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策展手记:看爱国女画家杨令茀的一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10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策展手记:看爱国女画家杨令茀的一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策展手记:看爱国女画家杨令茀的一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495顾真真团队组建江南望族无锡杨氏,历史悠久,世代书香,尤以发展近代地方工业著称,贡献乡邑。杨家排名第八位的杨令茀(1887年1978年),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画家,更是一位爱国女俦。杨令茀一生心系家乡,遵照其生前遗嘱,侄儿杨通谊先生谨遵遗愿,将共计108幅其早期的书画作品,捐献给了她家乡无锡博物院。作为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自2021年9月接到展览命题以来,我们迅速组建了策展团队,由蔡卫东院长作为学术顾问,由我担任策展人,杨琪蕙担任总体形式设计。此次书画展,是杨令茀女士首次在无锡博物院的独立展览,也是我从美术馆调入博物院之后独立策划的首个展览。作为一个画家,转型成策展人,是一个新的挑战

2、。我希望从一个画家的视角出发,通过此次展览以示对前人的尊敬,把杨令茀传奇的一生完整呈献给观众。大纲撰写为了更好地了解杨令茀的一生以及杨氏家族,我多次探访杨氏祠堂,杨氏家族的云薖园。杨氏祠堂在管社山东南麓,鲜有人拜访,出发前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杨氏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民国年间,杨氏后裔于此建祠。祠堂后墓园有杨家墓群,以及杨令茀墓,墓前有刘海粟题“爱国女俦”刻石。而位于长大弄5号的云薖园,是1918年杨令茀兄长,时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的杨味云所建宅院。杨味云在进门月洞上手书“云薖”两字。寄托了园主宦游四方,不忘家乡之情。杨味云之孙杨世缄先生,虽人在台湾,对此展览的策划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

3、回到博物院后,我认真研读资料,查找相关文献,撰写了近两万字的展览大纲,并几易其稿,在蔡卫东院长的帮助下,终于在11月初完成。此次展览的定位不同于以往书画展在展示书画,而是把画家放在大的时代下,对时代背景和画家生涯做全方位阐述。我给展览命名为“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清如”二字是杨令茀的“字”,其气质“诗画清流”,也如其人“此心如一”。我按照生活年代将大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杨令茀早期(1887年1911年)作品;第二部分是其中期(1911年1931年)作品;第三部分为中晚期(1931年1978年)作品。不仅展出杨令茀捐献的珍贵书画以及与她相关之士的馆藏作品,更突出了杨令茀所处每个时间段时

4、代的变革。在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在院藏108件作品中甄选出二十余幅代表性精品,加以院藏的与其相关的师者陈宝琛、廉泉等人的作品,组成整个展览作品序列。作品总体以年代为先后进行排列,以期让观众清晰看出画家的艺术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杨令茀的作品转益多师,此次也将其老师的作品选取部分展出。从对比中,不仅可以看出其师承有序,也体现出杨令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无论是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她融会贯通,小者不纤弱,大者不空泛的特质。如何表现其一生,团队决定不拘泥于书画作品的展示,在每个单元增加了图版、文字以及照片。比如在第一单元,对整个杨氏家族的背景和体系做了完整的交代。观众可以从图表梳理和纪录片中更为直

5、观地了解杨令茀的出生境况及其庞大的家族,深入体会文化视角下近代无锡百年工商文化精神的传承。实施制作12月,展览大纲基本确定后,按照工作计划,设计师杨琪蕙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九百多平方米展厅的平面、立面设计,以及监督呈现,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对杨令茀一生了解之后,我们将第一单元“豆蔻梢头二月初”基调设定为碧玉色,以契合其豆蔻年华和从小生活的江南气息。除了复原云薖园之境,让观众在参观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通过色彩设计、视频播放、文字展板、书画展陈,体现展厅的整体感。第二单元“杨家小妹才气高”里面涵盖了其在北京之友,以及故宫临摹两个方面。因其主要生活在北京,故以故宫红为设计色调。杨令茀交友广泛,涉及面

