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830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CCS B 16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26842023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4/T2684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防治原则.15 地面防治.16 树干阻杀.17 树冠施药.28 档案管理.2附录 A(资料性)食芽象甲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3DB14/T2684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

2、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原平川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洁、李广文、梁丽珺、郭静、朱明英、霍履远、高晋华、李茂林、龚梅、闫鸿、郭春苗、白四宝、张玉蓉、杜晔。DB14/T268420231食芽象甲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Kono et Morimoto)的防治原则、地面防治、树干阻杀、树冠施药、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枣树食芽象甲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3、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食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白象、枣灰象、灰象鼻虫等,属鞘翅目象甲科,以成虫取食枣树的嫩芽、嫩叶,影响枣产量和品质。食芽象甲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4防治原则食芽象甲防治遵循如下原则:a)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多措并举,治早治小;c)操作简便,经济实用;d)绿色防控,环境友好。5地面防治5.1深翻树盘10月中旬枣树落叶后,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深翻土壤30cm。5.2地面施药成虫上树前,在树冠

4、投影范围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7g/m212g/m2,或森得保粉剂1g/m22g/m2,撒施后浅锄。6树干阻杀DB14/T2684202326.1塑料裙成虫上树前,在距地面50cm80cm的树干处,刮除10cm15cm宽粗皮,绑一圈浸有2.5%溴氰菊酯悬浮剂50倍药液的草绳,在草绳上方5cm10cm处缠30cm宽塑料布呈裙状。6.2粘虫胶成虫上树前,在距地面50cm80cm的树干处刮除粗皮,涂宽5cm的闭合粘虫胶,或缠粘虫胶带。7树冠施药成虫上树危害,树冠喷施1.3%苦参碱水剂10002000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2001500倍液,或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20003000倍液。农

5、药的安全使用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执行。8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虫情监测调查和防治工作等各环节的文字、数据、影像资料,分类归档保存。DB14/T268420233AA附录A(资料性)食芽象甲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A.1形态特征a)成虫。雄虫体长3.7mm4.8mm,雌虫4.0mm5.6mm,体椭圆形,体壁褐色。触角与足红褐色,密被白色和褐色鳞片。头、喙背面及前胸两侧被有稀疏直立的暗褐色鳞片状毛。头管较短粗,端部扩大,背面中部略凹陷。触角肘状11节,第3节7节球形、棒梭形,末端三节膨大。复眼近圆形,紫红色。前胸宽略大于长,两侧略圆。小盾片三角形,后缘截断形。鞘翅长是宽的2倍,中间之后最宽,端部钝圆

6、,每侧各有细纵沟9条10条,沟间具褐色鳞毛。足的腿节无齿,前足胫节外缘直,端部内缘弯,爪合生。b)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9mm5.2mm,头部淡褐色,前胸背面淡黄色,腹部乳白色,无足型,体肥胖,略呈C字形弯曲。各节多横皱,生白色细毛。c)卵。长椭圆形,长径0.5mm0.75mm,短径0.25mm0.42mm。表面光滑略有光泽,初产卵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褐色,近孵化时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常几粒或几十粒堆产于一起。d)蛹。体长4.2mm5.4mm,宽1.6mm1.9mm,纺锤形。初化蛹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接近羽化时变为红褐色。A.2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冠下5cm50cm深的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成虫羽化初盛期,成虫具假死性和群集性。气温较低时,成虫一般喜欢在中午取食为害,早晚多静伏。随着气温的升高,成虫多在早晚活动为害,中午静止不动。成虫有多次交尾的习性,雌虫白天产卵,卵多产于枣树嫩芽、叶面、枣股、翘皮下及枝痕裂缝内。幼虫孵化后坠落于地,潜入土中,取食植株地下部分。9月份以后,入30cm深处土层越冬。春暖花开时,幼虫上升至土层10cm以上处,做球形土室化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