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981830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重点:1.了解和熟悉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2.了解和熟悉西方和中国版式设计的历史。教学难点:清晰的认识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的版式设计。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述第一节 版式设计的概念版式设计也叫编排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即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图1-1 图1-2 图1-3)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与技术知识。从此观

2、点分析,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倾向于平面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网络等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版式设计在今天已经超越了平面设计领域,其载体除了一般的纸媒外,还可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墙体、包装盒(瓶体)、车体、网页、移动客户端以及影视设计制作领域等等。(图1-4 图1-5)第二节 版式设计的历史一、 西方版式设计的历史(一)西方早期版式设计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版式西方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文字版式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

3、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图1-6)。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字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形似木楔,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笔画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这种文字后来形成西方最早的编排版式形式,版面编排规整,文字按照整齐的格子书写,字体十分规范。人类发明文字的同时诞生了文字排列,随后,文字与图形的版式编排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而发展。2.古埃及的纸草版式古埃及是古代世界文明

4、中影响力最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的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图1-7)。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法老时期,古埃及人就发明了纸草造纸术,用纸莎草制成的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埃及博物馆陈列的各种莎草纸文书和图画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埃及人称其为pa-peraa,意思是“法老王的财产,表示埃及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希腊人采纳了这个名字,并变形为papure,这也是英文中“纸(paper)”一词的来源。对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被称为纸莎草学,它是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

5、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莎草纸在埃及一直使用到8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皮革,特别是羊皮纸的使用影响了纸草的流行,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记录希腊、罗马思想的主要载体,直到8世纪,当时由于从东方传来一种新型的书写材料,即用旧麻布制作的纸,它才逐渐被淘汰。11世纪左右,欧洲教会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纸。保留到现在、具有确切年代的一份莎草纸实物文件是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教皇的敕令。拜占庭帝国直到12世纪依然在使用莎草纸。在古埃及的宗教传说中,人们相信来世,认为现世的人只是人全部生命的一个部分,人的死亡是人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和国度,

6、死亡书的图文编排方式体现了古埃及人的神灵思想(图1-8)。莎草纸的产生,为版式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此时的版式十分讲究,插图与象形文字相混合,插图制作精美,文字排版根据实际需要,竖排与横排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版面上,版面整体结构严谨,组织有序,具有绝妙的装饰性。3.古希腊文字版式历史证明,西方文明的起源是建立在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然而,最早的欧洲文明却直接诞生于距腓尼基文化不远的古希腊克里特岛的米诺亚文明。古希腊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表意象形文字、线形拼音文字和一种未被破译的文字。在腓尼基文化影响下,公元前2800年左右,米诺亚地区出现了文字符号,最终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被拼音符号

7、取代。古希腊文明自米诺亚文明之后,开始全面走向兴盛,在这个文明的兴盛期中,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使希腊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但希腊仍然沿用古老的莎草纸和羊皮作为书写材料,对版式的形式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古希腊从象形文字到线形文字的版式演变过程中,象形文字的版式延续了埃及的排版方式,而线性文字的形式及版式奠定了后来拉丁字母基础,文字结构、文字排列更加合理,形态更加完美,方便了人们阅读和书写(图1-9)。4.古罗马时期字体版式古罗马人将古希腊文学、艺术、诗歌、音乐、哲学、宗教等成果及相关人才掠走后,古希腊文明开始全面走向衰败,古罗马文明取而代之。古罗马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

8、有粗野、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大多是给予帝王歌功颂德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文学、艺术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过分装饰,具有很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特征。古罗马人修建了大量纪念性建筑,建筑上大多刻有建筑性铭文,字体则被称作罗马建筑铭刻体。字体设计上,字母开始用线装饰,每个字母相对独立,字母内的笔画讲究空间的疏密配置。每个字母都是独立的单元,若将其拼成一篇文章,则有着几何状连续性、完整性的特点。凯旋门、纪念柱和相关的碑文均具有庄严、典雅、工整、匀称的外观特点。罗马字走向成熟的“方体

