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222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3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BCD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2、少楼台烟雨中”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苏湖熟,天下足”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6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7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政院 郑和下西洋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BCD8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3、;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10“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A一大B遵义会议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1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13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A全体居民B雅典的成年男性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14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

4、“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15“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A但丁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6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政策17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

5、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18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19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欧共体的成立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欧盟的成立ABCD2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

6、史,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苏联的解体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0分)21“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沟通材料一(1)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当代开放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开创一条出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

7、代化建设(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学史感悟材料四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22古今

8、中外的教育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大学,教授儒家经典;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材料三 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办学原则是: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

9、西结合的课程内容(3)据材料三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材料四 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逃走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4)据材料四,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教育改革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请说出这个改革方案中的教育内容(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来源:Zxxk.Com23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

10、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来源:学科网ZXXK(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

11、因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4)综上所述,谈

12、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4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器的发明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为解决图三的问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2)写出材料二中美国在电的应用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

13、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3)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材料四(4)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材料五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阅读

14、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考点】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周的相关史实【解答】题干表格给出的东周下方一半分为春秋,空白处为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故选C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考点】北

15、魏孝文帝改革【分析】北魏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这些措施的最大的作用是促进了民族融合【解答】题文材料中的改革内容正是C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其它三个选项的改革不包含这样的内容故选:C3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BCD【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

16、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说法错误秦朝统一使用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在图片中能体现出来故选B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苏湖熟,天下足”【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南迁的人民也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当

17、时政府的重视,南方得到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故选D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河南江北行省”,联系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故选D6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有关内容【解答】分析题干可以看出,改革前皇帝

18、下面是丞相,统领六部,改制后丞相被废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故选D7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政院 郑和下西洋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BCD【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分析】本题考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解答】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元朝设置宣政院,清朝设立驻藏大臣这些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郑和下西洋属于对外关系,不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故选A8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

19、坏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析】本题掌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解答】据图片“八位强人”可知此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故选D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答】题目中的“废两千年帝制”指的是废除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这是辛亥革命的主要

20、成果,所以该联歌颂的是孙中山,其他人物不合题意故选B10“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A一大B遵义会议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遵义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解答】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B11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

21、三大改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改造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选A1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考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解答】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是“一国两制”,所以它适合于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并且已在香港、澳门

22、得到成功实践,证明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故选B13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A全体居民B雅典的成年男性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一系列大事故选C14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解答】1689年,英国资产阶

23、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了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由于宫廷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故选A15“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A但丁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考点】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知识点【解答】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主张有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宣传理性主义的思想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正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故选A16在

24、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政策【考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解答】据所学知,1921年在经济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的处置自己剩余的粮食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经营,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大企业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选B17

25、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考点】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实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最终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故选D18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6、,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考点】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内容【解答】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C19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欧共

27、体的成立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欧盟的成立ABCD【考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欧盟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注意时间的限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据所学知,1967年欧共体成立,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大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原来的两极格局形成了挑战而欧盟的成立是在1993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可排除故选A2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和平与发

28、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苏联的解体【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历史学习的有关内容【解答】观点是对事件的一种看法,ABD三项都属于客观史实,是对历史的直接的反映,只有C项属于观点表述,说出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0分)21“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沟通材料一(1)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当代开放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开创一条出路

29、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学史感悟材料四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

30、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考点】材料解析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历史开放性问题来源:学。科。网【分析】(1)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2)考查经济特区的知识点(3)考查经济特区与“一带一路”的本质(4)考查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解答】(1)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形成了中国和欧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因此“中华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2)所谓的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

31、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以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3)注意抓住经济特区与“一带一路”的本质解答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美物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像世界提供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所以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4)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32、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故答案为:(1)丝绸之路,张骞(2)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22古今中外的教育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大学,教授儒家经典;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

33、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材料三 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办学原则是: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西结合的课程内容(3)据材料三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材料四 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逃走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4)据材料四,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

34、的特点“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教育改革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请说出这个改革方案中的教育内容(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考点】材料解析题;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及目的(2)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3)本题考查了京师大学堂的相关知识(4)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改革的内容(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由材料一“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

35、员,教化百姓”可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具体措施有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教授儒家经典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2)由材料二“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可知,科举制下,考生可以自由报考,可以平等地参加公开考试(3)由材料三“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西结合的课程内容”可知,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是中西结合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4)由材料四“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逃走他们提出了

36、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可知,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他们仅仅学习其中能增加民族力量的部分,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还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了近代教育体制(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教育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重视教育来源:Zxxk.Com故答案为:(1)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2)考生可以自由报考,可以平等地参加公开考试(3)中西结合;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

37、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4)学习其中能增加民族力量的部分,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了近代教育体制(5)教育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重视教育(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3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

38、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

39、识和实践(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考点】材料解析题;洋务运动;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五计划;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张謇的实业救国主张(3)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4)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40、解答】(1)由时间“19世纪60年代”可知,材料一中“这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由材料“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可知,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2)由材料“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由材料“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可知,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由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的发展战略,集

41、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据所学知,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4)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2)实业救国;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4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

42、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器的发明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为解决图三的问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2)写出材料二中美国在电的应用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3)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43、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材料四来源:学科网ZXXK(4)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材料五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考点】材料解析题;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与鸦片战争(2)本题考

44、查美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3)本题考查中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4)本题考查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5)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解答】(1)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棉纺织业机器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19世纪下半期,美国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政治上的稳定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使人们有条件潜心研究科学、发展生产(3)从材料三内容中直接可以获取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所学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