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的分析.pdf

上传人:kel****01 文档编号:51881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0 年 第 8 期 (总 第 2 5 0 期 ) Nu mb e r 8 i n 2 0 1 0 ( T o t a l No 2 5 0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J AI ,AND ADM I NI CL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0 0 8 0 3 3 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影响的分析 王应生 。牛荻涛 。宋华 。刘俊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5 5 ) 摘要: 对掺入 2 0 粉煤灰 + 3 O 矿渣的掺合料混凝土试块分别采用试验室干湿交替循环、 全浸泡和半浸泡不同的试验方法。 对若干次 试验循环后的掺合料混凝土试块外观变化, 质量损失、 孔隙率变化、 抗压强度的记录和微观结构的扫描 , 分析和研究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 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 响。 关键词: 掺合料 昆 凝土; 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S E M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0 ) 0 8 0 0 9 6 0 3 I n f l u en c e o f differ en t t e s t i ng m e t ho ds on an t i s ul f a t e c or r o s i on per f or man c e of c on c r e t e wi t h admi x t u r es WAN G Yi n g- s h e n g, NI U Di t a o, SONG Hu a , LI U J u n ( C 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Xi a nUn i v e r s i t y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 Xi a n 7 1 0 0 5 5 , Ch i n a ) Ab s t r ac t : Th e c o n c r e t eb l o c k swi t h a d mi x t u r e s , wh i c h a r ci n c lud i n g2 0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a s hand 3 0 g a n g u e s , we r et e s t e db y s e v e r a l me t h o d s s u c h a s c y c l i c we t t i n g an d d r y i ng me a s u r e , e n t i r e i mme rsi o n a n d h a l f i mm e rsi o n m e a s u r e Th r o u g h o b s e r v i ng the a p pe a r an c e c h a n g e , ma s s l o s s , p o r o s i t y c h a n g e , c o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an d mi c r o s c o pi c s t r u c tur e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b l o c k a fte r c e r t a i n t e s t i n g c y c l e, the i n flu e n c e o f d i ffe r e n t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o n a n t i s u l f a t e c o r r o s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c o n c r e t e wi t h a d m i x t u r e s i s an a l y z e d Keywor ds : c o n c r e t ewi th a d mi x t u res ; s u l f a t e c o r r o s i o n; t e s t i n gme t ho d s ; S EM s c ann i n g 0引 言 1 试 验 任何试验研究必须根据本课题特点 , 制定出一套合理的 试验方法 , 并选定某些评价指标来评判该试验研究结果。国内 外学者在研究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时都提出了不同的试验方法 和评判标准。目前 , 主要的试验方法有: 干湿交替循环试验, 全 浸泡试验和半浸泡试验。其试验方法各有优缺点: 干湿交替循 环试验周期比较短 , 被广泛应用于硫酸盐侵蚀试验中, 新版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 ( 征求意见稿 ) 也采用该试验方法 , 但采用该试验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际硫酸 盐侵蚀规律有不小的差异 ; 采用长期浸泡试验方法, 能较好 的模拟实际工况 , 但长期浸泡试验周期过长, 经过较长试验 周期后才能揭示 出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性能下降的规律, 美 国恳务局的某一项长期浸泡试验进行了长达 2 O年之久; 部 分浸泡试验方法很少有人采用, 它的缺点同长期浸泡试验方 法一样, 但却能更好模拟出混凝土试件不同部位的膨胀和损 伤变化 。 