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压轴题1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60,则1+2= ;(2)若点P在线段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1、2之间的关系为 ;(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如图(4)所示,则、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且关于轴对称 (1)求点的坐标;(2)动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出
2、发沿轴正方向向终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长为,求与的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当点到的距离为时,连接,作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求的长3在中,是的角平分线,于点. (1)如图1,连接,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不与点重合),以为一边,在下方作,交延长线于点.求证:;(3)如图3,点是线段上的点,以为一边,在的下方作,交延长线于点.直接写出,与数量之间的关系.4(1)填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那么的度数是_;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与点重合,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
3、那么的度数是_(2)解答: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左侧,且,求的度数;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与点重合,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右侧,且,求的度数(3)探究:把一张四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设,求,之间的数量关系5在ABC中,已知A(1)如图1,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当70时,BDC度数 度(直接写出结果);BDC的度数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BC的平分线与ACE角平分线交于点F,求BFC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将FBC以直线BC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
4、BC,GBC的角平分线与G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如图3),求BMC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6如图,在等边中,线段为边上的中线动点在直线上时,以为一边在的下方作等边,连结(1)求的度数;(2)若点在线段上时,求证:;(3)当动点在直线上时,设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试判断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 cm,CQ= cm(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
5、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4)若点Q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8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C与ABC关于直线AC对称,AE与CD垂直交BC的延长线于点E,EAF45,且AF与AB在AE的两侧,EFAF(1)依题意补全图形(2)在AE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B,点C的距离和最短;求证:点D到AF,EF的距离相等9在ABC中,BAC=45,CDAB,垂足为点D,M为线段DB上一动点(不包
6、括端点),点N在直线AC左上方且NCM=135,CN=CM,如图(1)求证:ACN=AMC;(2)记ANC得面积为5,记ABC得面积为5求证:;(3)延长线段AB到点P,使BP=BM,如图探究线段AC与线段DB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M,AN=CP始终成立?(写出探究过程)10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对“三角形内角或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究(1)如图1,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A64,则BPC ;(2)如图2,ABC的内角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ABD的平分线交于点E其中A,求BEC(用表示BEC);(3)如图3,CBM、BCN为A
7、BC的外角,CBM、BCN的平分线交于点Q,请你写出BQC与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4,ABC外角CBM、BCN的平分线交于点Q,A=64,CBQ,BCQ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BPC= ,延长BC至点E,ECQ的平分线与BP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则R= 11对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其中均为非零常数)例如:(1)已知求的值;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求的取值范围;(2)当时,对任意有理数都成立,请直接写出满足的关系式学习参考:,即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即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结
8、果相加12已知:如图1,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的平分线相交于点K(1)求的度数;(2)如图2,的平分线相交于点,问与的度数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等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3)在图2中作,的平分线相交于点,作,的平分线相交于点,依此类推,作,的平分线相交于点,请用含的n式子表示的度数(直接写出答案,不必写解答过程)13已知,如图1,直线l2l1,垂足为A,点B在A点下方,点C在射线AM上,点B、C不与点A重合,点D在直线11上,点A的右侧,过D作l3l1,点E在直线l3上,点D的下方(1)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 ;(2)如图1,若CE平分BCD,且BCD70,则CED ,ADC
9、;(3)如图2,若CDBD于D,作BCD的角平分线,交BD于F,交AD于G试说明:DGFDFG;(4)如图3,若DBEDEB,点C在射线AM上运动,BDC的角平分线交EB的延长线于点N,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探索N:BCD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直接写出比值14探索发现: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 , ;(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3)利用规律解方程:15小敏与同桌小颖在课下学习中遇到这样一道数学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试确定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小颖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取特殊情况,探索讨论:当点为
