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垫片冲裁模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29586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片冲裁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垫片冲裁模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前言 任务描述 ····································· 1 一. 冲压件工艺性分 ·································· 2 二.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 2 三. 主要设计计算 ···································· 2 (1)排养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 ······························· 2 (2)冲压力的计算 ········································· 2 (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 3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 3 (5)卸料橡胶的设计 ······································· 4 四. 模具总体设计 ···································· 4 (1)模具类型的选择 ······································· 4 (2)定位方式的选择 ······································· 4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 4 (4)导向方式选择 ········································· 5 五. 主要零部件设计 ·································· 5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 5 a.落料凸模 ·············································· 5 b.冲孔凸模 ·············································· 5 c.凹模 ················································· 5 (2)定位零件的设计 ······································· 6 (3)导料板的设计 ········································· 6 (4)卸料板部件设计 ······································· 6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 6 六. 模具总装图 ······································ 7 七. 冲压设备的选定 ·································· 7 八. 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 7 九. 模具的装配 ····································· 8 十.设计小结 ······································· 9 附图 装配图 ········································10 (参考文献)·····························································11 冲裁模设计说明书 冲裁模设计: 根据给定工件图设计冲裁模具。工件尺寸如图所示,料厚t=1, 材料:紫铜; 大批量. 要求: 1.完成模具总装图(3D电子文档); 2.完成总装配图,图纸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3.绘制工程图,图纸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4.编写设计说明书.(A4纸打印) 工件图 工件名称:垫片 工件简图:如图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 工件材料:紫铜 材料厚度:1 mm 一.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紫铜,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果简单,有2个直径10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着IT14级,尺寸精度底,普通冲裁就能满足要求。 二.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 冲孔 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套模具,工作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但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成品件留在模具上,清理模具上的物料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设计简单,由于工件精度要求不高,完全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最佳。 三. 主要设计计算 (1)排养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 设计级进模,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工件图可视为一矩形中间两个孔,直排材料利用率最高。如 图一 所示的排样方法,可减少废料。第一次冲裁使用活动挡料销,然后第二次可用固定挡料销。搭边值取1.5mm,壁厚取2.5mm,条料宽度为65mm,步距为31.5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88%(计算见 表一) (2)冲压力的计算 该模具采用级进模,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 表一 根据计算结果,冲压设备拟选择 J23-25。 图一 排样图 表一 条料及冲压力的相关计算 项目分类 项 目 公 式 结 果 备 注 排 样 冲裁件面积A A=6530-2 1793 条料宽度B B=60-22.5 65mm =1.5mm, =2.5mm 步距S S=30+1.5 31.5mm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 100%= 88% 冲压力 冲裁力F F=KL=1.32501160 52000N L=250mm 卸料力 = F=0.0552000 2600N 查表得=0.05 推件力 =F=60.0652000 18720N 取6 冲压工艺总力 = ++ =52000+2600+18720 73320N 弹性卸料 下出件 (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通过软件得出压力中心点(0,-8.4)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工件冲裁力不大, 压力中心偏离坐标原点(0,0)较小,为了便于装配,模具中心仍先在坐标原点。若选用J23-25冲床,C点仍在压力机模柄投影范围内,满足要求。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分开加工的方法来计算,具体计算见 表二 所示。 表二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尺寸及分类 尺寸转换 计算公式 结 果 备 注 落 料 30 查表得冲裁双面间隙 磨损系数X=0.5,模具按IT14级制造。校核满足 60 36 R15 冲 孔 Φ10   孔心距 30 300.26 (5)卸料橡胶的设计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见 表三。选用的4块橡胶板的厚度务必一致,不然会造成受力不均匀,运动产生歪斜,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表三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 项 目 公 式 结 果 备 注 卸料板工作行程 4 mm 为凸模具凹进卸料板的高度1mm,为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2mm,为凸模修磨量取5mm,取为的25%,选用4个圆筒形橡胶 橡胶工作行程 9 mm 橡胶自由高度 36 mm 橡胶的预压缩量 5.4 mm 每个橡胶承受的载荷 650 N 橡胶的外径D 42 mm 校核橡胶自由高度 满足要求 橡胶的安装高度 30.6 mm 四. 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调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可由活动挡料销定距。