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质量培优试题测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66051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质量培优试题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质量培优试题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质量培优试题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犇读拼音,写词语。 牪 zhú jiàn     ɡuàn ɡài     shū shì      jià shǐ 牪      牪 bēi cǎn     xiōnɡ huái     yīn qiè     xùn chì 牪      二、选择题 2.犇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牪A.薄(báo)雾 B.扎(zhā)针 C.家雀(qiǎo) D.露(lòu)脸 三、选择题 3.犇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牪A.每逢学校搞活动时,刘辉总是打头阵,从来不叫苦叫累。 牪B.碰钉子的事情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勇于克服。 牪C.爸爸将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到开绿灯后才走。 牪D.年轻时候,不栽跟头,不碰壁,又怎么能成长呢? 四、选择题 4.犇按要求填空。 牪“屈”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屈”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冤枉;⑤姓。 牪请为下列“屈”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牪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 ) 牪这件事,她受了很大的委屈。( ) 五、选择题 5.犇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牪A.小芳很爱学习,每次都是她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 牪B.这件事因为处理得不公正,所以大家心里不服。 牪C.新冠疫情初期,我国口罩的生产,一度供不应求。 牪D.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六、选择题 6.犇下列成语故事,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手不释卷 B.精卫填海 C.凿壁偷光 D.铁杵成针 七、选择题 7.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大铭先生写的。 B.他虽然消瘦了,但是精神很好。 C.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我终于改正并发现了错误。 D.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玫瑰。 八、选择题 8.犇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共4处) 桌子上推满了礼物。我拿起妈妈送的礼物,急切地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纸。“《夏洛的网》!”我叫了起来:“老妈,你太给力了!”捧着心爱的书籍,高兴极了。 九、选择题 9.犇修改下列语段中的四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2处) 牪一个早晨的冬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选择题 10.犇根据积累填空。 牪(1)课文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观潮》) 牪王戎七岁,____________________。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戎不取道旁李》) 牪(2)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牪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牪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 牪满园春色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 十一、选择题 11.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生命之网 牪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丰富,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牪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还为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害虫。 牪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猫和红三叶草,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细心钻研的达尔文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红三叶草是专门靠土蜂来传粉的;而土蜂酿的蜜,常常被田鼠偷吃,田鼠还破坏了蜂巢。这样,田鼠多了,土蜂就少了,红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少了。鼠的天敌是猫,猫多了,鼠少了,土蜂就多了,红三叶草传粉多了,自然就长得繁茂了。 牪猫和红三叶草之间,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加上土蜂和田鼠两个环节,就连成了一根相互连接的链条——食物链。 牪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复杂多样,草被羊吃,羊被虎吞,鼠吃禾谷,猫头鹰捕鼠……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动物所吃:羊吃草,牛、马也吃草;一种动物往往吃几种植物:麻雀吃禾谷,也吃虫子。一种动物常常被多种动物所吃:狼和豹也像虎那样,吃牛、羊。 牪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江河湖海里这些更是常见的事儿。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就这样组成了一条条“食物链”。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        彼此制约的关系       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        生命之网 牪11、“链”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 牪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牪似乎——( )               辽阔——( ) 牪13、句子练习。 牪①哪里的植物种丰富,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牪仿写句子: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 牪②田鼠破坏了蜂巢。 牪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14、给文中最后一段中缺标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牪15、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生命之网”的,谈谈你的看法。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选择题 12.