10、的中点时,如图(2),确定线段与的大小关系,请你写出结论:_(填“”,“”或“”),并说明理由(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与的大小关系是:_(填“”,“”或“”)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作EFBC,交于点(请你将剩余的解答过程完成)(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且,若的边长为,求的长(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果)16(1)发现:如图1,的内角的平分线和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当时,则 当时,求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应用:如图2,直线与直线垂直相交于点,点在射线上运动(点不与点重合),点在射线上运动(点不与点重合),延长至,已知的角平分线
11、与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在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倍,请直接写出的度数.17(1)如图1,和都是等边三角形,且,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相交于点,求证:(2)如图2,在中,若,分别以,和为边在外部作等边,等边,等边,连接、恰交于点求证:; 如图2,在(2)的条件下,试猜想,与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8探究发现:如图,在中,内角的平分线与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若,则 ; 若,则 ; (2)由此猜想:与的关系为 (不必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如图,四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3)若,求的度数,由此猜想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9如图,在中,过点做射线,且,点从点出发,沿
12、射线方向均匀运动,速度为;同时,点从点出发,沿向点匀速运动,速度为,当点停止运动时,点也停止运动连接,设运动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和的长度;(2)当时,请说明;(3)设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关系式20(概念认识)如图,在ABC中,若ABDDBEEBC,则BD,BE叫做ABC的“三分线”其中,BD是“邻AB三分线”,BE是“邻BC三分线”(问题解决)(1)如图,在ABC中,A70,B45,若B的三分线BD交AC于点D,则BDC ;(2)如图,在ABC中,BP、CP分别是ABC邻AB三分线和ACB邻AC三分线,且BPCP,求A的度数;(延伸推广)(3)在ABC中,ACD是ABC
13、的外角,B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与ACD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若Am,Bn,直接写出BPC的度数(用含 m、n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150;(2)1290;(3)1902,理由详见解析;(4)2901,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用平角的得出,CDP=180-1,CEP=180-2,最后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2)同(1)方法即可;(3)利用平角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结论;(4)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 1+CDP=180,CDP=180-1,同理:CEP=180-2,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14、CDP+DPE+CEP+C=360,C=90,180-1+180-2+90=360,1+2=90+=90+60=150,故答案为:150; (2) 1+CDP=180,CDP=180-1,同理:CEP=180-2,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DP+DPE+CEP+C=360,C=90,180-1+180-2+90=360,1+2=90+,故答案为:1+2=90+;(3)1902 理由如下:如图3,设DP与BE的交点为F,2DFE,DFEC1,1C2902 (4)2901,理由如下:如图4,设PE与AC的交点为G,PGDEGC,1801C1802,2901故答案为2901【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
15、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角的定义,解本题的关键是将1,2,转化到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中,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中考常考题2(1)C(4,0);(2);(3)【解析】【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知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2)利用面积法可求得,再利用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即可求得答案;(3)利用(2)的结论求得,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得,求得,利用面积法求得,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点、关于轴对称,为等边三角形,点C的坐标为:;(2)连接,即:;(3)点到的距离为,延长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连接、,为
16、的角平分线,为等边三角形,设,在中,在中,【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灵活运用面积法求线段的长是解本题的关键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结论:,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最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证;(2)如图(见解析),延长ED使得,连接MF,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
17、差得出,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参照题(2),先证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得出,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1)是的角平分线,在和中,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延长ED使得,连接MF,是的角平分线,是等边三角形,即在和中,即即;(3)结论:,证明过程如下:如图,延长BD使得,连接NH由(2)可知,是等边三角形,即在和中,即即【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和(3),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4,;,;
18、,.【解析】【分析】(1)如图知,得可求出解.由图知得可求出解.(2)由图折叠知,可推出,即可求出解.由图中折叠知,可推出,即可求出解.(3)如图-1、-2中分别由折叠可知,、,即可求得、.【详解】解:(1)如图中,故答案为.如图中,故答案为.(2)如图中由折叠可知,;如图中根据折叠可知,;(3)如图-1中,由折叠可知,;如图-2中,由折叠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换中折叠属全等变换,图形的角度及边长不变及一些角度的计算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本题是代数、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题目.5(1)(1)125;,(2);(3)【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
19、和定理易得ABC+ACB=11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D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ABC+ACB=180-A,采用的推导方法即可求解;(2)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然后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3)由折叠的对称性得,结合(1)的结论可得答案【详解】解:(1)ABC,DCBACB,BDC180DBCDCB180(ABC+ACB)180(18070)125ABC,DCBACB,BDC180DBCDCB180(ABC+ACB)180(180A)90+A90+故答案分别为125,90+(2)BF和CF分别平分ABC和ACE,即(3)由轴对称性质知:,由(1)可得,【点睛】本题
