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解剖知识相关解剖知识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5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6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7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8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9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0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1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2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3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4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5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6页椎骨椎骨(vertebrate)包含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35块。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234块,伴随年纪增加,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合成1块尾骨,所以
2、,成人普通为26块。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7页普通形态普通形态椎弓(vertebralarch)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下切迹较显著。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形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foramina)。椎弓后部呈板状,叫椎弓板。左右椎弓板相连形成完整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foramen),各椎骨椎孔连成贯通脊柱椎管(vertebralcanal)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一个叫棘突(spinousprocess),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t
3、ransverseprocess),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关节突(superiorarticularprocesses)和下关节突(inferiorarticularprocesses),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突关节。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8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19页颈椎颈椎(cervicalvertebrae),共7个,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普通颈椎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横突根部生有横突孔(transverseforamen),是颈椎最显著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和静脉穿行。横突末端分为
4、前、后结节,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较大,颈总动脉经其前面上行,故称为颈动脉结节(carotidtubercle),当头部受伤严重出血时,可在此压迫颈总动脉暂时止血。第26颈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颈椎棘突则长而水平,末端不分叉,轻易扪到,故又名隆椎(vertebraprominens),是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标志。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0页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如“Luschka”关节过分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对应症状,为颈椎病病因之一。1第1颈椎又称寰椎(atlas),呈环状。主要由
5、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侧块上面椭圆形上关节面与枕骨髁相关节,下面稍凹圆形下关节面与第2颈椎相关节,前弓后面有齿突凹。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叫做后结节。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1页第2颈椎又称枢椎(axis),椎体向上有指状突起,称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在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1颈椎椎体。枢椎其余形态同普通颈椎。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2页第一颈椎寰椎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3页第6颈椎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4页第7颈椎隆椎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5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6页胸椎胸椎胸椎(thoracicverte
6、brae)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步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半关节面叫肋凹,分为上肋凹和下肋凹。横突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棘突依次掩叠。呈瓦楞状排列。关节突显著,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第1胸椎体肋凹有一个圆形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7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8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29页腰椎腰椎腰椎(lumbarvertebrae)共5个。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关节突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
7、平地伸向后。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0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1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2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3页骶骨骶骨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底前缘向前突出称骶岬,是产科骨盆测量一个主要标志。骶骨前面有4对骶前孔。骶骨后面骶正中嵴两旁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前支和后支经过。骶管为椎管下段,其下端裂孔称骶管裂孔(sacral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作为确定骶管裂孔位置标志进行骶管麻醉。骶骨外侧面有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相关节。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4页尾骨尾骨尾骨(coccyx)由34块退化尾椎融合而成。上
8、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5页骶骨和尾骨前面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6页骶骨和尾骨后面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7页椎骨常见变异椎骨常见变异椎骨在动物进化(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经过由间充质至软骨,再由软骨骨化阶段。脊柱分段也是逐步由鱼类只分躯干椎和尾椎阶段到陆生动物分化出颈、胸、腰、骶、尾5段过程;人类出生前脊柱只有一个向后凸弯弯曲,出生后伴随抬头和坐立姿势发展,才相继出现向前凸弯颈曲和腰曲。在脊柱各段落之间椎骨形态改变,是逐步过渡。在过渡处常发生变异,如腰椎和骶骨节数可互有增减,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这类变异可造成慢性腰痛。椎骨骨化可因一些原因影响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点骨化,最终在正中线愈合而形成,但于腰下部和骶部,常见两侧椎弓骨化点不愈合,造成椎管后壁裂缝或敞开,仅由软组织覆盖,这种异常叫脊柱裂,严重者有脑膜膨出甚至神经功效障碍。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8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39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0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1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2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3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4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5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6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7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8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49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50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51页脊柱及椎体解剖图谱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