 5 2 5 O 2 O l 6 5 W 一 2 3 3 5 O 2 0 l 6 5 W -1 6 2 5 0 2 5 1 6 5 W 一2 4 3 5 O 2 5 1 6 5 W 一1 7 2 5 0 I 3 0 1 6 5 W 一2 5 3 5 0 - 3 O l 6 5 W 一1 8 3 0 O 1 5 1 6 5 W 一2 6 4 0 0 1 5 1 6 5 W 一1 9 3 0 0 2 O l 6 5 W 一 2 7 4 0 0 2 0 1 6 5 W 一 2 0 3 O 0 - 2 5 l 6 5 W -2 8 4 0 0 I 2 5 l 6 , 5 W 一 21 3 O O - 3 0 l 6 5 W 一2 9 4 0 0 - 3 O l 6 5 根据表4 模型数据,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得到墙体的极 限承载力如图5 所示。 从图5 可知, 构造柱的间距在3 0 m以内时对墙体的影 响比较明显, 1 5 0 m m厚的墙体构造柱问距不适于超过3 5 m 。 i Q g 兰 鱼 Q I 3 6 0 0 Z 舔 幅 醛 晕 桨 】 聍 3 O 3 5 构造柱间距 墙厚1 5 0lll m T 墙厚2 0 0in m m l nr n 图 5 单片 6层墙体随墙厚 的极 限承载力变化 2 5 0 m m厚的墙体极限承载力相对提高最为明显。 加大墙体的 厚度能够明显提高墙体的极限承载力, 墙体厚度越小, 进入极 限承载力下降阶段的构造柱间距越小。 所以, 对于多层加气混 凝土墙, 墙体厚度增大, 构造柱间距可以适当增大。 2 改造后墙体的有限元分析 为了改善低层墙体的底部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分别对单 片低层墙体加设水平配筋条带进行改造,模型的详细尺寸见 图6 , 并和加密构造柱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见表5 ) 。 G W 一 1 G W 一 2 G W 3 G W 一 4 图 6 改造后墙体模型尺寸 表 5 改造后加气混凝土墙的极限承载力 从表5 可知, 对于单层墙体, 加设水平配筋能够明显提高 其极限承载力, 能提高极限承载力8 左右, 加上施工方便, 相对加密构造柱更加经济合理。配筋条带能够明显增强砌体 的抗剪强度,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翻 : ( 1 ) 增强了构造柱中 部的约束, 从而也加强了构造柱对砌体的约束; ( 2 ) 水平混凝 3 6 新型建筑材料 2 0 1 0 1 O 土配筋带将墙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使每一部分墙体的高宽 比减小, 增强了墙体的抗剪能力; ( 3 ) 直接参与抗剪。 3 改造后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验算方法 规范公式 : ( 1 ) 式中: 一 轴向力设计值, N ; l 卜高厚比JB 和轴向力的偏心距e 对受压构件承载 力的影响系数; 厂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M P a ; A 截面面积, 1 11 1 11 2 。 简化后的公式: 咖伽渤啪 伽姗o 0 0 0 一 l0 0 0 _【 Q Q _ 0 【 0 朔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尹新生, 等: 配筋加气混凝土墙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 f A ( 2 ) 式中: 一构造柱的轴心受压面积, m m z ; 一 构造柱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M P a ; r构造柱受力随墙体高厚比及跨度的影响系数, O t l 。 根据上述极限承载力的验算公式,我们可以直观的把墙 体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分为两部分加以 验算,这样可以通过调 整影响系数, 从而减小由于应力重分布而导致的计算误差, 更 加接近真实值。 4 结语 通过对单片加气混凝土墙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分析, 确 定了加气混凝土墙随墙体高度、 构造柱间距、 墙体厚度的影响 变化情况。并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结果, 得到以下结论: ( 1 ) 加气混凝土墙体构造柱的布设间距不宜超过3 m, 墙 体高度越大构造柱间距可以适当加大, 但不宜超过6 m 。 ( 2 ) 实际工程中应注意在墙体中问加设水平方向的拉筋, 增强其整体性, 以提高极限承载力。 ( 3 ) 增大墙体厚度, 有助于提高极限承载力, 2 5 0 m m厚的 墙体相对最为经济、 合理。 有待解决的问题有: ( 1 ) 对于简化的极限承载力的验算方法中的调整系数, 有 待进一步的研究。 ( 2 ) 墙体底部的受力大小, 不仅和层数、 层高有关, 而且还 受墙体的跨数影响,墙体跨数对墙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有待 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 1 清华大 学 加气混凝土构件 的计 算及试验基础【 R 】 清华大 学抗 震 抗暴工程研 究室科学研 究报 告集 ( 第 2集) , 1 9 8 0 【 2 】 李启鑫 , 翟希梅 , 唐岱新 带构造柱 混凝土砌 块墙体 受压承载 力 有 限元分析f J 1 建筑结构, 2 0 0 6 ( 3 ) : 4 7 4 9 【 3 于敬海 新型加气 混凝土 承重砌 体抗震性 能的研 究 D 天津 : 天 津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 2 0 0 8 : 1 1 5 【 4 】 GB 5 0 0 0 3 -2 0 0 1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S 】 A ( 上接 第 1 8页) 图 7出挑结构外保温施工案例 4 结论 通过对未保温出挑结构( 雨篷) 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 的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得出: ( 1 ) 没有做保温层的出挑结构会对整个墙体带来明显的 热桥效应, 降低了体系的保温效果, 同时由于冬季该处温度低 于露点温度, 水蒸气往往会凝结在其表面上, 形成结露。 ( 2 ) 不保温出挑结构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保温层与悬挑 结构连接处的应力突变。夏天热胀时保温层连接处沿墙面竖 直方向 产生较大的压应力,而冬天冷缩时又在沿墙面竖直方 向 上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这些应力可能会引起保温层在这些 部位容易产生空鼓和裂缝现象; 而且不论热胀还是冷缩, 都在 垂直墙面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这些应力又可能会引起 保温层在这些部位容易产生脱落现象。 ( 3 ) 不保温出挑结构的热胀冷缩现象还会导致悬挑结构 与墙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对结构墙体导致损伤, 影响结构的 使用寿命。 对出挑结构采取保温措施将有助于出挑结构的温度和变 形的稳定,有助于避免出挑结构导致的外保温体系和基层墙 体裂缝这一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川 1 黄振利, 刘刚 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 制技术 G 】 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5 2 】 张君 保温 层的构造位 置对 外墙温度场 及温度 应力 的影响研究 R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研究报告, 2 0 0 8 3 博 嘉科技 有限元分析 软件一 A N S Y S融会 和贯通【 M 北京 : 中 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 2 0 0 2 A N E W BUI L DI NG MAT E RI AL S 3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