采用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不同, 得出的试验结论也有所不 同翻 。 本研究分别采用干湿交替循环试验、 全浸泡试验和半浸泡 试验 3种方法, 考察和研究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 侵蚀性能的影响。 1 1 试验材 料 原材料为: 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粤秀牌P 4 2 5 R 级( 旋窑) 水泥, 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能见表 1 、 2 ; 粉煤灰为粤 和牌 I I 级粉煤灰, 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见表 1 、 3 ; 矿渣采用马鞍 山产矿渣微粉 , 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见表 1 、 4 ; 减水剂采用聚羧 酸高效减水剂, 掺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 1 ; 水为普通自来水; 石子采用陕西泾阳的锤破石 ( 粒径为 5 - 1 0 n l m) ,压碎指标为 1 2 ; 砂为陕西灞河中砂, 细度模数为 3 0 。 表 1 原材料 的化学成分 抗压强度 , V a 抗折 强度 P a 凝 结时问 mi n 3 d 2 8 d 3 d 2 8 d 初凝 终凝 2 4 0 3 0 5 5 3 - 3 6 2 9 7 1 8 0 1 2试验 方 法 按照表 5的配合 比例制成 1 0 0 mm 1 0 0 mmx I O O mm混凝 土试块, 试块成型后 1 d 拆模, 标准养护 2 8 d 后自然养护至 9 0 d ,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4 1 1 基金项 目: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 5 0 7 2 5 8 2 4) ; “ 十一五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2 0 0 6 B AJ 0 3 A 0 2 0 3 ) 9 6 表 3 粉煤灰物理性能 密度 比表面积 流动度 比活性指数 含水量 S O , ( g c m ) ( m2 k g ) 7 d 2 8 d 2 9 3 6 0 1 0 4 9 l 1 O 3 O 3 O 1 2 分别采用干湿交替循环试验 、 全浸泡试验和半浸泡试验的方法 进行硫酸盐侵蚀试验。 其中干湿交替循环试验的具体方法是: 将试块置于2 5 N a : S O 硫酸盐溶液中浸泡 1 6 h , 取出晾干 1 h , 再置入 8 0烘箱中烘干 6 h , 取出冷却 1 h为一个循环 , 一个 循环共 2 4 h 。 每一个月更换一次溶液 , 并保证溶液温度为( 2 0 + 3 ) 。 在 6 O 、 9 0 、 1 2 0 、 1 5 0和 1 8 0次循 环时进行外观拍 照 , 干质 量测量和强度测试; 全( 半) 浸泡试验的具体方法是: 将试块置 于 2 5 N a 2 S 0 4 硫酸盐溶液中浸泡, 全浸泡应使浸泡溶液没过 混凝土试块上表面不小于5 c m,半浸泡应使溶液液面在混凝土 试块侧表面一半处 , 每 2 4 h为一个循环。 每一个月更换一次硫 酸盐浸泡溶液。每 3 0次循环进行质量测量 , 分别在 9 0 、 1 8 0 、 2 7 0 、 3 6 0 、 4 5 0次循环结束后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外观拍照和强 度测试。将有代表性的组分在强度测试后取样 , 以备后期进行 电镜扫描观测。 表 5 试 块配合比和溶液 类别 2 结果与分析 参照文献 3 5 , 选取试块表观变化、 质量变化、 孑 L 隙率变化 和抗压强度变化 4个因素 , 分析和研究试验方法不同对混凝土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部分试块的微观形貌变化, 进一步说明掺合料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中破坏形式。 2 1 表 观 变化 图 1 ( a ) 为掺入 2 0 粉煤灰 + 3 0 矿渣的掺合料混凝土在 1 8 0次干湿交替试验后的表观照片, 试块 G1 除棱角轻微掉角, 表面基本保持完整, 局部位置出现麻面, 坑蚀现象, 试块角部出 现砂浆外漏现象。 ( a ) 1 8 O 次干湿循环后G1 照片 全浸泡4 5 0 d 后Q1 照片( c )部分浸泡4 5 0 d 后B1 照片 图 1 试块 G1 、 Q1 、 B 1在试验周期全部结束后的表 观照 片 图 1 ( b ) 为掺合料混凝土在 2 5 N a 2 S O 溶液全浸泡 4 5 0 d 后的表观照片, 试块 O1 表面水泥浆析出, 表面存在起皮 , 砂粒 轻微外漏, 整体保持完好。图 1 ( c ) 为掺合料混凝土在 2 5 Na z S O 溶液部分浸泡 4 5 0 d 后的表观照片, 试块 B1 浸泡在硫酸盐溶液 中的下半部分水泥浆析出, 表面存在起皮, 砂粒轻微外漏 ; 暴露 在空气中的上半部分出现体积膨胀现象, 存在掉角, 成型面起 皮较为严重, 且有结晶盐析出。掺合料混凝土在不同的硫酸盐 侵蚀试验方法中表观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部分浸泡试验中4 5 0 d 后的试块B1 表观破坏比较严重, 干湿交替试验方法中的试块 G1 次之, 全浸泡试验中 4 5 0 d后的试块 Q1 表观改变较小。 2 2 质 量 变化 图 2 所示为掺合料混凝土试块在不同硫酸盐试验方法中若 干次试验周期后的干质量( 在 8 O烘箱中烘干 1 2 h 后称重) 变化。 由图可以看出, 不同试验方法下试块质量的变化规律曲线 差异很大。 