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5158927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数 高 楼 (一)活动目的能专注地倾听音乐、认真地学唱歌曲,感受参与集体演唱活动的快乐。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活动准备请家长故意识地带孩子数高楼,感受城市的繁华和变化的速度。能展现城市高楼的录像。教学CD数高楼活动过程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幼儿欣赏音乐两遍,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唱出幼儿回答的内容并示意幼模仿。学唱歌曲。教师用比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两遍,然后请个别幼儿用唱的方法,将自己听到的歌词告诉大家。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告诉幼儿这首歌曲提成唱和说两部分。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感受附点音符的表达。幼儿重点学唱歌曲中带

2、有附点音符的乐句。集体演唱。幼儿分组演唱,幼儿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的小组进行演唱,演唱后进行评价。分男女轮唱。集体演唱,教师及时评价,给予幼儿正面积极的鼓励,并给予表现力的评价。经验迁移。幼儿欣赏能展现城市高楼的录像,感知城市的现代化和繁华。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城市的变化,高楼越来越多,城市变化速度不久,激发幼儿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建设我们生活的城市而努力!活动建议与提醒这是一首具有说唱性质的歌曲,教师在幼儿基本掌握以后,可以通过变换角色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集体歌唱的快乐。本次活动后,教师可以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满足部分幼儿继续学习的爱好。本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认真地倾听和学唱歌曲,难点是能唱好附点音

3、符的节奏。请家长鼓励孩子为家人表演所学的歌曲。数 高 楼 (二)活动目的在活动中感受自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的乐趣。提高大胆自信的表面能力和创编动作的能力,尝试用句完整的话评价同伴的表演。根据歌词内容、情绪,发明性地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高楼。活动准备幼儿已初步熟悉歌曲。教学CD数高楼。活动过程复习歌曲。师幼一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数高楼。播放数高楼CD,鼓励幼儿在音乐中大胆表现,随音乐自由进行歌表演。引导幼儿了解音乐的情绪、情感,并在音乐中感受。歌表演数高楼。教师引导幼儿找出歌词中出现得最多的词语(一层、两层)。教师边说歌词中的念白,边用肢体动作表达不同楼层,同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高楼。

4、X X X I X X X I X X X X I X X X 一层 楼 两层 楼 三 层 四层 五层 楼 (拍腿) (叉腰) (拍肩+拍头) (手臂上举)鼓励幼儿用更多的肢体动作表现高楼和音乐其他部分。集体歌表演。分男女组表演,并请幼儿互相评价谁是小组中表演得最佳的,为什么。规定用简练、完整的语言评价同伴的表演。请幼儿个别表演,尽量请平时不太乐意积极表演的幼儿,通过表扬他的进活动步,提高其自信心。学用一句话评价同伴的表演。幼儿自由讨论,哪个小朋友的表演好?学习用一句话评价同伴的表演。请个别幼儿用一句话评价同伴的表演。教师引导,规定语句连贯、完整,说话时大方自信,同时引导被评价的小朋友以对的的

5、心态接受同伴的表扬或批评。活动建议与提醒师幼一起将歌表演的节目送给弟弟妹妹欣赏。本活动的重点是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数高楼的音乐,难点是大方自信的表演和用一句完整的话评价同伴的表演。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数城市里的高楼,感受城市的繁华和现代化。捏面人活动目的喜欢说唱形式的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撇地歌唱,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爱好。通过动作表演、分角色演唱、创编等方式,感受并体验歌曲,并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通过聆听、观测、动作等熟悉歌曲,积极投入地学习带京味的说唱歌曲。活动准备幼儿看过、听过捏面人的故事,在生活中见过一些捏面人形象。与歌曲相关的图片、黑板、粉笔。教学CD捏面人。活动过程谈话:

6、我见过的捏面人。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爱好。提问:俐门见过捏面人吗?见过什么样的捏面人?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适时小结。熟悉歌曲旋律,幼儿根据老师的动作创编歌曲中的部分歌词。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创编部分歌词。教师做动作,幼儿随音乐创编歌词。幼儿学唱歌曲。师幼互相扮演老爷节与面人,演唱歌曲的相关部分。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幼儿创编念白部分的歌词。提问:假如你是捏面人,你想捏一个什么?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倾听、指导。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完整地演唱和表演。活动建议与提醒活动前,引导幼儿了解捏面人的工作。活动后,引导幼儿扮演捏面人,开展面人的手工制作。请家长与孩子一起了解各种面人形象,听孩子

7、演唱并表演歌曲,和孩子互换角色,边做动作边表演唱,进一步加强对歌曲的记忆。伦敦桥活动目的欣赏、理解歌曲,感受、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能用肢体动作大方地表现歌曲内容。学唱歌曲伦敦桥,在游戏中增强对世界名桥的结识。活动准备世界上著名大桥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教学CD伦敦桥,关于伦敦桥的故事。活动过程介绍著名的大桥,了解其特性和所在地,拓宽幼儿视野。教师出示图片或播放幻灯片,介绍著名的大桥及其特点,引导幼儿观测。幼儿欣赏后提问:你还见过哪些桥?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于刚刚欣赏的大桥你尚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出示伦敦桥的图片,同时播放教学CD伦敦桥,帮助幼儿欣赏、熟悉歌曲。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这是一

8、首很古老的英国儿童歌曲,一直以来,大家都十分喜欢它),帮助幼儿了解演唱时的情绪。幼儿欣赏歌曲两遍。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听到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唱歌的形式复述;学唱歌曲。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跟唱歌曲两遍,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歌中最难唱的是哪句?重点句学唱。学做肢体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舞蹈,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幼儿跟教师一起舞蹈,规范动作,学习律动。幼儿表演伦敦桥。集体表演。听教学CD,集体表演。分男女组表演,师幼一起评价。活动建议与提醒运用餐前餐后时间,组织幼儿复习游戏。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表演伦敦桥,并给孩子讲述关于伦敦桥的故事。让座(一)活动目的欣赏歌曲,感受歌

9、曲优美的旋律,萌发尊敬老人的情感。能用优美的声音和合适的表情表现歌曲的情绪,尝试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部分。初步了解间奏:知道歌曲中间奏的地方要停顿休息。活动准备幼儿听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对雷锋叔叔有初步的了解;有过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经验。活动前请两位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让座。教学CD让座。活动过程欣赏情境表演,引出歌曲。教师提问: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坐公共汽车碰到爷爷奶奶上车没有座位,会如何做?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歌词中的语言进行讲述。熟悉歌曲内容。教师播放教学CD让座,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引导幼儿有节奏地随乐诵读歌词。学唱歌曲。幼儿欣赏歌曲1-2遍,教师带幼儿一起跟随歌

10、曲节奏拍手,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幼儿初步了解间奏;教师提问:歌曲中间有一段音乐没有歌词演唱,你们发现了吗?在哪个地方?它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弹奏歌曲的间奏,告诉幼儿间奏表达歌曲的停顿和转折,要注旨在这儿的停顿。幼儿随教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教师可变换不同方式让幼儿学唱歌曲,如:集体唱、分组唱等,注意引导幼J脏间奏处停顿,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用接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幼儿分段演唱:请男孩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目口从开始到“我把座位让给她”);女孩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即从”老奶奶把我夸”到结束)。活动建议与提醒也可以采用看图讲述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活动结束时,可让幼儿模仿乘坐公共汽车,边唱边表演

11、歌曲。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难点是可以理解间奏的意义和作用,在歌唱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间奏。建议家长给孩子讲述雷锋的故事;故意识地带孩子乘坐公共汽车,让孩子为老弱病残人员让座,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为理解歌词做准备。让座(二)活动目的演唱和歌表演时,能用目光与同伴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协调表演带来的快乐。能用合适的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在熟悉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角色情境及歌词创编动作。活动准备幼儿已经熟悉歌曲让座。教学CD让座。活动过程复习歌曲。 教师提醒语:请跟着琴声一起演唱让座,注意演唱时的表情、眼神和间奏部分的停顿等。幼儿分角色演唱:男孩唱歌曲的前中部分,从开始到“我把座位

