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troMod软件教程
1.软件介绍
1.1 关于PetroMod
德国IES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开发商,其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PetroMod是当今同类产品中最先进的软件,其软件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该软件是目前唯一能够使多维(一维、二维、基于层面、多一维和三维)模拟在同一平台下操作,并使数据能够在多维模块中共享的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系统。
2.IES软件能够始终处于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的关键原因之一还在于,其拥有先进的油气运移模拟技术。该软件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经典的达西定律模拟器,现代的流线法模拟器,还创新地开发了兼有达西定律和流线法二者优点的组合模拟器。这算法不仅可保证油气运移的模拟精度,而且可很大程度地提高模拟的运算速度。
3.多组份、多相态油气生成、运移技术是世界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IES软件已成功地将该技术融入到常规的2D和3D含油气系统模拟过程之中。
4 IES含油气系统模拟软件不仅具有十分良好的系统性,而且也有很好的灵活性。如对单目标层油气运移模拟评价,IES为用户提供了十分灵活的PetroCharge Express模块;对火成岩侵入、盐丘刺穿、胶结、液压缝等特殊地质现象IES软件都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解决工具。
5通过较灵活的可视化功能建立三维含油气系统模拟所需要的3D地质模型。
1.2 软件基本功能模块
PetroMod是IES含油气系统模拟的软件系统。PetroMod软件系统由一系列功能独特的模块组成。这些完全一体化设计的PetroMod1D,2D,3D软件包和一些独特的技术模块都可以从IES的公司网站(www.ies.de)上直接下载。为适应用户需求,我们制作了不同软件包的用户许可证,以使用户能够从IES所提供的所有软件模块中自由组合,满足
其不同的工作需求。该系统包括1D软件包(用于真实井或虚拟井),2D软件包(用于骨干剖面地质模型)和3D软件包(用于单层、多层或全三维地质模型):
1D:包括PetroMod 1D Express和PetroMod 1D
2D:包括PetroGen 2D和PetroFlow 2D
3D:包括PetroCharge Express,PetroCharge,PetroGen 3D and PetroFlow 3D
附加模块:PetroMod 2D TecLink and PetroRisk
PetroMod 1D
PetroMod 1D是新开发的一个软件包,它是IES PetroMod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IES软件包的其它模块具有同样的用户界面。任何单点(实际井和虚拟井)数据都可以由简单的表格产生或从PetroMod2D和3D模型中直接提取。各种标定数据,如热流史数据可直接运用于2D和3D模拟器中,从而使数据的标定工作在各模块中的运行非常快速。PetroMod1D还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特殊模拟功能,如盐丘流动、火成岩侵入和逆冲模拟等。
PetroMod1DExpress是PetroMod1D的免费版本,但功能有一定局限。用户可以打开无数个PetroMod 1D Express窗口,作为1D模型的浏览器。
PetroFlow 2D
