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妙想象第1页1.1.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理清作者论证思绪。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理清作者论证思绪。2.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语言。品味文中意蕴深刻语言。3.3.了解文章内容,学习观赏文艺作品方法。了解文章内容,学习观赏文艺作品方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2页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三年以来语文课堂上,我们已三年以来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含有很高文学价值。说说观赏这些含有很高文学价值。说说观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第3页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叶圣陶】【叶圣陶】(1894189419881988),原名叶绍),原名叶绍
2、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当代作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当代作家、教育家。有家、教育家。有“优异语言艺术家优异语言艺术家”之称,之称,终生致力于出版及语文教学。终生致力于出版及语文教学。第4页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示作者观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示作者观点句子。点句子。文字是一道桥梁。经过了这一道桥文字是一道桥梁。经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作者想做到是:作者想做到是:写下来文字恰好传达出他所见所感。写下来文字恰好传达出他所见所感。第5页 就读者方面说,他们要经过文字去接就读者方面说,他们要经过文字去接触作者所见所感。触作者所见所
3、感。像这么驱遣着想象来看,像这么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意境。了作者意境。第6页 综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示中心观点。文中所表示中心观点。观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想象力,观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想象力,经过文字去接触作者所见所感。经过文字去接触作者所见所感。第7页 作者要叙述怎样鉴赏文艺作品,为何在作者要叙述怎样鉴赏文艺作品,为何在开篇大篇幅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联开篇大篇幅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联络?络?细读感悟细读感悟第8页 要叙述怎样鉴赏文艺作品,
4、首先要认识要叙述怎样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问题。到文艺作品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所见所感,读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作者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本者想要接触作者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本质。所以,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联质。所以,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联络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本质,是表示中心观络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本质,是表示中心观点前提。点前提。第9页 阅读第阅读第5757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观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作者在论证观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作者在论证过程中
5、利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明分析。证过程中利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明分析。第10页 作者以赏析王维诗句作者以赏析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索方式对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索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可能有几疑问:大漠上可能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莫非不会有几缕炊烟吗?处地方聚集着人,莫非不会有几缕炊烟吗?”这么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壮景与这么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结果;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结果;第11页 同时又叙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同时又叙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
6、个文字所组成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境个文字所组成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境界。作者经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界。作者经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结论:“像这么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像这么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意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意境境。”第12页依据前面探究,总结本文论证思绪。依据前面探究,总结本文论证思绪。作者首先经过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作者首先经过叙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联络来明确读者观赏文艺作品本质,即之间联络来明确读者观赏文艺作品本质,即“接触作者所见所感接触作者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
7、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叙述了驱遣想象力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叙述了驱遣想象力主要作用。主要作用。第13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文艺观,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它们或有十分深刻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了解。了解。品味语言品味语言第14页 文艺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文艺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不过这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次序结合,含有不过这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次序结合,含有文
8、本表现中普通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文本表现中普通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思想感情。着作者思想感情。第15页 所以,这么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所以,这么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标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由作者有意识有目标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特点。成时又符合自然特点。第16页 作者着手创作,必定对于人生先有所作者着手创作,必定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见,先有所感。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见”字,字,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不可能有所创造;第17页 “见见”字也
9、可了解为见识、看法,没有字也可了解为见识、看法,没有思索与看法,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平庸文章,思索与看法,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平庸文章,难见深度;难见深度;“感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文字必是冷冰冰。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文字必是冷冰冰。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索,多感悟,这么才能多积累;同时要多思索,多感悟,这么才能写出优异文章。写出优异文章。第18页 假如死盯着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快了。第19
10、页 文艺作品普通都含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文艺作品普通都含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示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经常寄寓在情感表示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经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所以,想要了解一篇文艺作,就是此道理。所以,想要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经过想象还原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经过想象还原形象描述,进而去体味。形象描述,进而去体味。第20页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文章以王维诗句文章以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圆”为例,
11、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主要性,你能在读过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主要性,你能在读过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观点吗?例子来论证作者观点吗?第21页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他肥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以朱自清先生背影为例:以朱自清先生背影为例:第22页 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文字,能因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文字,能因我们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身子微胖,我们我们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身子微胖,我们能够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能够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
12、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能够想象腿并不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能够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第23页 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普通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便如拍照普通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这一幕,父亲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这一幕,父亲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心灵。读者心灵。第24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作者(写文字)(写文字)读者读者(读文字)(读文字)所感所感所想所想读者观赏文艺作品:读者观赏文艺作品:读者读者(读)文字(读)文字(想象)(想象)画面画面感悟意境感悟意境第25页谢 谢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