12、让给她”;女孩唱歌曲的后半部分,从“老奶奶把我夸”到“比起雷锋叔叔差远啦”。尝试逐句按歌词内容编排歌表演的动作。教师提问:小朋友给老奶奶让座的动作可以如何做?(请2”3名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学习或自主表现)提问:“老奶奶把我夸”可以如何用动作表达?(请每名幼儿试一试,教师示范个别编得较好的动作,大家共同学习)提问:“比起雷锋叔叔差远啦”可以如何编动作?(请2-3名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学习或自主表现)结合幼儿编排的部分动作完整示范歌表演,幼儿学习歌表演。 教师跟随音乐完整示范一遍。幼儿眼学2-3遍。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分角色进行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目光、动作等与同伴交流,配合协调。表演遍后提

13、醒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歌表演。活动建议与提醒可以分组让幼儿编排让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请幼儿自己挑选出最佳动作,重新进行编排。教师要善于指导个别动作表现力差的幼儿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词的意思。同时,加强观测,对比较好的动作及时请其他幼儿模仿学习。请家长回家欣赏孩子的表演,并且配合孩子分角色一起表演。土耳其进行曲活动目的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乐器的快乐。学习在看、听、说、演奏之间建立一种感觉上的联系,找出相应图形,并用嘴巴发出模仿乐器的声音。学习看指挥、分声部演奏乐器。活动准备幼儿已熟悉音乐。图形乐谱;碰铃、响板、铃鼓若干,大鼓、吊钹各一;录音机和音乐磁带。教学CD土耳其进行曲。活动过程为图形选择乐器。幼

14、儿观测教师出示的卡片和乐器,根据教师演奏乐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将乐器与图形一一相配。为乐器选择模仿性语音。请幼儿根据教师演奏乐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用嘴巴发出模仿性语音与乐器声相配。如:碰铃“叮”,圆舞板“咔”,铃鼓“哗啦啦啦啦啦啦”等。请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迅速地用选定的模仿性语音作出反映。熟悉图形总谱。幼儿倾听教师跟随音乐伴奏、指着图形总谱、有节奏地用选定的模仿性语音朗读总谱。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总谱,边跟着教师朗读(音乐伴奏声不能太响),朗读的音色尽量模仿乐器的音色,不跟着旋律唱模仿性语音。看指挥分声部练习。幼儿提成三个声部,在教师指挥下进行朗读练习(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边做

15、自己这一声部的乐器演奏动作边听音乐并轻声朗读自己这一声部的模仿性语音。掌握较快的幼儿,代替教师指挥全体幼儿进行练习。幼儿演奏乐器。看教师用演奏乐器的模仿动作指挥,幼儿持乐器进行练习。幼儿观测大鼓和吊钹,倾听、辨别它们发出的声音,并从音长和音色两个方面指出可与前三种图形中的哪种相配,将这两种乐器加入,进行演奏。幼儿在教师用手击节奏型的方法指挥演奏乐器。个别幼儿志愿者用手击节奏型的方法指挥,在教师鼓励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互换乐器演奏。活动建议与提醒幼儿活动的难点在三种乐器节奏的衔接,教师指导重点是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看图谱和听乐曲,进行视、听、奏的结合。配器建议:碰铃(或三角铁)、大鼓、吊钹。圆舞板

16、(或木鱼、摇响板)。铃鼓(或串铃、沙球摇奏)。月圆曲活动目的对二声部歌曲感爱好,积极与同伴合作演唱。进一步欣赏、理解歌曲,尝试分二声部看指挥演唱歌曲。在教师的手势指挥下学习互相衔接演唱。活动准备幼儿有过度声部的经验(如:分声部的声势;分声部的伴奏等),并初步欣赏过歌曲。夜景图。教学CD月圆曲。活动过程师幼一起用简朴的二声部练声。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爱好。教师播放教学CD月圆曲,幼儿带着问题听音乐: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唱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交流:这是几拍子歌曲?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唱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幼儿听音乐并随旋律自由地做动作。学唱歌曲。出示夜