IESPetroFlow2D软件包与3D软件包采用了同样的多维油气运聚模拟器,即通过闪蒸计算实现全PVT控制的、三相/n-组份油气运聚模拟,并具备IES独特的达西/流线组合模拟技术。它主要应用于数据稀少区或作为快速分析的工具,如某些地区的数据仅足以构建一条单一的2D地质剖面,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常规技术运用于高密度数据区,并作为压力预测的工具。由于它与油气工业公认的地震数据库解释系统(如,Landmark的SeisWorks和OpenWorks;GeoQuest的IESX,Charisma和GeoFrame)具有直接的二进制数据连接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时深转化功能,而且这些功能已作为同类软件的设计标准,因此PetroFlow 2D的运行极为方便和灵活。
PetroCharge
PetroCharge可使用户对3D地质模型进行多维的热史、成熟度史、压力史计算,并可以通过流线法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流线法油气运聚模拟技术可对模型进行多烃源岩体系、多疏导层的设定,其油气藏逸散功能与PetroFlow3D完全相同,并可通过闪蒸计算实现全PVT控制的、三相/n-组份油气运聚模拟工作。PetroCharge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可作为3D模型的启动模拟工具,这样可以发挥高效的作用,因为PetroCharge的3D地质模型、数据输入模型、输出模型都与PetroFlow 3D完全等同。
PetroFlow 3D
IESPetroFlow3D具有一个全三维的温压模拟器,并为用户提供了最先进的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用户可运用不同模拟算法对同一模型进行模拟操作。IESPetroFlow3D的模拟算法包括流线法、达西法和达西/流线组合法。所有的油气运聚模拟工作都可以通过闪蒸计算实现全PVT控制的、三相/n-组份计算。它还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特殊模拟功能,如盐丘流动、火成岩侵入和其它特殊地质作用。PetroFlow 3D包括PetroCharge、IES多一维、流线法模拟软件包。IES最新的PetroRisk?技术可帮助用户确定输入数据对油气成藏模拟结果的非确定性效应,包括各单一油气藏形成的几率特征。
TecLink
IES开发了一个与构造恢复软件的数据连接模块(PetroMod TecLink),它可以使IESPetroMod软件关于生成、油气运聚的完整功能很好地应用于极为复杂的构造环境中,如盐丘流动、泥底劈,张性活动,特别是极复杂的挤压构造背景中。依靠此数据连接解决方案,IES提供了唯一可将全PVT控制的、三相/n-组份油气生成和运聚模拟运用于极复杂构造背景的独特技术。ThePetroMod TecLink提供了与各主要商用构造恢复软件连接的数据接口。
PetroRisk
IES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作为油气成藏风险管理系统的商业软件(PetroRisk?),它不仅可以评价油气的充注风险,并且可以追综油气的运聚路径,预测油气成藏的几率特征。此项技术可运用于IES PetroMod1D、2D和3D全套软件包中。该系统可确定油气成藏各项地质输入数据的非确定性,定量化分析这些不确定性对成藏模拟结果的效应,并对它们进行统计评价。由此,油气勘探的风险即可在一体化的动态地质模型中得到分析,因为影响油气充注、圈闭形成和成藏关键时刻的各种变量都包含在,并相互作用于一体化的物理地质模型中。
2.操作说明
2.1一维模拟流程
PetroMod一维模拟的简单流程:
1. 建立项目所在目录;
2. 给定井位坐标;
3. 给定基本参数:包括地温、镜质体反射率及孔隙压力;
4. 给定各层位的沉积和剥蚀的厚度及年代;
5. 给定其它属性,如:岩性、油气系统事件、TOC、HI等;
6. 给定边界条件,主要为:古水深、古地热流值、古气温;
7. 模拟输出。
主要输出结果有:单井埋藏史图、热史、成熟度史、生排烃史等。
2.1.1建立PetroMod 1D模型
1D建模流程与模型所包括的参数:
1、地层沉积厚度、地质年龄,地层剥蚀厚度及剥蚀开始、结束时间
2、地层岩性特征
(1) 岩性、密度
(2) 岩石热导率、热容
(3) 孔隙度―深度关系、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4) 毛管压力
(5) 静水压力、岩石压力、破裂压力
3、烃源层特征
(1)有机碳(Toc)
(2)最大生烃潜力(HI)
