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28539 上传时间:2024-10-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 1.3生产工艺 3 1.4项目投资 3 1.5建设项目选址 5 1.6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 5 1.7与规划的符合性 5 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6 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 6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6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 3.1建设项目排污特点 9 3.2环境保护目标 10 3.3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2 3.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13 3.5环境风险评价 15 3.6防护距离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5 3.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6 4公众参与 17 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及方式 17 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17 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17 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17 4.5公众参与总结 17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 6联系方式 20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在原址进行建设,瑞格公司原有工程已经全部拆除,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西130m。 按照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工业新型化的总体要求,山西省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镁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打造镁产业发展基地;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构建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提升我省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在此形势下,瑞格镁业有限公司拟在原场地改扩建5万吨/年镁合金生产项目。 2008年7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备案[2008]213号下发了《关于同意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工程项目》备案文件,认为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予以备案。 根据晋发改备案[2008]213号文内容,在本备案证有效期内(18个月)取得规划、土地、环保等行政许可文件后开工建设,逾期作废。由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未完成文件中所列的行政许可文件,原有的备案文件作废。2012年该项目列入了《山西省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见附件3),闻喜瑞格镁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提出备案证有效期延期的申请,2012年11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备案函[2012]110号《关于同意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同意备案证延期的函(见附件2)。 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根据对市场形势的分析,于2013年向山西省发改委提出变更建设内容并分期建设的请示,2013年5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备案函[2013]55号《关于同意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变更及分期建设的函》,同意项目名称变更为“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同意该项目分期建设,本期建设规模为年产镁合金3万吨。本次评价为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 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期工程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预热式回转窑、双段式煤气发生炉、双蓄热式还原炉、镁合金熔炼炉、废镁回收循环利用,本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中间产品精镁2.1万吨、镁合金3万吨的生产能力;项目配套白云石矿山拟建生产能力为75万吨/年,矿山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层机械化开采方式。 2007年瑞格镁业在拆除原有5000吨金属镁、2000吨镁合金工程的基础上开始5万t/a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至2007年底完成全部原有工程的拆除工作,2008年至今一期工程的主要生产设施已基本建成,采用带有竖式预热器和立筒冷却器的回转窑系统、燃气双蓄热式还原炉、镁合金废料综合利用等节能技术,已建成的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台Ф3.6×54m回转窑、原料制备车间、12台还原炉、镁合金车间和6台煤气发生炉以及其它配套辅助设施。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表1.2-1所示。 表1.2-1本项目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 工程组成 本期工程建设内容 已建情况 主体工程 白云石煅烧和煤粉制备 竖式预热器+Ф3.6×54m回转窑+单筒冷却器及废气处理系统、原煤粉磨系统。 已建成 原料制备 新建原料制备车间2880m2,包括硅铁破碎、配料系统、球磨机和压球机。 已建成 金属镁还原 新建2座还原车间,总建筑面积14064m2,配套22台双蓄热式燃气还原炉。 已建成1座还原车间,已配套安装12台还原炉。 镁合金熔炼 新建镁合金熔炼车间2260m2,分为5条生产线,配套15台3.5t燃气坩埚炉,5台3t保温炉和5台半连续铸锭机。 已建成镁合金熔炼车间,已配套安装12台3.5t燃气坩埚炉,4台保温炉和4台半连续铸锭机。 辅助工程 发生炉煤气站 新建发生炉煤气站,配套安装6台φ3.4m双段式煤气发生炉(5用1备)。 已建成6台煤气发生炉。 机械抽真空泵站 新建6座机械抽真空泵房,配套安装88台机械抽真空泵。 已建成3座机械抽真空泵房,配套安装48台机械抽真空泵。 公用工程 供水 公司自备深水井,供水能力为50m3/h 已建成 供电 西官庄变电站,双回路保障 已建成 供热 厂区生产、生活采暖由还原炉余热供给;矿区供热采用空调采暖,职工用水采用电热水器。 厂区生产、生活采暖已全部由还原炉余热供给,矿区未开始建设 储运工程 储存设施 白云石堆场、全封闭煤场、煅白筒仓、硅铁、萤石原料库和成品库。 已建成 配套工程 矿山开采 自备矿山矿体出露好,分布面积大,赋存位置高、剥离量少,适宜露天开采,为山坡露天矿。拟采用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层开采法开采方式,台段高5m。考虑到矿床赋存状态和矿石品质,矿山开采采用多台段多工作面同时生产。爆破采用浅孔微差爆破。矿区内采用简单、灵活的公路开拓运输系统。 