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5129026 上传时间:2024-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下)历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第1课隋的兴亡】一、 隋的统一(隋文帝)1. 隋朝的建立: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建立方式:外戚夺权。2. 隋朝的统一:589年; 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统一。隋朝统一的原因客观上: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隋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二、 隋朝的繁荣(开皇之治)隋朝统治措施(制度创新):(1)开创科举制: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废九品中正制。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以才能选官。)科举制作用:(1) 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

2、央政权的社会基础;(2) 增加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3) 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4)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肯天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将于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三、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杨广)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 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3. 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 作

3、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沟通了路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5. 消极后果: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隋朝暴政的体现)四、 隋朝的灭亡(暴政而亡)隋炀帝好大喜功,不体恤民力,其暴政引起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灭亡。【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 唐朝的建立: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二、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 开国的治国思想:唐太宗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2. 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由尚书

4、省执行。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提高效率,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法律上:在隋律基础之上,减省刑法罚。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减少服役天数,以交纳实物代替服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雁塔题名);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一、 女皇帝武则天(国号“周”)治国措施:1.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武举制度; 3.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影响:1.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5、史称有“贞观遗风”。2.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二、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治国措施: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影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全盛时期疆域东至安东,西达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三、 丰富交融的社会生活(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经济的繁荣表现:1. 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制陶业(唐三彩)2. 胡食

6、很受欢迎,饮茶风靡全囯(茶税)3. 唐人爱穿胡服、骑马出行4. 唐代风气开放,妇女社会地位较高,婚姻自由5. 商业方面,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精神风貌(自信开放、充满活力与创新)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与科举取士有关)。【第4课民主和睦与中外交流】一、 民族和睦和同为一家(开明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与西藏友好往来史实:唐太宗时期,吐蕃(藏族)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7、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合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会盟碑”。二、 中外交流双向交流(开放的对外政策)1. 遣唐使:日本派遣到中国进行学习的使团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鉴真东渡(唐玄宗)目的地:日本目的:到日本弘扬佛法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意义: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3. 玄奘西行(唐太宗)目的地:天竺(印度)那烂陀寺目的:前往天竺取经意义: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

8、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4. 对外交流的特点(双向)向西方传播中国先进文化(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积极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玄奘西行)【第5课科技发明与唐诗】一、 科技发明1. 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成都、洛阳,著名的印刷业中心。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唐咸通九年的金刚经。2. 唐初孙思邈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二、 唐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诗仙):诗歌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风淳朴厚

9、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诗史)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评价: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第6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 安史之乱1、原因军事: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节度使(集行政、财政、军事权与一身)的设置政治:唐玄宗统治后期怠政,任用奸臣。2、过程: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3、结果:经过八年之乱,被唐肃宗与763年被平定(招降)。4、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原因:唐朝后期,统治

10、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加上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过程:王仙芝在河南起义,号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兵败被杀后,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北方: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闵、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影响:五代十国时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期间的混乱、动荡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第7课强化中央集

11、权的北宋政治】一、 宋朝的建立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宋,定都东京(汴京),史称北宋。2、局部统一:北宋在后周奠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统一全国的战争,陆续削平各地割据势力。979年,除华北幽云地区及周边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外,中原广大地区和南方重归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1、背景:针对唐末以来频繁改朝换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积弊,北宋君臣思考如何“息天下之兵”。2、举措控制军权:削弱大将的兵权,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禁军定期换防,将领不得随军调动,以防武将专权;中央还将各地州镇士兵中的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12、,拱卫京师。强化君权:中央: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地方:各州设置通判用以监督知州,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权: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3、评价利:有利于维护统一和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弊:也带来机构重叠、效率低下、开支庞大,以及军队作战指挥不畅、战斗力低下等弊端,导致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三、 重文轻武的国策1、目的:为了改变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局面。2、表现:A、北宋开启“偃武兴文”的风尚,专派文官担任知州,管理地方。B、在削弱武将兵权的同时,大

13、力发展科举制度,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科举入仕成为宋代官员的主要来源。3、影响A、宋代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B、宋朝还以不杀大臣、士人、谏官为“祖宗家法”,形成较为平和、宽缓、理性的政治氛围,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8课辽西夏北宋并立 第9课宋金南北对峙】一、 民族政权建立: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916契丹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汉赵匡胤汴京(东京)西夏1038党项元昊兴庆金1115女真完颜阿骨打会宁(燕京)南宋1127汉赵构临安(今杭州)二、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1)北宋与辽:宋初,对辽用兵失败,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1004

14、年,辽进攻北宋,在宰相 寇准 坚决抵抗下,宋真宗亲自督战,重挫辽军。宋真宗时,1005年辽宋澶渊之盟。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澶渊之盟的评价: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2)与西夏和议:1044年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疆贸易市场。评价宋夏和义:消极: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但双方保持了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三、 碰撞中的融合(辽和西夏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政治方面):

