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

上传人:haoh****by8 文档编号:50432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PDF 页数:96 大小:1,0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 01 25 发布 2021 07 实施25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 T building equipment echnical standard for energy saving control of green DB34 / T 3823 2021 安 徽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J15603 2021- - -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nergy saving control of green building equi

2、pment DB34 / T 3823-2021 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 年 07 月 25 日 2021合肥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安徽省地方标准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nergy saving control of green building equipment DB34 / T 3823-2021 * 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组织出版发行 (合肥市紫云路 996 号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 邮编:230091) * 开本:85

3、01168 毫米1/32印张:3字数:77 千字 2021 年 x 月第一版2021 年 x 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 册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3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告 第 1 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集贸 市场(大型超市)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等 121 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公平 秤设置与管理规范”等 121 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 1 月 27 日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库七七 w w w .k

4、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5 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 序 号 地方标准 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 标准号 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1 DB34/T 3822-2021 盒式螺栓连接多层全装 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技术规程 2021-01-252021-07-25 2 DB34/T 3823-2021 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 技术标准 2021-01-252021-07-25 3 DB34/T 3824-2021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规范 2021-01-252021-07-25

5、 4 DB34/T 3825-2021 城镇燃气用户设施安全 检查和配送服务规范 2021-01-252021-07-25 5 DB34/T 3826-2021 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 技术标准 2021-01-252021-07-25 6 DB34/T 1468-202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DB34/T 1468-2011 2021-01-252021-07-25 7 DB34/T 3827-2021 复合保温隔声板楼屋面 工程技术规程 2021-01-252021-07-25 8 DB34/T 3828-2021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修 缮技术规程 2021-01-25

6、2021-07-25 9 DB34/T 3829-2021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 计标准 2021-01-252021-07-25 10 DB34/T 3830-2021 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规 范 2021-01-252021-07-25 11 DB34/T 3831-2021 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 耗运行技术规范 2021-01-252021-07-25 12 DB34/T 3832-20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 理处置技术规程 2021-01-252021-07-25 13 DB34/T 3833-2021 城镇道路人行道及附属 设施施工技术规程 2021-01-252021-07-25

7、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6 续上表 序 号 地方标准 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 标准号 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14 DB34/T 3834-2021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 准 2021-01-252021-07-25 15 DB34/T 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2021-01-252021-07-25 16 DB34/T 3836-2021 城镇综合管廊施工与质 量验收规程 2021-01-252021-07-25 17 DB34/T 1874-2021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 标准 DB34/T 1874-2013 2021-01-252021-0

8、7-2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7 前言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三批安徽省 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10 号)的要求,标准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家、行业及其他省市相关规范、标 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 7 章和 2 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 语;3. 基本规定;4. 功能配置;5. 调试和试运行;6. 检测和验收; 7. 运行维护。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 安徽省建筑设计 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9、。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绿 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技术标准编制组(地址:合肥市繁华大道 7699 号,邮政编码 230601)。 主 编 单 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洲科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建筑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皖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主要编写人员:汪军万力崔慧芳吴常军王浩 李鹏章维扬周芳陈劲松高峰 王海涛查慧勤张健刘结根李金洲 王腾姜珊艾煜章荣兵董福海 柯

10、柳斌 主要审查人员:李平王小向吴燕辉王靖绚胡晶莉 姚翰胡少云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9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3 4功能配置5 4.1一般规定5 4.2系统架构5 4.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7 4.4给水排水12 4.5供配电14 4.6电梯与自动扶梯15 4.7照明16 4.8能源管理17 4.9环境监控18 4.10可再生能源利用19 4.11管理功能21 5调试和试运行26 5.1调试26 5.2综合效能调适27 5.3试运行28 6检测和验收 29 6.1检测29 6