未开工建设 环保工程 废气治理措施 生产线共配套16台(套)除尘、脱硫系统,其中回转窑配套布袋除尘器5台,原料制备工序配套布袋除尘3台,还原工序配套布袋除尘器2台,镁合金熔炼工序配套碱液喷淋脱硫除尘5台,煤气站配套1套PDS栲胶脱硫系统。煤场采用全封闭煤棚。 回转窑已配套布袋除尘器5台,原料车间已配套布袋除尘3台,煤场已建设全封闭煤棚; 还原工序扒渣过程尚未配套布袋除尘器,镁合金熔炼过程未安装碱液喷淋脱硫除尘装置,煤气站未配套栲胶脱硫系统,原料堆场尚未硬化。 废水处理措施 生产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后回用于炉渣洒水。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设。 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源采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震垫、消音器等设施,部分设备安装在室内。 已实施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全部工业固废全部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回收或处置 已实施 1.3生产工艺 本期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白云石煅烧、制球、真空冶炼还原、镁合金熔炼、合金浇注和镁合金废料重炼等,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镁合金。 本工程镁合金生产线工艺流程如图1.3-1, 1.4项目投资 项目的总投资为2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983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为13.6%。 21 图1.3-1 金属镁及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图 1.5建设项目选址 本改扩建工程厂址位于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西130m处,不在县城规划范围内,与县城规划不冲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分析表明,本次改扩建工程全部建成投产,污染防治措施按可研设计和环评提出的要求建设并投入使用,环境影响预测表明,改扩建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轻。 根据工程分析确定的污染防治对策、各污染源排放量及各项专题预测结果,工程运行后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工程采取环评规定的各项治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水平。预测结果表明,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等带来明显影响。因此本工程在严格执行环评规定的各项措施并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并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厂址从环境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1.6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利用闻喜县丰富的白云石作为原镁及镁合金冶炼的资源,实现年产3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允许类,属于《山西省产业投资指导目录(2006)》中鼓励类“镁铝合金深加工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山西省镁产业“十二五”规划及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对照《镁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7号),根据企业布局与规模中规定的1km范围内要求,附近村庄上王村和裴社岭自然村需要搬迁外,其余条件都满足了《镁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位于本工程厂区1km范围内的上王村和裴社岭自然村属于搬迁对象,在落实搬迁方案的基础上,符合准入条件。 1.7与规划的符合性 本项目厂址拟建于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西,根据《闻喜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本项目拟选厂址不在闻喜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矛盾,符合闻喜县发展规划要求。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山西省镁产业“十二五”规划及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建设单位委托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3年2月27日~2013年3月5日对厂址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评价区共布设8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从大气现状评价结果可知,TSP、PM10部分点位超标,造成超标的原因主要受评价区居民采暖燃煤排放烟尘对环境空气产生很大影响。同时评价区所处北方地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及道路扬尘有直接关系。 评价区SO2、NO2、HCL、氟化物和CO环境质量良好,未超过相应质量标准。 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下水现状监测于2013年3月3日进行,监测结果8个水质监测井的监测项目均能满足GB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说明当地的地下水水质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时间为2013年2月28日,监测结果表明:敏感点上王村监测点位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厂界所有监测点位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要求,无超标现象。说明本区域声环境环境质量较好。 图2.1-1~2给出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大气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范围确定依据: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大气估算结果,最大质量浓度出现在镁合金熔化及浇注无组织(HCL)排污,占标率36.68%,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出现在镁合金熔化及浇注无组织(HCL),为4802m。依据导则:最大占标率在(10,80)%内,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半径5.0km。 (2)、地下水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地下水用途和本项目可能对地下水影响的范围,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可能受项目影响的村庄浅层地下水。评价范围为约20km2。 (3) 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m。 (4) 生态评价范围:矿区边界外围1km范围,备用渣场和取土场外围0.2km范围。 (5) 风险评价范围:以煤气站为中心,3km范围内。 ★●● 项目厂址 ● ● ● ● ● 4#埝掌镇 5#王赵 6#新农村 3#大泽村 2#裴社 备用渣场 1#上王村 ★ ● ● ● 图 例 ●地下水监测点 ●环境空气监测点 比例尺:一方格为 一km2 刘家坡底 仁义庄 ● 保安 石板河 ● 中坡底 图2.1-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 ● 项目矿山 崔家庄 界园 ● ● 支家原 图2.1-1 矿山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建设项目排污特点 表3.1.1-1给出本项目主要产、排污环节及主要污染物类型。 