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80064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连云港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在微信朋友圈上晒出了几张早期人类遗址的照片,照片上提到了该早期人类“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会使用天然火”等信息。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2中国的制陶从古代氏族聚落时以经出现,其色彩、图案、用途等多种多样,工艺复杂,下面陶器特点属于半坡聚落的是A底色多为红色B底色多为黑色C底色多为白色D底色多为蓝色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城市文明D游牧文明4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这一年是( )A公

2、元9世纪40年代B公元前9世纪40年代C公元8世纪40年代D公元前8世纪40年代5如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先发制人”“避实击虚”“攻其不备”,这些成语的出现说明了春秋时期A变法兴起B思想活跃C商业繁荣D战事频发7某一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无坝引水,从根本上说是非常好的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红旗渠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设立的一处官办高等学府,兴盛时容纳了几乎“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当时以孟子人齐时的论战最为精彩。下

3、列哪一项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 )A主张“兼爱”、“非攻”B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主张“无为而治”D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9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A早期国家的变革B中央官制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加强D走向统一的趋势10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纪念银币。有关这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义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后期B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C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D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1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西汉王朝前后一共存在( )(注公元纪年没有零年)A1

4、93年B194年C210年D211年12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削藩-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赢政D世袭制-禹13西汉初年,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A“开皇之治”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贞观之治”14“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国家主权意识”又是“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史实中,能体现当今“家国情怀”的“国家主权意识”的有( )A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B“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中,宋朝疆域最

5、大C氐族人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D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推崇15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又编制了如下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宋应星16下图图示反映的是A张骞通西域B丝绸之路C班超出使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17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C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D南方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18下侧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由分裂走向统一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6、19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级的经济情况,他们被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最能反映这种现象的是( )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光武中兴D北魏孝文帝改革20日本学者山田罗谷翻译齐民要术时曾说“我从事农业生产30余年,可以和老农经验媲美的,只有这部书。”其依据是齐民要术A强调农业遵循规律B作者是北朝祖冲之C重点介绍了手工业D创制最先进的历法二、综合题21中国古代创造了繁荣的思想文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

7、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材料二(2)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相应人物名字填写在下面括号里,与其思想相对应。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22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秦之兴)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2)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措施经济统一( ),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 )。交通统一车辆形制和道路宽窄,开凿(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 )(秦

8、之衰)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阔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3)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事件有何重要意义?(秦之亡)材料三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史记秦始皇本纪(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

9、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材料二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2)写出材料二中方框A的政权名称。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魏主”时期哪一重要举措?结合所学,再举一例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历史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促进民族交融的

10、哪几种形式?2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 ,“商鞅变法”中土地制度出现怎样的变化?其哪一内容直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材料二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

11、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新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他为“变北俗”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答两点)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三“魏主”的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

12、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B符合题意;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A排除;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C排除;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D排除。故选择B。2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原始农耕时期,中国制陶业的色彩、图案、用途等多种多样,工艺复杂,其中,半坡聚落的陶器底色多为红色,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A【详解】题干中的神农教种五谷,这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A符合题意;BCD项不是中

13、华文明的核心,排除。故选择A。4B解析B【详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或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公元前841年为公元前9世纪40年代。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故选B;AC错在是公元后,排除;D不符合世纪换算规则,排除。5A解析A【详解】图中的“古文字”较多呈现出象形文字的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甲骨文,故A正确;小篆富有图案美,故B不符合信息;契丹文、西夏文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D错误。6D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先发制人、避实击虚、攻其不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词语都属于作战术语,故D

14、符合题意;变法兴起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思想活跃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商业繁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7B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父子负责修造的大型水利综合灌溉工程,是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积极作用,材料表述的就是这一水利工程。故选B;灵渠是沟通湘水和漓水的人工运河,今天已经年久失修,没有发挥巨大效益。A错误;大运河开凿与隋朝,至今没有2200年,排除C;红旗渠是建国以后修建的,D错误。8B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选B;A是墨子的主张,C是道家

15、的主张,D是法家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9C解析C【详解】从分封制,到秦汉的郡县制,再到通过刺史加强监察,可得出这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表现,故C项正确;秦汉不是早期国家,排除A;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秦朝已经统一,排除D。10C解析C【详解】根据题干“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是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被称为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