9、字”在公元二世纪普遍使用,书写方式为横细、竖粗,有装饰线,笔画匀称优美。从文字的演化上可以看出,最初传入罗马的拼音文字其实并不完整,罗马人将希腊文字经过改良后变成了今天的拉丁文字母。由于使用价格昂贵的羊皮纸,版式编排的空间相对狭小,字行密度大、字体小,多为对称式。少量插图与文字相配,相对增加了一些活泼的气氛。提图斯凯旋门(图1-10)图拉真纪念柱(图1-11)提图斯凯旋门上的部分字母及版式编排(图1-12)(二)欧洲封建时期的版式设计1.封建城邦时期的版式设计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者,只能在极小的领域内,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改善生产条件,这种封闭的、个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10、决定了广大民众分散的、自私的、保守的特性。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版式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皆由对应的经济基础决定,封建城邦封闭的特征造就其相互间文化交流的不畅,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版式特征。法兰克皇帝查理曼统一欧洲后,原分布于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时期的卡洛林(751年987年)字体有较强的阅读性,卡洛林小写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就是现今拉丁字母中小写字母的雏形。它比以前的字体更易于阅读,且特别适合于书籍的抄写发行(图1-13)。查理曼大帝统一欧洲时期,西班牙由北非摩尔人(moors,中世纪时西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的贬称)长期占领,他们使用阿拉伯语的哈桑方言

11、,上层社会通用法语。北非摩尔人图、文混合编排版式。(图1-14)长期以来,由于当时文化一直受阿拉伯文化和欧洲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公元945-1000年间,出现了一种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编排版式,图形的编排大部分以几何形态为主,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与文字编排在一起,版面显得十分生动活泼,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早期的表现主义意识。另外,手工业行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经济发展作过积极的贡献,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对手工业的扩大、发展和提高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中世纪以后的版式设计宗教对版式设计有巨大影响。中世纪以后,基督教成为官方最大的垄断性的宗教组织,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宗教的标准去

12、做。在神的教诲下,人们以最大的限度泯灭人性,提倡神性,倡导禁欲。欧洲当时所有国家的教堂都修建得极其豪华、威严,圣经手抄本是唯一得以广泛传抄的文献,那是盛纳“上帝”灵魂的“容器”,无论从圣经的封面、函套还是内页版式都体现了当时西方的最高水平。(图1-15)(图1-16)手抄本圣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整部书重点采用插图,插图的方式与文字相统一,与书的整体气质浑然一体,丝毫没有添加或生硬的痕迹,文字与插图结构结合得自然巧妙;第二,广泛使用装饰字体。在主要文字上,都必需经过仔细的设计与装饰;第三,整个版式使用钻石、珠宝、金、银等华贵材料装饰。虽然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极为黑暗,泯灭了人类的许多创造性,但中世

13、纪毕竟脱胎于古典时期,大量极有价值的国家法典、宗教圣经的设计制作不免带有古典时期的烙印,版式设计吸收了许多古典风格的精华。3.文艺复兴时期的版式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为神的艺术向“为人的艺术”的转变时期。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社会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出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复兴时期,各个国家的版式都带有本国的特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的各门类突破中世纪神学的禁锢,迅速发展壮大,为技术和技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社会一系列的变革

14、,给社会带来了丰富的财富。(图1-17)文艺复兴虽然学习古典,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从而创造新文化。在造型艺术方面,首要的是写实传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善用线条,注重空间透视和人物造型。15世纪的文艺复兴艺术已基本掌握再现现实表现方法,透视法则与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已相当丰富,在此基础上,16世纪,艺术家们集中精力创造艺术典型,在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方面,达到古典艺术之后的新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4.金属活字印刷后对版式设计的影响公元105年,中国发明造纸术,造纸术在中国广泛使用1000多年之后,公元1150年,

