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642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扬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 垂柳B. 他乘坐的船C. 河岸D. 五亭桥【答案】B【解析】【详解】A选垂柳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垂柳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选乘坐的船为参照物时,他妹妹的与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选河岸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河岸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选五亭桥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五亭桥的位置时

2、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2. 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A. 分子间有斥力B. 分子间有间隙C. 分子间有引力D. 分子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详解】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 手鼓社团活动时,敲鼓的力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响度变大B. 响度变小C. 音调变高D. 音调变低【答案】A【解析】【详解】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敲鼓的力越来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敲鼓的力越来越大,响度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关于家庭电

3、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更换灯泡前断开电源开关B.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电极C. 有人发生触电时,应马上用手把人拖开,再施救D. 不要让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接在同一个插座上工作【答案】C【解析】【详解】A更换灯泡前,为了避免触电事故,需要断开电源开关,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电极,这样才有电流经过试电笔、人体,流回大地,形成通路,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有人发生触电时,不能用手把人拖开,因为施救的人也会触电,有条件的情况下先断开电源,或者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不要让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接在同一个插座上工作,避免总功

4、率过大,而造成干路电流过大,而造成安全隐患,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A. 前行时突然刹车B. 前行时撞上前车C. 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D. 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答案】D【解析】【详解】头枕是为了减小司机突然向后仰带来的伤害。A前行时突然刹车,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减速,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司机会向前倾,故A不符合题意; B前行时撞上前车,车子减速,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减速,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司机会向前倾,故B不符合题意;C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车子会向后运动,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一起向后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5、,司机会向前倾,故C不符合题意;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车子会向前运动,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一起向前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司机会向后仰,故D符合题意。故选D。6. 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以下“吸”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 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B. 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C.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D. 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答案】B【解析】【详解】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吸”是利用大气压;A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是利用通电导线具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C丝绸摩擦过的

6、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 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微型电扇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微型电扇工作原理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A图中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D图中是电流磁效应现象,即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D不符合题意;C图中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故选C。8.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装置如图所示,欲

7、使所测机械效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转轴加润滑油B. 增加提升高度C. 增大提升速度D. 减小物体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转轴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减小额外功,可以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符合题意;B有3段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与提升高度高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速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若减小物体的质量,根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 医院入口处的扫码测温系统工作时,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测温正常,开关闭合。只有扫码为绿码且测温正常,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

8、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只要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或者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若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就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若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电功机就工作了,故C不符合题意;D只有扫码为绿码,开关闭合,且测温正常,开关闭合,电动机才会工作,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如图所示,连接O2与O,即为第二次折射

9、的法线;B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会发生偏折,而传播方向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D不符合题意;A综上所述,只有满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故选A。11.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向左移动游码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答案】C【解析】【详解】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

10、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20g的砝码,是为了称量20g水的质量,此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CD如图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测温棚内的自动测温装置除测量体温外还能记录通过的人数。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是光敏电阻,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无人通过时,电压表示数为2.5V,有人通过时,挡住入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光敏电阻阻值变为10,电压表示数变为2V,装置计数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人通过,的电流变小B. 有人通过,电

11、路总功率变小C. 无人通过,R阻值为25D. 无人通过,的功率为0.2W【答案】AB【解析】【详解】AC有人通过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因为电源电压为3V,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有=3V-2V=1V根据串联分压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无人通过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因为电源电压为3V,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无=3V-25V=0.5VR为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根据串联分压可得,光敏电阻R0的阻值为即无人通过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当有人通过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有人通过时无人通过时所以有人通过,的电流变小,故A正确,C错误;B有人通过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12、0.1A,无人通过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25A,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有人通过时,电路总功率为无人通过时,电路总功率为所以有人通过,电路总功率变小,故B正确;D无人通过时,电流中的电流为0.125A,其两端电压为0.5V,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无人通过,的功率为故D错误。故选A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 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风声是由空气_产生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河水结冰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 . 振动 . 液化 . 放热【解析】【详解】1振动产生声,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2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

13、冷变为液态,故是液化。3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14. 2021年12月28日,扬州城市快速路内环全线通车。某市民将上班过程的汽车行驶信息列于表中,他开车走快速路上班的优点是除节省时间外还节省_。汽车下高架时减速行驶,其动能_,机械能_。行驶里程行驶时间油耗不走快速路9.1km30min9.0L/100km走快速路14.0km20min5.5L/100km【答案】 . 汽油 . 减小 . 减小【解析】【详解】1不走快速路的油耗为走快速路的油耗为故开车走快速路上班的优点是除节省时间外还节省汽油。2汽车下高架时减速行驶,速度变小,质量不变,故动能变小。3下高架,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