4、生烃化学动力模型(Kinetics
)
(1)单组分(Bulk)
(2)双组分(Kerogen-oil-gas)
(3)多组分(Compositional)
(4)杂组分(Miscellaneous)
5、成熟演化化学动力模型(Calibration-Model/Biomarker
)
(1)/EASY%Ro/4
(2)/Mackenzie/3
6、沉积演化地质模型
(1)压实(Compressibility)-- (默认/孔隙度)
(2)胶结(Cementation)--(孔隙度)
Layer
Cement
(Lithology
)
Target Porosity
(%)
Age
(Ma)
Depth
(m)
Temperature
(oC)
(3)断裂(Fracturing)--(渗透率)
Layer
Direction
(vertical/horizontal/both)
Permeability
(logmd)
Age From
(Ma)
Age to
(Ma)
Depth
(m)
Pressure
(MPa)
(4)侵入(Intrusion)--(温度/热流)
Layer
Age
(Ma)
Lithotype
Intrusion
(oC)
Solidus
(oC)
Magma
Density
(kg/m3)
Magma
Conduct
(w/m/k)
Magma
Cap
(kcal/kg/k)
Crystallization
heat
(Mj/m)
1000
950
2500
2
0.7
700
(5)刺穿(Piercing)--(岩性)
●Layer/ Age/ Piercing Lithotype
(6)盐流(Salt Movement)--(厚度)
●Layer/ Age/ Thickness
(7)推覆(Thrusting)--(地层)
●Layer/ Age/ Thrusting Model->lay
7、含油气系统
(1) 源岩、储层、盖层、上覆层、下伏层。
(2) 圈闭形成时间、油气保存时间、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时间、关键时刻。
(3)从二维、三维模拟参数中提取
建立PetroMod 1D模型详细步骤
(一)、建立、编辑模拟井
1、打开PetroMod 1D;选择左下角Project Dir:在弹出的菜单中给定要建立的一维模拟项目内名称和存放路径。点击PetroMod1D,弹出PetroMod1D主窗口,在左侧表格下按右键——Insert well1(可更改井名如well1改为bs6,保存在pm1D下),Save All,然后分别设置每个井的各项参数。(作为模拟井输入,无法确定准确的实际坐标、完钻深度,一般情况下,以标定井的形式输入。)
(设标定井:点——在出现的PetroWells树型窗口选well,在下方窗口List栏输入井名(如Test),点——在左边树型窗口选Test——Save——左下方选Edit,输入X、Y Depth——Apply——关闭并重打开PetroMod——拖到左侧,save )
(二)、输入地质数据的基本信息:
1、输入层位
自下而上(从深到浅排序)输入顶、底层位名。如果模型已关闭,那么选择File——Open——选择Pm1D下存储的井名;若模型打开状态,直接选择另一口井。弹出上表,在Name一列的下方按实际地层的年代顺序输入层位深度或厚度(只需输入一项,另一项自动计算。如输入深度,自动计算厚度;反之亦然),其中最上面的层位为地表层(不可更改)。输入每套地层沉积的起、止时间(From、To)。
如果地层存在剥蚀,还需输入剥蚀发生的开始、结束时间。剥蚀列(Colum)可以通过选择工具栏的在表格中显示。再点击一次,表格中的剥蚀列隐藏。
建立层位模型时要对重点层系(生、储、盖层)进行劈分,程序缺省的劈分方式为等厚劈分,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要作出需劈分层段内砂岩组/泥岩段的厚度图,再内插。插入新增列,点击菜单中的按钮,添加所需选项。
(2)输入岩性信息
每套地层的岩性设定后,程序的岩性库自动指定了每种岩性的信息,如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输入各层位的岩性类型,保存。
地层岩性也可以用户自己编辑,选择工具栏的岩性编辑器图标,弹出下面表格
点击加新的岩性组(软件默认四种基本岩性组),给出New Group的名字,确认。此时,上述表格的Group空格变成新定义的组名,其相应的热传导率等参数自动出现。
