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5卷第 3期 2 0 1 2年 6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 UI LDI NG MATERI ALS Vo1 1 5。 NO 3 J u n , 2 0 1 2 文 章 编 号 : 1 0 0 7 9 6 2 9 ( 2 0 1 2 ) 0 3 0 3 9 1 0 4 恶 劣环境 下机 制砂混凝 土 的强度和 耐久性 能 陈正发 , 刘桂凤 , 秦彦龙 , 徐 建 民 ( 1 山东 理工大学 建筑 工程学 院 , 山东 淄博 2 5 5 0 4 9 ; 2 山东凝 易 固砂浆 科技有 限公 司 , 山东 淄博 2 5 5 0 5 1 ) 摘要 : 在 对 原材料 进行 性 能测 试和 混凝 土 配合 比试 验 的基 础 上 , 对 C 3 0机 制砂 混凝 土 开展 了高温 和 冻融循 环试 验 对 比研 究 了冻融循 环 、 冻 融循 环后 酸侵 蚀 和 碱 侵 蚀 3种 情 况 下机 制 砂 混凝 土 强 度 、 相 对 动弹模 量 的 变化 规律 ; 对 比研 究 了高温 、 高温后 酸侵 蚀 和碱 侵 蚀 3种 情 况 下机 制砂 混凝 土 强度 、 相对动弹模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 明: 在试验 温度和冻融次数范围 内, 机 制砂 混凝 土在 高温 和 冻融循 环后 抗压 强度 、 相 对动 弹 模 量 显 著 降低 , 并 随 温度 和 冻 融循 环 次 数 的 增加 其 降低 幅度 有 增 大趋 势 ; 机制 砂 混凝 土在 高温和 冻融循环 后 , 耐 酸 、 碱 侵 蚀 性 能 明显 降低 , 温 度越 高 、 经 受 的冻 融 循 环 次数越 多 , 其 耐酸 、 碱 侵 蚀 能力越 低 , 且 以耐酸侵 蚀 能 力为 最低 关键 词 : 机 制 砂 混凝 土 ;恶 劣环境 ;高温 ;冻融循 环 ;强度 ;耐 久性 能 中 图分类 号 : TU5 2 8 0 1 文献 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7 9 6 2 9 2 O 1 2 0 3 0 1 9 S t r e n g t h a n d Du r a b i l i t y o f Co nc r e t e wi t h M a nu f a c t u r e d - Sa n d i n S e v e r e En v i r o nm e nt CHEN Z h e n g f a , LI UGu i f e n g , QI N Y a n l o n g , X【 , J i a n rai n 。 ( 1 S c h o o l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E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Z i b o 2 5 5 0 4 9,Ch i n a ; 2 S h a n d o n g Ni n g y i g u M o r t a r Te c h n o l o g y I n c ,Z i b o 2 5 5 0 5 1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No wa d a ys,f e w pe o p l e i nv e s t i g a t e d t he s t r e ngt h a nd d ur a bi l i t y o f c on c r e t e wi t h ma nuf a c t ur e d s a nd i n s e v e r e e nv i r o nme nt Exp e r i me nt s t ud i e s o n C3 0 c o nc r e t e wi t h ma nu f a c t ur e d s a nd we r e c a r r i e d ou t u nd e r c o nd i t i o n o f h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d f r e e z e t ha w c y c l e s ba s e d o n t he t e s t i n g o f r a w ma t e r i a l s pe r f o r m - a nc e s a n d c o n c r e t e m i x p r o po r t i o nC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d i e s o n t h e c ha ng i ng l a ws o f t he s t r e n gt h a nd t he r e l a t i v e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o f c o n c r e t e wi t 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we r e ma d e i n s o me c a s e s ,i n c l u d i n g h i g h t e mpe r a t ur e a n d f r e e z e - t ha w c y c l e s,a c i d c o r r