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5023395 上传时间:2024-10-22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疟疾诊断防治处理专家讲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疟疾诊疗防治处理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页疟疾是一个什么病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蚊传输、引发以周期性发冷、发烧、出蚊传输、引发以周期性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寄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寄生虫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生虫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和卵形疟4种。种。WHOWHO把它列为头号热带传染病。把它列为头号热带传染病。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2页疟疾是怎样传输?当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

2、进入人体传输疟疾。输入带有疟原虫人血液、使用被带有疟原虫人血液污染注射器等也可传输疟疾。疟原虫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但较少见。按蚊种类很多,但在自然情况下仅有少数种类能传输疟疾。在我国已知60余种按蚊中,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被公认为我国疟疾主要传输媒介。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3页广东疟疾流行现实状况疟疾是广东省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经过几十疟疾是广东省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经过几十年主动防治,当前广东省疟疾流行得到了控制,年主动防治,当前广东省疟疾流行得到了控制,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即使如此,因广东地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即使如此,因广东地处亚热带,其气候、环境比较适宜传疟媒介生处亚

3、热带,其气候、环境比较适宜传疟媒介生长,再加上广东省流感人口较多,输入性疟疾长,再加上广东省流感人口较多,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所以其流行基本条件依然存在。病例时有发生,所以其流行基本条件依然存在。为了在广东实现消除疟疾这一宏伟目标,我们为了在广东实现消除疟疾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各位居民与我们携手合作,了解疟疾相关需要各位居民与我们携手合作,了解疟疾相关知识,主动做好个人防护,从而保障全体居民知识,主动做好个人防护,从而保障全体居民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4页传染源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输寄生虫病。传染源主要是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5页传输路径疟疾传输媒

4、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输路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血液后而发病。传输疟疾最主要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输主要媒介。在山区传输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域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主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域发觉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6页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重复屡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普通非流行区来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7页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原因关系亲密。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

5、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则不受季节限制。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8页疟疾临床表现潜伏期:热带地域,间日疟潜伏期:热带地域,间日疟10101717天,最长可达天,最长可达268268284284天;恶性疟天;恶性疟6 62727天,平均天,平均1111天。天。前驱期:疲乏、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畏寒、前驱期:疲乏、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畏寒、低热等。低热等。发烧期:普通连续发烧期:普通连续2 26 6小时,患者面色转红,全身灼小时,患者面色转红,全身灼热,头痛加剧,体

6、温快速上升,可达热,头痛加剧,体温快速上升,可达4040以上。以上。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9页疟疾临床表现疟疾初发疟疾初发3 34 4天后,脾脏开始肿大、质软、有压痛。天后,脾脏开始肿大、质软、有压痛。伴随发作次数增加,脾脏逐步增大、质地变硬。肝肿伴随发作次数增加,脾脏逐步增大、质地变硬。肝肿发生在脾肿之后,程度较轻,肝功效大多正常。发生在脾肿之后,程度较轻,肝功效大多正常。复发见于间日疟,复发见于间日疟,3 3个月左右为近期复发,超出个月左右为近期复发,超出6 69 9个个月为远期复发。月为远期复发。药量和疗程不足可发生复燃,复燃多发生在初发后药量和疗程不足可发生复燃,复燃多发生在初发后2 2个

7、个月内。月内。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0页疟疾是怎样诊疗与判别诊疗?疟区居民或非疟区居民曾于疟疾传输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含有经典或非经典周期性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发作屡次后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者:(1)经显微镜检验血涂片查见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时,即可诊疗为确诊疟疾病例;(2)含有经典周期性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发作屡次后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未进行显微镜检验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时,即可诊疗为临床疟疾病例;(3)含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且未进

8、行显微镜检验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时,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可诊疗为临床疟疾病例;约有1/3以上临床表现不甚经典患者,需与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其它疾病相判别,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假性急腹症、附红细胞体病、巴贝西虫病、急性粟粒型结核、伤寒、回归热、败血症、艾滋病(AIDS)、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性肝脓肿、病毒性肝炎、登革热、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1页临床诊疗疟疾三大症状:发冷、发烧、出汗;肝脾肿大;贫血疟疾血象:白细胞数不高、血小板数偏少流行病学调查:最最近自疟区或到过疟区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2页二、疟原虫形态薄血膜疟原虫形态厚血膜疟原虫

9、形态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3页疟疾防治疟疾防治防治对策防治对策中华按蚊为媒介地域采取以毁灭传染源和防蚊为主,结合降低按蚊孳生地综合办法。对出现当地传输病例疫点进行处理。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4页防治对策防治对策嗜人按蚊或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地域采取以防制传输媒介和毁灭传染源并重综合办法。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5页基本毁灭疟疾地域 1病例侦查和疫点处理:及时发觉和正规治疗疟疾病人,建立疟疾病例个案卡,疫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出现当地传输病例疫点进行处理;2.流感人口疟疾管理:重点加强对来自疟疾流感人口和从疟区返回当地居民病例侦查和管理办法;3疫情和媒介监测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6页病例和疫点处理对临床

10、诊疗或血检确诊疟疾病人均采取抗疟药正规治疗,间日症病人还应给以抗复发治疗,对怀疑为疟疾病例都应给以假定性治疗。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7页疫情汇报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方法”中相关疫情汇报要求。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8页疫情汇报试验室诊疗病例临床诊疗病例:试验室未能检出,抗疟疾药治疗有效。疑似病例:试验室未能检出,使用抗疟疾药治疗后,效果未能确定。以后,均应试验室确诊。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19页疟区流感人口聚集地防治工作在外来人口聚集地应提倡使用蚊帐,对两年内有疟史者进行登记,并给以正规治疗。传染源管理参考上述病例侦查、病例和疫点处理以及疫情汇报相关办法。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20页疟区流感人口

11、聚集地防治工作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采取人群预防服药,加强个人防护。在以嗜人按蚊、微小按蚊或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地域,应使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全部工棚,或以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蚊帐,去除驻地附近积水,降低蚊虫草生地,夜间作业者使用驱进剂。对有疟史者随访一年。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21页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1)及时发觉、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对间日疟患者于第二年春季进行根治;(2)对进入高疟区人员必要时进行预防服药,方法为每个月1次服磷酸哌喹600mg;(3)对来自高疟区人员加强检测,发觉病例时应及时给予规范治疗;(4)开展灭蚊,主要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5)加强防护,在蚊虫活动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注:治疗、预防药品剂量均为成人量。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22页疟疾诊断防治处理第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