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老海棠树 牪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牪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   壮实)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shèn   chén)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shèng   chéng)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牪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牪(有删改) 牪16、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牪1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牪张望:__________________ 牪唠叨:__________________ 牪18、“我”在老海棠树上都做了些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19、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猜想一下,奶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0、为什么说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选择题 13.犇习作展示 牪题目:那一刻,我真_____________ 牪要求:犇围绕题目写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清楚,最好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表现; (犇不少于250字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     逐渐     灌溉     舒适     驾驶     悲惨     胸怀     殷切     训斥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逐、灌、溉、惨、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选择题 2.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牪选项A的词语“薄(báo)雾”加点字的读音错误,薄(báo)雾——薄(bó)雾:淡薄的雾气,多用于写海景、林景时的雾的描写。 牪选项A的字音错误。故选A。 三、选择题 3.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牪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牪A选项,正确。打头阵: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与语境相符。 牪B选项,正确。“碰钉子”其由来有两种:一是说封建时代的衙门、官宦人家宅邸的大门上都有“门钉”,老百姓常在这地方受制于人,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被却之门外,谓之“碰了钉子”,或说“碰了一鼻子灰”。元杂剧《西厢记寺警》一折:“我撞钉子,将贼兵探知。”可见元代时已有“撞钉子”此语。与语境相符。 牪C选项,错误。开绿灯:指允许或不禁止。应改为爸爸等到绿灯才走。 牪D选项,正确。栽跟头:形容词,指因某项事业失败而经历的教训,受到的挫折,也指感情受挫等经历俗语,跌倒的意思,也称摔跟头。与语境相符。 牪故答案为:C。 四、选择题 4.     尸     五##5     ①     ④ 牪【详解】考查汉语拼音、偏旁部首、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牪“屈”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尸部,再查5画。 牪“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的“屈”意思:弯曲,使弯曲。 牪“这件事,她受了很大的委屈。” 的“屈”意思:冤枉。 五、选择题 5.D 解析:D 牪【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牪A项:“小芳很爱学习,每次都是她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重复啰唆。去掉“首先或者第一个” 牪B项:“这件事因为处理得不公正,所以大家心里不服。”词序混乱。应改为“因为这件事处理得不公正,所以大家心里不服。” 牪C项:“新冠疫情初期,我国口罩的生产,一度供不应求。”成分残缺。应该为“新冠疫情初期,我国口罩的生产量,一度供不应求。” 六、选择题 6.B 解析:B 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掌握。 选项A“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选项B“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气不平的精卫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选项C“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选项D“铁杵成针”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选项A、C、D都是勤奋读书有关,选项B和勤奋读书无关。故答案为B。 七、选择题 7.B 解析:B 本题考查的修改语病,仔细阅读选项,找出相应的语病问题所在即可。 A项中本句话的问题是语义重复,“作者是”和“XXX写的”相重复。去掉一个即可。 C项中本句话的问题是语序颠倒,应该是先发现错误后改正。 D项中本句话的问题是前后矛盾,前面写五颜六色,后面又写红玫瑰。相矛盾。 八、选择题 8.桌子上堆满了礼物。我拿起妈妈送的礼物,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纸。“《夏洛的网》!”我叫了起来,“老妈,你太给力了!”我捧着心爱的书籍,高兴极了。 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搭配不当,把“推”改成“堆”; 语义重复,把“急切地”删除; 标点符号不当,提示语后面应是逗号,把冒号改成逗号; 缺少主语,在“捧着心爱的书籍”前加上“我”。 九、选择题 9.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钻。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牪语段存在以下错误: 牪①“一个早晨的冬天”存在语病语序不当,应改为“一个冬天的早晨”。 牪②“直往我脖子里铅”有错别字,“铅”字应改为“钻”。 牪③“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存在语病成分残缺,应改为“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牪④“自言自语道,”标点符号有误,逗号(,)应改为冒号(:)。 牪原语段应改为: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钻。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十、选择题 10.     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只见白浪翻滚     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可怜九月初三夜     天下谁人不识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牪(1)课文《观潮》语段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牪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多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牪(2)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全诗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诗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十一、选择题 11.牪11、     L     lian     钅 牪12、     好似     宽阔 牪13、     阳光充足     植物就长得茂盛     蜂巢被田鼠破坏了。 牪14、、,—— 。 牪15、生命之网就是动植物之间组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因为它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一旦被人类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重视、保护生命之网,人类才能幸福地延续下去。 