o s i o n a f t e r hi gh t e mpe r a t ur e a n d f r e e z e - t ha w c yc l e s a nd a l ka l i c o r r o s i o n f o l l o wi n g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a n d f r e e z e t h a w c y c l e s Th e r e s u l t s o f t e s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 s t r e n g t h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v e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o f c o n c r e t e wi t h 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 d e c r e a s e s ma r k e d l y wi t h t he i n c r e a s e o f t e mpe r a t ur e a nd t he numbe r o f f r e e z e t ha w c y c l e s The a c i d a nd a l ka l i r e s i s t a nc e o f c o nc r e t e wi t h m a n uf a c t u r e d s a nd i s a l s o r e ma r ka bl y we a k e ne d du e t o t h e a c t i o n o f h e a t i ng a n d f r e e z e t ha w c y c l e s The a c i d - a nd a l ka l i r e s i s t a nc e,e s pe c i a l l y t he a c i d - r e s i s t a nc e o f t he c o nc r e t e l o we r s wi t h t he i n c r e a s e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n u mb e r o f f r e e z e t h a w c y c l e s Ke y wo r d s:c on c r e t e wi t h ma nu f a c t u r e d s a nd;s e v e r e e nv i r o nme nt ;hi gh t e m p e r a t u r e;f r e e z e - t h a w c y c l e; s t r e ng t h;d ur a b i l i t y 随着经济建设 的飞速发展 , 土木建筑业空前 活 跃 , 道路 、 桥梁、 铁路、 机场 、 城市建设 、 水利水 电工程 等建设对混凝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 用砂量也逐年 攀升 据统计 , 中 国仅建筑用 砂石年均需求 量约为 收稿 日期 : 2 0 1 1 - 0 2 2 1 ;修订 日期 : 2 O u O 8 一 O 8 基金项 目: 山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Z R2 0 0 9 F M0 2 0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0 7 0 9 0 3 1 ) 第一作 者 : 陈正发 ( 1 9 7 1 一 ) , 男 , 安徽蚌埠人 ,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硕士 E ma i l : c z f 2 0 0 2 1 2 6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9 2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5卷 5 O亿 t 长期以来 , 对天然砂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天然 砂资源枯竭 , 价格高涨 , 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用 人工砂替代天然砂 已越来越受 到重视 , 并 已在生产 实践 中得 到广 泛使 用 但 是 , 关 于机制 砂混 凝 土在 复 杂环境下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 尤其是在恶劣条件 下 的物 理力 学性 能 的研 究并 不 多见 在实 际工 程 中 , 混凝土不仅要在正常的环境下使用 , 而且也要在高 温 、 冻融循环 、 化学介质侵蚀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在 中 国东 北地 区 , 冻 融循 环 已经 成 为 影 响 混凝 土 耐 久 性 的最重要 因素之一口 近几 十年来 , 很多学者对混 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 、 材料结构及外加剂等 2 _ 6 进行 了研究 , 