点击混合岩性图标(兰色圆圈),出现添加混合岩性表格,选择新建混合岩性
给出新建混合岩性的名称,确认。然后在下面的表格中分别输入组成混合岩性的各组分的名称和百分含量,确认。此时,在第一个表中的Table中出现新建岩性的各种参数,也可在第一个表兰色圆圈右侧的下拉箭头中选择新建的混合岩性名称,可以看到其各种参数曲线。
(3)输入岩相 (缺省状态为隐藏,点击 图标出现),1D中各地层的相编号自动产生且不能编辑。如果模拟的井是从2D/3D中输入的,选择Import,在Import data from
:选择井数据存放的位置,确定后则相名称和颜色与2D/3D中设定的一致。
(4)设置含油气系统
点击含油气系统图标PSE(Petroleum System EssentialElements),出现PSE一列(缺省状态该列为隐藏),在每套地层对应的表格中双击,在弹出的菜单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地层分别属于源岩、储层、盖层还是上覆/下伏层。
(5)设置烃源层性质
烃源层性质包括有机碳(Toc),最大生烃潜力(HI)和化学动力方程(Kinetic)。
点击图标,出现Toc、HI和Kinetics列。在烃源岩层对应的表格列中,Toc /HI直接敲入数值,双击烃源岩层对应的Kinetics列,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化学动力方程。Save。
化学动力方程(Kinetic)可以用户自己定义。点击工具栏的化学动力方程图标,弹出下表
左侧树型窗口每项前面的加号,弹出一系列子项,选其中一项,根据实际资料可以更改初始反应。
选上表的组分图标,弹出下表,设置组分,也可选Options——Mix Compentss——在弹出的表格新建混合组分名称,输入各组分名称和百分含量,保存。
(6)特殊层位的设定(发生刺穿、逆冲、盐活动、胶结等)
假如Layer2层发生了盐活动,在输入的表格中选择Layer2,右侧Layer Properties下方的Selected Layers中出现Layer2,点它;再在右侧Salt Movement前方框中点击;出现下表,在表格中输入盐体活动开始的时间/厚度和结束的时间/厚度,Ok,Apply,Save。
输入完成后,右侧出现相应的曲线,如果有错误,可以更改表格,也可以在右侧曲线上点左键选中曲线出现一个节点,拖到满意的位置释放,逐点更改曲线直到满意。此时左侧表格中数据随之改动。
如果其它层位发生了胶结、刺穿、断裂等作用,可以照此方法进行相应设置。
点击输入埋藏史(下表红色圆圈),显示模型的埋藏史图,检查地层间关系是否正确。
2.1.2设定边界条件
包括的参数
1、古水深(PWD
)―时间
● 古岩相
● 古化石
2、沉积水表面温度(SWIT)―时间
● 年平均地表温度统计。
● 利用Wygrala(1989)研究成果,自动生成某一地区的SWIT。
3、古热流(HF)―时间
设定边界条件详细步骤
选PetroMod1D主窗口下的输入边界条件,打开边界条件设置窗口, 将鼠标移到右侧PWD位置,鼠标变成十字型;点击the graphic panel,激活显示;点击趋势线,变成亮黄色,趋势线上方出现一个结点(小的十字正方形),左键选中并拖到需要的位置;编辑时可显示X、Y坐标(年代和PWD值);保存模型。年代和PWD值随时可以通过选中并拖动结点或输入数值方式改动。
1、古水深(PWD)―时间
● 古岩相
● 古化石
2、沉积水表面温度(SWIT)―时间
点击,打开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窗口;select the switch on;设置井所在全球位置(如Northern,Europe)和纬度;自动生成不同时期的温度曲线。计算结果未考虑古水深,古水深应在计算前先行设置。
● 年平均地表温度统计。
● 利用Wygrala(1989)研究成果,自动生成某一地区的SWIT。
3、古热流(HF)―时间
同PWD trend的设置。
通过选择主菜单工具栏的Input Boundarys Manager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边界条件可以从2D/3D输入,也可以输出到2D/3D。
2.1.3标定井建立与标定数据输入
(一)、标定井建立与标定数据输入
作用: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1、标定井建立