17、景图,教师演唱歌曲。在月圆曲的音乐伴奏下,教师用优美的声音朗诵歌词。幼儿学念歌词,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朗诵时的语调、语速。幼儿跟随旋律分声部学唱歌曲,熟悉旋律。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唱出节拍的强弱节奏。学习二声部的演唱。两位教师分二声部示范演唱,引导幼儿倾听第二声部什么时候哼唱、什么时候唱歌词。两位教师分别带领幼儿进行二声部合唱:一半唱歌,另一半轻哼伴唱。学习看指挥的手势演唱,教师的手势要夸张、明显,起到提前暗示的作用。脱离教师带唱,幼儿看教师的指挥进行二声部合唱。教师从看指挥、倾听另一声部的演唱与整齐度、协调性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评价和指导。尝试表演歌曲。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才干把二声部歌曲唱得好听?幼儿分

18、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以真倾听并互评。活动建议与提醒活动第四环节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如放到第二课时进行。在幼儿阅悉二声部演唱的基础上加进乐器伴奏。幼儿学习的难点是排除另一声部的干扰准确地唱本声部的旋律和节奏,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先分声部分别练习,在幼儿分别唱熟旋律后再合起来。运用餐前、自由活动的机会,播放歌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二声部歌曲的和谐。毕 业 歌活动目的欣赏歌曲,萌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期待成为一名小学生。能用自己的声音、动作和表情等表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充足感受、了解歌曲的性质,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幼儿有即将毕业的各种体验。自制歌曲图谱。教学CD毕业歌活动

19、过程练声,规定自然站立、音量适中。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风格和歌词内容。完整欣赏教学CD,教师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整首歌曲给我们的感觉是如何的?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有哪些歌词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序号出示图谱。学唱歌曲。幼儿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边哼唱旋律边摇摆身体,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缓慢的感觉。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集体、分组、分段唱等)让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较慢的速度和轻柔的音量演唱,唱出歌曲中蕴含的亲切、感激和惜别之情。幼儿自愿上台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讨论交流。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目口将毕业的小朋

20、友什么样的心情?学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师幼互相说说心里话。活动建议与提醒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从演唱速度、音量的控制、吐字的轻柔等方面对幼儿进行重点指导。组织幼儿进行简朴编排,在毕业典礼上集体表演歌曲;将教学音带放到活动区,让幼儿继续欣赏和演唱。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在家表演歌曲。桃花朵朵开二、活动目的1、感受乐曲热情欢快的风格,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熟悉旋律。2、学习分声部轮奏,并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3、体会师幼合作、同伴合作的快乐。三、活动准备1、“桃花朵朵开”音乐。2、碰铃、铃鼓、圆舞板、双响筒、三角铁、钗、大鼓等打击乐器。3、知识准备:熟悉“桃花朵朵开”的舞蹈。四、活动难重点1、重点

21、:看图谱分声部演奏,感受合奏与分声部轮奏的不同。2、难点: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奏。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集体表演舞蹈“桃花朵朵开”,感受音乐欢乐的气氛。(二)基本部分:1、提出本次活动任务:用这些乐器为乐曲配上好听的节奏。2、幼儿自选乐器,随着音乐自由演奏。3、集中,请手持相同乐器的幼儿坐在一起,随音乐自由演奏,并看老师指挥感受合奏与分声部轮奏的不同。4、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徒手拍出相应的节奏。5、引导幼儿为图谱配上乐器,听音乐看图谱演奏。6、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演奏。7、按自己的意愿互换乐器演奏。8、教师鼓励幼儿当指挥,进行演奏。(三)结束部分:在轻音乐“花好月圆夜”中结