但对其经受冻融循环后的强度、 特别是机制 砂 混凝 土经 受 冻融 循 环 后 的强 度 还 缺 乏 系统 研 究 混凝土经受高温作用 的情况也很常见 建筑结构在 火灾情况下 , 很容易损坏 , 且损失惨重 目前 , 关于高 温后 混凝 土 的 力 学 性 能 研 究 也 很 多_ 7 引, 但 对 机 制 砂混凝土在高温后 的强度和耐久性 能的研究 尚不 多见 本文以 C 3 O机制砂 混凝土为研究对象 , 对其 在 高温 和冻 融循 环 后 的强 度 、 耐久 性 能 进 行 了试 验 研 究 , 得到 了一些 有益 的结 果 1 试验方法 1 1 原 材料 及配 合 比试验 本文所 用 机制 砂 取 自实 际工 程 现 场 根 据 G B T 1 4 6 8 4 -2 0 0 1 建筑 用砂 对机 制砂 的颗 粒级 配 、 表 观密度、 堆积密度、 泥含量及含水率等进行了测试 经测试 , 机制砂 的细度模数为 3 2 , 级配筛余部分在 1区 , 部分在 2区, 可以界定为 中粗砂 , 其表观密度 、 堆积密度 、 含水率等指标均符合建筑用砂标准 碎石 也 是 取 自实 际工 程 现 场 , 按 照 GB T 1 4 6 8 5 - 2 0 0 1 建 筑用 卵 石 、 碎 石 的 规 定 对 碎 石 的 级 配 、 表 观 密 度 、 堆积密度 、 泥含量和含水率等进行 了测试 , 均符 合要求 水泥采用 P O8 2 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经检 测 , 其性 能指 标 均达标 准要 求 本文将 C 3 0机 制砂混凝 土 的坍 落 度设定 为 8 0 9 0 IT l m 先 参照 J GJ 5 5 2 ( ) 0 0 普 通混凝 土 配合 比设 计 规 程 , 按 天 然 砂 混 凝 土 来设 计 C 3 0机 制 砂 混 凝 土 配合 比, 然 后 根 据 天然 砂 与机 制 砂 的 性 能差 异 及 试配结果 , 对该配合 比进行适当调整 C 3 0机制砂混 凝 土 的 最 终 配 合 比 为 : ( 水 泥 ) : m( 砂 ) :m( 石) : m( 水 ) 一1 : 1 0 6 : 2 1 6 : 0 4 7 1 2冻融循 环 试验 本文参 照 D L T 5 1 5 0 - 2 0 0 1 水工 混凝 土试验规 程 、 采用 KD R - 3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对试件进行 冻融循 环( F T C ) 试验 试件共 9组 , 尺 寸 为 1 0 0 mm 1 0 0 mm4 0 0 mm, 其 中 6组 ( 每组 3个 ) 试件进行 冻 融循 环 试 验 , 另 外 2组 ( 6个 ) 试 件 经过 冻 融 循 环 后再 进行 酸 、 碱侵 蚀试 验 , 最 后 1组 3个试 件作 为对 比试件 将分 别 经 过 5 , 1 0 , 1 5次 冻 融 循 环 试 验 的 3 组 试件 放入 质 量 分 数 为 5 的 冰 醋 酸 溶 液 中浸 泡 , 同时 , 将 1 组 未 经冻 融循 环 试 验 的 试 件 也放 人 相 同 浓度的冰醋酸溶液 中浸泡 , 浸泡时液面高出试 件顶 面 2 O mm, 浸 泡时 间为 5 d ; 将 分 别 经 过 5 , 1 0 , 1 5次 冻 融循 环 试 验 的 另 外 3组 试 件 放 人 质 量 分 数 为 1 O 的 Na : C O。 溶液 中浸 泡 , 同时 , 将 1组未 经 冻 融 循 环试 验 的试 件也 放 入相 同质 量 分数 的 Na C O。 溶 液中浸泡, 浸泡时液面高出试件顶面 2 0 mm, 浸 泡 时 间为 5 d 将 达到 浸 泡设 定 时 间 的 各 组试 件 取 出 , 用湿布擦干表面水分, 然后, 根据 DL T 5 1 5 O 2 O O 1 水工 混凝 土试 验规 程 进 行 相对动 弹模 量 和抗 压 强 度测 试 I 3高温 试验 高温试验试件尺寸为 1 5 0 m mX 1 5 0 m mX 1 5 0 m m, 按常温( 2 0) , i 0 0 , 2 0 0 , 3 0 0共分 4组 , 每组各 9 个试件 试件的加热 方式 为: 每次 升高 1 0 0, 然后 恒 温 5 mi n , 在 炉温 度达 到预 定 温 度后 , 恒 温 3 h 试 件经 历高 温后 3 d进行 性 能测试 将经 过 常 温 , 1 0 0 , 2 O 0 , 3 0 0 处 理 的 4组 试 件 分别 放人 质 量 分数 为 5 的 冰 醋 酸 溶 液 中 浸 泡 , 浸 泡 时液面 高 出试件 顶 面 2 0 mm, 浸 泡 时 间 为 5 d ; 将 经 过常 温 , 1 0 0 , 2 0 0 , 3 0 0 处 理 的 3组 试 件 分 别 放 入质量分数为 1 0 的 Na C O 。