14、动能也减小,故汽车的机械能减小。15. 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如图所示,在AB过程中,投手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冰壶,使冰壶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冰壶的推力_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撤去推力,在BC过程中所受摩擦力_;在CD过程中,队友刷冰是通过_方式增加冰面内能,才使之熔化,从而_摩擦。【答案】 . 等于 . 不变 . 做功 . 减小【解析】【详解】1 冰壶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水平方向上人对冰壶的推力等于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撤去推力后,压力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变。3 4不断

15、的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冰面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让冰熔化成水,使冰面变得光滑,从而减小滑动摩擦力,让冰壶运动的更远。16. 生病输液时,针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_压强;若出现“回血”现象(血液进入输液软管中),需将药液袋举高,这是因为_。【答案】 . 增大 .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析】【详解】1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2 产生“回血”的原因是因为针头处血液的压强大于药液的压强。根据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要使血液不回流,必须将吊瓶适当地升高。17. 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_、_、_。【答案】 . 直线传播 . 凸透镜 . 倒

16、立实像【解析】【详解】123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相同点是都可以成倒立的实像。18. 利用气球可以完成下列实验: (1)在气球上粘上小塑料颗粒,代表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一个塑料颗粒周围的其他的塑料颗粒都与它_,可模拟宇宙膨胀现象。(2)如图1所示,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而向右飞出,说明_,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图_(选填“2”或“3”)中的能量转

17、化是一致的。【答案】 . 远离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解析】【详解】(1)1为了形象的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塑料颗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小塑料颗粒代表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一个塑料颗粒周围的其他的塑料颗粒都与它远离,表示宇宙中的天体在相互远离,这里运用的是类比法。(2)2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而向右飞出,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而向右飞出,气球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球的机械能,由图2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属于压缩冲程,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图3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属于做

18、功冲程,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充满气体的气球向左喷气而向右飞出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图3中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19. 如图1所示,将阻值为R0=5,R1=10,R2=15的3段电阻丝分别浸没在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中,可以通过比较_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按图2连接电路,将S置于1,通电1分钟,A、B两温度计示数分别升高和,R1的功率为P1,则_(选填“”、“”或“=”,下同)。断开S,待煤油温度降到初温,将S置于2,通电1分钟,A温度计示数升高,R2的功率为P2,则_,P1_ P2。 【答案】 . 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 . . 【解析】【详解】1如图1所示,若通电,根据

19、焦耳定律得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使煤油温度升高。根据得质量相同的煤油,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2按图2连接电路,将S置于1,R0与R1串联,则通过R0与R1的电流相同,设电源电压为U,通电1分钟,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得,电阻R0产生的热量电阻R1产生的热量因为R0=5,R1=10,即所以在根据得,A、B两温度计示数分别升高3按图2连接电路,将S置于1,R1的功率为断开S,待煤油温度降到初温,将S置于2,通电1分钟,R0与R2串联,则通过R0与R2的电流相同,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得,电阻R0产生的热量因为即所以A温度计

20、示数升高,则 4R2的功率为由解得2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A量程为03A、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_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_,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为确保电表安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为_。【答案】 . 6 . 变大 . 不变 . 2.4【解析】【详解】1 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恒定为6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6V。23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电阻R1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上的总电流,而A1测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1、的特点,移动滑片P对电流表A1的示数没有影响,只对A的示数有影响,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要变大,所以干路上电流表A的示数也要增大,而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将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不变。4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等于电流表A1的示数加上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而电流表A的示数即为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公式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保证电流表A1安全的情况下,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它所能测量的最大值,即3A ,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3A -0.5A=2.5A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三、解答题(本题共

22、9小题,共50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1. 如图,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答案】【解析】【详解】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由图得,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入,左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右手拇指指向螺线管N极,四指指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得,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场外部磁感线方向从N极到S极,如图所示:22.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拴着一个沙袋,甩起来,使沙袋绕手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此时沙袋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对沙袋的作用)。【答案】【解析】【详解】沙袋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重力G,绳的拉力F,拉力F的方向沿着绳指向手,两个力都画在沙袋的重

23、心O点,如图所示:23. 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答案】【解析】【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光路图如下图所示:24. 疫情防控进行道路消杀时,总质量为8t的消毒车喷出的药液后,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已知消毒液密度为,g取10N/kg。求:(1)喷出药液的质量;(2)此时消毒车对地面的压强。【答案】(1)2103kg;(2)【解析】【详解】解:(1)根据公式可知,喷出药液的质量为m=V=1.0103kg/m32m32103kg(2)消毒车行驶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消毒液的总重力