11、.2验收30 7运行维护33 7.1一般规定33 7.2系统运行33 7.3设备设施维护34 7.4综合节能评估3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0 附录 A调试记录37 附录 B检测记录42 本标准用词说明44 引用标准名录 45 条文说明 46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1 Contents 1Ceneral 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 Requirements3 4Functional Configuration5 4.1General Requirements5 4.2System Ar

12、hitecture 5 4.3Heating,Ventilation andAir-Conditioning System7 4.4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12 4.5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14 4.6Elevators and Escalators15 4.7Lighting Systems16 4.8Energy Management17 4.9Environmental Monitoring18 4.10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19 4.11Manage

13、ment Function21 5Commissioning and Trial Run26 5.1Commissioning of the Systems26 5.2Comprehensive Energy EfficiencyAdjustment of the Systems27 5.3Trial Run28 6System Test and Acceptance29 6.1System Test29 6.2Acceptance30 7Operations Management33 7.1General Requirements33 7.2System Operation 33 7.3Ma

14、intenance of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34 7.4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ervationAssessment3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2 AppendixADebug Records37 Appendix BTest Records42 Word Explanation of This Procedure 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5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6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 1

15、总则 1. 0. 1为贯彻执行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提高绿色建筑设备能源利 用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 0.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中建筑设备节 能控制工程的设计、调试、检测、验收和运行维护。 1. 0. 3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应具有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 性和开放性。 1. 0. 4绿色建筑设备的节能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 国家、行业和安徽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2 2术语 2. 0. 1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16、monitoring system 将建筑设备通过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形成综合一体化的供 电、监测和控制系统。 2. 0. 2一体化智能控制箱(柜)integrated intelligent control box (cabinet) 位于末端用电侧,集配电、控制、保护、设备环境监控、节 能、计量、安全报警、通信为一体的智能化成套控制设备。 2. 0. 3智能控制器 intelligent controller 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现场监测和智能控制功能,且能 实现信息通信的设备智能管理模块。 2. 0. 4复合功能总线 composite function bus 能为总线上的受控设备(

17、如灯具、阀门、盘管等)和控制设 备供电,并能双向传输数据的总线。 2. 0. 5人机界面 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 人和计算机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 2. 0. 6综合效能调适 commissioning 通过对建筑设备系统的调试验证、性能测试验证、季节性工 况验证和综合效果验收,使系统满足不同负荷工况和用户使用的 需求。 2. 0. 7建筑再调适 retro-commissioning 根据建筑实际使用情况,再次对相关设备系统进行诊断、调 整和完善;在确保建筑舒适性的基础上,提高系统能效,减少能 源消耗的调适活动。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

18、c o m 提供下载 3 3 3基本规定 3. 0. 1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应能满足建筑物的功能、使用环 境、运营管理和能效等级等要求,并应实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节能和经济。 3. 0. 2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宜采用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方 式。当采用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方式时,应按表 3.0.2 进行配置: 表 3.0.2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配置要求 监控内容 等级 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供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 冷 热 源 输配系统 新风机组 空调机组 新风热回收式 风机盘管 给水排水 供 配 电 电梯和自动扶梯 照明 能源管理 环境监控 可再生能源利用 注:1 -应配置;-宜配置;-可配

19、置; 2 建筑物中无该监控内容,则不需配置。 3. 0. 3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宜用一套软件实现建筑设备监 控、电力监控、照明控制、用能计量、建筑环境检测、能效管理、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4 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控等功能,并实现实时、历史数据互联互通和 界面整合。 3. 0. 4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的实施应由功能配置、调试和试 运行、检测和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组成,各阶段应做好技术配 合及交接。 3. 0. 5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验收交付运行后,应定期进行维 护,以使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运行满足功能设计及节能要求。 3. 0. 6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宜具有接

20、入智慧城市(城区、社 区)的功能。 3. 0. 7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的设计、建设、运维等全寿命期 过程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3. 0. 8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的调试和试运行、检测和验收应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 和智 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的规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5 4 4功能配置 4.1一般规定 4. 1. 1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对象应根据工程建设目标确定, 宜包含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供配电、电梯和自动扶 梯、照明、能源管理、环境监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设备。 4. 1.