22、束本次活动。六、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七、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感受“花好月圆夜”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并为其配乐。双簧表演一、活动目的1、知道双簧是中国传统曲艺里的一种,了解双簧表演的独特形式和方法,并尝试运用双簧的表演形式来表演律动幼幼小英雄。2、学习双簧表演中“前脸”、“后脸”的分工与配合,并运用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双簧的滑稽。3、体验双簧诙谐、风趣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道具:衣服、鞋子、袜子、电视屏幕、相机。2、知识准备:会律动幼幼小英雄,曾在电视里看过双簧表演。三、活动过程1、观看教师表演双簧,引起参与活动的爱好。指导语: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表演,请看!提醒:引导

23、幼儿说出老师的表演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并点出:滑稽!2、谈论教师的表演,在谈论中揭开秘密,初步了解“前脸”、“后脸”、“双簧”等名称,并理解“前脸”、“后脸”在表演中角色的分工。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李老师进到“电视”里就会变得很矮很滑稽呢?提醒:由两个人表演,但却只能看到一个人的,逗人开心的滑稽表演形式,叫双簧。其中,看得到的人叫前脸,看不到的人叫后脸。前脸的手臂向下并拢垂直,当成人物的腿;后脸的手臂从前脸的肩膀处伸出来,当成人物的手。指导语:前脸,预备!后脸!(通过做前脸和后脸的预备动作来区分角色。)3、教师在幼儿面前呈透明状表演,让幼儿更真切地观测前脸和后脸的配合。指导语:我们再来表

24、演一次,请仔细观测哦!4、两两合作,尝试做简朴的造型和表情,如:敬礼、叉腰、踏步等。指导语:两个两个找朋友,商议好谁当前脸,谁当后脸!前脸,预备!后脸预备!提醒:镜头转转转,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很气愤!/我现在很伤心!/我是大力士!/我是爱美的小花猫!(教师用相机抓拍表情和造型好的幼儿。)5、幼儿尝试表演双簧。(1)复习律动幼幼小英雄。指导语:老师今天表演的双簧是幼幼小英雄,我们来复习一下律动吧!(2)集体练习双簧幼幼小英雄中的“前脸”表演的部分。(袜子)指导语:前脸的动作应当是怎么样的呢?感觉一下笨笨的小脚丫!预备!(3)幼儿找朋友合作练习表演,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让两人更加有默契。指导语:

25、刚才有些小朋友的表情可吸引人啦!现在,两个两个找朋友,后脸的小朋友请把袜子放回椅子下面。指导语:请跟旁边的小朋友打个招呼吧!我们和着音乐试一试,请注意你的表情。(4)树典型,请一两组幼儿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进行点评,再次鼓励幼儿并提出改善的地方。(5)听音乐,幼儿再次练习双簧表演。6、幼儿两两合作穿上衣服和鞋子,集体在“电视”里表演双簧。指导语:现在,请小演员们去电视台录节目咯!打扮好了就可以出场啦!7、一边观看照片,一边回顾对双簧的艺术形式的了解。指导语:双簧就是,现在,我们赶紧把这滑稽的表演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吹泡泡活动目的: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

26、意境。 2、借助对物体之间相应关系的结识来操作小图片,理解歌词,通过观测大图片上炸开的泡泡唱准休止符。 3、在学习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小图人手一份,大图一张。录音磁带。活动过程:1、导入小图:“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儿、藤儿也喜欢吹泡泡,谁会是他们吹出的泡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一张图。”幼儿拿出小图,“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图,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贴在问号的地方。 2、幼儿贴。边放乐曲磁带。 提问:“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小草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水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谁是藤儿吹出的泡

27、泡?为什么? 3、倾听歌曲。“我们听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存此标记。)歌里是怎么唱的?”“拿好图谱,可以边听边指。” 4、看小图跟着音乐念一遍歌词。 5、看大图,师范唱。“老师来唱一唱。”“这张大图与小图有什么不同样的地方?这是一个炸开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炸开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儿学唱。“你们能不能唱?炸开的泡泡停的地方同样吗?停中间和停后面同样吗?看你们能不能唱出来? 8、将贴上去的小图揭下来,幼儿唱。 9、唱后半段。这幅图我们尚有什么地方没唱到? 10、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起来唱。“有没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图,你们看着第二段的图,能唱出来吗?我

