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5135780 上传时间:2024-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美化环境2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3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

2、水C深秋,枫叶上的霜D盛夏,河床干枯4下列记录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B教室宽约为60mC小明的身高为1.68dm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5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C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6为了让市民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西安市环卫局安排洒水车每天定时进行洒水除尘工作。洒水车在进行洒水作业时,人们常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洒水车喷出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

3、对光起反射作用B彩色光带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色散现象C洒水车观后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工作的D用相机拍摄该情景时所成的像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7平行光从左侧通过透镜的情形如图甲所示,现让光从右侧沿原图中的光路入射透镜(如图乙),关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说法该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不会平行射出其中正确的是()ABCD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9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

4、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帆船B帆船、河岸C都是帆船D都是河岸10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C开始计时20s后,

5、A、C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二、填空题11小明在走廊大声唱歌,他用手摸声带位置感觉到声带在_;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是小明的歌声是通过声音_判断的。12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像13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图中最上面的光的颜色为_色,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 色光;用于电视

6、遥控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叫做_。14如图所示是吸烟人常用的一次性打火机,其内部的“丁烷”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利用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这种打火机不小心摔在地上容易发生爆炸,里面的液体会迅速发生_而消失。捡起摔坏的残骸会感觉比较凉,这是因为刚刚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5生活中的老花眼镜属于_透镜(选填“凸”或“凹”),它对光具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这一类透镜是图中的_ (填序号)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分度值是_cm。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以采用_的方法。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即_m的颗粒物

7、。17小明在期末复习过程中,发现课本上有几处知识不太清楚,请你帮他解决一下(1)研究声能时,在扬声器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目的是_;(2)研究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时,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滴牛奶,其目的是_。1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温度降低时,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_。AB C D19学习光的折射时,老师让我们用盛水的玻璃杯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如

8、图所示,在白纸上写两个字母“B”(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正面观察到位于下方的字母发生了变化,让白纸前后移动,出现图丙和图丁现象,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镜;出现图丙现象时,保持白纸位置不动,让玻璃杯向右侧移动,发现像_(选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图丁下方字母“B”成的是_像(选填“实”或“虚”)。20图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乙物体做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_m/s。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在第_s相遇。三、作图题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1,一束光通过焦点射向透镜,

9、请画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2)在图2中,在平面镜的右侧有一发光点S,OB、OB分别是S发出的某两束光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请你作出发光点S及其像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题22利用声现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小刚敲击一个音叉,如图1所示,现放大音叉的右臂,那么此音叉臂从最左端的A位置经过B位置到达C位置后,再由C位置再次经过B位置返回最左端,这样叫做振动一次。(1)以下关于物体所做的机械运动,属于振动的是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胖”变“虚”了(2)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10、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50次,它的频率就是50Hz。小刚从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录像中获知,音叉振动200次所用的时间是2s,则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Hz;利用手机的某个应用可以显示瞬间的声音波形图,仅由该音叉发声时,保持手机和音叉的位置均不变,在相同的设置下,小刚先后两次用手机显示其声音波形图,截屏如图2,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发生了变化。(3)图3中的分贝仪是检测噪声强度的仪器。根据小刚在(2)小题中手机先后截屏的声音波形图,可判断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3在

1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B、C是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_;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4)如图丁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其理由是_。24小红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12、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2)如果有5mm厚和3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_关系;(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5)另外还有一组同学使用同样的器材,发现怎么移动都无法让蜡烛与像重合,请问这可能是因为_。25小明用光具座、光源(蜡烛)凸透镜、半透明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如图所示,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

13、们的中心在_。(2)将凸透镇放在50 cm处固定,若将光源放在30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所像,此时光屏在_cm刻度处。(3)保持透镜在图中的位置不变把光源向右移至35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才可得到清晰的像。(4)如果用物理书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发生的变化是_。2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AB、tAC。(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_;(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小”“大