21、2绿色建筑的设备节能控制应满足计量和绿色建筑综合能 效管理的要求: 1系统设备宜包含电能的分配、变换、保护、控制、计量、 安全和所控制设备的监测、计量、控制、保护功能以及人机控制 操作、信息、状态的显示和网络通信功能; 2系统应充分考虑施工和维护的可操作性。 4. 1. 3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应具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S)的通信接口。 4. 1. 4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数据服务器和软件平台应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其 容量不应小于用电容量的 1.3 倍,其后备时间不宜少于 30 分钟; 2控制器和传感器宜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采用无线通

22、讯 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供电方式应满足使用要求; 3执行器宜采用复合功能总线供电或现场供电的方式。 4. 1. 5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的相关规定。 4.2系统架构 4. 2. 1绿色建筑的设备节能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架构一 般由服务层、管理层、设备层构成。各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6 1服务层主要完成系统的运行优化、数据统计、智能存储、 用户管理、专家评价、智能维护、远程托管等服务功能; 2管理层应完成系统集中监控和

23、各子系统的功能集成; 3设备层应完成建筑设备的节能控制和现场仪表的信息采 集和处理。 4. 2. 2服务层应根据系统运维管控模式确定系统各层级的配 置,管理层可采用本地部署或云部署方式。 4. 2. 3管理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层可由系统硬件和系统管理平台组成,系统硬件包 含服务器、管理计算机、维护工作站等。系统管理平台包含人机 界面、数据库、软件平台、通信网络和安全接口等; 2应采用开放的操作系统、可互换用的即插即用的硬件结 构体系; 3宜采用 TCP/IP 通信协议; 4服务器应为操作站提供数据库访问,并宜采集设备控制 器、末端设备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阀门、风阀、变频器数 据,采集

24、过程历史数据,提供服务器配置数据,存储用户定义数 据的应用信息结构,生成报警和事件记录、趋势图、报表,提供 系统状态信息; 5管理层应具有与互联网联网的能力,提供互联网用户通 信接口技术;用户可通过 Web 浏览器,远程查看系统的各种数 据或进行远程操作; 6当管理层的服务器和操作站发生故障或停止工作时,不 应影响设备控制器、末端设备控制器和现场仪表运行,设备层通 信不应因此中断。 4. 2. 4设备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层由现场的被控设备、传感器、执行器、一体化智 能控制箱(柜)或现场智能控制器组成。根据各子系统的工艺特 点,采用不同智能控制设备,内置不同的软件能效算法,根据不 同的应用

25、场景生成不同的节能控制策略,动态调整各子系统设备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7 的系统能效比。将采集的各子系统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管理层平 台; 2设备层网络可采用以太组网方式,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 线系统组网,也可采用设备层自行布线的控制总线拓扑结构。 4. 2. 5绿色建筑的设备节能控制采用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控制 方式时,设备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体化智能控制箱(柜)内置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 应满足下列规定: 1)应具备实时监控功能; 2)应具备运行安全保护、自动启停和自动调节的功能; 3)应具备断电记忆、自动恢复工作的功能; 4)应提供标准的通讯接口;

26、 5)中央处理器中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应具备满足要求时长的 断电保护功能; 6)具备独立运行控制算法,和自学习、自优化、预判断的 功能。 2一体化智能控制箱(柜)与现场的传感器、执行器宜采 用复合功能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电源可由复合 功能总线提供。 3一体化智能控制箱(柜)内的控制设备应采取有效的抗 干扰措施。 4.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 3. 1供暖空调设备的节能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能实现水力平衡调节及系统分时分区的控制; 2应根据用户对冷(热)负荷的需求,对冷水机组/热泵、 锅炉进行群控管理, 并对输配系统、 空调机组进行变频节能控制。 4. 3. 2冷热源及输配系统的