28、跟你们学学。 12、谁能介绍你们是怎么学会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同样的地方。” 13、你们能将第一和第二段连起来唱吗? 14、运用演唱组合来唱。悄悄话一、活动目的:1、唱准带附点四分音符的歌曲,学会在歌唱中间插话(道白)。2、在老师的启发下,尝试创编各种符合XX|X|;|XXXX|X|两种节奏型的短语或简朴句,并注意用讲悄悄话的方法讲给同伴听。二、活动准备:录音机、荷叶、画有青蛙在池塘边歌唱的图片一张、节奏卡、青蛙头饰若干三、活动过程:(一)律动外星人来了入室(二)倾听青蛙叫声的录音和看图片,引起幼儿学习的爱好。-听青蛙的叫声的录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景:池塘里有许

29、多青蛙在说悄悄话,有的说:“XX|X|”,好象在说:天亮了,尚有的在说:|XXXX|X|,好象在说:太阳出来了。青蛙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真有趣。(三)助教扮演青蛙小姐入场引出节奏卡(四)新授歌曲1、出示节奏卡,幼儿试拍打,下新的悬念!2、教师清唱歌曲悄悄话,并用拍节奏的方法拍出XX|X|、|XXXX|X|两处。3、师:你听到老师在说说歌中唱了了些什么?(在此并练习拍节奏)4、集体跟老师按节奏念歌词两遍。(在此说明“说什么呀?”这里要说出疑问的语气,这种叫道白)5、听琴声念歌词一遍。(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把歌词念一遍)6、教师带领幼儿高声唱歌曲,并规定幼儿对的地拍出XX|X|、|XXXX|X|以

30、及念出道白处7、老师轻声唱,幼儿高声唱。(规定声音响亮,并用自然的声音唱)8、小朋友我们一起轻声跟录音机唱,并拍XX|X|、|XXXX|X|的节奏,(可拍身体的任何部位)。9、请幼儿分组上来唱。(三组)(三)导幼儿初步学习创编语言节奏1、教师启发幼儿想象青蛙说的话,且创编出符合XX|X|、|XXXX|X|两种节奏型的语句如:小鸟飞、小兔蹦蹦跳师:有的青蛙在说:真好玩,青蛙还会说什么呢?有的青蛙说:我们去游泳,还会说什么?(请幼儿回答)2、将幼儿创编的青蛙的话穿插在歌曲中,集体唱一遍。(四)小结。师幼边唱边动作结束活动!活动内容:音乐游戏帽子恰恰恰 活动目的: 1学习游戏玩法、能随着音乐的旋律进

31、行游戏。 2能按规定遵守游戏规则。 3体验音乐游戏的开心与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恰恰舞曲请你恰恰恰、帽子若干、垫子一个(请幼儿围圈站好,垫子放在圆圈中间)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引入游戏 教师:师生共同复习舞蹈一遍。请幼儿说一说,听到这首曲子时感觉怎么样?这是一首非常热情的舞曲,我们要跳出热情、快乐的感觉来。(再次舞蹈一遍)老师把这首热情的音乐编成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二、 介绍游戏玩法、游戏规则及游戏规定 游戏玩法 教师请幼儿围成圆圈,音乐开始后。幼儿顺时针传递帽子,音乐到“喂”的时候幼儿到中间抢站垫子,先站到垫子上的两名幼儿当首领。首领在剩余时间内,可以自由表现舞蹈动作。

32、其余幼儿跟随首领做动作。 游戏规则 (一) 幼儿需拍两次手后再传递帽子。 (二) 音乐到“喂”时,才可到中间抢站垫子。 (三) 没有抢到垫子的幼儿,需回到原位继续跳舞。帽子不再传递,直到新一轮游戏开始,再传递。 (四) 违反规则的幼儿需到圈外,停玩一次。 游戏规定 (一)幼儿传递帽子时,“传”的幼儿把帽子戴在旁边顺时针方向的同伴头上,要把帽子戴稳,不能掉帽子、抢帽子。 (二)抢站垫子的时候,不能推人,打人。 三、幼儿游戏,教师引导 幼儿玩3-4遍游戏。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及时小结。鼓励幼儿做的好的地方,和巩固游戏规则。快乐的六一活动目的: 1、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2、会用活泼

