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26375 上传时间:2024-10-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1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中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是构筑中国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制定并实施如下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与创新人才的标准、价值取向及所赋予的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

2、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经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能够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最终目标。它体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框

3、架结构和活动程序。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自身知识潜能,发展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表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和生存能力等,再经过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形成素质。素质与综合的能力经过整合,激发创新精神并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不断延伸,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产生的根本内在条件,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目标。 三、培养方式 根据“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处理好培养目标、教育观念、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师资力量和社团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共同直接和间接渗透作用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大幅度大范围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

4、革。各相关单位可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体现培养目标,可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 四、创新教育的学分确定 创新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创新教育能够获得相应学分,具体是指: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在知识、技能竞赛中获奖;开展创造创造活动,在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实验、实践中取得有价值的发现等按规定获得的学分。 (一)学生取得创新学分的具体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参加各种学术讲座(限2学分)。 学术讲座包括人文素质报告、科技学术讲座。 (1)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每年参加16次,约16学时记1学分。 (2)参加学校组

5、织的学术讲座,每年参加8次,约8学时记1学分。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每两次可折合一次校级学术讲座。 2、学生组织和开展的各种学术讲座(限4学分)。 (1)在学院范围内组织并主讲的学术讲座,主讲者记1学分/次;参与者记1学分/2次(限4人)。(2)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学术讲座,主讲者记2学分/次;参与者记1学分/次(限5人)。 3、参加各种教育部、团中央、全国科协等权威部门组织的正式的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力学、程序设计、机器人、广告设计等科技竞赛活动及校内选拔赛和省级选拔赛,以学校团委认证为准。 (1)获校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者,记1学分,获二等奖者记0.5学分。 (2)

6、获省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者,记2学分,获二等奖者记1.5学分,获三等奖者记1学分,其它参加者记0.5学分。 (3)获国家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者,记4学分,获二等奖者记3学分,获三等奖者记2学分,其它参加者记1学分。 (4)获国际各类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者,记6学分,获二等奖者记4学分,获三等奖者记3学分,其它参加者记2学分。 4、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限4学分)。 (1)参与教师在学校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承担任务量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学分,最多可记1学分。 (2)参与教师在市级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承担任务量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学分,最多可记3学分。 (3)参与教师

7、在省级和国家级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承担任务量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学分,最多可记4学分。5、由学生主持研究并完成的各类科研课题,由各学院科研科认证。 (1)由学生主持研究并完成院级的各类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记2学分/项,参与者记1学分/项,参与者限四人以内。 (2)由学生主持研究并完成校级的各类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记4学分/项,参与者记2学分/项。 (3)由学生主持研究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的各类科研课题(含横向课题),项目负责人记8学分/项,参与者记4学分/项。 6、在各类正式出版的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和论文,获得专利。 (1)在各类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记1学分/篇。 (2)在省级学

8、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独立完成记3学分,第一作者记2学分,合作者记1学分。 (3)申请专利被批准,第一作者记2学分,合作者记1学分。 (4)在各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含SCI,.EI收录),独立完成记4学分,第一作者记3学分,合作者记2学分。 7、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限3学分)。 指导(实验)教师可根据学生参加实验室实践活动时间、完成实验量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学分,每周1学分。 8、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限4学分)(1)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可由相关部门按照排练或训练时间给与相应的学分,1学分/100小时。 (2)参加省级文体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者可按省一等奖2学分、省二等奖1.5学分、省三等

9、奖1学分、其它参加者0.5学分记。(3)参加国家级文体活动为学校争得荣誉者可按全国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三等奖1.5学分、其它参加者记1学分。 9、获国家级证书(限4学分)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者记1学分,三级证书者记1学分;获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六级证书者记1学分;获得其它国家承认的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者记1学分。 (二)创新学分的评定办法 创新学分的评定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及相关单位组成工作组进行评定。 (1)各类创新学分的申报、汇总、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等事宜由各学院负责,校团委审核,报教务处复核、确认。 (2)创新学分由指导教师进行记录,院系专家组负责审核及认定。专家

10、组要认真评审每项成果,杜绝抄袭、剽窃等情况发生。 (3)同一项目在同一类表彰或奖励中不累计加分,只取最高项学分。同一项目在不同类别下表彰或奖励(如课题、论文、获奖)可相加计分。文艺作品发表及获奖参照科研论文和知识、技能竞赛获奖学分认可办法执行。 (4)各学院负责每个学生创新学分的注册、归档等管理工作,并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中。(三)创新学分的有关规定 1、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创新学分6学分后方可毕业。 2、创新学分达不到6学分的,不能获得毕业证。 3、如果创新学分超过6学分,超出部分可替代基础教育课程中任选课学分,最多可替代4学分。各学院能够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本学院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是对

11、本科培养计划的补充,是其中讲座、课外活动及实践教学安排(附表)的细化。学生所获学分应记入本科培养计划总学分。 五、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政策 (一)由学校颁发证书。 (二)在评定奖学金、推荐研究生时优先。 六、其它本方案从09级学生开始正式施行;在08级及以前各级学生中试行,对创新学分不做要求,如取得创新学分,最多可替代基础教育课程中任选课学分4学分。附表一:中北大学*年度学生创新学分申请表学院 系 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申请学分的项目名称申请学分学院评审组核准获取的学分申请理由(该项目证明材料附申请表后)学生签字: 年 月 日班级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意见团支书签字: 年 月 日学院复评组意见分团委书记签字(盖章): 年 月 日附表二:中北大学学生创新学分汇总表班级名称: 考核时间: 年 年度序号学号姓名项目名称(包括时间)已获学分合计学分备注11、2、3、21、2、3、团支部书记签字: 学院团委书记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