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图:本单元一共编排了三道例题,其中例l、例2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
2、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例3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配合上述内容的教学,教材还编排了两个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应用所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形成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掌握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形成计算技能的基础。此外,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本身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少的小数减法。这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此类减法式题所列的竖式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存在一定的矛盾,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此类减法
3、式题的计算过程往往涉及退位或连续退位,而退位本来就是学生计算减法的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重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产生新的计算需求。教材编排的三道例题都提供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购物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利用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自觉提出新的计算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本单元为学生提供的问题情境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既有利于学生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又增加了学习内容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不以条文式的计算法则束
4、缚学生,而是突出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和理解。教材注意充分展开算法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例1主要教学怎样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强调要把小数点对齐;随后的“试一试”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和或差的小数末尾有“0”时的处理方法;之后,引导他们反思算法,对计算方法的要点适当加以归纳。例2及其随后的“试一试”则集中力量解决小数加、减计算中的难点问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此外,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都需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分别相加、减,因此教材还注意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包摄性更强的认知结构:一方面教材注意通过小数加、减
5、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另一方面通过“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启发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3恰当引入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结合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安排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式题。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使一些本来无法进入学生探索视野的数学问题,成为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数学爱好的极好素材。如教科书第53页的第3题,学生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就能够较为方便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另一方面,把用计算器计算与笔算、口算、估算结合起来,能让不同计算方式互相支持,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结果正确性的把握能力,增强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计算方式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4注重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除了提供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问题外,还注意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问题以及简单的科学现象中的问题,让他们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如,通过计算了解病人体温的变化情况,统计自己家一周的各项支出并计算出合计数,计算水位高度。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能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