27、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参数: 1)冷热源的冷热量;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8 2)冷水机组/热泵的蒸发器/冷凝器进、出口温度、压力及机 组的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 COP; 3)冷热源、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手自动 状态、频率反馈状态; 4)热水锅炉的进、出口温度;蒸汽锅炉的压力; 5)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及能耗; 6)水泵进、出口压力; 7) 热交换器一二次侧进、出口温度和压力; 8)冷却水、冷冻水、热水等供回水温度、压力和供水流量; 9)水箱的高、低液位开关状态; 10)用户端供回

28、水温度、压力及流量; 11)各电动阀的开关状态、开关到位状态。 2应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根据设备故障或断水信号自动关闭冷水机组/热泵、水泵 等设备; 2)根据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的故障信号发出报警提示并联控 对应设备; 3)根据膨胀水箱高、低液位的报警信号进行排水或补水; 4)冰蓄冷系统换热器的防冻报警和自动保护。 3应实现下列远程控制功能: 1)冷水机组/热泵、锅炉、水泵和风机等设备的启停、频率 控制状态; 2)远程调节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系统的运行参数; 3)调整水阀的开度,并监测阀位的反馈; 4)可进行运行数据的保持和数据汇总,远程维护; 5)具备气候补偿和调节功能; 6)应通过设备

29、自带控制单元实现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的 启停。 4应能实现下列自动启停功能: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9 1)按顺序启停冷水机组热泵、锅炉及相关水泵、阀门、 冷却塔风机等设备; 2)按时间表启停冷水机组热泵、水泵、阀门和冷却塔风机 等设备。 5应实现下列自动调节功能: 1)当空调水系统总供、回水管之间设置旁通调节阀时,可 自动调节旁通阀的开度,且保证冷水机组允许的最低冷 水流量; 2)当冷却塔供、回水总管之间设置旁通调节阀时,可自动 调节旁通阀的开度,且保证冷水机组允许的最低冷却水 温度; 3)设定和修改供冷/供热/过渡季工况; 4)设定和修改供水温度/压力

30、/流量的设定值; 5)自动阀门的开关/开度调节; 6)自动调节风机运行台数和转速; 7)自动调节主机的运行台数和供水温度; 8)按累计运行时间进行被监控设备的轮换。 4. 3. 3空调机组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下列参数 1)室内温湿度及空气品质; 2)空调机组设备的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能耗; 3)空调机组的送、回风温度及回风系统的二氧化碳浓度; 4)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差参数; 5)风机、水阀、风阀等设备的启停状态和运行参数; 6)冬季有冻结可能性的地区,还应监测防冻开关状态。 2应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风机的故障报警; 2)空气过滤器压差超限时的堵塞报警; 3

31、)风机压差过低报警、保护功能; 4)冬季有冻结可能性的地区,还应具有防冻报警和自保护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0 的功能。 3应实现下列远程控制功能: 1)风机的启停; 2)调整水、风阀的开度,并宜监测阀位的反馈。 4应实现下列自动启停功能: 1)风机停止时,新/送风阀和水阀连锁关闭; 2)按时间表启停风机。 5应实现下列自动调节功能: 1)自动调节水、风阀的开度; 2)修定供冷/供热/过渡季工况; 3)修定服务区域空气温度的设定值。 4. 3. 4新风机组的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下列参数: 1)室内、外温湿度及空气品质; 2)新风机组设备的

32、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能 耗; 3)新风机组的送风温湿度; 4)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差参数; 5)风机、水阀、风阀等设备的启停状态和运行参数; 6)冬季有冻结可能性的地区,还应监测防冻开关状态。 2应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风机的故障报警; 2)空气过滤器压差超限时的堵塞报警; 3)冬季有冻结可能性的地区,还应具有防冻报警和自动保 护的功能。 3新风机组的监控应实现下列远程控制功能: 1)风机的启停; 2)调整水、风阀的开度,并宜监测阀位的反馈。 4应实现下列自动启停功能: 1)风机停止时,新风阀和水阀连锁关闭;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1