14、”),其目的是_;(3)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小”),经测量,tAB=3.0s,tAC=5.0s,则小车是_(选填“匀速” “变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

15、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D【详解】A无论是鸟鸣声还是流水声都是声音,只要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由于鸟鸣声和流水声发声体的材料和振动方式不同,所以二者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区分鸟鸣声和流水声是靠音色,故B错误;C鸟鸣声和流水声都是声音,它们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故C错误;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茂密的树林会被吸收,所以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故D正确3C解析C【详解】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

16、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D河床干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D【详解】A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的厚度一般为9mm,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的宽度一般为6m,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的身高应为1.68m,故C不符合题意;D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B【详解】A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并持续吸热。而沸点与当地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水不一定达到100C才会沸

17、腾。故C错误;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6B解析B【详解】A洒水车喷出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既可对光起反射作用,也可对光起折射作用,故A错误;B彩色光带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由于不同色光折射时折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洒水车观后镜的原理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从而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C错误;D用相机拍摄该情景时,物体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所成的像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C【详解】由图甲可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故选

18、C。8A解析A【详解】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乙图佩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丁图佩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故选A。9B解析B【详解】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和“孤帆”是运动的;其中青山相对帆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所以青山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帆船,“孤帆”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所以孤帆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河岸。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D【详解】AB由图乙可知,物体A的速度由图乙可知,物体A计时2s后出发,则10s后,由可得物体A从a点出发

19、向右走的路程为由图丙可知,10s后根据可得物体C从c点出发运动的路程为根据题意,a、c之间的距离为80m,计时10s后,物体A、C相距67m,可判断物体C往右运动,其前10s的平均速度根据题意,计时10s后,物体A、B相距20m,无法判断物体B往哪边运动。若物体B往左运动,则根据10s后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40m和a、b之间的距离为30m,可知物体B往左运动了10m,速度为若物体B往右运动,则根据10s后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40m和a、b之间的距离为30m,可知物体B往右运动了30m,速度为故AB错误;C计时20s后,由可得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根据可得物体C从c点

20、出发运动的路程为a、c之间的距离为80m,则计时20s后,A离a点90m-80m=10m则此时A、C两物体相距57m-10m=47m故C错误;D由上已知计时10s后,物体C从c点出发运动的路程为27m,若物体B往左运动,则计时10s后,物体B向左运动10m,而b、c两点之间相隔80m-30m=50m此时B、C两物体相距50m+10m+27m=87m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振动 音色 【详解】1唱歌时放在喉头上的手的感觉,可知他的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2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是小明的歌声是因为他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2光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详解】(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

21、属于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3)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13色散 红 黄 红外线 【详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由于黄色纸板只

22、能反射黄光,所以我们能看到黄色光。4用于电视遥控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叫做红外线。14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详解】1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一次性打火机内的丁烷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23丁烷外泄后,会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捡起摔坏的残骸会感觉比较凉。15凸 会聚 ad 【详解】123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解析凸 会聚 ad 【详解】123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凸透镜对光线有

23、会聚作用,所以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即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质叫凸透镜,所以是ad。161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510-6 【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2物理实解析1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510-6 【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2物理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方法可减小误差。32.5m2.5106m。17从蜡烛火焰晃动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显示光在空气或水中的传播路

24、径 【详解】(1)1研究声能时,在扬声器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当扬声器发声时,传递能量,从而使烛焰晃动,故放一支解析从蜡烛火焰晃动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显示光在空气或水中的传播路径 【详解】(1)1研究声能时,在扬声器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当扬声器发声时,传递能量,从而使烛焰晃动,故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目的就是从蜡烛火焰晃动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2)2为了便于观察光束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和在水中滴几滴牛奶。这是利用光的漫反射现象来显示光路。18熔化 凝固 D 【详解】12小颗粒球状物非晶体材料能起到调温的作用,是因为在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使室温不升高;当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