15、摩尔人建起了欧洲第一座造纸厂。印刷术也是如此,15世纪时,欧洲人还未能 掌握这种技术。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为了解决印刷给文化造成的滞后现象,各国都花大力气进行开发研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人古腾堡1450年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对欧洲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使德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急剧提高,加速了文艺复兴传播的速度,有助于民族文字和文学的建立。(图1-18)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灭绝的可能,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16、。古腾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世界上第一张报纸是1615年创刊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新闻。(三)欧洲近现代的版式设计市场竞争与设计的经济环境的突变,使商品比从前大为丰富。自由竞争使城市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导致要求全面提高竞争力的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体系的出现,设计的商品化使一切变成商品,智慧和技术也不例外,企业主为取得有竞争力的设计而投资扶植设计行业,风格的个性化呈现纷繁杂沓的格局.由于资产阶级学者大力鼓吹个性解放,由于文化的商品性,使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各种机械电气应运而生,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促使欧洲的版式设计有了新的发展。1.照相技术的发

17、明进一步拓宽了版式发展的空间 世界上最早的照片拍摄于1825年,是被世人誉为“照片之父”的法国人尼瑟佛尔尼埃普斯所拍摄(图1-19),被称为第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1839年8月19日,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阿阿拉戈,在科学院和美术学院联合召开的大会上公布了达盖尔照相术,这一天后来就被定为照相术的发明日。照相技术是相对于古典主义绘画的一种新型技术,对照西方焦点透视绘画,这种方法达到的光影效果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写实主义,在科学尚且朦胧的文艺复兴早期,这种神奇的光影写实,使得西方传统的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照相技术借助于光学与化学技术,使人与物投射的形象成形,从而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人工干预,形体、

18、笔触、光影、色彩,这些曾经最受画家关注的东西变得无足轻重起来,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绘画大师们在画坛的霸主地位。自1870年之后,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肖像画的廉价替代品。欧洲艺术家纷纷退出肖像画制作这一领域。照相技术普及后,艺术家不再以真实描绘客观对象为能事,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的表现,开始了非写实的时代。2.各种艺术流派对版式的影响照相术发明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从塞尚开始,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绘画艺术开始了非写实艺术的尝试。此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开始产生。从此,俄罗斯艺术家开始了描绘非客观世界的准备工作。构成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俄国塔特林等人的设计作品,其

19、特点和理念在于歌颂工 业材料如金属、玻璃、砖石等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设计手法上力图从自然中发现和提取几何形态,以纯粹的基本元素为造型手段,通过感觉性、自由性和均衡性的手法进行创作。从现存的构成主义设计作品来看,虽然构成主义强调理性、简洁的设计思路,但每幅作品均有独立的设计含义,绝无雷同的设计思维,充分反映了构成主义版式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和独创性。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以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及德国的包豪斯为核心的理性主义设计思想为代表的主流设计。其中,尤以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图1-20)3.国际主义运动时期的版式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停

20、滞了很短时间。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根源应该说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西奥巴尔莫(19021965)和马克斯比尔(1908一)都是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马克斯比

21、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1950年,比尔担任联邦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校长。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59年,瑞士出版新平面设计杂志,瑞士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真正形成气候。这本刊物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本阵地和发源地,在平面设计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并在美国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最早促进国际主义在美国发展的是洛尔马丁,他于1947年开始在美国辛辛那提美术博物馆担任平面设计工作,并放弃了美国当时流行的写实插画方式,而采用国际主义风格策划博物馆的展览、刊物和海报。瑞士国际主义平面从50年代起在美

22、国开始流行,一直延续了20多年。美国采用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之后,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科学技术出版物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都有极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4.电脑及激光照排给版式设计带来革新战后工业化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研制开发的电脑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电脑及激光照排技术被应用之后,印刷业便掀起了一场革命,印前设计、排版、印刷等环节迅速电子化,古老的铅字排版时代一去不复返。版式设计在当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标志性人物:美国人戴维卡森和英国人内维尔布罗迪。在设计风格上,他们的作品采用图形摄影技术,作品在二维空间中具有三维的视觉错觉,作品每一个局部都以精湛的编排

