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71456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0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一、初中文言文2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不知其旨也(_)然后能自反也(_)教学相长也(_) 学学半(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B.文章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论证做铺垫

2、。C.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排比,一气呵成,文气充沛。(4)试结合现实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D解析: (1)味美;反思;推动,促进;同“教”,教导(2)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3)D(4)只有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解析】

3、【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旨:味美。长:推动,促进。通假字词,学:同“教”,教导。(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虽: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是故:所以。(3)D.排比应该三句或以上,这里不是三个。(4)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学是教育和学习的双方,相是相互,长是启发,促进增长知识,促进共同成长。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增长知识,共同在成长。故答案为:味美;反思;推动,促进;同“教”,教导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D;只有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能

4、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

5、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生活的实际,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分析。【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注】

6、黔敖:齐国的一个富人。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以待饿者而食之_从而谢焉_(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文中的“饿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例子也能体现这种精神?请举出一例。 解析: (1)不食嗟来之食(2)给吃;道歉(3)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4)饿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重人格,宁死不屈。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解析】【分析】(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拟:不食嗟来之食;(2)以待饿者而食之:用来等待饥饿的人来吃

7、。食:给吃;从而谢焉:便向饿汉赔礼道歉。歉:道歉 。(3)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做该题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有:唯、斯。译文: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联系文章的主题:骨气。可以联想到“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故答案为:不食嗟来之食 给吃;道歉 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 饿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重人格,宁死不屈。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

8、生要仔细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考生要理解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注意平时的积累。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9、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蓬,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顾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实:充实,充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_陶后鲜有闻_夫如是_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10、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君子见其性,则中立不倚者。(3)甲文从莲的_、_、香气、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甲、乙两文都用了_的表现手法。 解析: (1)多;少;此;栽种,种植(2)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 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3)生长环境;外形;性直;心空(4)象征(托物言志) 【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蕃”:多。“鲜”:

11、少。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予”:我。“染”:受污染。“濯”:洗涤。“中立”:处事正直。 (3)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说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外形。“竹性直,直以立身”写性直。“竹心空,空以体道”是写心空。 (4)考查两文的表现手法。爱莲说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莲象征君子,菊象征隐士,牡丹则象征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养竹记由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象征着君子之德。也是运用了象征手法。 故答案为:多;

12、少;此;栽种,种植;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 生长环境;外形;性直;心空; 象征(托物言志)。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13、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一)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

14、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二)译文: 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在;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学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

15、他们庭院的充实物。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 , 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汁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末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注】东直:北京东直门。土膏:肥沃的土地。鹄:天鹅。匣,指镜匣。靧(hu):洗脸。髻(j)鬟(hun):古

16、代妇女的环形发。掠,梳掠。鬣(li):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茗:茶。罍(li):酒杯。红装而蹇(jin)者:穿着艳装骑驴的。曝沙之鸟,呷(xi)浪之:在沙上晒太旧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毛羽鳞鬣(li):泛指一切动物(1)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廿二日天稍和 和:暖和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C.麦田浅髖寸许 许:左右D.风力虽尚劲 尚:没有(2)本段写景多用比喻,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_时节满井一带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 答案:D解析: (1)D(2)早春(初春);喜悦 【解析】【分析】ABC都正确。D、尚:还,依然 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冰

17、皮始解、晴雪、柳条将舒未舒、麦田浅鬣寸许”可推测季节为:初春。“作者以若脱笼之鹄”自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故答案为:D 早春(初春);喜悦【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翁归传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

18、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槽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后堂待见。定国与

19、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汉书七六)(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兵:_莫敢犯者 莫:_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悉:_甚奇其对 奇: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3)概括总结尹翁归有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 (1)兵器;没有人;全,都;以为奇,对感到惊奇(2)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3)公正廉明、自信担当、不徇私情、执法严格。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奇”

20、是意动用法,“以为奇”;“兵”是古今异义词,“兵器”的意思。(2)句中的“馈(馈赠),百贾(众多商人)、畏(敬畏,畏服)”几个词是赋分点;句中的“贤(贤能)、汝(你,你们)、任事(做事)、干(做)”几个词是赋分点。(3)从“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可以看出尹翁归是一个公正廉明的人;从“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可以看出尹翁归是一个“有才能且勇于担当”的人;从“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可以看出尹翁归执法严格、不徇私情的人;从“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可以看出他

21、又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据此可概括作答。故答案为:兵器;没有人;全,都;以为奇,对感到惊奇;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公正廉明、自信担当、不徇私情、执法严格。【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

22、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附参考译文】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 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者畏服他。 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

23、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实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 河东郡属下二十八个县,分成两部,闳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归主管汾南一部。尹翁归检举揭发他人时都符合法制规定,掌握违法者的犯罪事实,属县长吏虽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没有谁怨恨的。他被推举廉能担任缑氏县尉,曾经做

