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8千米=( )米 1000千克=( )吨
1分20秒=( )秒 3厘米-8毫米=( )毫米
2.小明去看奶奶,路上用了35分钟,9:20到达。小明的出发时间是( )。
3.每本故事书8元,买29本大约需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系一面红领巾大约需要40( ) 一个鸡蛋重约60( )
一张身份证厚约1( ) 小方走一步大约5( )
5.小马虎在计算3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317抄写成137,计算出来的结果是48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6.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7.一些彩灯按2红2黄3绿一组的规律串起来,一共串了这样的12组。这些彩灯一共有( )盏。
8.李阿姨买3千克红枣花了24元,张阿姨带56元买同样的红枣,可以买( )千克。
9.同学们到动物园参观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1)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
(2)参观熊猫馆的有( )人,只参观大象馆的有( )人,两个场馆都参观的有( )人。
10.一名举重运动员不可能举起( )的杠铃。
A.10千克 B.10吨 C.100千克
二、选择题
11.( )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A.9时 B.6时 C.12时 D.3时
12.在公园的晨跑路线中,是上坡,是下坡,其余的是平地。平地路线长度占总长度的( )。
13.要使□23×4的积最接近2000,口中应填( )。
A.3 B.4 C.5
14.涛涛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三次,打开后,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D.
15.三(1)班52名学生都参加了这次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期末考试,其中,语文获优秀的有31人,数学获优秀的有27人,两门学科都优秀的有( )人。
A.6 B.4 C.25 D.31
16.如下图: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相等 B.甲长 C.乙长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300×5= 55-38= 580+40= 42×5≈ 1400-600=
1-= 66+44= += 4×60= 500-186≈
18.列式计算,加△的要验算。
512×3= △302-217=
307×6= 380+513= 510×6=
19.脱式计算。
(386-314)÷9 852+3×141 568+(404-58)
20.(1)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2)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
21.丽丽家、小刚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离学校350米,小刚家离学校800米。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多少米?
22.王阿姨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19个订单,下午接了395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
23.小明步行上学,平均每分走75米。
小明家—超市
小明家—图书馆
图书馆—学校
195米
435米
151米
(1)估一估:3分后他大约走到什么位置?用▲在图中标出来。
(2)算一算,小明家到学校一共多少米?
(3)算式“435-195”是计算( )到( )的距离。
24.
(1)灯的价钱是帽子的几倍?
(2)电话的价钱是足球的3倍,买一台电话需要多少钱?
25.三年级有24人参加美术小组,其中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2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9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27.先按要求在横线上写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列式计算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
大于50小于60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8000 1 80 22
【解析】
(1)1千米=1000米,据此把8千米换算成米作单位即可;
(2)1000千克=1吨;
(3)1分=60秒,据此把1分20秒换算成秒作单位即可;
(4)1厘米=10毫米,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作单位,再进一步解答。
(1)8千米=8000米;
(2)1000千克=1吨;
(3)1分=60秒,60秒+20秒=80秒,则1分20秒=80秒;
(4)3厘米=30毫米,30毫米-8毫米=22毫米,则3厘米-8毫米=22毫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45
【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小明的出发时间,用到达时刻9时20分,减去路上用的时间35分钟即可。
9时20分-35分=8时45分,即小明的出发时间是8:45。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根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进行解答。
3.240
【解析】
把本数29看作整十数,乘8即可解答。
29×8≈30×8=24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
4. 秒 克##g 毫米##mm 分米##d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系一面红领巾大约需要40秒。
一个鸡蛋重约60克。
一张身份证厚约1毫米。
小方走一步大约5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660
【解析】
用错误的结果减去抄写错的数字,求出其中的一个加数,再加上正确的另一个加数,就是正确的结果。
480-137+317
=343+317
=660
那么正确的结果是660。
【点睛】
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不变的加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四 三
【解析】
先用999+999,求出和,看是几位数;再用100+100,求出和,看是几位数;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999+999=1998;100+100=200
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点睛】
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和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和和最小的和,进而求解。
7.84
【解析】
每组彩灯有2盏红灯,2盏黄灯,3盏绿灯,先用加法求出每组共有几盏彩灯,再乘组数,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盏彩灯。据此列式解答。
(2+2+3)×12
=(4+3)×12
=7×12
=84(盏)
即这些彩灯一共有84盏。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组彩灯的数量。
8.7
【解析】
用3千克红枣花的总钱数除以够买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千克红枣多少元,再用张阿姨带的钱数除以平均每千克红枣的价钱,就可以计算出买红枣的质量。
56÷(24÷3)
=56÷8
=7(千克)
则可以买7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先求出单一量,再用除法计算。
9.(1)52
(2) 38 14 20
【解析】
(1)用只参观熊猫馆的人数+只参观大象馆的人数+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总人数;
(2)只参观熊猫馆的人数+参观熊猫馆和大象馆的人数=参观熊猫馆的人数;观察韦恩图,找到只参观大象馆的人数和两个场馆都参观的人数填空即可。
(1)
18+20+14
=38+14
=52(人)
(2)
18+20=38(人),参观熊猫馆的有38人,只参观大象馆的有14人,两个场馆都参观的有20人。
【点睛】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情况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留又无重复。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运动会上举重,可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重量一般是多少千克,所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所以一名举重运动员不可能举起10吨的杠铃。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二、选择题
11.C
解析:C
【解析】
整时,分针一定指向12,要想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也就是时针、分针、秒针均指向12,此时是12时整。
由分析得:
12时整时,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12.