溶液 中浸泡 , 浸泡 时 液面高出试件顶面 2 0 mm, 浸泡时间为 5 d 将达到 浸泡设定时间的各组试件取出, 用湿布擦 干表面水 分 , 然后 , 根 据 DL T 5 1 5 0 2 O 0 1规 程 进 行 相 对 动 弹 模量 和抗 压强度 测试 2 试 验结果及分析 C 3 0机 制砂 混凝 土冻 融循 环 和高 温 试 验结 果 分 别 如表 1 , 2所示 C 3 o机 制 砂 混 凝 土 的 相 对 动 弹模 量 ( E ) 按 式 ( 1 ) 计 算 E 一菇 1 0 0 ( 1 ) b 式 中 : E 为试 件 经过 次冻 融 循环 后 的相 对 动 弹模 量 , ; f o 为试件冻融循环前的 自振频率 , Hz ; 为 试 件 经过 冻 融次循 环 后 的 自振 频率 , Hz 由表 1 可看 见 , 无 论 是 冻 融 循 环 的 单 因素 作 用 还是冻融循环后经酸、 碱侵蚀的双因素作用 , 冻融循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期 陈正发 , 等 : 恶劣环境 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 和耐久性 能 3 9 3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MP a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l o s s Te mp e r a t u r e No c o r r o s i o n AI k a l i Ac i d No c o r r os i o n Al ka l i Ac i d No c o r r o s ion Al k a l i Ac i d 2 O 1 O O 2 0 O 3 0 O 9 0 87 8 8 71 86 5 4 84 43 环 次数 对 C 3 o机 制 砂 混 凝 土 的相 对 动 弹 模 量 和 抗 压 强度 均有 显著 影 响 , 两 者 均 随 冻 融 循 环 次 数 的增 加而逐渐降低 , 且降低的幅度有增大趋势 相对动弹 模量 及抗 压 强度 损失 率 ( C S L ) 与冻 融 循环 次 数 之 间 的关 系 分别 如 图 1 , 2 所 示 由图 1 , 2可 以看 出 , 在相 同冻 融循 环次 数下 , 冻 融循 环后 经酸 、 碱侵 蚀 的试 件 的相 对 动弹模 量 和抗压 强 度均小 于 冻融循 环 单 因素 F TC t i m e s 图 1 相对动弹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 的变化 Fi g 1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a n d t i me s o f FTC 1 8 1 6 1 4 1 2 1 0 8 6 4 2 F TC t i me s 图 2 抗压强度损失率 随冻融 次数的变化 F i g 2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CS L a n d t i me s o f FTC 作用时的相对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 这说 明在冻融 循环条件下 , C 3 o机制砂混凝土的耐酸 、 碱侵蚀性能 明显 降 低 , 且 经受 的冻 融 循 环次 数 越 多 , 其 耐 酸 、 碱 侵蚀性能的降低幅度越明显 , 其中以酸侵蚀对相对 动 弹模 量 和抗 压 强度 的影 响为最 大 由表 2可见 , C 3 0机制砂 混凝土经高温作用 以 后 , 无 论是 无腐 蚀 环境还 是 酸或碱 腐 蚀环境 , 其 抗 压 强度和相对动弹模量均显著 降低 , 且 随着温度 的提 高, 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模量的降低 幅度均有增大 趋势 相对 动 弹模 量 及 抗 压 强 度 损失 率 与 温 度 之 间 的关系分别如图 3 , 4所示 对 比 3种环境下 C 3 0机 制砂混 凝 土 的抗 压 强 度 随温 度 的变 化 规 律 可 知 , 在 相同温度下, 无腐蚀环境 中的试件其抗压强度大于 酸、 碱腐蚀环境 中试件的抗压强度 , 且以高温后酸环 境 中的抗 压强 度为 最小 从 图 3也可 看 出 , C 3 0机 制 砂混凝土 的相对动 弹模量 随着 温度 升高而 明显 降 低 , 且 以高温后酸侵蚀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模量为最 低, 降低幅度也最为明显 这说 明高温后 , C 3 0机制 砂混凝土的耐酸、 碱侵蚀性能明显降低 , 且经受 的环 境温度越高 , 其耐酸 、 碱侵蚀性 能降低 的幅度 越 明 显, 其 中以高温后酸侵蚀对相对动弹模量和抗压强 度 的影 响 为最 大 究 其原 因 , 是 由于混凝 土在 未 经 冻 融循 环 和 高 温作 用 时 , 其 内部 的微 裂 缝很 少 , 酸 、 碱 溶液难 以进入 , 腐蚀作用较小 而当混凝土经受冻融 循环和高温作用后 , 其 内部的裂缝逐渐发展 、 增 多, 酸、 碱溶液很容易进入 , 腐蚀作用加大 而且 , 随着冻 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和温度 的升高 , 混凝土内部的微 裂缝越来越多, 酸、 碱溶液越来越容易进入 , 导致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9 4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5 卷 蚀 越来 越厉 害 , 力 学性 能越 来越 低 Te mp e r a t u r e C 图 3相对 动弹模量随温度的变化 Fi g 3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a n d t e m p e r a t ur e s U 5 0 l 0 O 1 5 0 2 0 0 25 0 3 0 0 Te mp e r a t u r e C 图 4 抗 压强度损失率随温度的变化 Fi g 4 Re l a t i o n be t we e n CSL a nd t e mpe