6、广,如何多方位的表现,我们讨论了许久,庆幸的是肖炜院长正在研究杨世缄先生家族捐赠的杨令茀所绘的雩坛修褉图卷,给了我们很大的灵感,由此画为引子,我们用图示将杨令茀的朋友圈做了一个梳理。作品做了类比的陈列方式,而图版的形式表现,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能清楚了解其他与之相关艺术家的特征。在展示其故宫经历的区域,我们又增加了中式书房体验区,让观众可以驻足互动休憩。第三单元“清风翠嶂待君归”,在这个板块,我们用蓝色表现其爱国之举和在海外漂泊之时的思乡之情。我们最后选取了其典型事迹,制作了照片墙。因为其最后葬在管社山庄,而管社山庄又以荷花所为人知,所以我们在画的周围制作了荷花装置,画在花中,给观众以沉浸

7、感。为了增加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热切关注,我们在展厅中摆放了电子书房设备等打卡点,希望通过声、光、电这些数字化、简洁、有趣的方式,与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氛围中来。12月初展览搭建制作如期开始,从前期墙面和地面的改造,到展览开幕,不到一个月时间,展览部12位同仁,各司其职,加班加点,在施工的关键阶段,甚至是通宵达旦。在展览最后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多次交流讨论,力求用最准确、精炼的方式表达文字内容。展览开幕12月29日,展览部与典藏部韩健民主任进行了文物点交工作。13位同事分成4组,顺利完成了文物点交和入柜。馆内其他部门也给予展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展厅安全保卫

8、、设备保障、整体保洁,还是展览整体宣传、新闻发布,很多部门的同事承担了大量工作,为展览默默付出,让每件文物以最好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展览于2021年12月31日在无锡博物院中区四层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是江南文脉系列展览之一,是无锡博物院加强馆藏资源的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展览。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每一位观众驻足展厅,沉浸式感受无锡博物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后记2022年度,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无锡博物院“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展览有幸入选,这也是无锡博物院首次获得这一殊荣。(作者:顾真真,策展人,无锡

9、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本文责任编辑:石俊玲看爱国女画家杨令茀的一生策展手记:9495顾真真团队组建江南望族无锡杨氏,历史悠久,世代书香,尤以发展近代地方工业著称,贡献乡邑。杨家排名第八位的杨令茀(1887年1978年),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画家,更是一位爱国女俦。杨令茀一生心系家乡,遵照其生前遗嘱,侄儿杨通谊先生谨遵遗愿,将共计108幅其早期的书画作品,捐献给了她家乡无锡博物院。作为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自2021年9月接到展览命题以来,我们迅速组建了策展团队,由蔡卫东院长作为学术顾问,由我担任策展人,杨琪蕙担任总体形式设计。此次书画展,是杨令茀女士首次在无锡博物院的独立展览,也是我从美术馆调入

10、博物院之后独立策划的首个展览。作为一个画家,转型成策展人,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希望从一个画家的视角出发,通过此次展览以示对前人的尊敬,把杨令茀传奇的一生完整呈献给观众。大纲撰写为了更好地了解杨令茀的一生以及杨氏家族,我多次探访杨氏祠堂,杨氏家族的云薖园。杨氏祠堂在管社山东南麓,鲜有人拜访,出发前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杨氏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民国年间,杨氏后裔于此建祠。祠堂后墓园有杨家墓群,以及杨令茀墓,墓前有刘海粟题“爱国女俦”刻石。而位于长大弄5号的云薖园,是1918年杨令茀兄长,时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的杨味云所建宅院。杨味云在进门月洞上手书“云薖”两字。寄托了园主宦游四方,不忘家乡之情。杨

11、味云之孙杨世缄先生,虽人在台湾,对此展览的策划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回到博物院后,我认真研读资料,查找相关文献,撰写了近两万字的展览大纲,并几易其稿,在蔡卫东院长的帮助下,终于在11月初完成。此次展览的定位不同于以往书画展在展示书画,而是把画家放在大的时代下,对时代背景和画家生涯做全方位阐述。我给展览命名为“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清如”二字是杨令茀的“字”,其气质“诗画清流”,也如其人“此心如一”。我按照生活年代将大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杨令茀早期(1887年1911年)作品;第二部分是其中期(1911年1931年)作品;第三部分为中晚期(1931年1978年)作品。不仅展出杨令茀