24、过郡中太守,他任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职补任都内令,被推举廉能担任弘农都尉。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托付给尹翁归,请他关照,就让这两个人坐在后堂等着出来见尹翁归。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25、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选段)【注】鄙:边远地区。顾:反倒,反而。(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虽有至道 至:_学学半 学:_子何恃而往 恃:

26、_西蜀之去南海 去: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甲】、【乙】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D解析: (1)最好(好到极点);教导(教别人);凭借(依靠、倚仗);距离(2)D(3)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育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困惑的地方。人们树立志向(求学),反而不如四川边远地区的穷和尚吗

27、?(4)【甲】学习之后,才能发现不足和困惑。学得越多,越感到无知,这样才能奋发图强。【乙】学习不仅要有目标,更要付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功。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至”:最好。“去”:距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恃”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凭借、依靠”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D项,即: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译为: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此题要注意把几个相关的意思之间划开。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是故”:因此,所以。“困”:困惑。“顾”:反而,难道。鄙:边远的地方。

28、 (4)【甲】文可分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等句,说明学习之后,才能发现不足和困惑。学得越多,越感到无知,这样才能奋发图强。【乙】文可分析“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等句,说明了学习要付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功的道理。 故答案为:最好(好到极点);教导(教别人);凭借(依靠、倚仗);距离 D 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育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困惑的地方。人们树立志向(求学),反而不如四川边远地区的穷和尚吗? 【甲】学习之后,才能发现不足和困惑。学得越多,越感到无知,这样才能奋发图强。【乙】学习不仅要有

29、目标,更要付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功。【点评】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句;语词后停顿;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介词前停顿。 本题考

30、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根据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附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

31、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

32、(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反而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1)给下面划线字注

33、音。 _选贤与能男有分(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独子其子子:_子: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现实生活充满了缺失和苦难,才使得人们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请从下面备选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说说在大道之行也中描绘了怎样相对应的理想图景。 备选作品: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解析: (1)j;fn(2)名词作动词,以为子;子女(3)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4)马说通过写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有才华,有能力的仁人志士被昏庸愚昧的统治者所埋没的命运悲剧。而

34、在大道之行也中,就此现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积极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任用他们,使其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效力的理想图景。 【解析】【分析】(1)“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读“j”。“男有分”:男子各有良好的职业。“分”:职分,指职业、职守。读四声。注意据义定音。 (2)“不独子其子”: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以(其子)为子。第二个“子”是名词:孩子。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行”:施行。“为”:是。还有“天下为公”判断句的翻译。 (4)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分别答出大道之行也与这篇作品所描绘的不同图景。如卖炭翁

35、把我们带到当时的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让我们看到一个烧炭的老人过着的十分穷苦的生活。然后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而在大道之行也中,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36、。 故答案为:j;fn; 名词作动词,以为子;子女;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马说通过写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有才华,有能力的仁人志士被昏庸愚昧的统治者所埋没的命运悲剧。而在大道之行也中,就此现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积极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任用他们,使其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效力的理想图景。【点评】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的基本做题原则是据义定音。本小题的两个划线字都是通假字,一定要根据语境来推断。 本小题考查一词多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确定用法及意义。第一个“子”是词类活用,第二个“子”是古今异义,都是常见的用法,

37、具体意义不可脱离语境来推断。 要抓住关键的字眼翻译,“为”是判断句的标志,是赋分点。翻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除,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保证不丢分。 本小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主旨理解和课内学习的情况。首先要对 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三个作品有深入的理解,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对文段中“大同世界”的内涵进行具体的描述,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简洁性。【附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

38、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8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9、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同平章事 ,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允:符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选贤与能_女有归_及为相_上常临镜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

40、为身也。(3)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4)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答案:A解析: (1)与,通“举”,推举,选举;指女子出嫁;等到;面对(2)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3)A(4)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 【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与”:通“举”,推举。“归”:女子出嫁。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

41、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故”:所以。第一个“亲”:以为亲。第一个“子”:以为子。“用”:重用。“社稷”:国家。“身”:自己。 (3)A项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独,不译。B项,结构助词“的”。C项,代词,“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句,“之”为前置宾语。D项,代词,指韩休。 (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两文的内容,然后归纳出两文的中心,看看两文都表明什么共同观点。如甲文可分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乙文可分析“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

42、身也”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与,通“举”,推举,选举 指女子出嫁等到 面对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A; 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及迁移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词义有时可根据知识的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掌握翻译的方法,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翻译和句意的顺畅。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课本内文言虚词的掌握,积累,要结合句子的翻译进行理解虚词的

43、用法。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阅读理解文章,疏通文意,注意文章抒情和议论的文字,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找出共同点。【附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44、,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

45、己啊。”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频洲五亭记(节选)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 , 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后又数十载,萎芜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报告文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