r at u r e s 4 结论 ( 1 ) C 3 0机制砂 混凝 土在冻融循环 和高温的单 因素作用下 , 其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模量显著降低 , 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其降低幅 度 有增 大趋 势 ( 2 ) C 3 0机制砂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再经酸、 碱侵 蚀, 其相对动弹模量 、 抗压强度均较冻融循环单 因素 作用有明显降低 , 并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 的增加降 低 幅度有 增大 趋势 , 即经过 冻融 循环 后 , C 3 0机 制 砂 混凝土 的耐酸 、 碱侵 蚀性 能 明显 降低 , 且 以耐 酸 侵蚀 能力为最低 ( 3 ) C 3 0 机制砂混凝土高温作用后再经酸 、 碱侵 蚀 , 其相对动弹模量、 抗压强度均较高温单因素作用 有明显降低 , 并且 随着温度 的提高其降低 幅度有增 大趋 势 , 即经过 高 温作 用后 , C 3 O机 制砂 混凝 土 的耐 酸 、 碱 侵 蚀 性 能 明 显 降 低 , 且 以 耐 酸 侵 蚀 能 力 为 最低 ( 4 ) 在工程实践中应特别 注意酸环境对机制砂 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 要充分考虑冻融循环和高温作 用对 其强 度 和耐 久性 能 的影 响 参 考文 献 : 1 朱亚菲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制备技术、 力学性 能及其微观结 构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研究 D 南京 : 东南 大学 , 2 0 0 3 ZHU Ya f e i S t u d y o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on t e c h n ol o g y, me c h a n i c a l pr o pe r t i e s a n d m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h i g h s t r e n g t h c o n c r e t e wi t h l i g h t we i g h t a g g r e g a t e D Na ij i n g : S o u t h e a s t U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3 ( in Chi n e s e ) L I TVAN G G Ph a s e t r a n s i t i o n s o f a d s o r ba t e s (I V): Me c h a n i s m o f f r o s t a c t i o n i n h a r d e n e d c e me n t p a s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t he Ame r i c a n Ce r a m i c S o c i e t y , 1 9 72 ,5 5( 1 ): 3 8 4 2 SETZ ER M J A me t h o d f o r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me c h a n i c a l b e h a v i o u r o f h a r d e n e d c e m e n t p a s t e b y e v a l u a t ing a d s o r p t i o n d a t a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e s e a r c h , 1 9 7 6 , 6 ( 1 ) : 3 7 4 7 B OURNAZEL J P, MORANV1 LLE M Du r a b i l it y o f c o n c r e t e t h e c r o s s r o a d b e t we e n c h e mi s t r y a n d me c h a n i c s J C e me n t a n d Co n c r e t e Re s e a r e h, 1 9 9 7, 2 7( 1 0 ): 1 5 4 3 1 5 5 2 姜双伦 , 姬立德 , 吴会强 混凝土 的冻融破 坏与外 加剂 J 混 凝 土 , 2 0 0 1 ( 2 ) : 5 4 5 5 J I ANG Sh u a n g l u n, J I Li de , W U Hu i q ia n g The f r e e z e t h a w f a i l u r e o f c o n c r e t e a n d i t s a d mi x t u r e s J C o n c r e t e , 2 0 0 1 ( 2 ) : 5 4 - 5 5 ( i n Ch i ne s e ) 杨英姿 , 冯奇 , 范征 宇, 等 负温混凝土抗渗性 的试验 研究E J 建筑技术 , 2 0 0 2 , 3 3 ( 1 0 ) : 7 3 8 7 4 0 YANG Yi n g - z i , F ENG