12、捐献的珍贵书画以及与她相关之士的馆藏作品,更突出了杨令茀所处每个时间段时代的变革。在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在院藏108件作品中甄选出二十余幅代表性精品,加以院藏的与其相关的师者陈宝琛、廉泉等人的作品,组成整个展览作品序列。作品总体以年代为先后进行排列,以期让观众清晰看出画家的艺术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杨令茀的作品转益多师,此次也将其老师的作品选取部分展出。从对比中,不仅可以看出其师承有序,也体现出杨令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无论是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她融会贯通,小者不纤弱,大者不空泛的特质。如何表现其一生,团队决定不拘泥于书画作品的展示,在每个单元增加了图版、文字以及照片。比如在第一单元,对整

13、个杨氏家族的背景和体系做了完整的交代。观众可以从图表梳理和纪录片中更为直观地了解杨令茀的出生境况及其庞大的家族,深入体会文化视角下近代无锡百年工商文化精神的传承。实施制作12月,展览大纲基本确定后,按照工作计划,设计师杨琪蕙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九百多平方米展厅的平面、立面设计,以及监督呈现,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对杨令茀一生了解之后,我们将第一单元“豆蔻梢头二月初”基调设定为碧玉色,以契合其豆蔻年华和从小生活的江南气息。除了复原云薖园之境,让观众在参观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通过色彩设计、视频播放、文字展板、书画展陈,体现展厅的整体感。第二单元“杨家小妹才气高”里面涵盖了其在北京之友,以及故宫临摹两

14、个方面。因其主要生活在北京,故以故宫红为设计色调。杨令茀交友广泛,涉及面广,如何多方位的表现,我们讨论了许久,庆幸的是肖炜院长正在研究杨世缄先生家族捐赠的杨令茀所绘的雩坛修褉图卷,给了我们很大的灵感,由此画为引子,我们用图示将杨令茀的朋友圈做了一个梳理。作品做了类比的陈列方式,而图版的形式表现,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能清楚了解其他与之相关艺术家的特征。在展示其故宫经历的区域,我们又增加了中式书房体验区,让观众可以驻足互动休憩。第三单元“清风翠嶂待君归”,在这个板块,我们用蓝色表现其爱国之举和在海外漂泊之时的思乡之情。我们最后选取了其典型事迹,制作了照片墙。因为其最后葬在管社山庄,而管社山庄又

15、以荷花所为人知,所以我们在画的周围制作了荷花装置,画在花中,给观众以沉浸感。为了增加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热切关注,我们在展厅中摆放了电子书房设备等打卡点,希望通过声、光、电这些数字化、简洁、有趣的方式,与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氛围中来。12月初展览搭建制作如期开始,从前期墙面和地面的改造,到展览开幕,不到一个月时间,展览部12位同仁,各司其职,加班加点,在施工的关键阶段,甚至是通宵达旦。在展览最后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多次交流讨论,力求用最准确、精炼的方式表达文字内容。展览开幕12月29日,展览部与典藏部韩健民主任进行了文物点交工作。13位同事分成4组,顺利完

16、成了文物点交和入柜。馆内其他部门也给予展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展厅安全保卫、设备保障、整体保洁,还是展览整体宣传、新闻发布,很多部门的同事承担了大量工作,为展览默默付出,让每件文物以最好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展览于2021年12月31日在无锡博物院中区四层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是江南文脉系列展览之一,是无锡博物院加强馆藏资源的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展览。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每一位观众驻足展厅,沉浸式感受无锡博物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后记2022年度,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无锡博物院“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展览有幸入选,这也是无锡博物院首次获得这一殊荣。(作者:顾真真,策展人,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本文责任编辑:石俊玲看爱国女画家杨令茀的一生策展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