15、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方面)学习农耕。(西夏冶铁业,所造兵器“天下第一”)(文化习俗方面)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辽模仿汉字,创契丹文字。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四、 金与南宋的对峙(1) 靖康之变: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北宋灭亡。(2) 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今天的杭州)。(3) 岳飞抗金:岳飞和韩世忠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由于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1140年郾城大捷,岳飞大败金军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罪杀害。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

16、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正义的战争)(4) 宋金和议: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五、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原因: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巩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内容:1115年,迁都燕京。参照唐宋典章改革管制,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影响:促进了女真族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南方社会的相对

17、安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等。政治中心南移。二、 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开始:魏晋南北朝;完成:南宋)“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由北到南)三、 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表现:宋代由于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使得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秧马。人口突破一亿,劳动力增加。中心:太湖流域(苏湖地区)手工业表现:人们把煤称为石炭,并且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同时在金属冶炼中,铁和铜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宋朝

18、中国陶瓷制作精美,畅销世界各国,因此中国被为“瓷之国”。商业表现:(1)城镇的出现(2)城市的繁荣(3)纸币的出现和使用(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表现:(1)“蕃客”、“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2)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口);(3)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杭州等地设立);(4)外贸范围广,最远可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中心:杭州、泉州、广州【第11课城市风貌与社会生活】1. 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而被统治阶层包括“四民”,指士、农、工、商。其中士是指读书人。2.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考试成为做官

19、的主要途径,士人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地位最高。3. 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4. 宋朝传统节日最受欢迎的有元旦(今春节)、寒食、冬至三大节。5.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6. 宋代城市风行的类似现代足球的运动,称为蹴鞠。【第12课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一、 蒙古族的崛起1. 统一蒙古标志: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定都和林。2. 成吉思汗的功绩

20、: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蒙古政权;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压迫;创制了蒙古文字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今北京);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1271建元1272迁都大都(今北京)1276灭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1279统一全国(元朝是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三、 忽必烈改制(改革):(1)特点:采用汉法(2)原因或目的: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3)内容:政治上,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措施三点:牧场变农田、设司农司、编农桑辑要);文化上,提倡儒学,中央设国子

21、学。(4)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 加强对全国统治:宣政院:管辖全国宗教事务及西藏 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台湾)及澎湖列岛五、 元朝(历史上疆域最广)民族融合的表现:回族的形成:(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融合形成。)信奉伊斯兰教。【第13课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唐:雕版印刷术)发明: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播及意义: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来传到世界各地,西夏-木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到欧洲。二、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

22、指南针:战国时期,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北宋时用人工磁化技术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条件。2、火药的应用:唐朝,火药配方在孙思邈丹经中首次出现。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南宋: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管状火器突火枪)。火药及火药武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三、 天文历法: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制成简仪,修订授时历四、 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她改制成的脚踏三锭纺车,能够同时纺出三根纱来。使她的故乡松江地

23、区(今上海)上升为江南的棉纺织业中心。(元朝以后,人们普遍穿棉质衣服) 五、 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第14课宋词和元曲】一、 宋词的代表人物:派别词人朝代代表作特点豪放派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豪迈奔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北宋两宋之交雨霖铃蝶恋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委婉含蓄,擅用俚词俗语前期:多写其闺中生活和思想情感;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豪放派辛弃疾南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抗金英雄,慷慨激昂。豪迈凄凉 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二、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24、悲剧窦娥冤,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第15课明朝的盛衰与明清更替】元灭亡:根本原因: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直接原因:红巾军起义明朝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今南京);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眀初加强统治的措施:1. 政治上:废丞相,创内阁,设锦衣卫,迁都北京(明成祖时迁)2. 经济上:轻徭薄赋,奖励垦荒,提高手工工匠身份3. 外交上:郑和下西洋。3明朝盛世:(明太祖)洪武之治,(明成祖)永乐盛世。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推翻明朝统治。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融合成新的民族-满族,建立后金(1616)。清的建立:时间:1636年;都城:盛京

25、(今沈阳),开国皇帝:皇太极,民族:满族 1644年入关(山海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迁都北京。奴儿干都司:明朝管辖黑龙江的机构【第16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一、 戚继光抗倭(对日本):明朝中后期倭寇: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抗倭:戚继光组建的抗倭队伍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赴福建、广东剿灭了倭寇(1565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思考: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根本原因)(2)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3)戚继光卓越

26、的军事才能。(4)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的联合作战。戚继光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二、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对荷兰):清朝初期1. 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 1661年郑成功率兵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发台湾的措施:实行开放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派士兵屯田帮助高山族人民发展经济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 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本意义) 开发台湾,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3. 清朝:1683年

27、派施琅攻取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三、 雅克萨反击战(对沙俄):清朝1. 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2.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1685和1686年)3. 结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指两国谈判地位平等)内容: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境进行贸易。意义: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共同性质: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战争。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戚继光、郑成功、康