试块 G1 ( 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下) 在 O 9 0次干湿 交替循环期间质量明显增加 , 这是由于在干湿交替试验环境中 琶 1;l L 毯 试验周 期 图 2 试块 G1 、 Q1 、 B 1在若干次试验周期 后质量变化 混凝土侵蚀速度加快, 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 成钙矾石和石膏晶体 , 钙矾石和石膏晶体的溶解度较低, 容易 在溶液中析出, 使得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 9 0次循环后质 量开始减小 , 可能因为随着试验的进行, 硫酸盐侵蚀产物Na O H 为可溶性物质, 被大量带出试块 , 同时试块表面的掉角, 砂浆崩 漏都能不同程度的减少试块质量。试块 Q1 ( 全浸泡试验方法下) 在 0 ,- 4 - 5 0 d之间质量一直处 于缓慢增长状态 , 说 明全浸泡试 验 方法下硫酸盐对混凝土侵蚀速度相对于湿交替试验方法来说 要缓 慢 的多 , 国外 学者通过试验 证实 : 一年 的干湿交替循环试 验效果相当于 8年的 0 5 Na 2 S O 溶液全浸泡试验侵蚀程度嘲 。 试块 B 1 ( 部分浸泡试验方法下) 在 0 - 2 7 0 d之间质量连续增长, 在 2 7 0 d后质量出现下降, 说明部分浸泡试验方法下硫酸盐对? 昆 凝土侵蚀速度比全浸泡试验方法下的速度要快。掺合料混凝土 在不同的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中的反应速度 , 仅从质量变化方 面来分析: 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最快, 部分浸泡试验方法次 之 , 全浸泡试验方法最为缓慢 。 2 3 孔 隙率 变化 图3所示为掺合料混凝土试块在不同硫酸盐试验方法中 若干次试验周期后的孔隙率变化。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可以用混 凝土饱和面干吸水率间接反应。饱和面干吸水率越高 , 说明孔 隙率就越大 , 混凝土密实度相对越差 ; 反之 , 吸水率越低, 孔隙 率也就越小 , 其密实度也就越高田 。 97 试 验 周 期 图 3 试块 G1 、 Q1 、 B 1在若干次试验周期后 孔隙率变化 和质量变化一样, 不同试验方法下试块质量的变化规律曲 线 差异很 大。试 块 G1 ( 烘干一 浸泡循环加 速试 验方法下 ) 在 0 6 0次干湿交替循环期间子 L 隙率减小, 6 0次以后孔隙率开始增 加。这是由于在最初的干湿交替循环中, 硫酸根离子与混凝土 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的钙矾石和石膏晶体能有效的淤塞混凝土 的部分毛细孔隙, 增强了试块的密实度; 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 增加 ,试块表面出现由钙矾石和石膏晶体产生的膨胀微裂缝, 试块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增加, 说明试块的密实度有所下降。试 块 O1 ( 全浸泡试验方法下) 在 0 - 4 5 0 d之间孔隙率一直处于缓 慢下降状态,说明在全浸泡试验方法下硫酸盐侵蚀的速度较 慢, 水化产物钙矾石和石膏晶体能有效的淤塞混凝土的部分毛 细孑 L 隙, 增强了混凝土试块的密实度。试块 B1 ( 部分浸泡试验 方法下) 在 0 - 2 7 0 d之间质量连续增长 , 在 2 7 0 d 后孔隙率出现 下降。仅从孔隙率变化方面来分析, 掺合料混凝土在不同的硫 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中的反应速度以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最 快, 部分浸泡试验方法次之, 全浸泡试验方法最为缓慢。 2 4抗 压强度 变化 图 4所示为掺合料混凝土试块在不同硫酸盐试验方法中 若干次试验周期后的抗压强度变化 。 试验 周期 图 4 试块 G1 、 Q1 、 B 1在若干次试验周 期后 抗压强度变化 试块 G1 ( 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下) 在 6 0次干湿交替循 环后 , 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 比原试块增加了9 3 0 , 其抗压强 度增加的原因在于早期硫酸盐侵蚀所生成的钙矾石和石膏晶 体填充了混凝土试块的毛细孔隙, 增加了结构的密实度; 随着 干湿交替循环次数的增加, 试块的抗压强度也随之降低, 其中 在 1 8 0次千湿交替循环后强队为原试块的 8 7 0 6 , 这可能是因 为随着干湿交替循环次数的增多, 硫酸盐侵蚀的反应物钙矾石 9 8 和石膏晶体体积不断增长, 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 , 进而 结构发生涨裂破坏, 导致抗压强度下降。试块 0l ( 全浸泡试验 方法下) 在 0 - 3 6 0 d之问强度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在 3 6 0 d 浸泡后, 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比原试块增加了 3 6 0 , 说明在全 浸泡试验方法下硫酸盐侵蚀 的速度较慢 , 在 3 6 0 4 5 0 d问强度下 降仅为原试块的 0 8 1 。 试块 B1 ( 部分浸泡试验方法下) 在 l 8 0 d 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 比原试块增加了 5 2 2 , 在 4 5 0 d时抗 压强度为原试块 的 9 6 0 8 , 可能足 因为在部分浸泡试验方法下 , 浸泡分界面处硫酸盐和混凝土水化产物反应的速度较快 , 侵蚀 的速度相应也较快, 这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仅从抗压强度变 化方面来分析, 硫酸盐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受侵蚀反应速 度以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最快,部分浸泡试验方法次之 , 全 浸泡试验方法最 为缓慢 。 