25、室温不下降。3A图像表解析熔化 凝固 D 【详解】12小颗粒球状物非晶体材料能起到调温的作用,是因为在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使室温不升高;当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室温不下降。3A图像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B图像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图像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D图像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选D。19凸透镜 保持不动 实 【详解】1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字母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次物距不同。2图丙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u小于f,保持白解析凸透镜 保持不动 实 【详解】1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字母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次物距不

26、同。2图丙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u小于f,保持白纸位置不动,让玻璃杯向右侧移动,u始终小于f,故像不动。3图丁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根据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图丁下方字母“B”成的是实像。20变速 2 2.5 【详解】1图中是s-t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物体图像的斜率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从图中可以看出,解析变速 2 2.5 【详解】1图中是s-t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物体图像的斜率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像的斜率保持不变,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

27、,当甲的路程为5m时,所用的时间为2.5s,甲的速度为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同地出发,当时间为2.5s时,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都为5m,所以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在第2.5s相遇。三、作图题21(1);(2)【详解】(1)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故作图如下(2)将反射光线OB、OB反向延长,交点即为像点S,作像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的位置解析(1);(2)【详解】(1)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故作图如下(2)将反射光线OB、OB反向延长,交点即为像点S,作像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的位置,故作图如下四、实验题22AD 100

28、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解析AD 100 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属于抛体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AD。(2)2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由图2可知,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形状相似,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由此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3)4由(2)可知,后截屏

29、的声音响度小,则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减小。23B 96 98 不变 水量多少不同(酒精灯火力等合理即可) 不会 试管内水质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详解】(1)1 2A俯视读数偏大,B读解析B 96 98 不变 水量多少不同(酒精灯火力等合理即可) 不会 试管内水质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详解】(1)1 2A俯视读数偏大,B读数正确,C仰视读数偏小;温度计的示数为96。(2)3 4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叫沸点,如图为98。(3)5从两组同学的图像来看,达到沸腾时间不同,可能是水量不同。(4)6 7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为沸点,试管中的水会升温到达沸点,就不再继续

30、吸热,而不会沸腾。24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3 大小 没有 玻璃板没有与底板垂直 【详解】(1)1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而平面镜不能,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解析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3 大小 没有 玻璃板没有与底板垂直 【详解】(1)1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而平面镜不能,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所成的像的位置与蜡烛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2如果有5mm厚和3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度小一点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有前后两面,前面和后面都会成像,会有两个像,如果玻璃板较厚,所成的两个像会距离较大,影响实验,薄一点的玻璃板

31、,所成的两个像距离较小,实验误差较小,所以应选择3mm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3)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再对比一支蜡烛的像,和另一支蜡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知蜡烛的像与蜡烛自身的大小关系。(4)4蜡烛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没有蜡烛A的像。(5)5另外还有一组同学使用同样的器材,发现怎么移动都无法让蜡烛与像重合,说明这像不在水平面,则应是玻璃板没有与底板垂直。25同一高度上 70 右 亮度减弱 【详解】(1)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2由题意可知,此时物距为20cm,解析同一高度上 70

32、右 亮度减弱 【详解】(1)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2由题意可知,此时物距为20cm,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故此时像距也应等于两倍焦距,故此时光屏应在70cm刻度处。(3)3保持透镜在图中的位置不变把光源向右移至35 cm刻度处时,此时物距减小,由“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将变大,即应将光屏向右适当调节,才能得到清晰的像。(4)4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后,入射光线将减少,故此时光屏上的像亮度将减弱。26停表 小 便于测量时间 大 变速 【详解】(1)1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为,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提供的器材可以测量路程,所解析 停表 小 便于测量时间 大 变速 【详解】(1)1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为,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提供的器材可以测量路程,所以还需要停表测量时间。(2)34小车下滑过程中,坡度尽可能小一些,小车的下滑速度就比较小,滑到底端所需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3)56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由知道,算出的速度偏大。由题意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为由图可知,AB段和BC段的路程相等,所需时间不等,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