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478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模拟(m) 鄙夷(b) 粗犷( kung) 如坐针毡( zhn)B妖娆( ro) 星宿(s) 驰骋(chng) 锲而不舍(q)C遒劲( qi) 吟唱(yn) 点缀( zhu) 咄咄逼人( du)D拮据(j) 炽热( zh) 凛冽( ln) 海市蜃楼( s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嘻闹 渺茫 喜出忘外 微不足道B陡峭 隧洞 神采奕奕 身临其境C感概 练达 镇重其事 无缘无故D狡辩 篱笆 莫不关心 以身作责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

2、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运动。B帕米尔的边防战士长期坚守高原,他们始终任劳任怨,用青春守护祖国平安。C瓦屋山景区的初夏,山上飞瀑倾泻其间,山下湖水波光粼粼,真是美不胜收。D新冠疫苗接种期间,接种疫苗的居民周而复始,接种剂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5(5分)为纪念苏轼诞

3、辰984周年,子瞻中学将开展“东坡诗文朗诵会”。九年级一班朗诵节目为“课本中的苏轼诗文”,选取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诗文作为朗诵组合,请你完成这一节目开场白。(不超过80字)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同学小刚成绩不错,可以上一所不错的普通高中,但他又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心仪的职业高中。为此,小刚感到很苦恼,想听听你的意见。请你以小刚朋友的身份发一则微信给他,给出你的建议及理由。(60字左右)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7(17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

4、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弘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国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

5、,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著。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注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剽:强悍,勇猛。深壁:加高营垒。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陬:角落。侯:封侯。禁中:宫中。条侯:指周亚夫。大胾(zi):大块的肉。怏怏:不高兴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的汉武帝。(1)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推断,

6、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击吴楚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B.愿以梁委之查字典,“委”的义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应选择“顺从”。C.绝吴楚兵后食道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意义为“断绝”。D.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的意为“逃跑”。(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B.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C.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

7、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采用固守追击的战术,仅三月就平定叛乱。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忿然离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帮帮你:便:有利,适宜;有利的时机;熟悉,擅长。宜:合适;应该;当然。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8

8、(7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各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褒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2)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

9、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6分)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页页忠贞为国的篇章。过零丁洋中“ ? ”两句正是抗金名将文天祥用生命写下的壮烈誓词。三、现代文阅读(34分)10(9分)议论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

10、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 我们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讲劳动,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劳动教育,当然离不开相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支撑,但这不应成为某些地区或学校不作为的理由。今天所言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劳动,还包括日常生活劳动。而日常生活劳动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对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并无特殊要求,劳动教育完全可以由此做起,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强化责任担当。 对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比场

11、所、设施设备、师资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评价。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劳动教育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平时表现评价、二是学段综合评价、三是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有赖于三个方面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当前,家长不肯让孩子体验劳动,学校劳动教育排不进课表,其实都与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教育评价不是万能的,不能缺乏应有的分寸和尺度。如果使用过头,还会带来负面效应。 从根本上说,劳动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有赖于教育者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唤醒内在的劳动自觉。这里的劳动自觉,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育者在内。教育者的劳动示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驱动其随时

12、随地、坚持不潮地进行劳动。劳动的内在觉醒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持久地下功夫。比如,要以自己的勤劳刻苦、认真细致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他人或公共场所的需求,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劳动中享受到助人乐趣。更进一步地讲,劳动内在自觉性的培育,还需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树立“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加深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理解,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 社会主义教育原本就是为了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劳动成不了人、成不了才,更谈不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摘自柳夕浪唤起劳动教育的

13、内在自觉,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更需要唤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内在自觉。B.劳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C.“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D.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列出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增强了本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B.文中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C.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与他们缺乏内在劳动自觉相关。D.中小学劳动教育需

14、为培养高素质的、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基础。(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做法与教育部“劳动教育评价”要求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且覆盖各类劳动教育活动。B.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劳动表现、劳动素养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C.依据学段开设相应劳动课程,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并通过检测及时进行评价。D.开展区域督查及劳动素养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反馈、改进等功能。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北京4月27日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现实中,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