在PetroMod1D主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标井编辑器图标,弹出PeroWells编辑窗口 ,如下表:
(井数据可以从File/Import中输入;也可以自己建立。)
在左下侧的List右侧表格中键入新建的井集名称,如bs6;点击新建图标。井集bs6出现在左上侧的Wells下。
选择左上侧Wells下的某个井集(如bs6),点击左下侧的Edit,弹出新表格,键入井名、颜色、符号、坐标等参数,建立了bs6下的各井参数。
2、标定数据输入
选择上表的左上侧Wells下的某个井集(如bs6)前面的加号,弹出子项(井名如1);再选择1前面的加号,又出现一系列子项;如选择其中的Caliabration Data——在下方的表中Group 右面的下拉箭头中存在一系列数据(如Temperture,HC Zones,Caliabration等),每一种数据之下又存在相应的数据(如Group选Temperture再点其下的Temperture前的方框),Temperture增加到左上表Caliabration Data下。点击Caliabration Data下的Temperture,Edit,弹出表格输入实际参数(可以直接键入数值;可以用Excel表格输入;可以从外部文件输入;也可以调整表格需要输入的列;还可以更改单位英尺——米或米——英尺;对某一部分单元格内容进行修改等操作)确认—>保存。
其余参数设置相同。
2.1.4一维模拟与输出
(一)输出控制面板:Calculate
(二)模拟内容
1、压实
2、温度
3、油气生成潜力
4、油气区(未熟、生油、生气、过熟--时间-深度空间分布)
5、标定
6、源岩特征
7、运移特征
(三)一维模拟与输出操作步骤
1、点击输出,模拟自动开始运算。放大选图标;设置输出控制面板选图标。
常用的摸板:
Temp_R0_bh:
Temp_R0:
Pressure:
含油气系统模板(PetroSys):
左侧上下分别为T—Depth和Ro—Depth曲线,右侧为地层埋藏史(迭加了温度)。在右侧图形中任意位置点击右键:
a)可以设置X轴(Age)、Y轴(Burial depth)的标注间隔、单位;
b)也可以设置图形上Ro值的界限(如设定Ro=0.5和Ro=0.7),埋藏史图上显示Ro=0.5和Ro=0.7的两条线,分别指示了地层低成熟和开始成熟、生烃的深度及年代。
c)可以设置图形上迭加的标定参数。如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Overlay/ HC Zones/Zone_Tissot_et_al(1988)_T2;再点源岩图标,在输入表格中设置的烃源岩迭加在埋藏史图中。
d)可以更改埋藏史图上的颜色
e)在模板下双击Trap Formation或Seal Rock等任意一项,弹出的菜单中可以对圈闭的形成时间、储/盖层性质等进行设置。
2.1.5输出
(一)设置输出显示
1、调整面板大小
2、增加埋藏史图表的横向刻度
3、建立一个附加模板
2.1.6模拟结果标定与模拟参数修改
1、 加载标定数据
(1)Input模式下,在右下模板Well Data选中标定井拖入Auto calibration Data模板内。
(2)在Output模式下,选中要标定的模拟成果图,点击右键,选中标定井。
2、 模拟参数修改与重新模拟
3、
2.1.7风险分析
加载(Load 1D model)
1、加载标定数据
2、定义输入风险参数
3、设定数据区间
4、风险模拟与风险解释
5、输出结果
2.2二维模拟流程
Petrobuilder2D主菜单及工具栏其它选项操作
主菜单操作
在Tables下有5个选项:Depth/Thickness、Erosion、Facies Assignment、Block Assignment、Area of Interset。
A)Depth/Thickness——Grid Option:对网格进行内插、进行X方向内插、进行Depth方向内插、去除深度值的0值4项操作。
Depth/Thickness——Edit:
B)Erosion
C)Block Assignment
D)Area of Interset
上面5个选项分别弹出相应的菜单中Edit下的菜单:
Paste(Add):
Paste(Substract):
Paste(Complete):
Slect Inverse:
Slect Value for Selected Rows:
(2)Option
拷贝图象到剪贴板;从剪贴板拷贝图象;劈分/合并层位——左下角弹出菜单中设置哪个层要进行劈分,劈分成几个层位,各层所占比例等参数。
(3)Windows
Depth,Age(Layer based),Event Steeping三种显示。其中Age(Layer based)的主窗口中各层位变成等厚、水平分布。
工具栏其它选项操作:
(1)去除交叉点Remove Intersections(Upwards)
Remove Intersections(downwards)
(2)静水压实(Hydrostatic compaction)
(3)Sort Horizons in Depth Direction
(4)岩性显示:选择此图标,在二维剖面的每个层位迭加上设置的岩性符号。
(5)显示沉积表面
2.2.1建立简单模型
1. 产生新项目存放的路径
双击快捷键,弹出PetroMod主窗口,点击工具栏2D选项,在出现的窗口左下脚左键点Project Dir;又出现Select Project Path菜单,在下方点,弹出的窗口键入新项目存放的路径,OK。
2. 建立简单的2D模型(SeisStrat2D方法)
通过PetroMod主菜单的工具栏Database——SeisStrat2D——Sketch,弹出SeisStrat2D主界面
3. 建立简单的2D模型(Petrobuilder2D方法)
PetroMod主窗口,点击2D/Petrobuilder,打开Petrobuilder 2D窗口。File—New,出项四个选项,可以加载Seg-Y、Ies Seismic、ASCII和Sketch/Layer Cake Model四种形式的文件。根据数据源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加载方式。
ASCII 2D Model,出现的菜单有4个选项:
General ModelName Units Option
数据存放目录 改变网格数目(Filter、Projection distance 、Switch H/F)
选不同时期对应的剖面文件
OK(数据加载到Petrobuilder2D)
详细操作步骤
(一)、建立二维格架剖面
打开PetroMod——Petrobuilder2D——File——New——Sketch/Layer Cake,出现New Section 窗口,Geneal——选Sketch模型(数字化层位建立模型);Layer Cake Model(产生等厚模型)。其它参数按实际填写。
点击2D/Petrobuilder,File——New——Ascii,出现下面窗口:
选择输入单个剖面(也可以输入多条古发育剖面),选文件存放的路径、格式后,左侧面板出现相应文件,选到右侧面板中;点Model Name后键入模型名称,OK。开始加载数据。
注意:Option下的选择:
Filter下有两种方式:Angle(degree)
Model Name键入模型名称,OK。建立了一个二维格架剖面。打开了Petrobuilder2D主界面,如下:
(1)调整剖面比例
在Petrobuilder2D主窗口左面的树型窗口中,点Annotations,出现标注窗口,调节剖面最大、最小深度,标注的字体大小等。
(2)改变背景颜色和剖面长度
在左侧树型窗口选Backgroud,下方出现的小窗口中,下拉箭头可以选择Image或No Backgroud,点Color出现的颜色表中,可以选择背景的颜色。
(3)检查模型正确与否
在Petrobuilder2D主窗口左面的树型窗口中,Block_0下Initial Horizons和Initial Faults下分别列出了加载的层位和断层。在左边树型窗口中,点击Model——点Block-0前的“+”号,可以看到加到模型中的初始未进行网格化的层位;点某一层位,右测主窗口中相应层位变亮(该操作为交互式的)。在右侧图形窗口中,可以点左键选择层位或断层;按下Ctrl键,可同时选择多个层位或断层,相应的左侧窗口Block_0下的层位变成黄色。
尤其注意被断层打断的层位,它由若干线段组成,检查层位输入是否正确。
在右测主窗口中点右键——点Regrid Current Section,检查层位。如果发现错误,点工具栏的显示初始层位图标,再将左边工具栏下迭加方式选为None,重新显示了原始的剖面。
如果打开一个模型,需要在Pm2d文件夹下去寻找已经建立的模型。
(4)平滑层位(Snap-Continue)和指定线段给某个层位