23、方式,将所有的图形与文字纳入到统一的版式空间中,给人的感受极其精美。戴维卡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争议性、最具创新性和最有影响力的美术设计者,他在活版印制和版面布局方面的革新在全世界引起了争议,同时也鼓舞了一批年轻艺术家,使他们渴望打破传统,进而打造全新的美学理念。电脑及激光照排技术为版式设计形式提供了物质上、技术上的保障,从此,版式设计弥补了理性主义设计在感官上的不足,朝着洒脱、自由方向发展,版式设计进入到了一个自由王国的时代。戴维卡森的版式设计作品(图1-21 图1-22 图1-23)二、中国版式设计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版式设计在很久以前,人类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

24、具,但语言的传播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后,书籍版式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雕版印刷发明后,图书批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中国的版式设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样式繁杂,曾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达到很高的成就。为了理顺中国古代版式发展的脉络,现结合相关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析中国古代几种版式设计形式。1.甲骨文

25、版式甲骨文版式(图1-24) 甲骨文拓影(图1-25)1899年,发现于河南安阳殷王朝都城遗址的甲骨文是中国现存较早的“版式”形式。距今约3400年前,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等天然材质的“版”上,应该说后来的拓印与刻版插图技法已经萌芽于其中了。考古学家经过考证,在同时期,青铜器、石器和陶器上也出现了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从文字学构字方式角度分析,它同样属于文字学的范畴,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祖先,其存在与发展有着必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它以字体结构和书写方式的合理性作为存在的基本前提,它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原创的角色,以至后来汉字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未离开其基本

26、母形的构字结构,并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甲骨文版式的显著特点是:文字与图形编排受天然材质的形状和大小制约,体与形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字图一体性的版式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相关信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金文版式金文出现在比甲骨文稍晚的商代,金文亦称铭文、钟鼎文。青铜器制作方法大多用浇铸法,青铜器与铭文在浇铸前必先制范,范上的凸凹与实际器物的凸凹相反。(图1-26)(图1-27)在河南安阳曾发现很多陶范和为了制造陶范所用的“模”。“模”就是制范前的坯型。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及其表面的铭文,必先造字模,然后制范,最后浇铸成形。字模是凸起的反体字,说明当时已有高超的文字雕刻技艺,有的铭文;是由

27、单个字模拼组而成,这对后来发明泥活字技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金文的版式特征是甲骨文版式的进一步发展,都是从右开始,竖排,文字的间距排列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定,一般为三分之一个字距,行距紧凑,与字距差别不大,有的仅为半个字距,有的则与字距完全一致。版面安排由于受材料的限制,秩序感很强。3.石鼓文与碑文版式先秦时期秦国石刻文字,因其刻在十个形似大鼓的石头上,故名。石鼓文字体为籀文,文体为诗。石鼓文是将文字镌刻在磨光的石面上的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对文字的统一整理,最终发展成小篆,并在笔画的书写方式上作了规范化的统一。碑文是继石鼓文后的石刻,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碑文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在

28、中国石刻史上,礼器碑是较有名的石刻。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劝造孔庙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高2272厘米,宽1024厘米,藏于山东曲阜孔庙。 (图1-28)石刻文字的字距、行距差别不大,亦遵循由上往下,由右往左的排版方式。石刻的制作工艺的起源应该来自金文制作工艺。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后世存留的碑文作品较多,但它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不能随身携带。4.简策版式简策作为书籍形式用于传播文化,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简分竹简与木简。单片的简一般只写一行字,也有少数单片简上写数行小字的情况。成片的简装订成策后,便有了版式的早期编排形式,“策”通“册”。据蔡邕

29、(132-192)独断载文日:策简也,其制长者一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扎牒也。次日简编次简也,次简者,竹简长短相间排比之,比绳横联之,上下各一道,一简容字无多,故必比次编之,乃容多字。简策的版式排列沿用了甲骨文的坚排格式,自右向左,单片竹简之间天然形成的隔线,可以有效地控制行距,界内的字迹可大可小,但不能突破界线。简策的版式形式作为中国古籍的代表之一,为日后书装。汉代长安词典,张之禄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9510页版式的编排提供了基础性模式,现代书籍的“册”即是出自于此,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大多是承袭简策时期形成的传统。(图1-29

