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0436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2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危险品,危险品必须贴上相关标志下列标志中属于爆炸品的()ABCD2(2分)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拉瓦锡3(2分)下列对化学式N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C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D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4(2分)对于物质KH2O42H2O(二水合草酸氢钾),其中加横线的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5(2分)下

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叫化合物D课本P49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图片中的文字是“中华”6(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暗B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石油通过蒸馏制取汽油D食物腐败变质7(2分)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ASO2BCO2CNO2D可吸入颗粒8(2分)除常量元素外,人体还必须摄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3、发育不良等症状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充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是C12H22O14Z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纯净物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9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感好,可以大量服用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9(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

4、要原因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11(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12(2分)“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

5、,促进经济发展13(2分)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都是过滤B操作为蒸发结晶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2Fe3Cu+Fe2(SO4)314(2分)下列对数据的几种描述中,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盐酸pH3.20B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5.85gC用10mL量筒量取98%浓H2SO43.68mLD用“pH计”测得某血浆pH7.4015(2分)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ANa2SO4、CuSO4、NaClBNa

6、Cl、Na2CO3、Na2SO4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16(2分)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AFe与ZnBMg与CuCNa与AlDAl与Fe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25分)17(5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纯碱 ;(2)烧碱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 18(6分)根据下列要求填空:(1)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其核电荷数为 ;(2)质量分数大于1%的盐酸溶液常温下pH 7(填

7、“”、“”、“”),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 色;(3)金属钛又称为21世纪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用途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工业上生产钛是在高温下用熔融TiCl4与钠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CO3、NH4NO3、NaCl中的部分或全部,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 ,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2)气体A有刺激性气味,则气体A的化学式为 ;(3)气体B为无色无味,则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的物质的化学

8、式 20(4分)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 (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 (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1(4分)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2NaCl+2H2O 2NaOH+H2+Cl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用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过滤;用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用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

9、Cl2等;用稍过量的HCl除去NaOH、Na2CO3;则:(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或 (填步骤编号);(2)加入Na2CO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22(7分)某天化学兴趣小组听老师讲:“浓硫酸加衣服等于洞洞眼眼,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兴趣小组结合浓硫酸的性质思考,难道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若反应,会生成什么呢?查阅资料: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SO2CaSO3+H2O;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SO2存在;SO2能与溴水反应而被吸收 SO2+Br2+2H2OH2SO4+2HBr提出猜

10、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看,可能生成H2、CO2、CO、SO2气体及H2O;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1)按上述图示安装好仪器; (2)检查气密性;(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SO4放入烧杯中; (4)加热A,加热H;(5)停止加热实验分析:(1)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有H2O生成;(2)C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 (填化学式)生成;(3)E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 (填化学式)已被除尽;(4)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5)H、I处无现象,说明无CO、H2生成实验结论:(1)气体中有H2O和 生成,无CO、H2生成;(2)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其化学方程

11、式为 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6分)23(6分)向100g稀H2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OA段无沉淀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入镁粉的质量为 g;(3)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2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危险品,危险品必须贴上相关标志下列标志中属于爆炸品的()ABCD【考点】HH: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12、专题】138: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各种标志表示的意义考虑本题,要熟记各种标志【解答】解:A表示的是易燃的物质,故A错;B表示的是爆炸品,故B正确; C表示的是有毒的物质,故C错;DD是腐蚀品的标志,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分)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拉瓦锡【考点】51: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151: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阿

13、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2分)下列对化学式N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C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D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14、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62)7:16,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式NO2可知,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式NO2可知,NO2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式NO2可知,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

15、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对于物质KH2O42H2O(二水合草酸氢钾),其中加横线的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KHC2O42H2O为结晶水合物,结合的水分子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不用考虑,KHC2O42H2O(二水合草酸氢钾)中只计算KHC2O4即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KHC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KHC2O42H2O为结晶水合物,结合的水分子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不用考虑,KHC2O42H2O(二水合草酸氢钾)中

16、只计算KHC2O4即可。钾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2x+(2)4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叫化合物D课本P49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图片中的文字是“中华”【考点】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

17、化作用;A6: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151: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进行解答;B、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进行解答;C、根据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进行解答;D、根据,“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图片中的文字是“中国”进行解答【解答】解:A、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故A错误;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故B正确;C、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而不是物质,故C错误;D

18、、“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图片中的文字是“中国”,故D错误。故选:B。【点评】回答概念性的问题,一定紧扣概念本身来思考和描述6(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暗B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石油通过蒸馏制取汽油D食物腐败变质【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切开苹果后切面变暗,这是因为苹果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铁丝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能和空气中的水、

19、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等物质,根据这些物质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蒸馏把它们分离开来,从而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食物中的有机物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7(2分)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ASO2BCO2CNO2D可吸入颗粒【考点】6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521:空气与

20、水【分析】根据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是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二氧化硫

21、、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2分)除常量元素外,人体还必须摄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症状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充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是C12H22O14Z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纯净物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9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感好,可以大量服用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

22、组成的;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摄入过量锌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进行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锌和水,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14)9:14,故说法错误;C、摄入过量锌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故说法错误;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23、、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CCO2+C 2CODC+H2OCO+H2【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不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

24、O2Na2SO3+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一氧化碳、氢气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2OCO+H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25、考点】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H7: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213: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B、根据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分析;C、根据形成酸雨的气体的种类分析;D、根据燃料选择应注意的事项分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故A说法正确;B、由于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说法不正确;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及氮的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26、;D、燃料的选择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了的都是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11(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考点】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515:溶