28、熙皇帝都是民族英雄。启示:当今中国要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必须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第17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 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1.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蒙古族)。(康雍乾)2. 1691年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康熙)3.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维吾尔族)(乾隆平定)4. 平定后在乾隆皇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参赞大臣平定叛乱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部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西北地区分裂势力的叛乱总是能够被清政府平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清政府平叛得到人民拥护。(根本原因)清政府有平叛的坚强决心叛乱者不

29、得人心,激起人民反抗。二、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 确立册封制度(间接管理)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2. 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1727年开始设置,同达赖和班班共同直接管理西藏。)3.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乾隆时)意义:稳定西藏政局,密切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三、 对东北和西北管辖:设立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四、 清初民族政策(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前期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减免赋税,同他们会盟、联姻;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朝第二政治中心)定期召见少数

30、民族首领。清朝疆域四至:东北:外兴安岭、库业岛;东南:台湾及附属岛屿;南到南海,北接西伯利亚,西到葱岭。【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一、 北京城1. 北京城是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2. 北京城由外及内分为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3. 宫城又叫紫禁城(今故宫),“前朝后寝”,象征权力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筑特色:雄伟庄严,布局严谨, 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色彩金碧辉煌。4. 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二、 长城(明长城):1. 目的: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功能:整体防御2. 起止点:东起

31、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戚继光加固)3. 作用: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的经济开发、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4. 象征意义: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对比:(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一、 明清经济繁盛原因: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1. 明清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

32、高。明末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两部著作中涉及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 高产农作物普遍种植。清前期,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明代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植。3. 明清赋役制度改革二、 繁盛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一、填空:时间:明朝中后期17、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科学家也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广泛使用,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地区 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一些从事商品生产的民营手工工场 ,方式: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这已经是一种带有资本

33、主义生产因素 的萌芽。(出现带有股份制特征)4、“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这句话是阿姆斯特朗说的。机户(早期的资本家)出资开设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雇佣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三、 结果-康乾盛世15到18世纪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1684-1795)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对西方贸易形成巨大顺差。这一时期商业也很发达,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徽商和晋商)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明清经济繁盛

34、的表现:1. 明清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 引进新的粮食作物品种(玉米、番薯、马铃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3.4.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 商品经济发展。6.7. 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8. 对外贸易形成顺差。9. 出现“商帮”(徽商、晋商)。10. 工商业城镇增长。11. 大城市繁荣。12. 出现“康乾盛世”。【第20课晚明科技成就】一、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作者8、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著作价值、地位3、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

35、物呢?(P18)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2、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或焚烧。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徐光启(明末)农政全书翻译几何原本注重数理研究,坚持调查、实验观察总结引进西学第一人、近代科学的先驱宋应星(明末)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被达尔文赞为权威著作朱载堉(明代)重视数学,“数由理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描绘各地经济、行政、风土人情晚明科技的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水平落后。【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口号:要求

36、个性解放、平等、民主代表:王夫之:唯物思想及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立的合理性;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内容: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限制君权;振兴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一、 明清小说1. 世俗文学(以市井小民为主人公)2. 古典小说的高峰年代著作作者题材价值、地位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元末明初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取经的故事,塑造孙悟空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形象第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红楼梦曹雪

37、芹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衰亡,鞭挞封建礼教,揭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古典小说的巅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 昆曲:时间:明中后期 地点:江苏昆山 地位:百戏之祖 代表作:汤显祖牡丹亭4. 京剧(国粹之一):时间:清乾隆年间 地点:北京【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明清的专制统治措施(1)政治上明朝:杀功臣,巩固皇权(明太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朱棣设东厂);设立廷杖制度。(注意:宰相设立于秦朝,废除于明朝)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思想上八股

38、取士和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八股文”。看法:八股取士演变成朝廷限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学生从小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文字狱:目的:加强思想专制 时间: 始于明而兴盛于清朝。危害: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 郑和下西洋(明朝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成为西洋):(1) 概况:人物时间次数到达范围设备郑和140514337次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江苏

39、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一带和非洲东海岸罗盘针(2)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国力雄厚,社会安定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统治者的支持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个人才能(3)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加强对外友好交流(4)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促进了南洋的开发。(5) 壮举: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时间长,航程远。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1.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巩固清朝的统治(害怕沿海人民抗清和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40、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政府盲目自大2. 表现:限定通商口岸;限制进出口货物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3. 影响:积极:它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消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一、 清中期的社会矛盾经济上: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批流民出现政治上:政治腐败,官员贪污腐败,政府卖官鬻爵,更加激化社会矛盾。军事上:武备废弛,军队战斗力下降。二、 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中西方对比: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生发展;清政府专制主义强化(闭关锁国,重农政策,大兴文字狱),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工业社会发展趋势,导致中国封闭、停滞、倒退,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逆转。英国19世纪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启示: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 与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谦虚谨慎,积极进取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