30、)5.帛书版式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绢的发明和使用,为书写材料的改进提供了可能,对文化的广泛传播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帛书在版式形态上,远不及汉简对后世的影响大,但作为从原始笨重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便捷的书写形态来看,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为后人对书写材料乃至对新型版式的探索,提供了历史传承的依据。(图1-30)二、中国传统书籍的版式形式(一)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1.卷轴装 卷轴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订法的一种,把纸粘成长幅,用木棒、象牙、玉石等做轴,从左到右卷成一束。是中国古装书装订形式之一。将纸张粘成长幅,用木或金、玉、牙等制成

31、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时期,纸本书盛行时应用较广泛,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这种传统字、画版式。(图1-31)2.旋风装旋风装也称为“旋风叶”、“龙鳞装”,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它形同卷轴,由一长纸做底,首页全幅裱贴在底上,从第二页右侧无字处用一张纸条粘连在底上,其余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 又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图1-32)3.经折装经折装也叫梵夹装,佛教经典大多采用这种版

32、式。卷轴长幅改为折叠,成为现代书籍形式,前后粘书面。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使用比较方便。经折装的书籍称为“折本”。它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 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形状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现代在古籍书画、碑帖装裱等领域仍偶尔在使用。(图1-33)4.蝴蝶装蝴蝶装也称为“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始于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张萱疑曜中说:“会秘阁中所藏宋版诸书,皆如今制乡会进呈试录,谓之蝴蝶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同时,雕版印刷发明

33、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雕印书籍盛行,由于雕印书籍受版面制约,即每版只能雕印一定的行数,且通常都有边栏,引起书籍装帧方法和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据版本通义记载:宋版款式大抵以白口单边或细黑口者为多。口以中缝言,边以四匡言,中缝折页不见一线黑者,为白口;而鱼尾上下有一线墨者为黑口。从上述记载看,宋版书的版式设计已日趋成熟且功能完善。(图1-34)5.包背装 包背装大约出现于南宋中期。包背装是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文字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用纸捻穿订,再用整张纸从封面包住书脊和封底,最后把书边裁齐。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

34、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包背装的书籍文字页面是单面印刷,每两页书口处相连,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包背装书籍的装订 及使用比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图1-35) 6.线装线装是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在装订时,纸页折好后,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 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图1-36)(二)古代书籍版式中的“图与“书”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版式,有着优良的传统。书林清话语: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这是中国古典书籍版式编排的一大特色,尤其明清之后小说更 是如此。有书必有图,有图才称得上完整的书。古籍手抄本插图,

35、大多由画家直接绘于书本之上,最早以印刷的方式出现的插图是石刻画像,孔子七十二弟子像(图1-37)。之后,古人发明了雕版印刷,使插图有了大批量生产的可能。唐代的佛经印刷中,配有卷首图,宋代插图的书籍更多。宋朝景定二年(1261)梅花喜神谱全书分上、下两册,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木刻画谱。宋梅花喜神谱手抄本(图1-38)到了明代,书籍插图艺术达水平很高,在民间刻印的戏曲剧本中,大量使用印制精美的插图;官方出版的科技书、医学书、地方志书中,也使用较多的插图。“图”、“书”自古不分家,明代之后古籍书中插图传达信息的作用不言而喻。插图的地位即使到了今天,也无法用其它方式来取代。 (三)古代书

36、籍版式特征中国古代版式的编排形式由于受到材料、加工工艺、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呈现出特有的版式特征,总体归纳如下:1.甲骨文、简册等特殊材质的运用造就了中国特有的版式形式。2.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图形、文字混合编排更加方便,形式更加多样,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3.中国古代书籍版式的视觉流程总体遵循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的顺序。4.人们总是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当一种版式形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时,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新材料的运用,更加实用、合理的版式形式就出现了。直到18世纪,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西方现代印刷技术逐渐传入 我国,中国近代出版、印

