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真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吟咏(yn) 演绎(du) 霎时(ch) 如丝如缕(lu)B内涵(hn) 魅力(mi) 调侃(kn) 接踵而至(zhng)C恐怖(b) 剥削(xio) 描摹(m) 强词夺理(qing)D阐释(shn) 严谨(jn) 精湛(shn) 旁征博引(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B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C纪律片
2、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D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5、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
3、幅美丽的图画。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A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B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C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D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早春,芦芽破土而出,密密麻麻,亭亭玉立,粉里透红,红里含青,给大地铺上一层无处不在的淡淡新绿。那种壮阔之美,奔放之美,让人为之震撼。七里海茫茫苇海,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不同季节变换着不同颜色。随着气温升高,
4、万千枝干拼命疯长。新枝舒展,绿叶绽放,瞬间又变得郁郁葱葱,流碧滴翠。那种纤尘不染、如水如苔的绿,是那样富有韵味。置身期间,如入迷宫。阵风吹过,绿浪翻滚,连绵起伏,直通天际。A BC D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野望东皋薄暮望,_。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_。龟虽寿_,壮心不已。梁甫行八方各异气,_。赠从弟(其二)风声一何盛,_!与朱元思书_,猿则百叫无绝崔颢的黄鹤楼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句子是:_,_。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与朱元思书中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令仪被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
5、,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注:市井人:生意人。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谓 曰 尔 贫 甚 夜 负 十 千 以 归 恐 为 人 所 诘。12于令仪的做法,有人称赞,也有人批评。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立场,并
6、结合文段说说理由。10C11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12亮出观点,称赞或者批评。人物:善良、宽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言之有理即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幽王失信身亡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周宅酆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骊山:今陕西临潼
7、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戎寇尝至(_) (2)褒姒大说喜之(_)(3)因数击鼓(_) (4)为天下笑(_)2下列加点的“之”与“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诸侯之兵至而无寇B褒姒大说喜之C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D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4周幽王为什么会死于骊山之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现代文阅读。(30分)1、丝路“糖史”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
8、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
9、甑(z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
10、“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
11、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 n)”,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作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1选文主体部分以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12、_。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3第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4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13、。5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2、耐心成就人生之美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
14、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耐心成就过
15、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
16、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研磨、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研磨耐心,修炼心性,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1文章开头的作用是什么?2联系上下文,在第小节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3分
17、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4你觉得该如何研磨和修炼“耐心”呢?请结合文中观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0-100字。四、写作题(40分)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书写工整规范。参考答案:一 BDCAD徙倚欲何依 云生结海楼 烈士暮年 千里殊风雨 松枝一何劲 蝉则千转不穷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
18、鹉洲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二 1 (1)曾经 (2)同“悦”,高兴 (3)多次 (4)被 2B3如果戎人入侵,就传递鼓声相互告知,诸侯的军队都会来救护天子。4周幽王昏庸无道,失信于天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若失信于他人,他人必然失信于人。三 1 时间 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 2D3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4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了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1由现实中不少任缺乏耐心的现象引出论题,耐心;激发阅读兴趣。2耐心成就意志之美。3引用论证,引用道德经和大学里的名言,论证了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成就过程之美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4研磨和修炼“耐心”,就是凡事要不急、不躁、不厌烦;要坚持到底;要排除杂念,保持纯净,保持心清、心静;要沉得住气,保持淡泊、淡定联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四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