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5163955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zhn xnn dnsh linwi wnjun lin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河蚌(bnbn)篝火(u)霹雳(pb)顺遂(susu)蓟县(jq)铸造(zzh)3下面句子中的歇后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寒假期间网上学习,要学会管住自己,不要上网玩游戏可是你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B这两天气温降得很低,像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C咱们可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谁输了都不准哭。D别看他年龄小,看起来也很一般,可是在文艺界那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

2、外。4下列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D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3、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7句子重组,选择正确一项()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湖中心有个小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了。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这么多的狮子,姿态

4、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ABCD8主题探究。某皮鞋店的广告: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路人看了,个个哈哈大笑。(店家的意思是_(路人皆笑的原因是_9按课文内容填空。(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中有景,如“人闲桂花落,_。”诗词中有情,如“遗民泪尽胡尘里,_。”而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则用“黄金百战穿金甲,_。”来表现将士的报国之志。季羡林借杜甫的“露从今夜白,_。”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名著单元,我认识了_的武松、_的诸葛亮,懂得猴王出世中“序齿排班”的意思是_,感受到宝玉、黛玉等在大

5、观园里_的乐趣。我还知道了下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花和尚倒拔垂杨柳_千里走单骑_。(3)遨游汉字王国,我学会了_、_等搜集资料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围绕_这一方面内容开展了简单的研究,我的收获是_。10积累运用。(1)诗中有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_,_”描写了儿童学习农事的情景;雷震村晚中的“_,_”描写了牧童的自在悠闲。(2)诗中有伟大的母爱,“_,_”,每当吟诵起游子吟中的这两句诗,我就想到游子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诗也中有深厚的友情,“_,_”这两句巧妙地把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之中。(3)诗中有浓浓的家国情怀,“_,_”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

6、壮志;“_,_”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满腔悲愤与热切期盼。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材料二材料三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

7、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11、材料中的“低头族”指的是()A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B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C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D吃饭还看手机的人。12、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_13、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2)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3)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8、)(4)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14、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葛优躺”,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说:“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_文言文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y()之曰:“w()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y()其矛曰:“w()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5、本文的题目是_16、按顺序在答题卡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写上拼音。17、联系上下文,写出“弗”和“立”的意思。弗:_立

9、:_18、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陷”的意思是刺破,“或”的意思是有的人。B划横线的句子,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C让卖者无言以对的话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可以前后矛盾。19、“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自豪)的笑容。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

10、,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

11、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20、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2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疾言厉色:_年少气盛:_22、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3、爸爸原来认为_,我对此

12、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二是_。24、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填序号)(1)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2)这篇文章说明(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25、习作。题目: 很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一个横线上填人物:爸爸、妈妈、姐姐、我等;第二个横线上可以填表示心情的词语,如伤心、兴奋、愤怒等,也可以填表示人物特

13、点的词语,如爱唠叨、幽默风趣等。(2)内容具体,感受真实,400字左右。1崭新 拟定 熟练 慰问 眷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崭新、熟练、慰、眷”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bnupsujzh【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河蚌h bng。篝火gu hu。霹雳p l。顺遂shn su。蓟县j xin。铸造zh zo。3B【解析】B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运用。B项歇后语

14、运用不恰当。“四月的冰河开动(冻)”是一个谐音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在春季四月的时候,冰冻的河水开始融化、流动,后来用来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就像解冻的河水一样。用于此处形容气温下降不恰当。4B【解析】B考查诗句感情理解。A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B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为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C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5、意为初闻涕泪满衣裳翻译: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表达了作者听闻大捷时的喜悦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D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为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达了作者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和浓浓的爱国之情。A、C、D项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B项表达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5D【解析】D【详解】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句

16、末加“的品质”;B此句逻辑错误。前面为“能否”,后面是“是”,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去掉“否”即可。C此句搭配不当,“加快”不能跟“规模”搭配,可改成: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规模。D此句正确。6C【解析】C【详解】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C选项错误,如果所引用的名言很短,而且属于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就放在句号的前边。应改为: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7A【解析】A【详解】略8 皮鞋是牛皮做的,质量可靠。 路人理解为店家说的“质量可靠”是在吹牛皮。【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牛皮”。在

17、日常生活中,“牛皮”的意思是说假话。在这个广告中,店家的意思是皮鞋店的鞋都是用牛皮做的,而路人笑的原因是认为店家在吹牛。9 夜静春山空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月是故乡明 英勇豪迈 神机妙算 按年龄大小排成顺序 放风筝 鲁智深 关羽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 姓氏 中国姓“王”的最多,“李”是中国第二大姓10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详解】(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

18、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大意为: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结合后两句古诗的意思可知,后两句古诗描写了儿童学习种瓜这一农事的情景。村晚:作者是宋代的雷震,全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古诗大意为: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结合后两句古诗的意思可知,后两句古诗描写了儿童悠闲自得地在牛背上吹曲,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2)游子吟:作者是唐代的孟郊,全诗为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大意为: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结合诗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的意思可知,这两句诗描写了游子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诗大意为: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

20、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诗中后两句古诗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巧妙地把诗人对朋友的深情融入景色之中。(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诗大意为: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结合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可知,这两句诗写出了金甲尽管磨穿,将

21、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古诗大意为: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结合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可知,这两句诗写出了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表现了诗人的悲愤、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热切期盼。11C【解析】11、C12、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13、 14、爸爸,长

22、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分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可知“低头族”是指那些不论何时何地都低着头看屏幕的人,故C项正确。12、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介绍了“低头族”的含义,材料二画了“低头族”的神态,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1)由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可知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故该项说法正确;(2)由材料三“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

