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赤岗冲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qin b pn mnl zh chn qn ji duun ch no dai sh xin kun fn bo y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没有,我没有吃饱!”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B“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C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D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3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你自己的发现(1)百( )百( )四( )八( )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2)秋( )气( )( )高( )淡
2、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3)手( )脚( )面( )耳( )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果然当然忽然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下午_就下起来了。刚开始还是雨夹雪,_就飘起了鹅毛大雪。同学们跑向广场,张开双臂,迎接雪花,_我也不例外。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香甜练习花丛邮漂B招引雨珠尽头跳舞C照例胡涂迟到飘杨D墙璧准备石径橙子6照样子,写一写。(1)源源不断 _无忧无虑 _(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_(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_,_。7读一读下面的通知,正文中没有写清楚的是() 通知请全体同学到操场,按照要求排好队,遵守秩序,观看学校管乐团的汇
3、报演出。 少先队大队部 7月1日 A通知对象B地点C时间D事情8按要求写句子。(1)修改句子。漆黑的夜晚,天空中出现许多数不清的星星。_(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_(3)照样子,写一句拟人句。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_9按课文内容填空。大自然的声音告诉我们: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当微风拂过,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_,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_。这学期我们跟着诗仙李白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带我们走进了安徽天门山,“天门_,_”,让我们感受了风景的壮美;李白还带我们走入重庆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
4、_”写出了在江陵顺水行舟的速度很快。乱入池中看不见,_。(采莲曲)群儿_,一儿登瓮,足跌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最美的名字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chzhu)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ny
5、),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是啊,(即使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10、用“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6、和用得恰当的词。1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非同寻常:_12、短文中有两个“我们”, 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1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_14、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用脑想,用心记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
7、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当成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从此,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哪几个主要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通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6、“ _”一词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
8、别快。17、用“”画出朱熹的忠告。18、本文讲了_(人物)的故事,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人物)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_19、我是名言积累家:写出一句与读书相关的名言。_20、习作。每天上学,文具盒里的小伙伴默默陪伴着我们。一天,文具盒里突然热闹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字迹端正,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250字。1【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墙壁、蜡烛、观察、脑袋”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A
9、【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辨析与应用。解答时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对标点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的应用。A有误。句中说话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中间,“回答”后要加逗号。B正确。句中说话内容在前,要用双引号把所说的话引起来;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C正确。句中提示语在前,“说”后加冒号,要用双引号把所说的话引起来,其中“丢”在话中表示特殊含义,用单引号引起来;话中是一个疑问句,要用上问号。D正确。句中“紫的”“黄的”“白的”是并列词语,用顿号隔开。故选:A。3 发 中 面 方 含有数字 高 爽 天 云 是描写秋天的
10、 忙 乱 红 赤 含有人体部位名称【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和成语的理解。(1)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四平八稳、四通八达。这些成语都含有数字。(2)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这两个成语都是描写秋天的。(3)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这两个成语都含有人体部位名称。4 果然 忽然 当然【详解】考查选词填空。果然,意料之中的事情。当然,应该这样。忽然,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下午果然下起了雪,意料之中的事情。刚开始还是雨夹雪,后来就飘起了鹅毛大雪。形
11、容很突然,填忽然。大家都去迎接雪花,我也不例外,填当然。5B【解析】B【详解】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A邮票: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的凭证。故“邮漂”错误。B正确。C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飘扬:指随风摆动或飞扬。故“胡涂”“飘杨”错误。D墙壁:指院子或房屋的四围。故“墙璧”错误。6 津津有味 无边无际 琴棋书画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源源不断”是AAB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念念不忘、头头是道、代代相传、欣欣向荣、斤斤计较、步步登高、面面相觑、遥遥相对、窃窃私语、亭亭玉立、空空如也、碌碌无为、历历在目、默默无闻。“无忧无虑”是ABAC式词语,
12、这样的词语还有:多种多样、再三再四、十全十美、人来人往、冷言冷语、非亲非故、自由自在、一五一十、毛手毛脚、一心一意、百发百中、无边无际、一年一度、探头探脑。(2)本题考查国学常识。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2)本题考查八字成语。如:此而可忍,孰不可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7C【解析】C此题考查通知的格式。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标题: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13、。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正文中没有写出全体同学观看汇报演出的时间。8 漆黑的夜晚,天空中出现数不清的星星。#漆黑的夜晚,天空中出现许多的星星。 敌人太软弱了,我军一冲上来,他们便举手投降了。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解析】考查句子练习。(1)考查病句辨析。语意
14、重复,“许多”和“数不清”意思相近,只保留一个。(2)考查词语造句。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情色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就”表示顺承关系。比如:铃声一响,同学们就马上进了教室。 (3)考查仿写句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比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9 那声音轻轻柔柔的 大自然的温柔 都激动起来 大自然的威力 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轻舟已过万重山 闻歌始觉有人来 戏于庭 没水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和诗
15、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内容及时巩固复习。(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原文内容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内容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内容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16、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昌龄的采莲曲,全诗内容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司马光,全文内容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0、zhu由来yn即使解救147 一点希望都没有,失去信心。 不同于一般的。148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同学们 一个感人的故事149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在废墟下的求生经历。150两位阿姨,你们在绝境中对秦沫沫伸出援手,用爱的唾液让这个小女孩得以生存,对你们耐心、舍己为人地付出表示感谢。15、 囫囵吞枣 日积月累122一目十行12
17、3“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124 陈正之 孙中山 我更喜欢陈正之,因为他热爱读书,而且知错能改。1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解析】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词语的积累,从中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日积月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结合文中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句中“一目十行”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
18、书非常快。故这个词语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17、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画出朱熹忠告的句子。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正之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使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但都没什么印象。文中第二自然朱熹给了他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本文内容可知,这是讲述一个叫陈正之在朱熹的教导下认真读书,最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故本文讲了陈正之的故事。结合学过的课文不懂就要问可知,文中记叙
19、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故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更喜欢孙中山,因为他勤学好问,敢于质疑。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结合学过的课文与课外积累,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有很多,如: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写出一句即可。20、铅笔和橡皮一个女孩买了一只铅笔和一块橡皮,同时把它们放在文具盒里。铅笔挺着自己笔直的身材瞪着橡皮说:“老兄,你可太胖
20、了,瞧你那身材都胖圆了,真够难看的。”橡皮没吭声,只是往文具盒的一角缩了缩身体。这动作惹来了铅笔大声的嘲笑,他说:“你呀!可真够逊的,真不知道小主人买你干什么,瞧你那德行也不会有什么大用。”这时文具盒被打开了,铅笔被小主人拿出去写字,写着写着铅笔打一个哈欠,就因为这个哈欠,小主人的字写错了。铅笔急得脸都红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呀?小主人一定会生气责怪它的,就在她伤心内疚中,小主人并没有责怪它,只见小主人不慌不忙地在文具盒里拿出橡皮,轻轻的一擦,太神奇了,错字被橡皮擦的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铅笔这才明白,橡皮虽然样子不好看,可它作用在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详解】本次习作考查童话作文。仔细阅读作文题
21、干,要求我们围绕“一天,文具盒里突然热闹起来”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作文。学生首先结合自己日常阅读的童话故事,展开想象,想一想文具盒中装有什么?他们为什么热闹起来?是吵架?还是在进行某种活动呢?展开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巧设问题式开头引出下文。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述文具盒里发生的故事。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