33、 2)按时间表启停风机。 5新风机组的监控应实现下列自动调节功能: 1)自动调节水阀的开度; 2)修定供冷/供热/过渡季工况; 3)修定送风温度的设定值。 4. 3. 5新风机组的监控宜根据服务区域空气品质情况,控制新 风机组的启停或风机转速。 4. 3. 6空调末端系统的实现监测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参数: 1)室内空气的实时温湿度和设定值; 2)供冷、供热工况转换开关的状态; 3)当采用干式风机盘管时,还应监测室内的露点温度或相 对湿度。 2应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风机的故障报警; 2)当采用干式风机盘管时,还应具有结露报警和关闭相应 水阀的保护功能。 3系统对风机盘

34、管的监控应实现风机启停的远程控制和设 定。 4应实现下列自动启停功能: 1)风盘停止时,水阀连锁关闭; 2)按时间表启停风盘。 5应实现下列自动调节功能: 1)根据室温自动调节风盘和水阀; 2)修定供冷/供热工况; 3)修定服务区域温度的设定值,且设定值应具有上、下限 值。 6风机盘管的监控应根据服务区域是否有人控制风盘的启停。 4. 3. 7针对需要分户冷热量计量的建筑,风机盘管节能控制应 具备时间当量计量功能。风机盘管的监控应具备远程锁定功能。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2 4. 3. 8多联机空调自带的控制系统或单元,应通过标准通讯接 口接入系统管理

35、平台。 4. 3. 9通风设备的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参数: 1)通风机的启停和故障状态; 2)风机的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能耗。 2应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当有可燃、有毒等危险物泄漏时,应发出报警,并宜在 事故地点设有声、光等警示,且自动连锁开启事故通风机; 2)风机的故障报警。 3应实现下列自动启停功能: 1)风机启停的远程控制; 2)风机按时间表的自动启停。 4应实现下列自动调节功能: 1)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区域,根据二氧化碳 浓度或人数/人流,修改最小新风比或最小新风量的设定 值; 2)电梯机房、大中型工程的电气间、配电间、弱电间、设 备间

36、等宜设置温度检测装置,根据温度上、下限设定联 动控制相关通风设备的运行工况; 3)公共卫生间、客房卫生间、病房卫生间等,当每个卫生 间设有通风设施并集中设置排风设备时,应根据每个卫 生间的通风设施的动作情况,联动控制集中排风设备的 运行工况。 4.4给水排水 4. 4. 1给水设备的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内容: 1)水泵的启停和故障状态; 2)供水管道的压力和水量;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3 3)水箱(水塔)的高、低液位状态; 4)水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力差。 2应能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水泵的故障报警功能; 2)水箱(水塔)高、低

37、液位的报警和连锁相关设备动作。 3应能实现下列自动启停的远程控制和自动调节功能: 1)根据水泵故障报警,自动启动备用泵; 2)按时间表启停水泵; 3)当采用多路给水泵供水时,应能依据相对应的液位设定 值控制各供水管上的电动阀(或电磁阀)的开关,并应能实 现各供水管上的电动阀(或电磁阀)与给水泵连锁控制功能; 4)设定和修改供水压力; 5)根据供水压力,自动调节水泵的台数和转速; 6)当设置备用水泵时,能根据要求自动轮换水泵工作。 4. 4.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备的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内容: 1)热水系统水泵的启停和故障状态; 2)热水供水管道的压力和水量; 3)水过滤器进