24、,即消毒车此时对地面压力为G=mg=(8000 kg -2000 kg)10N/kg=6104N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消毒车此时对地面压强为答:(1)喷出药液的质量为2103kg;(2)此时消毒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5. 如图所示为某款电热水龙头电路图,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绕O点转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触片P置于不同位置时,有冷水、温水和热水三种状态,正常工作时出温水的电功率为1100W,出热水的电功率为2200W。(1)求出温水时电路中的电流;(2)求出热水时2分钟内消耗的电能;(3)若水龙头只能出冷水和温水,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5A;(

25、2)264000J;(3)电阻R2断路了【解析】【详解】解:(1)根据公式P=UI可知,出温水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根据电能公式W=Pt可知,出热水2分钟消耗的电能为W=P热t=2200W260s=264000J(3)根据题意可知,当金属触片P接c、d时,R1 、R2并联接入电路时,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电流电流最大,出热水;当金属触片P接b、c时, R1单独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阻大,电流小,出温水,当金属触片P接a、b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时,出的是冷水,所以若水龙头只能出冷水和温水,那么可能是电阻R2断路了。答:(1)求出温水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2)求出热水时2分钟内消耗的电能为2640

26、00J;(3)若水龙头只能出冷水和温水,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电阻R2断路了。2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最好选用_(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_(填器材名称)来检验;(2)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A的两个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_,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选填“AC”、“AD”、“BD”或“BC”)。可沿_方向(选填“MN”或“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答案】 . 茶色 . 垂直 . 刻度尺

27、. AC . BC . PQ【解析】【详解】(1)1无色玻璃透光性好,反光性差,茶色玻璃板透光较差,反光性强,成的像比较清晰,故应选茶色玻璃进行实验。23实验时,为了能够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应该垂直放在水平面上,可用刻度尺的直角来验证玻璃板是否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2)45离光源较近的反射面成的像较亮,离光源较远的反射面成的像较暗,故较亮的像是由镜面C形成的像,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AC,像到镜面的距离为BC。6为了得到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应该改变物距进行多次实验,故应沿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27. 用一串小彩灯扮靓教室,发现一个小彩灯熄灭后,其他小彩灯依然发光,小丽猜想小彩灯并联;取下这个

28、小彩灯,整串彩灯都会熄灭,小丽认为每个小彩灯应该是串联的。她决定将小彩灯接入图1所示的电路,测其电阻,探寻奥秘。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彩灯的额定电压为2.5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接入未损坏的小彩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为_A,则小彩灯正常发光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3)接入灯丝断裂小彩灯,当电压表示数为0.4V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可知小彩灯灯丝断裂后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灯丝断裂后,小彩灯并未断路,而是相当于一段导线,起到连接电路的作用,可使其他小彩灯继续工作,但其余

29、小彩灯实际功率会_。【答案】 . . 0.16 . 15.625 . 0.8 . 变大【解析】【详解】(1)1测量小彩灯电阻,滑动变阻器与小彩灯串联,电压表测量小彩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小彩灯的电流,小彩灯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滑动变阻器的连线一上一下,如图所示(2)2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6A小彩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16A。3小彩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16A,电压为2.5V,由欧姆定律得,小彩灯正常发光的电阻为(3)4接入灯丝断裂的小彩灯,当电压表示数为0.4V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由欧姆定律得,小彩灯灯丝断裂后接入电路的

30、电阻为(4)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灯丝断裂后,小彩灯并未断路,而是相当于一段导线,起到连接电路的作用,可使其他小彩灯继续工作,小彩灯灯丝断裂后,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变大,其余小彩灯的电压变大,由 得,其余小彩灯实际功率会变大。28. 某同学锻炼时,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手臂水平,A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此时墙壁对手掌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不计墙壁对手掌的摩擦力。(1)以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F的力臂l;( )(2)该同学质量为50kg,则墙壁对人的支撑力约为_N;(3)若增大脚尖与墙壁的距离,手臂仍然水平支撑在墙壁上,支