15、着许多青少年。为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作出最新规定。通知明确了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同时强调,完善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摘自2021年4月27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调查并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近日发布。其中的“20

16、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专题报告显示,通过考察青少年的抑郁和睡眠状况在10余年间的演变趋势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保持平稳,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上学日睡眠不足8小时的比例升高1个百分点。分学段显示,有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时,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二是上学日睡眠时长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相比10余年前,2020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高一、高二减少10至20分

17、钟。(选自2021年4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此外,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症”,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了孩子。 医学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时期,生长激素多在深睡眠时期分泌,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是保障生长发育的关

18、键。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都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近年来,青少年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抑郁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取材于“新华网”,有删改)(1)下列表述中,用作材料一这则消息

19、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前,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亟待解决。B.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新规定。C.通知规定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对睡眠时间提出明确要求。D.贯彻通知精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科院报告指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时长不达标者占比高。B.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对身体成长有影响,还会对学习、心理等有影响。C.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原因有课业负担太重、不良习惯、受负面情绪困扰等。D.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仅是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

20、问题。(3)呵护青少年的睡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请结合上面材料,提出具体的呵护措施。12(15分)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布伦木沙宗利华 盖孜峡谷变得更加幽深,两边儿似乎随时会有岩石滚下来。前方的路有时看似突然消失,逼近后却又像硬生生在悬崖边凿出了一条道来。稍远处,可见冰山,冰雪从那里消融后,形成小溪,一路千条万条汇聚下来,流到我们身边儿,已是激流奔涌的一条大河。 我的手紧抓车把手,开车的老李却气定神闲。此人肤黑,额宽,头发有点儿卷,猛一瞅,像个蒙古人。他甚至还哼起歌儿。歌词我一句都不懂。 目的地是塔县。那里具有无穷而又神秘的魅力。此前,我对其印象仅仅

21、是那部老电影,冰山、戈壁滩、寒风呼啸以及那忧伤的歌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个小巴郎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 一个内地记者,一个边疆老警察俩中年男人偶遇却很快喜欢对方,似乎是件怪事儿。不仅因为他跟采访对象熟,还因为我一眼就看出,此人身上写满故事。“巴郎子”指男孩儿,“勺子”则是傻瓜。“当年,部队转业,他完全可以留乌鲁木齐,可他非要回去。”“还说别人,你不也跑那里去啦?“我是内地人嘛。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这不就是一个男人想要的吗?一个男人,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就摆在眼前,你不去看看,不去经历下,将来不后悔死啦?可

22、他不一样,他是地道的塔吉克呀。”“他为啥坚持回来?”“这人从来不说原因,几乎都不说话。你知道吗?他刚到塔县,立马被安排到马尔洋派出所,当所长。”“一转业就是所长,多好!”“好个勺子!你知道他前任是谁?就是我。我开车送他去报到。半路上我一瞅,这孩子挺激动,忍不住想泼冷水。我说:布伦木沙你先别高兴,那地方,只有你一个人。好处就是,所有职务都没人跟你抢,所长、教导员、副所长、户籍员、治安员,你想当啥当啥,随便挑。”“有这样的派出所?“当然有!那地方就一平房,没水没电。晚上点蜡烛,要喝雪水。白天好说,一到晚上,方圆多少里地,一点儿灯光都没有,除了狼叫就是风声。一个人呀,那种寂静、孤独,简直要人命啊!可

23、你猜怎么着?他一听,兴奋得两眼冒光,说:“我就喜欢那样。我瞅他一眼,心说,你就是个勺子!” 我心里忍不住酸痛片刻。“咱们到不了那里,暴风雪快要来临,万一挡在达坂那边儿,你就在那里过年吧。自从勺子去那里,两年多,我俩没见过面儿。” 一个人的派出所,那是啥样子啊?我依然沉浸于此。“他后来生活的场景,比在那派出所还惨。高原帐篷哥嘛!” 布伦木沙独自一人,背个帐篷,攀行在高原上冰山深处,寻找散落的牧民。塔吉克牧民随时转场,居无定所。有的一家三代,都没有身份信息。布伦木沙要把信息记在本子上,带回县城,输入电脑。此非一日之功。可能在山里转半个月,一个人都碰不到。他随时随地安营扎寨,在山里一转,就是好几个月