表3.1.1-1 本项目主要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类型 源项 污染 因子 环境要素 主要环保措施 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 矿山 TSP 矿山破碎、筛分和转运工序配套布袋除尘器,无组织扬尘配备洒水车进行洒水抑尘 矿区内 回转窑 PM10 NOx、SO2 环境空气 袋式除尘器 涉及厂区及评价区下风向;影响程度较轻 发生炉煤气 H2S、CO PDS+栲胶脱硫 影响厂区及下风向区域,影响程度较轻 还原炉料准备 TSP 原料磨粉、压球工序均采用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排空; 主要影响厂区附近,影响程度较轻 扒渣清罐 TSP 经集气后采用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排空 主要影响厂区附近,程度较轻 熔炼炉燃烧废气 SO2、NOx、 烟尘 燃用脱硫后的发生炉煤气,直接排空 影响厂区下风向区域,影响程度轻微 熔炼炉炉气及浇注 烟尘、SO2、HCl 采用碱液喷淋塔吸收后排放 影响厂区及下风向区域,影响程度较轻 渣场 TSP 及时洒水抑尘并碾压,强化渣场周边绿化措施 影响渣场范围内,程度较轻 废水 SS、COD、石油类、盐类 水环境 污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炉渣洒水 对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酚氰废水 水环境 用余热换热器蒸发酚水供给发生炉燃烧+焚烧炉的处理方式处理煤气站的酚水,可实现酚水不外排 生产系统 工业固废 空气 地下水 矿山剥离物、还原渣、合金渣送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废渣送渣场堆存;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场 渣场;在采取有效防渗、防洪、防扬尘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 声环境 采用低噪声设备;风机设消声器及专用风机房;机械噪声设备设减振装置及专用车间内;水泵设专用水泵房 厂区内及附近,影响轻微 3.2环境保护目标 表3.2-1给出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因素,图3.2-1为环境敏感目标图。 表3.2-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影响工程 环境敏感点 与影响工程相对位置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km) 户数 环境空气 矿山 马刨泉(距开采境界) S 0.83 47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崔家庄(距开采境界) SE 1.12 41 厂区 上王村 E 0.13 59 裴社岭(裴南村的自然村) NE 0.44 29 裴社村 N 1.03 442 宋家庄 SE 1.17 247 仁义庄(包括东窑自然村和西窑自然村) W 1.75 297 南郭 N 1.38 260 渣场 三坡底 W 0.55 173 地下水 厂区 厂区饮用水井 - -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厂区 上王村饮用水井 E 0.2 厂区 裴社岭饮用水井 NE 0.5 厂区 裴社村饮用水井 N 1.2 厂区 捻掌村饮用水井 SW 2.8 渣场 南坡底饮用水井 W 0.7 渣场 刘家坡底饮用水井 SW 0.8 渣场 中坡底饮用水井 W 0.6 声环境 厂区 上王村 E 0.13 59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振动 矿山 马刨泉(距开采境界) S 0.83 47 住宅符合振动要求 崔家庄(距开采境界) SE 1.12 41 生态环境 矿山、备用渣场、取土场 恢复生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 图3.2-1厂址、渣场和矿山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图 裴社乡 南郭 裴社岭 上王村 宋家庄 保安村 仁义庄 西窑 东窑 1.03km 0.13km 1.17km 1.63km 1.25km 1.75km 0.44km 1.38km 2.26km 振鑫镁业 厂 区 三坡底 0.55km 渣场 崔家庄 马刨泉 0.83km 1.12km 矿 山 3.3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白云石煅烧回转窑有组织废气、原料制备过程中排放的粉尘、还原炉废气和熔炼炉废气排放执行《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熔炼炉排放污染物HCl、矿山破碎粉尘排放和焚烧炉排放烟尘、SO2、NOx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 (2)废水排放标准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废水处理后满足《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3)噪声排放标准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值。 (4)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 2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镁合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烟粉尘、NOx、SO2和氯化物。烟粉尘的处理方法采用布袋除尘器;采用PDS栲胶脱硫工艺降低发生炉煤气中H2S浓度,有效的控制还原炉和熔炼炉燃烧烟气中SO2的排放量;为进一步降低熔炼炉炉气中SO2、氯化物等有害物的排放,采用碱液喷淋湿法除尘措施。经采取上治理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酚废水;栲胶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液;软水站排放含盐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盐类;循环冷却系统定期排放的含盐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BOD、石油类、NH3-N等。本期工程采用余热换热器蒸发酚水供给发生炉燃烧+焚烧炉的处理方式处理煤气站的酚水,可实现酚水不外排。其它生产废水进入回用水池,用于炉渣的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回用于炉渣的洒水抑尘。本期项目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无污废水外排。 对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均采取了防渗漏措施。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期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还原渣、合金渣、湿法除尘渣、回收尘、煤气发生炉炉渣及栲胶脱硫产生的硫磺。本期工程固体废物首先立足于综合利用,镁渣除了可以制备高性能水泥熟料外,还可以作为墙体材料、胶凝材料和砂浆使用。煤气发生炉炉渣可外售给建材企业。还原炉渣、合金渣送往山西天王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冀东海天水泥有限公司和山西文义水泥有限公司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煤气发生炉炉渣送往闻喜县丰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利用。煤气发生炉脱硫产生的硫磺可外售给化工企业,电捕焦油和轻焦油可作为优质化工原料外售。本项目产生的各种炉渣全部作为生产水泥原料外售,当出现不能综合利用时送备用渣场进行堆存。 (4)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噪声源均在室内安装;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各类产噪设备设置减振垫基座;在各类鼓风机进气口、引风机出口安装消音设施;生产厂间设置必要的隔声设施。在厂房四周及厂区空地植树种草,进一步起到隔声、降噪的作用。 3.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1)项目的大气影响 本期工程对关心点和网格点的浓度贡献均满足日均二级标准要求;其中,评价区SO2、NO2、PM10和HCL最大日均浓度分别为0.0419mg/m3、0.0238mg/m3、0.0252mg/m3和0.00666mg/m3,占标率分别为27.96%、29.74%、16.83%和44.37%。 本期工程排污对评价区内关心点和网格点的浓度贡献均满足1小时平均二级标准要求,网格点上SO2、NO2和HCL小时平均最大值排第一位的浓度贡献SO2、NO2和HCL分别为0.209mg/m3、0.134mg/m3和0.0465mg/m3,占标率分别为41.82%、67.12%和93.04%。表明改扩建工程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 叠加分析表明,本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小时叠加结果是各监测点的SO2减少(本次技改加大了脱硫措施)与现状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区域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监测点中王赵村点的改善最大,变化率为-18.53%。NO2略有增加,主要是增加了还原2车间和镁合金5线,但增幅较小,最大变化率王赵点为27.40%。日均结果是各监测点的SO2和NO2日均浓度均达标,PM10日均浓度超标。SO2和PM10浓度贡献与现状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NO2略有增加,变化率看,SO2和PM10减幅最大均出现在上王村点,分别为-6.96%和-1.28%、NO2增幅最大出现在裴社点,为5.64%。 经过以上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知,在采用各项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后,本项目各大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对本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明显加重评价区的环境负荷。 (2)项目的水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本期工程生产用水闭路循环,没有工业废水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与工业废水一同回用于废渣的喷水降温。项目生产不会对当地的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本期工程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还原渣、合金渣、湿法除尘渣、回收尘和生活垃圾等。对本期工程的固体废物采取以综合利用为主,结合渣场贮存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渣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在采取有效的防洪、防渗、防扬尘措施下,渣场不会对当地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3)项目的噪声影响 在采取了降噪措施之后,本项目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9-2008)2类标准。 最近的居民点上王村的预测值昼间和夜间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不会对上王村的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根据矿山设计,200m爆破警戒线内没有居民居住,矿山作业离村庄距离较远,因此开采作业产生的噪声基本不会影响附近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预测矿山爆破产生的振动不会影响到矿区附近居民的安全。 (4)项目的生态影响 矿区和渣场建设过程中应在严格执行《曙光白云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与矿山初步设计方案对矿山的生态保护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落实《报告书》中的各项生态防护措施,在积极实施生态防护与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项目的运行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3.5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风险源主要为:煤气发生炉和酚水池;危险物质主要为:煤气和含酚废水;风险类型为:泄露、爆炸和火灾,本次环评对于风险事故提出了防范措施,并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可将风险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小,影响范围有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事故引发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3.6防护距离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防护距离:201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镁行业准入条件》,规定在居民集中区1km范围内不得新建镁冶炼项目。 位于厂址1km范围内需要搬迁的村庄为裴社乡上王村和裴社岭自然村,户数为88户。为保证搬迁工作顺利进行,闻喜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7月22日出具“关于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涉及周边上王村和裴南村(裴社岭自然村)村民搬迁事宜的承诺函”,闻喜县裴社乡人民政府2013年3月1日出具了“关于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涉及上王村和裴南村(裴社岭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实施方案”,另外瑞格镁业与上王村和裴南村村委会还就搬迁一事达成了协议并出具搬迁承诺,上王村和裴社岭自然村村居民也签字同意进行搬迁。经多方协调,企业与涉及村庄达成搬迁协议,由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组成领导组,具体组织协调落实搬迁工作。 搬迁实施后,本项目符合《镁行业准入条件》中防护距离的要求。 (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无组织源排放无超标现象。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407m处浓度值最大为0.248mg/m3,占标率为27.57%。根据导则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规定的控制要求,排污达标时,不设控制距离。因此,本期项目不设大气防护距离。 3.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 环境监控计划: 公司环保科下设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排污进行定期监测,监测方法:分别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制定以下监测计划: 废气污染源监测: 监测布点:回转窑、还原炉排气筒及扒渣清罐除尘系统、镁合金熔炼及浇铸烟气排气筒,监测项目:烟尘、SO2、HCl,监测频率: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测试时间不小于1小时。如遇有大修或其他特殊情况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在线监测系统:在回转窑窑头、窑尾设置烟气在线监测装置。 (2)噪声监测: 监测位置:公司厂界四周各设1个点;监测项目:等效声级;监测频率:每季度监测一天,昼、夜各一次。 2 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应在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在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即公司领导、职能科室和生产车间、设施岗位三级各司其职。要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项目实施环境管理。 建设单位拟制定和完善的管理规章和制度有:《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管理经济责任制》、《环境管理岗位责任制》、《环境技术管理规程》、《环境保护考核制度》、《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制度》以及《环境污染事故管理规定》、《环保设施运行与管理制度》、《检查与事故处理制度》、《环保设施停运申报制度》和《运输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4公众参与 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及方式 建设单位分别于2009年3月22日和2013年7月24日在《今日闻喜》报第3版和山西省环境保护网上进行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信息公示。公开环境信息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情况简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和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本项目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针对项目厂址附近村庄居民。参加调查对象有上王村、裴社岭村、王赵村、宋家庄村、裴社村和南郭村的部分村民。 公众参与主要采用了通过媒体公示、公众参与座谈会、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方式,共4次征求了公众的意见。 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本项目的公众参与由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共同组织。 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得到当地参与调查公众的广泛支持,公众对项目的建设和选址表示支持,同时也非常希望建设单位能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管理,防止污染事故,把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把环境保护落在实处,不要使当地的居住环境发生恶化。 4.5公众参与总结 合法性: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是依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的,开展调查的是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调查对象选择、公告公示时间和调查时间均满足《暂行办法》的要求。 有效性:本项目在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了《暂行办法》要求的六项内容;在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前,向公众公告了《暂行办法》要求的八项内容;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了发放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代表性:本项目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84份,全部来自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的村民和相关单位,因此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具有代表性。 真实性: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本着受调查者自愿发表意见的原则进行,因此调查的结果是真实的。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 产业及环保政策: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山西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闻喜县瑞格镁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白云石资源,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年产3万吨镁合金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山西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已经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备案,同意该项目建设。 (2) 总体规划:项目选址位于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西,厂址选择不在闻喜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与总体规划不冲突。 (3) 清洁生产水平:通过对生产工艺与装备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要求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在上王村和裴社岭自然村搬迁后项目建设满足《镁行业准入条件》。 (4) 达标排放:金属镁冶炼工序和镁合金熔炼工序的有组织排放源的烟(粉)尘和SO2排放浓度、镁合金熔炼炉HCl废气的排放浓度均可达到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产生废水主要包括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酚废水;栲胶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液;软水站排放含盐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盐类;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BOD、石油类、NH3-N等。含酚废水余热换热器蒸发酚水供给发生炉燃烧+焚烧炉,的处理方式处理煤气站的酚水,可实现酚水不外排;其它生产废水进入回用水池,用于炉渣的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回用于炉渣的洒水抑尘。本项目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无污废水外排。 当本期工程投产运营后,工程主要噪声源对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值位于30.5~49.2dB(A)之间,预测值表明所有厂界预测点均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实现达标排放;环境噪声敏感点满足2类标准限值。 (5) 总量控制:本期工程烟尘、粉尘、SO2和NOx排放量分别为41.86t/a、32.23t/a、113.04t/a和258.41t/a,通过区域削减,本项目总量指标满足当地环境管理部门批复的总量指标即烟尘60t/a,粉尘35t/a,SO2 164t/a,NOx337t/a。经过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对本期项目总量的审核,审核后本期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为SO2 113.04t/a,烟尘41.86t/a,粉尘32.23t/a,NOX258.41t/a。 (6) 环境风险:本工程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尽管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概率较小,但要从建设、生产、贮运等各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这是确保安全的根本措施。 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制定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当出现事故时,要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如必要,要采取社会应急措施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本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小,影响范围有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事故引发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7) 厂址选择:本改扩建工程厂址位于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村西,不在县城规划范围内,与县城规划不冲突。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分析表明,本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污染防治措施按可研设计和环评提出的要求建设并投入使用,环境影响预测表明,本期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轻。 根据工程分析确定的污染防治对策、各污染源排放量及各项专题预测结果,工程运行后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工程采取环评规定的各项治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水平。预测结果表明,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等带来明显影响。因此本工程在严格执行环评规定的各项措施并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并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厂址从环境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8) 环境影响:经过以上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知,在采用各项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后,本项目各大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对本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明显加重评价区的环境负荷。 本工程生产用水闭路循环,没有工业废水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与工业废水一同回用于废渣的喷水降温。项目生产不会对当地的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本项目运行对厂界噪声贡献在昼间和夜间均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生产不会对厂界外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9)公众参与: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形式包括: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媒体公告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表84份,回收84份。从调查结果看该项目的公众调查结果是良好的,项目的建设得到当地参与调查公众的支持。公众对项目的建设和选址表示没有反对意见,同时也非常希望建设单位能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管理,防止污染事故,把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把环境保护落在实处,不要使当地的居住环境发生恶化。 6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闻喜县瑞格有限公司;联系人:柴先生 电话:0359-7221098 E-mail:sxbdylj@ 通讯地址:闻喜县裴社乡上王村 邮编: 043800 (2)、环评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 (0351)2203648 E-mail: 354889673@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102号 邮编:030006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技术服务单位概况 1 1.3编制依据及原则 3 1.4建设内容 3 1.5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4 1.6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7 1.7建设地点 8 1.8建设方式及产品方案 8 1.9原料来源 9 1.10企业组成 10 1.11 主要设计方案 10 1.12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15 1.13项目建设经济效益 1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0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 第三章 工 艺 32 3.1概 述 32 3.2项目的优势及社会效益 32 3.3原料、燃料与产品方案 33 3.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 3.5 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46 3.6建议 56 第四章总图运输 57 4.1 概 况 57 4.2总平面布置 58 4.3运输及设备选择 61 4.4存在问题与建议 63 第五章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 64 5.1给排水 64 5.2 电 力 70 5.3自动化仪表 76 5.4 电 信 81 5.5 暖通与空调 84 5.6热 工 90 5.7 土 建 10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116 6.1 设计依据 116 6.2 环境概况 116 6.3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 117 6.4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121 6.5环境管理及监测 123 第七章 消防 124 7.1总平面布置 124 7.2建筑专业防火设计 124 7.3电力专业防火设计 125 7.4消防供水 125 7.5建筑灭火器的设置 125 7.6厂区消防 125 7.7消防报警系统 126 第八章 安全与卫生 127 8.1 设计依据 127 8.2 项目简介 127 8.3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8 8.4 安全与劳动卫生防范措施 133 8.5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138 8.6 安全投资概算 139 8.7 预期效果 139 8.8 试验线情况 140 第九章 节能 141 9.1编制依据 141 9.2能耗品种和用途 142 9.3能耗分析 144 9.4节能措施 145 9.5节能措施效果 149 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 150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