Qi , FAN Zh e n g y u, e t a 1 Ex p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p e ne t r a t i o n - p r o o f o f c o nc r e t e i n n e g a t i 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J Ar c h i t e c t u r e T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2 , 3 3( 1 0 ) : 7 3 8 7 4 0 ( i n Ch i n e s e ) W EI GLER H , FI SCH ER RI n f l u e nc e o f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o n s t r e n g t h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 s o f c o n c r e t e c Ac I S e mi n a r o n Co n c r e t e f o r Nu c l e a r Re a c t o r s Be r l i n: ACI , 1 9 7 2: 4 8 卜4 9 3 BRES LER B, I DI NG R HFi r e r e s p o n s e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c o n c r e t e me mb e r s C AC I S e mi n a r o n F i r e S a f e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St r u c t u r e s De t r o i t : ACI , 1 98 3: 6 9 - 1 1 4 李卫 , 过镇 海 高温 下混凝 土 的强度 和变形性 能 的试验 研究 J 建筑结 构学报 , 1 9 9 3 , 1 4 ( 1 ) : 8 - 1 6 LI W e i , GUO Zh e n h a i Ex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y o n s t r e n g t h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 s o f c o n c r e t e i n h i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J J o u r n a l o f B u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 1 9 9 3, 1 4( I ): 8 - 1 6 ( i n Ch i n e s e ) 陈荣毅 , 沈 祖炎 钢筋混凝 土结 构抗 火设计 评述 J 工业 建 筑 , 1 9 9 9 , 2 9 ( 8 ) : 1 2 1 6 CHEN Ro ng y i , SHEN Zu y a n Re v i e ws o n f i r e r e s i s t a nc e d e s t g n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J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1 9 9 9, 2 9 ( 8 ) : 1 2 1 6 ( i n Ch i ne s e ) 林志明 , 张雄 火 灾混凝 土损 伤诊 断的进 展l- J 建筑 材料 学 报 , 2 0 0 0 , 5 ( 4 ) : 3 4 7 3 5 2 LI N Zh i mi n g, ZHANG Xi o n g Ad v a nc e s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o n c r e t e d a ma g e J J o u r n a l o f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0 0, 5 ( 4 ): 3 4 7 3 5 2 ( i n Chine s e ) 张众 冻 融及 高温 后混凝 土 多轴力 学特 性试 验研 究 D 大 连 : 大连理工大学 , 2 0 0 6 ZHANG Z h o n gEx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mu hi a x i a l m e c h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 n c r e t e i n f r e e z e t h a w c y c l e a n d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e n v i r o n me n t D D a l ia n : D a l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o l o g y, 2 0 06 ( i n Chi n e s e ) 加 m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