【解析】
分数中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即可。
晨跑路线一共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上坡和下坡跟别有2份和1份,所以平地路线长度有2份,占总厂的。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13.C
解析:C
【解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3个数字分别代入□23×4中,计算出结果,再找出最接近2000的那个算式即可。
A.323×4=1292
B.423×4=1692
C.523×4=2092
从1292、1692、2092中可看出,2092最接近2000,也就是523×4的积最接近2000。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D
解析:D
【解析】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三次,则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
由分析得:
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本题关键是明确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几份。
15.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用语文获得优秀的人数加上数学获得优秀的人数,再减去三(1)班的人数,即可求出两门学科都优秀的的人数。
31+27-52
=58-52
=6(人)
所以,两门学科都优秀的有6人。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6.A
解析:A
【解析】
观察上图可知,中间折线是甲、乙两个图形的公共边,并且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根据分析可知,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特点的掌握。
三、解答题
17.1500;17;620;200;800;
;110;1;240;300
【解析】
略。
18.1536;85
1842;893;3060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512×3=1536 △302-217=85
验算:
307×6=1842 380+513=893 510×6=3060
19.8;1275;914
【解析】
(1)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
(386-314)÷9
=72÷9
=8
852+3×141
=852+423
=1275
568+(404-58)
=568+346
=914
20.见详解
【解析】
(1)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两组对边相等,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据此画出这个正方形。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关键是根据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1.450米或1150米
【解析】
第一种情况,丽丽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800-350米。第二种情况,丽丽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则此时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350+800米。
(1)丽丽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800-350=450(米)
(2)丽丽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350+800=1150(米)
答: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450米或1150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丽丽家、小刚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22.不够
【解析】
把上午和下午的订单加起来就是全天的订单,再与600进行比较得解。
219+395=614(个)
614>600
答: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不够。
【点睛】
此题考查了加法意义的运用以及整数加法计算。
23.(1)图见详解过程
(2)586米
(3)超市;图书馆
【解析】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估算出3分钟后,小明大约走的路程,用▲在图中标出来;
(2)用小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加上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
解析:(1)图见详解过程
(2)586米
(3)超市;图书馆
【解析】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估算出3分钟后,小明大约走的路程,用▲在图中标出来;
(2)用小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加上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小明家到学校一共多少米;
(3)435米表示小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195米表示小明家到超市的距离,所以算式“435-195”是求超市到图书馆的距离。
(1)75×3≈80×3=240(米)
240米>195米,大约走到距离超市40米的位置。如图所示:
(2)435+151=586(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一共586米。
(3)算式“435-195”是计算超市到图书馆的距离。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计算;还要结合图表的数据计算出任意两地之间的路程。
24.(1)8倍
(2)54元
【解析】
(1)用灯的价钱除以帽子的价钱解答。
(2)用足球的价钱乘3,求出电话的价钱。
(1)56÷7=8
答:灯的价钱是帽子的8倍。
(2)18×3=54(元)
答:买
解析:(1)8倍
(2)54元
【解析】
(1)用灯的价钱除以帽子的价钱解答。
(2)用足球的价钱乘3,求出电话的价钱。
(1)56÷7=8
答:灯的价钱是帽子的8倍。
(2)18×3=54(元)
答:买一台电话需要54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9人
【解析】
把参加美术小组的总人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女生占,表示其中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人数,再用乘法求出3份的人数。
24÷8×3
=3×3
=9(人)
答:
解析:9人
【解析】
把参加美术小组的总人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女生占,表示其中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人数,再用乘法求出3份的人数。
24÷8×3
=3×3
=9(人)
答:女生有9人。
【点睛】
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转化成整数除法、乘法解答。
26.28米;19米
【解析】
篱笆的长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四周围上篱笆时需要篱笆的长度即可;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
解析:28米;19米
【解析】
篱笆的长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四周围上篱笆时需要篱笆的长度即可;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长度就是用长方形菜地的长再加2个宽即可。
(9+5)×2
=14×2
=28(米)
9米>5米
9+5+5
=14+5
=19(米)
答: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2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19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见详解
【解析】
直接根据题意写出这个些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解答即可,依此画图并解答。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56、57、58、59、60、61、62、63、6
解析:见详解
【解析】
直接根据题意写出这个些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解答即可,依此画图并解答。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56、57、58、59、60、61、62、63、64,共9个;
大于50小于60的整数:51、52、53、54、55、56、57、58、59,共9个;
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有:56、57、58、59,共4个
9+9-5-5
=18-5-5
=13-5
=8(个)
8÷2=4(个)
答: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一共有4个。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