38、出口的压力差; 4)热水机组的进、出水温度和水量。 2应能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热水系统水泵的故障报警功能; 2)热水机组出水温度高、低的报警和连锁相关设备动作。 3应能实现下列自动启停的远程控制和自动调节功能; 1)根据水泵故障报警,自动启动备用泵; 2)按时间表和设定温度启停水泵; 3)设定和修改温度及供水压力; 4)根据供水压力,自动调节水泵的台数和转速;当设置备 用水泵时,能根据要求自动轮换水泵工作; 5)当设有多台热水机组时,应能根据热水用量和温度要求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4 实现调配群控功能,节约能源耗量。 4. 4. 3排水设备的

39、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下列内容: 1)水泵的启停和故障状态; 2)污水池(坑)的高、低和超高液位状态。 2应能实现下列安全保护功能: 1)水泵的故障报警功能; 2)污水池(坑)液位超高时发出报警,并连锁启动备用水泵。 3应能实现下列自动启停的远程功能: 1)根据水泵故障报警自动启动备用泵; 2)根据高液位自动启动水泵,低液位自动停止水泵; 3)按时间表启停水泵。 4. 4. 4雨水回用、中水处理设备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出水流量检测; 2各处理单元的运行状态; 3出水水质。 4. 4. 5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工程宜具有用水远传计量系统和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生活饮用水、管

40、道直饮水、雨水、中水 等水质指标。宜能监测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用水点的热水温度。 4. 4. 6当给水、中水和排水系统采用自带完整的控制设备时, 应预留通信接口,并将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平台。 4.5供配电 4. 5. 1高压配电柜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进线回路的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功率、无 功功率、功率因数和耗电量; 2应能监测馈线回路的电流、电压和耗电量; 3应能监测进线断路器、馈线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的分、 合闸状态; 4应能监测进线断路器、馈线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的故障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5 及跳闸报警状态。 4. 5. 2低压配电柜

41、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进线回路的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功率、无 功功率、功率因数和耗电量,并宜能监测进线回路的谐波含量; 2应能监测出线回路的电流、电压和耗电量; 3应能监测进线开关、重要配出开关和母联开关的分、合 闸状态; 4应能监测进线开关、重要配出开关和母联开关的故障及 跳闸报警状态。 4. 5. 3干式变压器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干式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时间累计; 2应能监测干式变压器超温报警和冷却风机故障报警状态; 3宜实时监测干式变压器温度。 4. 5. 4备用电源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柴油发电机组工作状态及故障报警和日用油箱 油位

42、;监测柴油发电机组维护运行时间; 2应能监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及应急电源装置(EPS)进 出开关的分、合闸状态和蓄电池组电压及运行时间; 3应能监测应急电源供电电流、电压及频率。 4. 5. 5电能质量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供配电系统中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 2应监测供配电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3宜能监测低压配电系统中单相负荷配电线路中各单相电 流,三相不平衡时应有报警功能。 4. 5. 6采用自成体系的专业系统时,应通过标准通讯接口接入 系统管理平台。 4.6电梯与自动扶梯 4. 6. 1电梯和自动扶梯控制设备应预留通信接口,并将状态信 息纳入系统管理平台。 库七七 w w

43、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6 4. 6. 2垂直电梯应采取群控、变频调速或能量反馈等节能措施; 自动扶梯应采用变频感应启动等节能控制措施。 4. 6. 3电梯与自动扶梯的监测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启停状态、上下行和故障状态; 2宜监测电梯的层门开门状态和楼层信息; 3宜监测自动扶梯有人/无人状态和无人时的运行状态; 4系统应监测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故障报警状态; 5每台电梯设备的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耗 电量。 4.7照明 4. 7. 1照明控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 应结合建筑天然采光状况, 进行分区、 分组控制。 采光区域的人工照明宜随自然

