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科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977794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应急预案及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科应急预案及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患儿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 1.患儿的病床应有护栏,并且有家属陪伴 2.指导家属正确使用护栏,夜间睡眠时要让患儿睡于有护栏保护的那侧 3.加强安全宣教,不要让患儿单独在床上玩耍,尤其是不要在床上蹦跳 4.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儿,要24小时有人看护,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保护 5.发生坠床时,应立即来患儿身边,通知医生检查受伤情况,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或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6.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 二,应急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9) 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加强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2.若不慎被锐器损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儿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 抗体,必要时抽患儿血样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 5.一旦发生针刺伤应及时报告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报告内容:时间、来源、量、伤口深浅、在哪里被刺伤、是否接受乙肝疫苗接种、抗体产生情况、处理用药情况等。 二.应急程序: 做好个人防护→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免疫制剂或疫苗→报告院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 (10) 紧急封存患儿病历及反应实物的应急预案和程序 一.应急预案 (一)封存患儿病历前的应急预案: 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儿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 2.及时准确将患儿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记录。 3. 备齐所有有关的病历资料。 4.迅速与科领导、医务科联系 (二)关于封存患儿病历的应急预案: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家属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 2.科室向医务科报告。 3.医务科与患儿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儿的病历。 4.封存的病历由医务科保管。 5.如为抢救患儿,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齐。 (三)关于封存反应实物的应急预案: 1.患儿在治疗用药或输血时发生不良后果,要立即将实物保存,注明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 2.疑似输液、输血、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时,科室要向感染科、医务科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3.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4.封存实物需在封口处盖医务科的图章,同时注明封存的日期 、时 (11) 间。 5.封存的实物由感染科保管。 6.需实物检验,应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 7.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8.对封存标本进行开启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9.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科室要对血液立即封存保留,并向感染科、医务科汇报,同时通知医院血库,由院方与提供血液机构联系。 二.应急程序: (一)封存患儿病历前的应急程序: 患儿家属要求封存病历→保管好病历→备齐病历资料→迅速与医务科联系 (二)关于封存患儿病历的应急程序: 家属或代理人申请→向医务处报告→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封存病历→医务科保管→抢救病历6小时内补齐 (三)关于封存反应实物的应急程序 发生不良后果→当场将实物保存→向感染科汇报→双方共同在场对实物封存→加盖医务科图章→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感染科保管→实物需进行检验时→双方共同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或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封存实物启封时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疑似输血反应→封存保留血液→与供血机构联系 (12) 处理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消除隐患 2.认真听取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做好有关解释工作 3.各班对难以沟通或存在有意见的家长要进行汇报、交接 4.发生医疗投诉或纠纷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向医务科报告 5.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争取科内解决,如果患儿家属对解释能够接受,投诉处理至此终止。 6.医务科接到投诉应当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共同协商处理,如果患儿家属能接受,投诉处理至此终止。如果不接受,要求其提供书面材料,由有关负责人调查了解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汇报分管副院长,与家属协商处理意见,若接受,处理终止。 7.对医务科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 (13) 鉴定,当事科室一周内备齐有关资料 8.医院指定专人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9.患者及家属向法院起诉后,医院指定专人和律师代表医院出庭。 10.医疗主管部门根据医疗纠纷性质对科室和个人提出行政处理意见 11.凡患儿家属借故无理取闹、抢夺病历资料、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损坏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应及时报告保卫科、医务处或拔打“110”,并注意保护现场和保留证据。 12.发生医疗纠纷后,科室人员不得随意给患者方出具任何书面文件、字据、答复等,应当由医院指定专人答复。 二、应急程序: 向医务处报告→科室调查处理→报告医务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协商解决→患者不能接受→向分管副院长汇报→仍无法解决时→医疗鉴定→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医疗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14) 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质量控制流程 一.输血反应质量控制流程 1.严格执行医嘱。 2.认真核对医嘱并到血库取血。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取血时严格按照“三查八对”仔细核对。 4.取血后必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字。 5.血液放置不可过久。 6.输入前再次核对。 7.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按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9.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10.护士长随时检查各班工作,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流程 1.严格执行医嘱。 2.患儿用药要严格核对。 3.根据药物的种类、性质分类放置。毒麻药品要加锁,每日清点,用后登记。 4.常用药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如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严禁使用。 5.输液卡、输液用药经两人核对并签名。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原则,用药应现配现用,掌握配合伍禁忌。 7.按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药品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观察用药后反应,如生命体征变化、皮疹、药物热、胃肠道等变化。 8.发现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9.护士长随时检查各班工作,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 精选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