23、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和材料四的事件可知,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且影响家庭和谐。故该项说法正确;(3)由材料三“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故该项说法正确;(4)由材料三“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降低学习效率。故该项说法错误。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结合材料中长期接触电子产品的危害进行劝说,语言得体即可。例如:爸爸,您总是玩手机会影响您的视力,而且咱们都很长时间没有沟通了,散步交流也可以放松身

24、心的。D【解析】15、自相矛盾16、誉吾誉ff17、 不 存在18、D19、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识记。首先需要阅读相关寓言故事,并进行积累。本篇寓言故事是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16、本题主要考查字形及语音。首先要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根据语境意思写出正确的汉字及拼音。其中,我们一定要注意“y”的多音字使用,根据文中需要“赞誉”的意思,那就要相应的汉字。“弗”“夫”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一定要熟记读音。17、本题主要考查字义。可以单字组词、异译等。联系上下文意思,是有人问到:“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卖者的态度是没有办法回答

25、,那么根据句子意思可判断出“弗”就是“不”。首先进行句子意思直译,“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可判断出“立”的意思是“存在”。18、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正确。字义翻译可以使用组词法等。“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根据句子进行翻译: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那么可判断“陷”是“穿透、刺破”的意思。而“或”是古今异义,需要重点记忆,古时候为有的人。B正确。断句应该明词性、明虚词、明动词等。可以根据现代汉语句式进行一定的判断。C正确。联系上下文,“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26、应也。”中是有人问到他能否用矛刺穿他的盾,他不能回答。D错误。这是考查故事主旨。通过楚人的做法,我们知道“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说明做事要三思后行,不能前后矛盾。19、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意思,联系上下文,定位关键词即可。文中说到“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当有人问到的时候,他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点睛】译文:有个楚国人同时卖盾和矛。他赞誉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十

27、分锋利,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穿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C【解析】20、坦率自满感动深厚21、 指说话急躁,脸色严厉。文中指爸爸说话急躁,神色严厉。 指年纪轻,生命力旺盛。文中指王勃年纪轻轻却气势旺盛。22、后生可畏23、 大人说话,小孩不应该插嘴 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 唐朝14岁的王勃勇于自荐,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24、 C B【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要注意词

28、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看一看词的意义适用于说什么事、什么东西或情况,意义上能不能配合。二要注意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坦率:坦白直率。爽朗:开朗,直爽。根据语义结合句子语境“响起了爸爸(坦率爽朗)的笑声”可知应划去“坦率”。自满:自以为满足。自豪: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根据语义结合句子语境“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自豪)的笑容”可知应划去“自满”。感动:感触,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感慨:情感愤激,感触,感叹。根据语义结合句子语境“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爸爸(感动感慨)地对妈妈说”可知应划去“感动”。深厚:感情深刻。深刻

29、:透彻,深入。根据语义结合句子语境“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可知应划去“深厚”。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疾言厉色:指说话急躁,脸色严厉。文中指爸爸说话急躁,神色严厉。年少气盛:指年纪轻,生命力旺盛。文中指王勃年纪轻轻却气势旺盛。22、本题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解答时注意根据内容给文章添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即可。熟读选文内容可知,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反驳了爸爸“大人说话时,小孩不应该插嘴”的观点,让爸爸认识到了后生可畏。故用“后生可畏”为本文题目最合适。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

30、答时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作答。结合选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可知,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小孩不应该插嘴,“我”对此有不同观点:一是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二是唐朝14岁的王勃勇于自荐,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据此整理作答即可。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通读全文可知,本文写了作者通过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和写出腠王阁序的王勃只有14岁这两个示例,反驳了爸爸“大人说话,小孩不应该插

31、嘴”的错误观点。让爸爸觉得后生可畏,说明了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1)结合选文内容可知,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故选:C。(2)结合选文内容主旨可知,这篇文章说明了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故选:B。25、爸爸很幽默我有一个可爱的爸爸,他特别幽默,他每天晚上都陪着我,我真喜欢他。一天晚上,我问爸爸:”爸爸,人要到太空,没有重力了,食物怎么跑进肚子呢?“爸爸告诉我,”你不是知道的吗?食物是通过食道的蠕动,挤进胃里的吧!“我跟爸爸说:”假如食道不蠕动,想把饭挤进胃里的话,有什么好办法呢?

32、“我叫爸爸表演给我看。爸爸假装向嘴里扔了一个食物,然后又假装卡住,用手拼命的把食物从食道向胃里抹,抹了半天,叹了一口气,笑着说,”终于舒服多了!“可我还没看够,我对爸爸说:“老爸,你再演一次抹不下去的吧。“爸爸这次吃了一个煮鸡蛋,卡在了食管里,拼命抹啊抹啊,就是抹不下去。爸爸大喊一声,”谁帮我啊!我卡得受不了啊!“看我们没帮助他,他头一歪,假装晕死过去。我在边上大喊,”爸爸的灵魂上天堂啦!“爸爸站起来,假装是站在天堂上,大叫着”我认识你,我认识你,你是我的女儿!“把我和妈妈都笑和喘不过气来。跟爸爸在一起,真快乐!他的幽默,让我更爱他,更听他的话。让我更加喜欢学习,一起做游戏。让我的知识记得更牢。我喜欢我的爸爸!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结合题干来看属于半命题作文,补充好题目即可,这里可以补充的有很多,除了爸爸,也可以写其他人物,比如老师、朋友、同学等,也要补充人物特点。注意补充的特点就必须是在文章中进行写作和表现的。这类作文最好是熟练使用一些人物描写方法,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他的特点。开头:开门见山式进行点题。正文:交代人物外貌特征并结合一件事多两件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或抒情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