33、欢快的情调,有表情地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做动作跳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节小朋友最喜欢赶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调。 3、幼儿先分乐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儿戴着发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5、复习邀请舞,进一步感受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学习演唱歌曲哆来咪。2.体会轮唱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音乐效果。3.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参与音乐歌唱活动。活动准

34、备:1.助演教师7名、音符的头饰。2.音符挂牌每人1个。3.图片:数字17。4.琴鼓、花。活动过程:1.直接出示图片17,激起幼儿的爱好。师:小朋友们结识它们吗?幼:它们是数字1、2、3、4、5、6、7师:对!看看它们像是在做什么呢?幼:像在爬楼梯,一个比一个高。师:在音乐里,1、2、3、4、5、6、7又是简谱的音符,他们都有自己的音乐名字哦:1是哆,2是来,3是咪,4是发,5是索,6是拉,7是西。(教师引导幼儿跟唱)师:我们来学学这些小音符是如何爬楼梯的。(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拍打身体的部位、由下往上有节奏地扭动身体等)2、请7名教师助演,生动活泼地表演歌曲哆来咪。师:今天有几位美丽的音符姐姐

35、来做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们!(教师表演,幼儿欣赏)。师:7个音符姐姐表演得真是太棒了!刚才你们有没有听清楚她们都唱了些什么?幼:没有。幼:周老师已经学会了,我来唱给你们听,小耳朵这回可要听仔细哦。(教师清唱一遍,速度稍慢,突出歌词)师:好,有谁知道音符们都说了些什么?(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记忆歌词,先学会打节奏念歌词,再跟音乐唱歌词、创编动作。)哆,唱歌儿快乐多;来,你不要掉眼泪;咪,你真是太甜蜜;发,我有个好办法;索,你不要太烦琐;拉,让烦恼全没啦;西,我对你笑嘻嘻。唱起歌儿快乐多。幼儿学会歌词后,边唱边随意做动作。3、引导幼儿清楚知道自己是哪个小音符,学习轮唱。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

36、们准备了小音符,快把他们请出来,挂在脖子上,看看你是谁。幼:我是哆,我是来,我是咪(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师:哦,这一组小音符全是哆,哆怎么唱的?幼:哆,唱歌儿快乐多。教师引导幼儿再次说出自己是哪个音符,应当唱哪一句。师:小音符真聪明,唱得又对又好。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轮唱的游戏,小耳朵可要听好哦,轮到你唱时,你要赶紧接上来,轮不到你,你要认真地听别人演唱,自己做动作配合,比一比哪组小音符的反映最灵敏!准备好了吗?幼:准备好了!幼儿跟着音乐,学习轮唱。一组唱一句,最后一句齐唱。(这种方式激起了幼儿极大的歌唱爱好和表演欲。)师:我们小朋友真是太有才了!配合得真好,轮唱得非常棒!好,下面我们再来玩大家最喜

37、欢的游戏“击鼓传花”,老师的鼓声一响,大家开始传花,鼓声一停,花传到谁的手中,就请你这组的小音符都到前面来表演。游戏开始了,幼儿快乐地念着游戏的儿歌:“击鼓传花,击鼓传花,传传传,传到你就是你,就是你!”如花被传到6(拉)组的某个幼儿手中,就请本组的小音符全来演唱。游戏2次。师:下面我们改一下游戏的规则,假如花传到你的手中,就请你到其它6组,每组邀请1个好朋友来轮唱。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还学会了轮唱,大家喜欢轮唱吗?幼:喜欢,很有趣,唱起来很开心4、再次邀请7位助演的老师,和幼儿一起跳舞结束活动。师:刚才音符姐姐说你们唱得太棒了,要和我们做好朋友,我们快来邀请她们来跳舞吧。7个老师一人带一组幼儿,手拉手随乐跳起圆圈舞,快乐地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