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 -单选题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分别小于( )的土层。A: 80kPa、100kPa和120kPaB: 70kPa、100kPa和120kPaC: 80kPa、110kPa和120kPaD: 80kPa、100kPa和110kPa单选题修正刚度法合用于柱顶标高不大于( )且平均跨度不大于30m的单跨或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柱厂房。A: 12mB: 15mC: 18mD: 21m单选题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哪项不是圈梁的重要作用( )。A: 提高房屋构件的承载能力B: 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C: 防止由于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D: 防止由地
2、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单选题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对于排架柱应根据柱底( )的原则。A: 周期等效B: 弯矩相等C: 剪力相等D: 内力相等单选题地球由地表至地心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圈层,即地壳、地幔、地形。全球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 )。A: 地壳B: 地幔C: 地形单选题按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其采用的重力荷载值是( )。A: 结构总重力荷载值B: 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乘以各分项系数的总和C: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值D: 结构各集中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单选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 地震作用B: 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C: 水平荷载与地震作用
3、D: 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A: 10%,63.2%B: 10%,62.3%C: 15%,63.2%D: 15%,50%单选题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验算的重要目的是( )。A: 防止结构倒塌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 防止非结构部件发生过重的破坏D: 防止使人们发生惊恐单选题砌体结构中抗震墙刚度越大,分派地震剪力( )。A: 越多B: 越少C: 相同D: 不能拟定判断场地液化的危害限度通过液化指数来反映。判断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判断折算质量
4、应根据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振动时的最大动能等于原体系的最大动能的条件拟定。判断多层砖砌体房屋中在适当的部位设立构造柱并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长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力能力。判断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判断将烈度相同的区域的外包线,称为等震线。判断柱子的结构形式,在8、9度地震区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或斜腹杆双肢柱和管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柱、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也不宜采用平腹杆双肢柱。判断软弱粘性土的特点是地基承载力附,压缩性大,所以房屋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大。判断对于一次地震来说,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点所遭受影响的强弱限度却
5、不同。判断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拟定。判断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规定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立基础。判断构造柱可不单设基础,但必须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判断场地类别愈大,震中距愈远,地震的重要周期愈短。判断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重要是从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措施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判断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破坏,重要是墙体破坏和转角墙、内外墙连接处的破坏。单选题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 )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A: 20mB: 24mC: 28mD: 30m单选题在单层厂房中,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 )截面。A: 矩形
6、B: 工字形C: 梯形D: 圆形单选题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 )。A: 6mmB: 8mmC: 10mmD: 12mm单选题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A: 二B: 三C: 四D: 五单选题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A: 合理设立沉降缝B: 增长基础埋深C: 足够的变形能力D: 增大自重单选题屋架跨中竖向支撑在跨度方向的间距,68度时不大于( )。A: 12mB: 15mC: 18mD: 21m单选题计算自振周期时的质量集中,高低跨交接柱的高
7、跨吊车梁的质量可集中到低跨屋盖,也可集中到高跨屋盖,应以就近集中为原则。当集中到低跨屋盖时,质量集中系数为( )。A: 1.0B: 0.8C: 0.95D: 0.5单选题一般情况下,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预制楼板结构与现浇楼板结构相比( )。A: 破坏轻微B: 破坏严重C: 破坏情况相同D: 破话情况不拟定单选题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 )。A: 0.55B: 0.60C: 0.65D: 0.70单选题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地震基本烈度B: 场地卓越周期C: 场地土类别D: 结构基本周期判断场地条件对建筑震害的影响重要因素是:场地土刚性的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8、。判断修正刚度法合用于单跨或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无檩和有檩屋盖厂房。判断在振型分解反映谱法中,振型阶数越高,振型反映越小。判断液化层的厚度愈厚,埋藏愈深,它对建筑的危害性就愈大。判断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判断等效剪切波速是根据地震波通过计算深度范围内多层土层的时间等于该波通过计算深度范围内单一土层的时间条件拟定。判断一般说,震中距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震中距越大烈度越低,反之则烈度越高。判断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判断地震现象表白,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判断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
9、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判断对于一次地震来说,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点所遭受影响的强弱限度却不同。判断抗震规范考虑厂房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是通过对平面排架地震效应的折减来体现的。判断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当使用功能确有需要时,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的普通砖房屋,层高不应超过3.9m。判断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mm。判断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是指其承受水平力的能力。单选题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分别小于( )的土层。A: 80kPa、100kPa和120kPaB: 70kPa、
10、100kPa和120kPaC: 80kPa、110kPa和120kPaD: 80kPa、100kPa和110kPa单选题修正刚度法合用于柱顶标高不大于( )且平均跨度不大于30m的单跨或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柱厂房。A: 12mB: 15mC: 18mD: 21m单选题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哪项不是圈梁的重要作用( )。A: 提高房屋构件的承载能力B: 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C: 防止由于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D: 防止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单选题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对于排架柱应根据柱底( )的原则。A: 周期等效B: 弯矩相等C: 剪力相等D: 内力相等单选题地球由地表至地心
11、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圈层,即地壳、地幔、地形。全球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 )。A: 地壳B: 地幔C: 地形单选题按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其采用的重力荷载值是( )。A: 结构总重力荷载值B: 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乘以各分项系数的总和C: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值D: 结构各集中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单选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 地震作用B: 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C: 水平荷载与地震作用D: 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A: 10%,63.2%B: 1