20、考查三角形中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角度计算,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1)30;(2)证明见解析;(3)是定值,.【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根据就可以得出;(3)分情况讨论: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1,由(2)可知,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而有而得出结论;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详解】(1)是等边三角形,线段为边上的中线,(2)与都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3)是定值,理由如下: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1,由(2)可
21、知,则,又,是等边三角形,线段为边上的中线平分,即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与都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同理可得:,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与都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同理可得:,综上,当动点在直线上时,是定值,【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中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7(1)BP=3cm,CQ=3cm;(2)全等,理由详见解析;(3);(4)经过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解析】【分析】(1)速度和时间相乘可得BP、CQ的长;(2)利用SAS可证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全等,则可得出BP=PC,CQ=BD,从而求出t的值;(4)第一次相遇
22、,即点Q第一次追上点P,即点Q的运动的路程比点P运动的路程多10+10=20cm的长度【详解】解:(1)BP=31=3,CQ=31=3(2)t=1s,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BP=CQ=31=3cm, AB=10cm,点D为AB的中点,BD=5cm又PC=BCBP,BC=8cm,PC=83=5cm,PC=BD又AB=AC,B=C,在BPD和CQP中, BPDCQP(SAS)(3)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与CQ不是对应边,即BPCQ若BPDCPQ,且B=C,则BP=PC=4cm,CQ=BD=5cm, 点P,点Q运动的时间t=s, cm/s;(4)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
23、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x=3x+210, 解得经过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解题关键还是全等的证明和利用,将动点问题视为定点问题来分析可简化思考过程8(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按照题目所述依次作图即可(2)本题考查线段和最短问题,需要通过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所求线段转化为其他等量线段之和,以达到求解目的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继而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2)如图2,连接BD,P为BD与AE的交点等边ACD,AECDPC=PD,PC+PB最短等价于PB+P
24、D最短故B,D之间直线最短,点P即为所求证明:连接DE,DF如图3所示ABC,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CBCAD60AECDCAECAD30CEAACBCAE30CAECEACACECD垂直平分AEDADEDAEDEAEFAF,EAF45FEA45FEAEAFFAFE,FADFEDFADFED(SAS)AFDEFD点D到AF,EF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第一问作图极为重要,要求对题意有较深的理解,同时对于垂直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清楚,能通过题目文字所述转化为考点,信息转化能力需要多做题目加以提升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当AC=2BD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N,AN
25、=CP始终成立,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ACN=AMC=135-ACM;(2)过点N作NEAC于E,由“AAS”可证NECCDM,可得NE=CD,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3)过点N作NEAC于E,由“SAS”可证NEACDP,可得AN=CP【详解】(1)BAC=45,AMC=18045ACM=135ACMNCM=135,ACN=135ACM,ACN=AMC;(2)过点N作NEAC于E,CEN=CDM=90,ACN=AMC,CM=CN,NECCDM(AAS),NE=CD,CE=DM;S1ACNE,S2ABCD,;(3)当AC=2BD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N,A
26、N=CP始终成立,理由如下:过点N作NEAC于E,由(2)可得NE=CD,CE=DMAC=2BD,BP=BM,CE=DM,ACCE=BD+BDDM,AE=BD+BP=DPNE=CD,NEA=CDP=90,AE=DP,NEACDP(SAS),AN=PC【点睛】本题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10(1) 122;(2);(3);(4)119,29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与表示出,再利用与表示出,于是得到结论;(
27、3)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与,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4)根据(1),(3)的结论可以得出BPC的度数;根据(2)的结论可以得到R的度数【详解】解:(1)、分别平分和,故答案为:;(2)如图2示,和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又是的一外角,是的一外角,;(3),结论(4)由(3)可知,再根据(1),可得;由(2)可得:;故答案为:119,29【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11(1);42a54;(2)m=2n【解析】【分析】(1)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28、;根据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根据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由题意得,解得,由题意得,解不等式得p-1解不等式得p,-1p,恰好有3个整数解,2342a54;(2)由题意:(mx+ny)(x+2y)=(my+nx)(y+2x),mx2+(2m+n)xy+2ny2=2nx2+(2m+n)xy+my2,对任意有理数x,y都成立,m=2n【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恒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1);(2),证明见解析;(3)【解析】【分析】(1) 过 作KGAB,交 于 ,证出KG,得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