37、刷业开始兴起。现代的册页装及矩形开本书籍,虽然在材料、 工艺等方面有较大改进,但书籍形式基本没变。三、中国近现代版式设计发展中国传统版式设计有独特的表现和功不可没的贡献,也曾有过骄人的辉煌业绩,然而近代以来的事实表明,中国与文化相关的设计艺术,是在他国的影响之下才开始转型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殃民半封建社会,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部分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洋务运动兴起,并逐步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最终,洋务运动被朝廷否定,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已种下文明的种子。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但“废科举、兴学堂”得到贯彻,并有不

38、少学生官派或自费出国留学,新式教育培养的近代设计人材,是中国第一批新式造物设计的骨干,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1928年担任国立艺术院校长的林凤眠先生,“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首先建立“实用美术系”,设置了商标、广告、装潢等课程,并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执教。林风眠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对于新艺术运动和美术与工艺运动,以及莫里斯等人的工艺思想十分了解,因而在教学中努力以手工艺制作与绘画并重,为振兴我国传统工艺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1949-1976年的27年中,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工工艺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原因,我国经济和文化在

39、此期间却一直处于与世界环境、尤其是与西方主要工业大国的市场相互隔绝的状态。因而,发达工业国家设计科学的发展,国内所知甚少。十年动乱时期,整个国家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现代设计更难有发展的可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使我国经济处于国际大环境中,并大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计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80年代初的一个特点是教育先行,由政府派遣留学生去欧、日等国学习现代设计、并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各种“现代设计”、“工业设计的研讨会、学习班、讲座等在国内各地举办,相关的专业学科也相继建立,一些专门的设计杂志、设计理论书籍以及电视专题也对现代设计进行宣传介绍

40、。许多构成的书籍也于此时纷纷问世。终于在七十、八十年代之交,取道香港入境大陆,并在数年内风行中国。严格说来,纳入现代艺术设计范畴的与版式设计相关的设计学科,也正是从改革开放后得到蓬勃发展。第三节 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一、生搬硬套别国版式从80年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设计的一种趋向:尽力突破旧的艺术观念的束缚,拓展设计领域,不断贴近生活,但发展极不平衡。有些设计仍属起步阶段,无法与国外现代设计相抗衡。此从80年代初的搿三大构成”热,80年代末的“工业设计”热,再到90年代的“CI熟”,许多西方构成理论书籍纷纷问世,谈及设计就是“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即使是传统的敦煌壁画、天津杨柳青年画

41、、陕西皮影等都被联系到“点、线、面”相关理论中普通民众似乎不屑提及传统版式,传统的纹样与版式形式似乎正从人们的视线中隐退。今天,全球化大旗飘扬,又是一个西方横扫六合的年代,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形成强力冲击,设计教育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高素质师资来源严重缺乏,知识结构不合理,加上盲目照搬西方设计教育方法,于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为潮头的价值观系统开始深入骨髓,缺乏对中国实际现状研究的兴趣,严重影响了设计艺术的正常发展。虽然,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设计界面临“万国来朝”的契机,应该运用“拿来主义的”的观念,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外来设计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

42、,弃其糟粕,有选择性地选取有益的设计理念,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设计文化的发展。但现实的残酷总让人悲哀,毫不夸张的说,与版式设计相关的设计领域,生搬硬套国外的设计成果已形成一股风气,似乎正慢慢溶进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西方设计取代中国传统的设计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不同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形式多样。二、民族化版式焕发生机运用图形、文字作为版式设计的基础元素,对于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月饼盒外包装设计而言,没有哪种图形能比月亮、自兔更有说服力,只有纯粹的中国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中国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文学源远流长、灿若星辰,古籍图书浩如烟海、众彩纷呈,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四大发明卓越领先,建筑艺术巧夺天工,艺术成就绚丽辉煌,中国的民族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在与版式设计相关的国际化设计大赛上,运用流落于民间角落的、最能代表各民族的、地域性极强的民族元素设计的作品总能得到世界的认可。皮影、剪纸、布艺、面食、刺绣、漆器、傣锦等民族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正日益重新散发出勃勃生机。作业:1.搜集国外不同时期的版式设计作品。2.搜集中国不同时期的版式设计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