2 5 微观分析与性能评价 本次微观试验采用 Hi t a c h i 公司的 S - 3 4 0 0 N扫描电子显微 镜, 分辨率为 3 0 n m, 选取 6 O次和 1 8 0次干湿循环后的Gl 混 凝土试样 , 试样采自试块侧表面内5 mm处, 通过 S E M 照片 , 能 更有效了解和分析硫酸盐环境中掺合料混凝土 蚀特点。由于 复合掺合料的加入, 对混凝土产生细化孔结构, 提高密实性; 降 低 c 含量, 减小膨胀 ; 降低 C a ( O H) 含量, 减轻侵蚀; 缓解混 凝土水化放热, 减小温度裂缝等效果 , 使得混凝 土能更有效提 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由图 5可见 , G1 ( 干湿交替循环试验方法下 ) 经过 6 0次干湿 交替试验后 ,水泥石依然密实, C S H凝胶结构完整 , C a ( O H) : 晶体整齐、 清晰, 仅混凝上的瑕疵( 裂缝 , 4 L 洞) 中有极少量针状 钙矾石, 起到了填补结构细微孔洞的作用 , 在宏观量上表现为 质 量的增加 、 强度的提高 ; 到 1 次干湿交替试验 后( 见 6 ) , 微裂缝中出现大量短柱状钙矾石 , 【 1 J 以观察到部分短柱状钙矾 石已经断裂, 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了潜在的隐患, 在宏观量上表 现为质量的减小、 强度的降低 。 图 5 G3在 6 O次干湿交替循环后 5 0 0 0倍 S E M 照片 图 6 G a 在 1 8 O次干湿 交替循环后 5 0 0 0倍 S EM照片 下转第 1 3 6页 派专人进行混凝土抹面压光及二次压光, 防止裂缝出现。 当人员能走上混凝土时, 立即进行覆盖养护 1 4 d 。 3 质量控制与成品保护 芯管进场后必须派专人验收 , 按标准 目测和实测实量 , 不合格 产品坚决退场。 芯管安装要顺直平整, 误差控制在 1 5 mm内。 防止 芯管浮起是现浇空心楼板重点, 要有专人指挥分层浇捣, 防止过振 和漏振。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跟踪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4安 全 措 施 按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搭设支撑 架体和外脚手架 。操作层 四周搭设 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所有用 电设备按规定接线, 并安装好漏电保护器。派专职安全员跟踪 检查 , 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 板 的施工得 以顺 利进行 , 拆模后 混凝土几何 尺寸准确 , 观感 良 好 , 2 8 d 抗压强度合格。 B D F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施 工技术 , 只要在施工中精心组织, 策划到位 , 方案得力, 尤其是 在 钢筋绑扎 和筒 芯安放 的过 程中 , 注重对筒 芯的固定 , 与机 电 安装专业密切配合比, 就能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 1 G B 5 0 2 0 4 -2 0 0 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 】 2 C E C S 1 7 5 : 2 0 0 4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s 【 3 J G J 1 3 O 一2 0 o 1 , 扣件式钢管架安全技术规范 s 】 作者简介 5 效果及 总结 单 位 地 址 通过以上工艺措施 , 该 7 0 0 m l T l 厚 B D F现浇混凝土圆型楼 上接第 9 8页 3结论 本试验分别采用干湿交替循环试验, 全浸泡试验和半浸泡 试验 3种方法, 对掺人 2 0 粉煤灰 + 3 0 矿渣的掺合料混凝土试 块若干次循环后的外观变化, 质量损失、 孑 L 隙率变化、 抗压强度 对 比和分析 ; 考察和研究了掺合料混凝土在不同硫酸盐试验条 件下抗侵蚀性能和特点, 主要结论如下: ( 1 ) 在不同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中, 掺合料混凝土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均表现为一个先提高后下降的过程, 但峰值 出现的时间、 提高和下降的幅度相差较大。 ( 2 ) 在硫酸盐侵蚀试验中, 试验方法对掺合料混凝土侵蚀 速度影响差异较大 ,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湿交替循环 试验方法、 全浸泡试验方法、 部分浸泡试验方法。 ( 3 ) 确定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时 , 应该根据实际工况环境 , 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 合适浓度和种类的硫酸盐侵蚀溶液。在 选择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时, 还应考虑到不同试验方法获得混 凝土抗硫性规律的精度、 试验周期等问题。 上接第 1 3 3页 筋, 其切割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不得小于 3 0 I T l l n 、 也不得 大于塑料保护套长度; 然后在垫板、 锚具( 含夹片) 、 无黏结预应 力筋外露部分涂刷环氧树脂, 用塑料保护套( 内充无黏结预应 力筋专用油脂 ) 套牢外露无黏结预应力筋头; 最后将穴位内混 凝土表面凿毛、 清理干净后表明涂刷环氧树脂 , 用微膨胀细石 混凝土封 闭4 1 。 