27、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要比较溶解物质的质量大小,须确定温度才能比较;C、要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须知温度;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提纯甲要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解答】解: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t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则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等于丙,所以不确定温度,无法比较等量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故描述错误;C、由A分析可知:t时

2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才相等,其他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提纯甲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好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的相关知识,掌握对应知识才能正确解答12(2分)“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考点】6I: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

29、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30、,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A。【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13(2分)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都是过滤B操作为蒸发结晶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2Fe3Cu+Fe2(SO4)3【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85:金属的化学性质;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166:

31、物质的制备【分析】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B、蒸发结晶可以从溶液中获得晶体;C、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D、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解答】解:A、操作、都是过滤,操作是通过过滤把硫酸铜溶液和不溶性的杂质分离,操作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过量的铁分离,操作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分离。正确。B、操作为蒸发结晶,通过蒸发可以得到FeSO47H2O正确。C、固体B中,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铁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正确。D、溶液A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不

32、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14(2分)下列对数据的几种描述中,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盐酸pH3.20B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5.85gC用10mL量筒量取98%浓H2SO43.68mLD用“pH计”测得某血浆pH7.40【考点】31: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

33、精确到0.01gC、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D、pH计可以精确到0.1甚至0.01,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用pH试纸测得盐酸pH不可能精确为3.20,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5.85g,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C、用10mL量筒量取98%浓H2SO43.68mL,不符合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无法量取,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D、pH计可以精确到0.1甚至0.01,用“pH计”测得某血浆pH7.40,故选项实验数据

34、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酸碱度的测定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15(2分)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ANa2SO4、CuSO4、NaClBNaCl、Na2CO3、Na2SO4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考点】9U:酸、碱、盐的鉴别【专题】16:压轴实验题;182: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则需要与物质混合时产生不同的现象,据此解答。【解答】解:A、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氢氧化钡混合

35、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硫酸铜,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B、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则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鉴别,因此只使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C、观察颜色,浅绿色的为氯化亚铁,然后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无现象的是硝酸钠,只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D、使用氢氧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且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铵,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可以鉴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16(2分)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

36、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AFe与ZnBMg与CuCNa与AlDAl与Fe【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16:压轴实验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首先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然后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考虑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如下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MgH2:363 AlH2:273 FeH2:843 ZnH2:97.53;特殊地,钠的活动性很强,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所以要生成3g氢气,需要钠的质量为69g,利用平均值法来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MgH2:24g2g,即24g镁完全反

37、应生成2g氢气,则36g3g,即36g镁完全反应生成3g氢气;同理可知:AlH2:27g3g; FeH2:56g2g,84g3g;ZnH2:65g2g,则97.5g3g;NaH2:46g2g,则69g3g;利用平均值法得知要生成3克氢气,合金的质量应该符合:金属A的数值60g金属B的数值。A、84g和 97.5g均大于60g,所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故A正确;B、36g小于60g,Cu不与酸反应,不产生氢气,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B错误;C、27g60g69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C错误;D、27g60g84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利用平均值法来解决,从金属与

38、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考虑得出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对解决此类题目很有帮助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25分)17(5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纯碱Na2CO3;(2)烧碱NaOH;(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5)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Fe【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2)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

39、式为:CaCO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5)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其化学式为:Fe故答案为:(1)Na2CO3;(2)NaOH;(3)CaCO3;(4)Al;(5)F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8(6分)根据下列要求填空:(1)表示的是S2(填离子符号),其核电荷数为16;(2)质量分数大于1%的盐酸溶液常温下pH7(填“”、“”、“”),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3)金属钛又称为21世纪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用途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

40、合金制造的工业上生产钛是在高温下用熔融TiCl4与钠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4NaTi+4NaCl【考点】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25: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以及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3)根据工业上制取钛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是18,离子的符号是S2,核电荷数是16;(

41、2)盐酸的溶液显酸性,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3)工业上生产钛是在高温下用熔融TiCl4与钠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4+4NaTi+4NaCl故答为:(1)S2,16;(2),红; (3)TiCl4+4NaTi+4NaCl【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的知识,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19(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CO3、NH4NO3、NaCl中的部分或全部,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2)气体A有刺激性气味,则气体A的化学式为NH3;(3)气体B

42、为无色无味,则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4)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的物质的化学式NaCl【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9H:盐的化学性质;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114: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1)依据过滤能够分离固体与液体的作用以及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分析解答;(2)依据铵盐遇碱能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分析解答;(3)依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解答;(4)依据(1)(3)的分析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操作I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所以该操作是过滤,过滤用到

43、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三种仪器;(2)溶液A加入碱性的氢氧化钠生成气体,则该气体是氨气,溶液A中存在铵盐硝酸铵,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NH3;(3)溶液B加入盐酸后能生成气体,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也能同时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4)原固体加入水后能够生成沉淀,则固体中存在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所以固体中存在氯化钡,因为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所以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氯化钠(NaCl);故答案为:(1)过滤;漏斗;(2)NH3;(3)Na2CO3+2HCl2NaCl+CO2+H2O

44、;(4)NaCl;【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往往要从物质的颜色、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4分)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浓H2SO4(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浓HNO3(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搅拌【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E: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16:压轴实验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所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浓HNO3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进行解答【解答】解: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所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浓HNO3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搅拌故答案为:浓H2SO4;浓HNO3;引流;搅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难度不大,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