31、撑力F如何变化?_,并说明理由_。【答案】 . . 187.5 . 支撑力F变大 . 动力臂变小,阻力臂边长,阻力大小不变【解析】【详解】(1)1支点O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力臂l,先延长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做力F作用线的垂线,支点O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力臂l。如图所示(2)2 由下图得,动力臂为8个格子的长度,阻力臂3个格子的长度,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墙壁对人的支撑力约为(3)34若增大脚尖与墙壁的距离,手臂仍然水平支撑在墙壁上,则动力臂变小,阻力臂边长,阻力为人的重力,大小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支撑力F变大。29. 盛夏来临,小明发现人们常常穿浅色的衣服,是不是穿浅色的衣服凉快?小明打算通

32、过比较阳光下衣服的温度来作出判断,即探究衣服温度与颜色的关系。(1)小明将同款不同色的三件衣服同时放在太阳下晒,对于衣服温度的测量,他提出两个方案。方案1: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方案2:用三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同时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你认为方案1是否可行?_,并说明理由_;方案2需在实验室同一型号的多支温度计中选取三支,你选取的办法是_;(2)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环境温度为32)白色黑色红色5min38.7超过40超过4020min37.136.936.5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颜色的衣服在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深色衣服_本领强;当衣服温度较高时,向

33、外放热使温度降低,_衣服放热本领最强;(3)夏天在户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答案】 . 不可行 . 不是同一时间点,存在温度差 . 选择此时温度计示数相同的三只温度计 . 吸热 . 红色 . 短时间穿白色,长时间穿红色【解析】【详解】(1)12方案1中,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不是同一时间点,存在温度差,故方案1不可行。3因为温度计的型号相同,即量程和分度值相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取此时示数个同的三只温度计。(2)4由表中数据可知,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白色衣服温度升高较小,深色衣服温度升高较大,故深色衣服吸热本领强。5由表中数据可

34、知,当衣服温度较高时,相同时间,红色衣服向外放热后温度最低,故红色衣服放热本领最强。(3)6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夏季在户外,短时间内,白色衣服吸热能力弱,温度低,所以短时间活动时穿白色衣服;若在长时间情况下,温度较高时,红色衣服由于向外放热使温度降低更多,故长时间活动时穿红色的衣服。30. 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

35、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_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则测量值_真实值;(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线,但未找到10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_,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拉力F/N0.51.01.52.02.53.0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1.002.203.605.207.009.00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N力对应的刻度线;(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

36、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答案】 . 3 . 小于 . 越大 . . 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解析】【详解】(1)1由小华的方法可知,受到拉力时,橡皮筋的实际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则刻度不均匀,所以,一次挂6个50g的钩码后,记下指针位置再等分刻度,误差较大,故图3的刻度较准确。2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由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则真实值要大于2.0N,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2)3

37、由图3可知,拉力越大,刻度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4由图4可知,当拉力F=2.2N时,刻线到零刻线距离为5.90cm,故作图如下所示(3)5由图6可知,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发现图线与图线不完全重合,说明拉力减小时,橡皮筋不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应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3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

38、号”型浮空艇体积约为,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与地面锚泊设备连接的系揽进行升空和驻空,通过系揽里的两根电线给整个载荷供电。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助力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1)“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_人正常行走的速度;(2)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通过反射太阳光中的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3)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写出一种即可)

39、_;(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_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为,g取10N/kg)(5)浮空艇内的氦气密度_艇外空气密度,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_;(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最佳办法是_。【答案】 . 小于#低于 . 红外线 . 密度小 . 7.2104#72000 . 小于#低于 . 减小#变小 . 排出部分氦气【解析】【详解】(1)1根据短文可知,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达到9032m所经过的路程为所用时间t=3小时14分钟,即 “极目一号”浮空艇上升的平均速度为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1m/s,因此“极目一号”浮空艇上升的平均速度小于

40、人正常行走的速度。(2)2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化学效应,由题意可知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应用的目的是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因此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主要功能是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3)3由于浮空艇要在空气中上浮,需要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小于艇外空气的密度,因此要求浮空艇艇体材料应具有密度小的特点。(4)4根据题意可知,浮空艇体积约为V=V排=9000m3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5)5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物体所浸没的液体(或气体)密度时,物体上浮;浮空艇在空气中上浮,则其平均密度应小于空气的密度,根据浮空艇的构造可知,艇体材料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浮空艇内部下层是空气密度与外界空气密度基本相等,因此要使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小于外界空气密度,则要求浮空艇内部上层充满的氦气密度小于艇外的空气密度。6在浮空艇升空过程中,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空气的密度越来越小,根据公式可知,浮空艇体积不变时,空气密度越小,所受浮力越小,故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减小。(6)7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即浮空艇在空气中下沉,则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需要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大于艇外空气密度,可采取的最佳办法就是排除部分氦气从而增大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外语文库 > 小学英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