16、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C项说法不正确,ABD符合大泽乡的内容和特点,所以答案选择C。11C解析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灭亡的时间是公元9年,所以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是202+9-1=210年,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12B解析B【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王国的封地逐渐减小,与汉武帝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选项B符合题意;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A排除;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

17、的教训,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C排除;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排除。故选B。13B解析B【详解】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故B正确;“开皇之治”出现在隋朝隋文帝时期,不符合题意,A错误;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不符合题意,C错误;“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唐太宗时期,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14A解析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这体

18、现了当今“家国情怀”的“国家主权意识”,A项正确;“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中,宋朝疆域最大,与“国家主权意识”不符,排除B项;氐族人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与“家国情怀”中的“国家主权意识”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推崇,与题干关键信息“国家主权意识”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B解析B【详解】东汉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AD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6B解析B【详解】根据材料“良马、葡萄、胡桃等从西域传入到中原”“丝织品、漆器等从中原传入到西域”,结合所学可知

19、,这反映的丝绸之路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故B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抵御匈奴,后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命班超出使西域,给西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从西域带了当地的土特产。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然而甘英一行到达波斯湾而未能继续西行,望洋兴叹一番,只得失望而归。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解析A【详解】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表明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故选A项;

20、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南方“赋轻役稀”,故排除C项;“城市经济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18C解析C【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圆圈中体现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第二个圆圈中体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第三个圆圈体现了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统一了全国。故示意图反映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的历史趋势是从分裂到统一,故C正确;ABD描述不完整,故错误。综上故选C。19D解析D【详解】依据题干“他们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北魏是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21、,但是孝文帝时期为了维护统治,又不得不实行汉化政策,甚至改说汉语、用汉姓等,学习汉人的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汉武帝大一统作用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

22、D。20A解析A【详解】根据“我从事农业生产30余年,可以和老农经验媲美的,只有这部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得出如此结论的依据是齐民要术强调农业遵循规律,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A符合题意,B排除;齐民要术重点介绍农业,C排除;齐民要术与历法无关,D排除。故选择A。二、综合题

23、21(1)仁 论语(2)顺其自然(庄子) 以法治国(韩非子)民贵君轻(孟子) 兼爱非攻(墨子)【详解】(1)根据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解析(1)仁 论语(2)顺其自然(庄子) 以法治国(韩非子)民贵君轻(孟子) 兼爱非攻(墨子)【详解】(1)根据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指的是孔子,春秋晚期的孔子,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他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顺其自然的

24、主张;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实行仁政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22(1)秦国。商鞅变法。(2)经济货币。文化文字。交通灵渠。军事长城。(3)大泽乡起义。意义:起义所表现出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4)秦朝的暴政。得道多助解析(1)秦国。商鞅变法。(2)经济货币。文化文字。交通灵渠。军事长城。(3)大泽乡起义。意义:起义所表现出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4)秦朝的暴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详解】(1)由图示内容

25、,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为秦国,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上,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在文化上,秦始皇为消除文字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在交通上,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军事上,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3)根据材料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阔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6、,材料所述为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起义所表现出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4)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中的“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亡,不亦宜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残暴的统治;启发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朝代灭亡的原因这个角度来谈启发,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3(1)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域。(2)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民族间的解析(1)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

27、域。(2)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迁徙、统治者的改革【详解】(1)根据材料“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故答案为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域。(2)根据材料二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北方游牧

28、民族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的内迁,山西、陕西是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故答案为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故答案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根据前三则材料及答案,归纳可得材料一反映了通过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促进民族交融,材料二反映了通过民族迁徙促

29、进民族交融的,材料三反映了通过统治者的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故答案为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迁徙、统治者的改革。24(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成为第一强国(任意一点即可);(3)北魏孝文解析(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成为第一强国(任意一点即可);(3)北魏孝文帝;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语;(4)促进了民族交融;(5)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

30、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据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可知,“商鞅变法”中土地制度出现的变化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直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由材料二“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成为

31、第一强国。(3)据材料“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碎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孝文帝;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的措施是说汉话;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4)根据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