3结 论 本工程反力架设计荷载非常大, 因此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 筋作为结构受力筋, 加之结构断面大,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 难度和精度都较高, 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因 此在监理的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应发挥专业特长, 严格要求施 工方须从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 模板 、 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张 拉、 温度监控及养护等方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监理单位 同时应加强旁站 、 巡视及平行检查 , 监理工程师不断提高自身 专业技术水平 , 加强对工序工艺的全面监控, 做好监理记录。 1 36 联系电话 程华安( 1 9 6 6 一 ) , 男,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西安市太白北路 1 9 9 号 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 公司( 7 1 0 0 6 8 ) 0 2 9 8 3 1 7 5 01 0 参考文献 : 1 】 C L I F T O N J R , F R O H N S D O R F F G , F E R R A R I S C 水泥基材料对外部 硫酸盐侵蚀易感性的评价标准 c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制的材料 学 魁北克: 硫酸盐侵蚀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1 9 9 9 2 N E V I L L E A 令人困惑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 J 】 _水泥和混凝土研 究, 2 0 0 4 , 3 4 ( 8 ) : 1 2 7 5 1 2 9 6 【 3 】 张誉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论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3 4 亢景富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J 混凝土, 1 9 9 5 ( 3 ) : 9 - 1 8 5 】牛荻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寿命预 IJ M I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3 6 】A l me i d a I R d e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h i g h s t r e n g t h c o n c r e t e t o s u l f a t e a t t a c k : s o a k i n g a n d d r y i n g t e s t Ma l h o t r a V Me d s C C o n c r e t e D u r a b i l it y D e t r o i t : Ame r i c a n Co n c r e t e I n s t i t u t e, 1 9 91 【 7 杨瑞海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影0 1 J 1 粉煤灰综 合利用 , 2 o o 7 ( 4 ) : 2 1 2 4 【 8 吴宗道 钙矾石的显微形貌【 J 】 中国建材科技, 1 9 9 5 , 4 ( 4 ) : 9 - 1 4 作者简介 : 单位地址 : 联 系电话 : 王应生( 1 9 6 9 一 ) , 男, 硕士, 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 师, 从事结构安全性鉴定和检测加固,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1 0 0 5 5 ) 】 3 7 09 】 9 5l 】 3 在预应力施工监理中, 监理工作应侧重事前和事中控制 , 做 到勤检查 、 早发现, 对在预应力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 因素, 应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抓好事后控制, 对每道 已完工序应及时检查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以保证下道工序的 顺利进行 , 同时还要作好各种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 确保各种 资料齐全、 完整。 参考文献 : 1 】 J G J 9 2 -2 0 0 4 ,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s 】 f 2 2 J G J 8 5 -2 0 0 2 , 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s 】 3 】 荣中玲, 邓华明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J 山西建筑, 2 0 0 8 ( 1 5 ) 【 3 J3 古巍, 姚勇, 罗宏广预应力反力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S u J 混凝 土, 2 0 0 8 ( 1 1 ) : 1 0 5 1 0 8 作者简介 单位地 址 联系电话 吕g ( 1 9 7 6 一 ) , 男, 工学硕士, 讲师, 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理论教学、 基建管理及工程监理工作。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建设规划处( 6 1 7 0 0 0 ) 1 3 8 8 2 3 7 9 7 3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