44、光自动调节。 4. 7. 2公共建筑的正常照明节能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卫生间、停车库等公共 场所的照明,应采用集中分组控制或就地感应控制方式,宜采用 智能控制方式; 2人员非长期停留的走廊、楼梯间等区域,可安装就地感 应的控制装置; 3门厅、大堂、电梯厅等场所,宜采用自动调节照度的控 制措施; 4当设置电动遮阳装置时,照度控制宜与其联动; 5大空间、多功能、多场景场所的照明,宜采用智能照明 控制系统。 4. 7. 3居住建筑的照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延时自动熄灭或自动降低照度 等节能措施; 2装修标准高的住宅、别墅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45、。 4. 7. 4建筑景观照明应设置平时、一般节日、重大节日等多种 模式自动控制装置。平时应运行在节能模式。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7 4.8能源管理 4. 8. 1能源管理系统应设置分类、分项、分区用能自动远传计 量,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4. 8. 2能源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水、电、燃油、燃气、蒸汽、热水或其他能源的 消耗量; 2应对大型设备能源消耗量进行监测并进行节能分析。 4. 8. 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能源管理应能监测与管理冷热 源机房的总燃料消耗量、耗电量、补水量、热冷量、蒸汽量。 4. 8. 4

46、给水排水设备能源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监测生活热水消耗的热量和热媒耗量; 2应能监测总给水量、生活热水量和中水量; 3系统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 析各种用水情况; 2)利用计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 4. 8. 5电力系统的能源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应按照明插座、空调、电力、特殊用电分项进 行能源管理; 2居住建筑应分户计量,公共区域应单独设置计量装置并 宜具有远传功能。 4. 8. 6能耗监测信息应实时记录、存储、查看、统计分析,且 记录数据应包括参数和不同时间标签(年、季、月、日);记录

47、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保存时间不应小于 1 年,并可导出到其他存储 介质。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1 小时。 4. 8. 7能源管理系统尚应满足现行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能耗监 测系统技术规范DB 34/T 1922 的相关要求。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8 4.9环境监控 4. 9. 1建筑内宜具有针对颗粒物浓度监测的环境监控系统,系 统由传感设备、传输设备、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组成。系统的 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宜至少每小时对建筑内颗粒物浓度进行一次记录、 存储,连续监测一年并可出具报告; 2对于住宅建筑,宜对每种户型主要功能房间进行全年监 测; 对于

48、公共建筑, 宜每层选取一个主要功能房间进行全年监测; 3室内监测的数据宜包括:温度、湿度、PM2.5、PM10、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且室内空气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的要求;室外监测的数据宜 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光照、PM2.5、PM10。 4. 9. 2地下车库应设置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系统由管理端、 控制箱和一氧化碳气体探测器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箱内的控制器应内置智能采集控制程序,可根据采 集信号和预设参数,实现自动启停送(排)风机功能; 2一氧化碳气体探测器应具备有线或无线传输模式与控制 箱连接,并且宜预留接报警

49、器以及诱导风机的接口。 4. 9. 3环境监控系统宜与集成有通讯接口的空气净化器、新风 系统、空调等设备进行联机,实现智能联动、实时监测、自动控 制功能。 4. 9. 4环境监控系统宜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监测生活饮用水、 管道直饮水、游泳池水、非传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的水质指标, 记录并保存水质监测结果,且能随时供用户查询。 4. 9. 5室内主要功能空间宜设置照明监测与控制,并能根据照 度调节室内照明的亮度,照明质量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中的相关标准。 4. 9. 6对噪声控制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设置噪声监测。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提供下载 19

50、 4.10可再生能源利用 4.10.1太阳能热水的节能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控功能除满足本标准第 4 章节要求外,监测参数尚应 符合表 4.10.1 的规定; 表 4.10.1太阳能热水节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监测参数 序号监测内容监测参数 1室、内外环境 太阳辐射照度、室内外温度与湿度 2太阳能热水 集热系统一次侧供回水温度、集热水箱温度、供热 水箱温度、生活热水供回水温度和水箱水位 2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温保护功能:当水箱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启 动高温保护功能,并报警,当水箱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 温度时,应停止高温保护功能; 2)防冻保护功能:系统应具备防冻保护功能,保证防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水电安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