12、0%,62.3%C: 15%,63.2%D: 15%,50%单选题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验算的重要目的是( )。A: 防止结构倒塌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 防止非结构部件发生过重的破坏D: 防止使人们发生惊恐单选题砌体结构中抗震墙刚度越大,分派地震剪力( )。A: 越多B: 越少C: 相同D: 不能拟定判断场地液化的危害限度通过液化指数来反映。判断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判断折算质量应根据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振动时的最大动能等于原体系的最大动能的条件拟定。判断多层砖砌体房屋中在适当的部位设立构造柱并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长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
13、的抗侧力能力。判断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判断将烈度相同的区域的外包线,称为等震线。判断柱子的结构形式,在8、9度地震区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或斜腹杆双肢柱和管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柱、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也不宜采用平腹杆双肢柱。判断软弱粘性土的特点是地基承载力附,压缩性大,所以房屋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大。判断对于一次地震来说,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点所遭受影响的强弱限度却不同。判断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拟定。判断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规定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立基础。判断构造柱可不单设基础,但必须锚入浅于500m
14、m的基础圈梁内。判断场地类别愈大,震中距愈远,地震的重要周期愈短。判断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重要是从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措施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判断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破坏,重要是墙体破坏和转角墙、内外墙连接处的破坏。单选题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 )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A: 20mB: 24mC: 28mD: 30m单选题在单层厂房中,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 )截面。A: 矩形B: 工字形C: 梯形D: 圆形单选题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 )。A: 6
15、mmB: 8mmC: 10mmD: 12mm单选题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A: 二B: 三C: 四D: 五单选题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A: 合理设立沉降缝B: 增长基础埋深C: 足够的变形能力D: 增大自重单选题屋架跨中竖向支撑在跨度方向的间距,68度时不大于( )。A: 12mB: 15mC: 18mD: 21m单选题计算自振周期时的质量集中,高低跨交接柱的高跨吊车梁的质量可集中到低跨屋盖,也可集中到高跨屋盖,应以就近集中为原则。当集中到低跨屋盖时,质量集中系数为( )。A: 1.0B: 0.8C: 0.95D: 0.5单选题一
16、般情况下,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预制楼板结构与现浇楼板结构相比( )。A: 破坏轻微B: 破坏严重C: 破坏情况相同D: 破话情况不拟定单选题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 )。A: 0.55B: 0.60C: 0.65D: 0.70单选题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地震基本烈度B: 场地卓越周期C: 场地土类别D: 结构基本周期判断场地条件对建筑震害的影响重要因素是:场地土刚性的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判断修正刚度法合用于单跨或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无檩和有檩屋盖厂房。判断在振型分解反映谱法中,振型阶数越高,振型反映越小。判断液化层的厚度愈厚,埋藏愈深,它对建筑的危害性就愈
17、大。判断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判断等效剪切波速是根据地震波通过计算深度范围内多层土层的时间等于该波通过计算深度范围内单一土层的时间条件拟定。判断一般说,震中距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震中距越大烈度越低,反之则烈度越高。判断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判断地震现象表白,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判断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判断对于一次地震来说,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点所遭受影响的强弱限度却不同。判断抗震规范考虑厂房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是通过对平面排架地震效应的折减来
18、体现的。判断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当使用功能确有需要时,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的普通砖房屋,层高不应超过3.9m。判断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mm。判断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是指其承受水平力的能力。单选题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哪项不是圈梁的重要作用( )。A: 提高房屋构件的承载能力B: 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C: 防止由于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D: 防止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单选题在抗震设防中,小震相应的是( )。A: 小型地震B: 多遇地震C: 偶遇地震D: 罕遇地震单选题楼层的竖向
19、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比例分派,并乘以增大系数( )。A: 1.2B: 1.5C: 2.0D: 2.5单选题8度地震区,下列哪种结构不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 高层结构B: 长悬臂结构C: 烟囱D: 大跨度结构单选题屋架跨中竖向支撑在跨度方向的间距,68度时不大于( )。A: 12mB: 15mC: 18mD: 21m单选题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A: 三类B: 四类C: 五类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A: 10%,63.2%B: 10%,62.3%C: 15%
20、,63.2%D: 15%,50%单选题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立,下列所述哪种对的(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立,涉及基础也应断开B: 应沿房屋全高设立,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相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C: 应沿房屋全高设立,有地下室时仅|考试大|地面以上设立D: 沿房屋全高设立,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单选题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 )。A: 0.6%B: 0.5%C: 0.4%D: 0.3%单选题计算自振周期时的质量集中,高低跨交接柱的高跨吊车梁的质量可集中到低跨屋盖,也可集中到高跨屋盖,应以就近集中为原则。当集中到低跨屋盖时,质量
21、集中系数为( )。A: 1.0B: 0.8C: 0.95D: 0.5判断实验结果表白,振型愈高,阻尼作用所导致的衰减愈慢。判断震级越大,放出的能量越大,地震影响也越大。判断在一般初始条件下,任一质点的振动都是由各主振型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判断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判断进行柱的截面抗震验算时,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抗风柱无须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判断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规定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立基础。判断场地液化的危害限度通过液化指数来反映。判断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地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判断厂房体形复杂或有贴建房屋或构筑物时,宜设防震缝。判断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判断震害调查表白,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建筑物的震害有减轻的趋势。判断结构沿竖向应尽也许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判断地震的破坏作用重要表现为建筑物的破坏现象。判断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规定,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用加强措施。判断震害表白,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