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176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与社会1. 丽水市碧湖平原的通济堰是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依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功能。但历史上曾经常堵塞,危及粮田的灌溉,联系通济水系图(部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通济堰灌溉区的果道呈树枝状分布,枝杈多B. 通济水系引水源头河流松阴溪含沙量大C. 丽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丰水期降水过多D. 碧湖平原地势平坦,丰水期溪水带来大量沙沉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碧湖平原地势平坦,丰水期溪水带来大量沙沉积,因此历史上曾经常堵塞,危及粮田的灌溉,D正确;ABC是影响因素之一,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2. 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

2、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20人,宋代占9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A. 娱乐场所瓦子出现B. 政治、文化中心南移C 重武轻文政策影响D. 文人注重学思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推动“丽水地区的进士数量增加”,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3.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魂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相符的是( )A. 西汉黄帝内经人体解剖知识B. 东汉一一伤寒杂病论一一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C. 东汉医学集成外科手术和针

3、灸D. 明朝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B正确;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与张仲景无关,A排除;医学集成是清朝刘清臣的作品,C排除;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医学著作,D排除。故选B。4. “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未能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度的结束结

4、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描述,其中辛亥革命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度的结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助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是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也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因此正确,错误,故选B,ACD排除。5. 下列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蒸汽机车发明是在1825年;智能手机与图像识别是21世纪

5、的成就;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发明是在1946年,因此正确的顺序是,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6. “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亚洲战场牵制日军对于整个二战的重要性,其中均与亚洲战场作战有关,C符合题意;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在1940年,那时

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还未成立。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发生在1941年,那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还未成立。属于欧洲战场的组成部分,且发生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前,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 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A. 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 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C. 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D. 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

7、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A选项正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B选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C、D选项错误。8. 长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城内外风光异】长城以南,多雨多署,其人耕稼以食,桑

8、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tian)渡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跟南北也。辽史营卫志(1)从这段史料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长城脚下战与和】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向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教南下而牧马,士不弯弓而抱怨”汉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千戈之役”(2)秦朝修筑长域的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美谈?【农牧交融促一统】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当时,均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骆驼,衔尾入塞

9、”,投入农耕、交通运输。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项,连村数百”的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3)有人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磁撞交融的见证”。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答案】(1)长城南北分别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2)抵御匈奴的进攻。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3)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促进了河西地区农奴文明的发展。中原地区使用少数民族地区的骡、驴、骆驼投入农耕、交通运输,促进了农牧文明的发展。蒙古族受中原地区的影响发展

10、农耕文明,促使农牧文明的发展。9.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代先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1)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时代先锋】纵观陈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在站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

11、复杂的历史人物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2)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时代巨变】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答案】(1)由民主科学转向马克思主义(2)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等。(3)示例:观点: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阐释: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

12、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新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综上所述,无论是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亦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

13、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解析】【分析】【详解】(1)据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十月革命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2)据材料“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结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加以说明;据材料“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结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史实加以说明。(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回答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选取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知,两次会议都作出了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决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提供了保证,据此可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新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最后总结,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