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lng) 浩瀚 锐不可当(dng) 惮精竭虑B涿州(zhu) 坠毁 摧枯拉朽(xi) 隐天蔽日C悄然(qio) 溃退 屏息敛声(lin) 林寒涧树D素湍(tun) 沸腾 眼花缭乱(lio) 小雾将歇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D校
2、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
3、沙李元洛)(排比)B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张晓风到山中去)(反复)C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比喻)D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夸张)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ABCD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轻舟短棹西湖好,_
4、。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角声满天秋色里,_。 (李贺雁门太守行)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白杨礼赞)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花”历来寄寓着文人墨客的情思。晏殊浣溪沙中“_,_”借落花和归燕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两句描绘了春花初绽、青草吐绿的早春美景,诗人陶醉其中。李白有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黄鹤楼中对仗工整、描写眼前生机勃勃艳丽景象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
5、,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注释)陟:登隧:山中的通道。迤:斜着。至湖之中:暗影移到了鄱阳湖中。湖壖:湖岸。山足:山脚。蓬蓬然:云气腾涌的样子。下:下山。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李氏出房遗址B东南/望南昌城C于是/四山皆蓬蓬然D而大云/千万成阵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然
6、(_) (2)且(_)3翻译下列句子。(1)顷之,地如卷席,渐隐。(2)于是四山皆蓬蓬然.4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梳理作者的游踪。欢喜亭含鄱岭太乙峰_ _文会堂。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写云,有什么作用。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妈妈的额头蒋平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
7、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
8、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
9、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摘自天津工人报)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结合语境,解释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10、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2、鳝孔曾庆升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
11、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
12、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精田挨山,只能靠老天。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汩汩的水
13、,穿过因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约摸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哪来这么多鳝孔?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一个黑影
14、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抓贼啊?”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1梳理文章第段-第段田二的心理活动,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每空限填两个字。无法引河水灌溉,心里_-不愿求人,心里抱怨-发现鳝孔漏水,内心_-有新的发现,陷入沉思,内心惭愧。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分析第段画线文字“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这一细节在情节上的作用。(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4关于这篇小
15、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步入八年级,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倍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请以“八年级,让我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 BCDCA绿水逶
16、迤 馨香盈怀袖 塞上燕脂凝夜紫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文质彬彬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 1D2 的样子 将要 3(1)过了一会儿,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渐渐隐藏起来了)。(2)这时,四周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4 玉渊潭 栖贤寺 5正侧结合。先侧面描写,后正面描写,突出了云的多、大、动、富有变化。三 1 (示例)(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4)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2 “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
17、。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妈妈的爱(或感恩之情)。 4 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 难受 庆幸(高兴) 2(1)推动情节发展。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田二嘱咐两个儿子抓偷瓜贼
18、的情节。铺垫,为下文田二将瓜送回谢家园子作铺垫。(2)反映人物心理变化。反映田二醒悟后(或答“善意被唤醒后”)的愉悦心情。(3)暗示情节,暗示下文田二主动将瓜送回谢家园子。3本性善良,田二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报善,回应了谢芳的善举。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田二虽与谢家产生积怨并设计给谢芳难堪。但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回南瓜,为人正直。宁可让禾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勤劳,田二晚饭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4(1)田二。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2)谢芳,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随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