剖面上的所有层位要求从左延续到右侧,对于没有延伸到右侧的层位需做如下处理:
在树型窗口或右面主窗口中,选择中间尖灭的层位如Horizon3,右面主窗口中右键/Snap-Continue/Right,再点击上覆层位如Horizon4,上覆层位变成一系列右箭头方式;右面主窗口中右键,弹出的窗口选Snap/Split Line Menu/Apply,则如Horizon3处理完成。
所有层位必须与左右边界相交,否则在网格化剖面时将出现错误。
编辑层位:选择层位,右键/Edit,组成线段的节点出现,左键拽动节点到合适的位置。选一系列畸变点中最左侧的一个双击,该节点变成红色;再选该系列畸变点中最右侧的一个双击,该节点也变成红色;然后点——中键——delete,删除了两个红色节点之间的所有节点。
假如被断层断开的某一盘层位(如Horizon16的segment5)被错误指定给了Horizon19,进行下列操作修改:
在右侧主窗口点segment5,其变成黄色;然后点击工具栏的设置初始数据图标;选择下拉箭头——Assign Intial Horizons——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Options——Get Section Assignment;右侧主窗口中的segment5仍处于亮黄色状态,再选左侧表格中的Horizon16;点下方的Assign Intial Horizons ;segment5被正确指定了Horizon16。
(5)数字化层位和断层
File/Import,输入抓的位图文件或地震剖面,Petrobuilder2D工具栏选择“Digitize Initinal Horizon“图标,在主窗口中左键沿层数字化,右键在出现的菜单Apply,结束某一层的数字化。
数字化被断层切割的层位:数字化第一段,结束时点鼠标右键选End Sub Segment——鼠标仍为十字型,接着数字化下一段,完成后点Apply。
数字化断层:选择图标后,按左键沿断层数字化,结束。
数字化或编辑后,重新网格。在Main Area中右键——重新网格剖面。
(6)对模型进行重新网格
在主窗口任意位置点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Regrid Current Section”,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重新网格。重新网格后仍然错误,点工具栏的显示初始层位图标,再将左边工具栏下迭加方式选为None,重新显示了原始的剖面,再进行修改。
(7)Model下树型窗口中的其他设置
Top/Base(Blocks):
Unconformities:
Overlay Settings:TOC和Porosity
2.2.2设置剖面性质(年代、沉积相等)
1.地层沉积年代设置
在PetroMod2D左面树型窗口,点击“Properties”,然后双击“Age Assignment(Erosion On),打开年代设置窗口;
点击Option——Creat Number of Additional Layers,在出现的窗口中键入需要定义的层数。
在出现的“Age Assignment”窗口按实际资料输入层名、沉积开始和终止的年代、剥蚀开始和终止的年代,Apply。
2.对断层进行网格
在前面对剖面上的层位进行重新网格时并不包括网格断层,因此需要对断层进行网格。
在Model左侧数型窗口中选断层,主窗口所选的断层变成黄色,右键——Faults——Creat Grid Based Fault。网格后在工具栏出现显示断层的图标
左侧数型窗口Fault(1),表示一条断层进行了网格;依次对剖面上的其它断层进行网格处理。
检查网格后的断层,只需点,剖面上断层出现厚薄变化。
3.指定断层
未网格和网格后的断层名称相同,因此需要指定断层。
在工具栏选的下拉箭头,然后选Initial Fault,打开指定断层表格:
点Option/Get Section Assignment,所有的断层出现在表格中,分别键入新指定的断层名称,回车,模型自动更新。最后选择下房的Assign Initial Fault,保存模型。
4.相定义和设置
左侧数型窗口选Properties——Facies Definition,出现相定义窗口,选择Option——Create default facis——空格内键入有几类相(如11),出现下面的表格