24、。帐篷外面,竖一杆红旗。方圆数公里,只要看见红旗,就能找到流动派出所。“有一回感冒,发烧,要不是牧民发现,这勺子就把命扔那里了!整整一个月,用草药把他救过来的!常年一个人,现在他都不会说人话啦!”“布伦木沙是啥意思?”我突然想起这问题。“那是一条河的名字。塔吉克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组成,水排在首位,塔吉克小孩子就以与水有关的东西来取名字。还有种说法很简单:木头筏子,河上渡人用的木头筏子。有些山里小孩儿上学,要过单边绳索桥,不是走上边,是用绳子捆腰上,悬挂着,划过河去。布伦木沙就经常护送小孩儿过河。” 有意思!布伦木沙,木头筏子。 前方峡谷出口,叫作布伦口。路标显示,海拔三千三百米。

25、车子因为缺氧,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好不容易爬出峡谷,视线突然开阔无比,面前骤然出现一片幽蓝的水面。稍远处,则是灰白相间的一带沙山。 我和老李站在沙湖旁,望着远处的公格尔雪山。老李又唱起一首歌儿,然后扭头解释:“这是塔吉克民歌。意思就是:只有翱翔蓝天的雄鹰知道,帕米尔高原的宽广。只有古老的鹰笛知道,年轻猎手的忧伤。”(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地势险峻偏远,突出主人公工作环境的艰苦。B.小说中布伦木沙通篇都未直接出场,但在老李给“我“的讲述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C.小说塑造身上写满故事的警察老李这一人物形

26、象,其意在反衬主人公布伦木沙的高大。D.小说结尾用老李的歌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边疆基层工作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理解的心声。(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个小巴邮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勺子“在文中多次出现,用意何在?)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作者为什么以“布伦木沙”为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四、名著阅读(6分)13(6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子瞻中学开展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的阅读活动,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栏.征集推荐名著中的

27、“人物名片”。请你在“毛泽东、朱德、保尔、尼摩船长”中任选一位,按照“人物出处”“典型事件”“人物点评“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投稿。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典型事件(不少于两件),撰写人物点评。五、写作(60分)14(10分)下面是2021年1月发布的眉山市中小学生在线教育测评报告中部分信息。请据此写一段不超过200字的说明文字。要求:(1)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2)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15(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粒种子诞生了,但它不知道自己是谁,于是开始寻找答案。刚开始,它认为自己是小鱼,结果差点被淹死;然后,它认为自己是猴子,结果从树上摔下来。不知道自己是谁

28、的种子,伤心地哭泣着。后来,花开的声音引导种子来到花园,它意外地发现自己是一粒可以开花的种子。找到自我的种子欣喜若狂,不再自我怀疑,不再感到迷惘。最后,它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开花。 在班级故事分享会上,小娟同学讲述了这则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同学们听了之后都深有感触。是啊,每个人都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请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注意体现故事寓意;(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扩写故事;(4)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模拟(m) 鄙夷(b) 粗犷( kung) 如坐针

29、毡( zhn)B妖娆( ro) 星宿(s) 驰骋(chng) 锲而不舍(q)C遒劲( qi) 吟唱(yn) 点缀( zhu) 咄咄逼人( du)D拮据(j) 炽热( zh) 凛冽( ln) 海市蜃楼( shng)【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模拟”的“模”应读作“m”,“粗犷”的“犷”应读作“gung”B.有误,“星宿”的“宿”应读作“xi”,“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C.正确;D.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

30、h”,“海市蜃楼”的“蜃”应读作“shn”。故选:C。【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嘻闹 渺茫 喜出忘外 微不足道B陡峭 隧洞 神采奕奕 身临其境C感概 练达 镇重其事 无缘无故D狡辩 篱笆 莫不关心 以身作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

31、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嘻闹”的“嘻”应写作“嬉”,“喜出忘外”的“忘”应写作“望”;B.正确;C.有误,“感概”的“概”应写作“慨”,“镇重其事”的“镇”应写作“郑”;D.有误,“莫不关心”的“莫”应写作“漠”,“以身作责”的“责”应写作“则”。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运动。B帕米尔的边防战士长期坚守高原,他们始终任劳任怨,用青春守护祖国平安。C瓦屋山景区的初夏,山上飞