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1 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4)导向方式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对角式导柱的导向方式。 五.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a.落料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2个M8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H6/m5。总长L可按公式计算: L==15+8+30.6-1=52.6mm b.冲孔凸模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加工简单,便于装备与更换。见图 c.凹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具在模架上的位置时。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范围内。其轮廓尺寸可按公式计算: 凹模厚度H=kb=0.3x60 mm=18 mm,为了方便橡胶安装,取H=25 mm 凹模壁厚c=(1.5-2)H=37.5-50 mm,取c=40 mm 凹模宽度 B=b+2c=(60+2x40) mm=140 mm 取B=150 mm 凹模长度 L取147.5 mm(送料方向) 凹模轮廓尺寸为147.5mm x150mm x25mm,结构如图所示 图二 落料凸模和冲孔凸模零件图(草图) 图三 凹模零件图(草图) (2)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借用工件直径10 mm的的两个孔作为导正孔。导正销采用H7/r6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7/r6配合。 (3)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间隙取1 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厚度取4 mm,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 HRC,用螺钉固定在凹模上。导料板上有活动挡料销凹槽。 (4)卸料板部件设计 a.卸料板的设计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8 mm。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40-45 HRC。 b. 卸料螺钉的选用 卸料板上设置4个卸料螺钉,公称直径为8 mm,螺纹部分为M6x4 mm。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该模具采用对角式导柱模架,导向装置安装在模具对称线上,滑动平稳,导向准确可靠,便于横向送料;以凹模周界尺寸为依据选择模具规格。 导柱分别为28x100,32x100;导套分别为28x42x95, 32x45x95。 上模座厚度取40 mm,上垫板厚度取5 mm,固定板厚度取15 mm,下模座厚度取45 mm; 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 ==40+5+52.6+25+45-2=165.6 mm 式中:L—凸模长度,L=52.6 mm H—凹模厚度,H=25 mm —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2 mm 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的最大装模高度220 mm,可以使用。 六.模具总装图(见附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如图所示的模具总装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3个、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冲孔废料和成品件均由漏料孔漏出。 条料送进时采用活动挡料销21作为粗定距,在落料凸模上安装2个导正销,利用条料上的孔作为导正销孔导正,以此作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首次冲压采用活动挡料销,而后用落料孔套在活动挡料销上完成精确定距。 七.冲压设备的选定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使用要求。 其主要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250 kN 滑块行程:65 mm 最大闭合高度:270 mm 最大装模高度:220 mm 连杆调节长度:55 mm 工作台尺寸(前后x左右):370x560 mm 垫板尺寸(厚度x孔径):50x200 mm 模柄孔尺寸:φ40x60 mm 最大倾斜角度:30° 八.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副冲裁模,模具零件的加工的关键在工作零件,固定板以及卸料板,大多数才用线切割加工。冲孔凸模是由车床加工形成, 表四 为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表四 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工 序 简 图 1 备料 将毛胚锻成原棒Φ15x65 2 热处理 退火 3 车削 按图车削外形 4 热处理 调质 5 磨端面 工作端留单边余量0.3 6 磨削 精磨外圆端面至尺寸 7 钳工精修 全面达到要求 检 验 九.模具的装配 根据级进模装配要点,本模具的装配选凹模为基准件,先装下模,再装上模。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具体装配见 表五 所示。 表五 垫片级进模装的配 序 号 工 序 工 艺 说 明 1 凸模、凹模 预配 ①装配前仔细检查凸模形状及尺寸及凹模形孔,凸凹模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形状 ②将各凸模分别与相应的凹模、凸凹模孔相配,检查其间隙是否加工均匀,不适合的应重新修磨或更换。 2 凸模装配 以凹模孔定位,将凸模分别压入凸模固定板的形孔中,并挤紧牢固 3 装配下模 ①下模座上划中心线,按中心预装凹模、导料板; ②在下模座、导料上用已加工好的凹模分别确定其螺孔的位置,并分别钻孔,攻丝; ③将下模座、导料板、凹模、活动挡料销、弹簧装在一起,并用螺钉紧固,打入销钉 4 装配上模 ①在已装好下模上放等高的垫铁,再在凹模中放入0.12mm的纸片,然后将凸模与固定板组合装入凹模2预装下模座; ②预装上模座,划出与凸模固定板相应螺孔、销孔位置并钻铰螺孔、销孔; ③用螺钉将固定板组合、垫板、下模座连接在一起,但不要拧紧; ④将卸料板套装在已装入固定板的凸模上,装上橡胶和卸料螺钉,并调节橡胶预压缩量,使卸料板高出凸模下端约1 mm; ⑤复查凸模、凹模间隙并调整合适后,紧固螺钉; ⑥安装导正销钉 ⑦切纸检查,合适后钻销钉孔,打入销钉 5 试冲与调整 装机试冲并根据试冲结果作相应的调整 十.设计小结 经过几个礼拜的辛苦奋斗,使我对模具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得到了更多的经验。反反复复的查表和修改,依旧乐此不疲,让我对一些错误有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过程是烦琐的,首先用UG做的三维零件图—再装配;然后转变成CAD的平面图,然后再做装配图;尤其是设计说明书 最是麻烦,也是修改最多次的地方,不但要保证内容正确,还要让页面显的清楚,整齐,明了; 这次小小的设计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让我意识到,做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要搞好设计不但需要 广泛的理论知识,还有 熟练的软件使用和操作,今后还有更多复杂的模具考验我,有了这次经验,或许能解决不少难题。 附图 垫片级进模装配图 1—下模座 ;2—导柱;3—导正销;4—导套;5—凸模固定板;6—上垫板;7—上模座; 8—卸料螺钉;9—模柄;10—圆柱销;11—紧固螺钉;12—冲孔凸模;13—落料凸模; 14—弹簧橡胶;15—卸料板;16—凸模;17—紧固螺钉;18—圆柱销;19—紧固螺钉 20—挡料销;21—活动挡料销;22—导料板 【参考文献】 1. 刘建超、张宝忠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 刘小年主编:《机械制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5 3. 乔元信主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7 4. 谢增明主编:《钳工技能培训》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6 5. 陈立德主编:《机械设计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6. 李华主编:《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7. 王纪安主编:《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8. 曹洪利主编:《高级模具钳工与技能训练》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7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