缺省的相名称从上到下为按升序排列。在相定义表格中分别填写各项参数即可,Apply,保存模型;TOC、kinetics、HI参数只针对烃源岩层,TOC、HI可以是图形方式(需提前输入)。
5.对同一个层指定不同的相(等厚状态)
在PetroMod Builder2D主窗口改为Facies, 在需要画透镜体的层位内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Facies Assignment,鼠标变成铅笔,在透镜体位置点左键画出范围,然后右键,Apply,保存模型。现在模型的某一层有两个相区。
6.产生砂岩透镜体
在PetroMod Builder2D主窗口点右侧的下拉箭头,选出现的Facies Polygon,左侧树型窗口下出现数字化信息的小窗口,鼠标变成十字光标,在层位如Layer5中画透镜体范围,右键,Apply。
左侧数型窗口选Properties,双击Maximum Cell Thickness,打开最大单元厚度表格,双击层名,在出现的层位选择中,选择透镜体存在的层位Layer5,OK;在单元格厚度一栏键入50,回车。Apply。工具栏选,显示剖面上细分后的网格,然后选显示子层工具显示剖面上细分后的子层。保存模型。
剖面中选择新画的Polygon,点相指定图标,鼠标变成小的Polygon,从相定义下拉列表选择透镜体,在主窗口右键,Apply。
同样可设置多个透镜体。
7.设置断层性质
断层性质的设置只对网格化后的断层有效。左侧数型窗口选Properties,双击Fault Properties,打开断层性质设置窗口,更改断层名、颜色、起/止年代、断层类型(开启/封闭)。Apply,Save。
断层类型分5种:none、open、closed、SGR(膏/泥比)、FCP(断层封闭压力,越大,封闭性越强。一般0.01Mpa为渗透性断层; 100Mpa为非渗透性断层)、Add Value。
8.古剖面设置(Paleo Sections)
双击左侧Properties——Paleo Sections(Age Assignment),弹出的菜单
9.输出年代设置
双击左侧Properties——Output Age——Options——Collect Age from Model Assignment。输出年代与前面模型设置的年代相同。
10.Additional Value:见设置边界条件中沉积地表的设置。
11.Event Stepping(构造演化恢复)
在PetroMod Builder2D主窗口,工具栏下的左侧,把Depth改为Event Stepping,Facies改为Layer,Select Event中选年代,主窗口显示不同年代的剖面形态。
12.编辑古剖面
由于不同时期的古剖面在恢复时可能存在一些畸变,因此,需要进行编辑。如70Ma,Layer9发生了畸变。
(1) 删除畸变节点
选Layer9,在主窗口右键/Edit/Edit Layer Thickness,选一系列畸变点中最左侧的一个双击,该节点变成红色;再选该系列畸变点中最右侧的一个双击,该节点也变成红色;然后点——中键——delete,删除了两个红色节点之间的所有节点。
重复上述步骤删除不同年代的所有畸变的节点,然后在编辑菜单中选Apply。
(2) 检查修改结果
左侧数型窗口选Tools/Layer Dependent Tools,Paleo Thickness前有一个绿色的对钩,表明古厚度已经进行了修改;双击Paleo Thickness,弹出Paleo Thickness窗口,可以看到“the Additional Value”值已应用。
左侧数型窗口选Tools/Layer Dependent Tools/Paleo Thickness,右键Set On/Set Off打开/关闭厚度调节显示。
2.2.3设置边界条件
1.设置古水深
a)存0Ma年的最上面地层为“Additional Values”。
b)在Event Stepping中选最上面的地层,主窗口变成黄色,右键——Save As Additional Values。
c)回到Properties——双击 Additional Values,打开表格,可以看到刚才保存的Seisment Surface_0.00。
d)点左侧树型窗口下的边界条件选项,然后在PWD下双击Value,打开古水深设置窗口,双击Add Value弹出选择古水深线的窗口,选择刚才保存的Seisment Surface_0.00,Apply。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