29、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根据求出,根据求出答案;(3)根据(2)得到规律解答即可.【详解】(1) 过 作KGAB,交 于 , ,KG,分别为与的平分线,则 ;(2) ,理由为:,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即 ,;(3)由(2)知;同理可得=,.【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角平分线的性质;(3)是难点,注意总结前两问的做题思路得到规律进行解答.13(1)互相平行;(2)35,20;(3)见解析;(4)不变,【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
30、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4)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直线l2l1,l3l1,l2l3,即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故答案为:互相平行;(2)CE平分BCD,BCEDCEBCD,BCD70,DCE35,l2l3,CEDDCE35,l2l1,CAD90,ADC907020;故答案为:35,20;(3)CF平分BCD,BCFDCF,l2l1,CAD90,BCF+AGC90,CDBD,DCF+CFD90,AGCCFD,AGCDGF,DGFDFG;(4)N:BCD的值不会变化,等于;理由如下
31、:l2l3,BEDEBH,DBEDEB,DBEEBH,DBH2DBE,BCD+BDCDBH,BCD+BDC2DBE,N+BDNDBE,BCD+BDC2N+2BDN,DN平分BDC,BDC2BDN,BCD2N,N:BC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识别图形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14(1);(2);(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简单的分式可得,相邻两个数的积的倒数等于它们的倒数之差,即可得到和(2)根据(1)规律将乘法写成减法的形式,可以观察出前一项的减数等于后一项的被减数,因此可得它们的和.(3)首先利用
32、(2)的和的结果将左边化简,再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 ;故答案为(2)原式 ;(3)已知等式整理得: 所以,原方程即: ,方程的两边同乘x(x+5),得:x+5x2x1,解得:x3,检验:把x3代入x(x+5)240,原方程的解为:x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关键在于根据简单的数的运算寻找规律,是考试的热点.15(1),理由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3)3或1【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3)注意区分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和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不要遗漏【详解】解:
33、(1),理由如下:,是等边三角形,点为的中点,;故答案为:;(2),理由如下:如图3:为等边三角形,且EFBC,;,在与中,(AAS),为等边三角形,(3)如图4,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过点作EFBC,交的延长线于点:则,;,;为等边三角形,;而,;在和中,(AAS),;为等边三角形,;如图5,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过点作EFBC,交的延长线于点:类似上述解法,同理可证:,【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合适的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1)25; ;(2)【解析】【分析】(1)利用外角和性质ACDABCA,OCDBOCOB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
34、定义进行等量代换即可;与同理可得;(2)根据题意分情况进行讨论,用到(1)的结论计算即可【详解】(1)ACDABCA,OCDBOCOBC,OB、OC分别平分ABC、ACD,ACD 2OCD,ABC2OBC,2OCD2OBCA,A2BOC,A50,BOCA25,故填:25;,且平分平分(2)的角平分线与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符合题意的情况有两种:根据(1)可知:根据(1)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关键17(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AC,CE=CD,ACB=DCE=
35、60,进而得出BCE=ACD,判断出(SAS),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判断出(SAS),(SAS),即可得出结论; 先判断出APB=60,APC=60,在PE上取一点M,使PM=PC,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进而判断出(SAS),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ACB=DCE=60, ABC+ACE=DCE+ACE, 即BCE=ACD, (SAS), BE=AD; (2)证明:和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ACB=DCE=60, ACB+BCD=DCE+BCD, 即ACD=BCE, (SAS), AD=BE, 同理:(SAS),
36、 AD=CF, 即AD=BE=CF; 解:结论:PB+PC+PD=BE,理由:如图2,AD与BC的交点记作点Q,则AQC=BQP, 由知, CAD=CBE, 在中,CAD+AQC=180-ACB=120, CBE+BQP=120, 在中,APB=180-(CBE+BQP)=60, DPE=60, 同理:APC=60, CPD=120, 在PE上取一点M,使PM=PC, 是等边三角形, ,PCM=CMP=60, CME=120=CPD, 是等边三角形, CD=CE,DCE=60=PCM, PCD=MCE, (SAS), PD=ME, BE=PB+PM+ME=PB+PC+PD【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
37、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18(1)4025;(2)(或)(3)=【解析】【分析】(1)先根据两角平分线写出对应的等式关系,再分别写出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等式关系,最后联立两等式化解,将的角度带入即可求解;(2)由(1)可得,即可求解;(3)在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可知,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再根据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出,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最后在中:,代入整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题可知:BE为的角平分线,CE为的角平分线,=2=2,=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38、在中:,即:,在中:,即:,综上所述联立,由-2可得 :,当,则; 当,则;故答案为,;(2)由(1)知:(或);(3)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的一个外角,(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在四边形中,四边形内角和为, ,即,在中:,由上可得:,又,由可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能正确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9(1)CP=3t,BQ=8-t;(2)见解析;(3)S=16-2t【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即可;(2)通过证明,得到PQC=BCQ,即可求证;(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M=4,即可求解【详解】解:(1)CP=3t,BQ=8-t;(2)当t=2时,CP=3t=6,BQ=8-t=6CP=BQCDABPCQ=BQC又CQ=QCPQC=BCQPQBC(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AC=BC,CMABAM=(cm)AC=BC,ACB=A=B=CMABAMC=ACM=A=ACMCM=AM=4(cm)因此,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S=16-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