牪【解析】 牪11、本题考查查字典能力。“链”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L,再查音节lian,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钅。 牪1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联系文章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似乎”的近义词有好几个,“似乎”在文中是说看起来毫不相干,根据文中的意思,可以替换“似乎”,又使其在文中通顺,可以写:好似或好像。“辽阔”在文中修饰草原,是说草原面积广大,因此,可以写宽阔的草原。 牪1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和转换被字句能力。哪里的植物种丰富,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这个句子中植物和动物有因果关系,文中给我们讲明了。因此,仿写这种句子要有一个有逻辑关系的情景才行。比如:哪里有汗水,哪里就有收获。再如:哪有的阳光充足,哪里的植物就长得茂盛。 牪14、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动植物之间有几方面的关系,是关系前的修饰语,这个修饰语是并列的,因此用顿号。因为这是一句话,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所以关系后面用逗号。“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这个“网”后面“生命网”是对前面“网”的解释说明,因此“网”后面要用破折号。添加标点符号后的句子是: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 牪15、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题内容的高度集中。这篇说明文在文章最后一段阐释了什么是生命之网。其实,这篇在给我们介绍食物链的同时,也是在警示我们:保护好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我们要把文中对生命之网的阐释稍微写上,后面附上文章引起的警示感受,两者结合起来,变成一句通顺的话,那就是:生命之网就是动植物之间组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因为它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一旦被人类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重视、保护生命之网,人类才能幸福地延续下去。 十二、选择题 12.牪16、粗壮 shèn   chéng 牪17、     向四周看。     说起来没完没了;絮叨。 牪18、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还在上面吃饭。从中可以体会出“我”的心情:快乐、依恋。 牪19、奶奶会想,这小孙子真调皮,不过他快乐就好。 牪20、因为奶奶给了“我”无限关爱,海棠树有我童年的美好记忆,他们都构成了“我”美好的童年生活。所以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牪【解析】 牪16、本题考查字音及选词填空。 牪甚至:shèn zhì,至极。达到极点。 牪盛:[shèng] 兴盛;繁盛。[chéng]把东西放在容器里 ~饭。这里读“chéng”。 牪粗壮:意思是强壮而扎实。 壮实:健壮结实。形容“枝丫”选“粗壮”。 牪17、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牪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牪张望:向四周看。 牪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絮叨。 牪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牪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概括出来。 牪从第二段的句子“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可以概括出“我”在老海棠树上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还在上面吃饭。从中可以体会出“我”的心情:快乐、依恋。 牪19、本题是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牪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牪示例:这孩子真顽皮,太让人担心了,可千万不要摔下来才好。 牪20、本题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牪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牪根据短文内容可以知道,“我”小时候总是在老海棠树上玩,而奶奶常常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在树下干活儿。在“我”的记忆中,老海棠树总是和奶奶在一起,不能分开。 十三、选择题 13.牪 解析:牪                                                                                                                                    那一刻,我真开心 牪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而那一次,是我最开心的事啦。我小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所以,爸爸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因为我一直想要一双滑冰鞋,在滑冰场上自由的飞翔。所以爸爸妈妈就对我说:“姗姗,只要你这学期考进班里前三名,就给你买滑冰鞋,并带你去滑冰。”   牪        就这样,在那学期我刻苦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如我所愿,我们去啦滑冰场,看到那些小朋友在滑冰场自由飞翔。看着他们,真羡慕呀。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滑冰。我进入滑冰场内部后,穿上滑冰鞋,可刚站起来,就摔倒在地。我不灰心,又站起来,可又摔倒在地。别人都哈哈大笑,但我并不灰心,又站起来,向前慢慢挪动,学拉几个小时后,我摔倒的次数,我并不记得啦,他们也在一直笑,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啦,自己也可以和那些小朋友一起如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牪        妈妈看到我学会啦滑冰,对我说:“太棒啦,姗姗,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说着给啦我个大大的赞,由于太高兴啦,一不留神,‘扑通’又摔了一跤。不过这次我们都哈哈大笑拉起来。那一次,我真开心。 牪【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牪要求以“那一刻,我真 ” 为题,写一个自己难忘的场景。结合题目“那一 刻,我真”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个难忘的瞬间,这一刻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牪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牪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那一刻发生的事情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注意: 牪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牪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牪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牪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牪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牪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