32、瀑倾泻其间,山下湖水波光粼粼,真是美不胜收。D新冠疫苗接种期间,接种疫苗的居民周而复始,接种剂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解答】ABC.正确;D.有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该成语和语境不符。故选:D。【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

33、”的承诺。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应改为“采取多种节能减排的措施”;C.有误,成分赘余,任意删掉“超过”或“余”;D.有误,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强社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故选:A。【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

34、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5分)为纪念苏轼诞辰984周年,子瞻中学将开展“东坡诗文朗诵会”。九年级一班朗诵节目为“课本中的苏轼诗文”,选取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诗文作为朗诵组合,请你完

35、成这一节目开场白。(不超过80字)【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这道题要紧扣“东坡诗文朗诵”这一主题,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真挚等。注意字数要求。【解答】答案:示例一:在江城子中,我们将领略豪放苏轼的昂扬意气;在水调歌头中,我们将倾听多情苏轼的美好祝愿;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会感受到“闲人”苏轼的乐观豁达。示例二:这些传诵千古的诗文中,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昂扬意气,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多情浪漫,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

36、自得。【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同学小刚成绩不错,可以上一所不错的普通高中,但他又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心仪的职业高中。为此,小刚感到很苦恼,想听听你的意见。请你以小刚朋友的身份发一则微信给他,给出你的建议及理由。(60字左右)【分析】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述。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言简意赅地阐述理由。如:赞同“填报普

37、通高中”,可从读高中有机会上大学,会有更多人生选择的角度来阐述;又如:赞同“填报职业高中”,可从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容易出成绩的角度来阐述。【解答】答案:示例一:我建议你填报普通高中。进入普通高中,就有机会上大学,爱好或许会随着眼界的扩大而改变。而且,你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示例二:我建议你填报职业高中。你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一定会做得更出色。国家正大力助推职业高中的发展,你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点评】解答观点表达类题目,首先要表明观点,观点要正确鲜明,再阐述理由,表达要合乎情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7(17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周

38、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弘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国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

39、,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著。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注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剽:强悍,勇猛。深壁:加高营垒。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陬:角落。侯:封侯。禁中:宫中。条侯:指周亚夫。大胾(zi):大块的肉。怏怏:不高兴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

40、的汉武帝。(1)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击吴楚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B.愿以梁委之查字典,“委”的义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应选择“顺从”。C.绝吴楚兵后食道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意义为“断绝”。D.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的意为“逃跑”。(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B.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C.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

41、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采用固守追击的战术,仅三月就平定叛乱。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忿然离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帮帮你:便:有利,适宜;有利的时机;熟悉,擅长。宜:合适;应该;当然

42、。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分析】参考译文: 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为太尉,领兵东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与他们交战很难取胜,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汉景帝答应了周亚夫的请求。周亚夫把朝廷的各路军队会合在阳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加高营垒坚守不出。梁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造弓高侯等人

43、率兵切断了吴楚军队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们饥饿,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不出来。后来吴兵向汉军大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王刘濞无奈抛弃了大军,与几千名壮士一起逃跑。汉兵于是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双方攻守一共只有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平定了。 五年以后,周亚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争辩,也未能劝阻。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个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

44、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于是把王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周亚夫因而称病在家。帝中元三年(前147),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候,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也不放筷子。条侯心中不满,同头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皇帝起身,条侯就快步走出,景帝目送他出去。景帝说:“这个遇事就不高兴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45、。ACD.正确。B.有误,句意:希望先把梁国放弃。委:舍弃。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据此断句为: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故选:A。(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ABC.正确。D.有误,根据“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著”可知,“忿然离席”与原文意思不符。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日,每天;使使,派使者;句意为:梁王每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愿意出兵。中重点词语有:趋,起身;目,看着;句意为:皇帝起身,条侯就快步走出,景帝看着他出去。答案:(1)B(2)A(3)D(4)梁王每天派使者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